最癢的皮膚疾病之一 只能癢、抓、更癢?
根據健保庫資料顯示,全台有近30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約佔全人口的1.28%,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由於民眾普遍對疾病不瞭解,常誤以為異位性皮膚炎僅發生在孩童時期與單純皮膚過敏。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長、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教授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不僅是單純的皮膚問題,是由遺傳與環境間複雜的交互作用,觸發週期性的免疫反應失調的慢性疾病,患者易面臨癢、抓、更癢的惡性循環。部分患者病情延續到青少年與成人,10歲以上有高達37%屬於中度與重度患者,一年會面臨三、四次的嚴重發作,一次就持續好幾個月。因為無法治癒,需終生用藥控制,長期與疾病抗戰。
朱家瑜醫師指出,中重度患者常因難忍且無法根治的癢感而持續搔抓,輕則產生大量皮屑,嚴重時皮膚將遭嚴重破壞,導致龜裂、出血、滲出腥臭組織液,一到晚間癢感加劇,難以入睡。長期下來除了影響睡眠品質,皮膚亦會造成外貌變化,導致人際關係陷入困境。國外研究發現,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發生憂鬱症與焦慮症的風險,較一般人高40%及18%。經長期觀察,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孩童成長為青少年後,出現憂鬱、易怒與社會退縮行為的風險增加,除長期影響病患人格、社交與職涯發展,更增加家庭與社會負擔。
傳統治療副作用大?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三階段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理事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賴柏如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主要依「皮膚屏障缺損」與「免疫系統不正常活化」的嚴重度可分為三階段治療,第一階段是重要的基礎保養和患者衛教,以保濕劑為主,維持皮膚保水度,輕度病患若有局部病灶可採用類固醇藥膏,同時也可使用口服抗組織胺舒緩癢感。若反應不佳,或者中度患者對第一階段治療進步有限,第二階段可加上局部免疫調節藥膏、照光治療、短期口服類固醇等。一旦發炎症狀持續惡化,甚至為重度患者,第三階段則建議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但可能造成肝腎負擔,需定期抽血追蹤肝腎功能和血球數量。過去傳統治療僅可改善3至4成的皮膚症狀,且對搔癢無法有效緩解。此外,口服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對免疫系統產生全面性作用,可能產生白內障、青光眼、肝腎功能異常等副作用,或提高感染風險。
新一代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打破傳統!持續治療擺脫搔癢
隨著醫藥界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更佳瞭解,找到致病的特定細胞激素並積極研發創新療法,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已進入有效止癢與病灶「清零」時代。除了上市數年的生物製劑,政府今年也核准兩款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能在用藥12至16週大幅減少皮膚症狀。賴柏如醫師根據臨床經驗指出,採用新一代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病患,用藥1至2週內可大幅改善癢感,將近8成患者成功改善75%皮膚症狀、6成達到症狀幾乎完全清除,尤其對頭頸部症狀有良好改善。相較針劑型僅半數患者達75%皮膚症狀緩解、3成8達幾乎完全清除,可說是突破性的進展!
最後,呼籲病友應清楚認知異位性皮膚炎如同高血壓與糖尿病一般,是需要長期穩定用藥的慢性疾病。此外,民眾也應正確認識異位性皮膚炎,給予患者多一點同理、少一些異樣眼光。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與家人應正向、勇敢面對治療,除了日常塗抹保濕乳液、維持居住環境清潔、避免濕熱環境,積極主動與醫師討論合適治療方式更是重要。
延伸閱讀
「人與人連結」變少 性病感染下降? 醫師:恐只是沒篩檢出來!
本文由《每日健康》授權提供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