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青鳥行動統一獅龍天翔周杰倫金智媛考試捷利倒閉鳳梨歐菈周杰倫唐治平生病鳳梨
  • 搜尋:

    感染科 結果共569筆

  • 秘魯嬤倒垃圾「傳Delta給鄰居」?台大醫:不太可能

    印度Delta變種病毒侵台,秘魯返台祖孫群聚案已有12人確診,其中8人確定感染Delta變異株,疫調時還傳出,一名鄰居只是倒垃圾時與秘魯嬤打招呼就染疫。對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認為「不太可能!」研判可能有其他傳染途徑。
    2021/06/28 12:02
  • 快訊/Delta傳染力強!童無法打疫苗 專家:靠群體免疫

    目前莫德納和AZ疫苗沒適用在18歲以下接種,但面對傳染力更強的印度Delta變異株,孩童又該怎麼辦,有感染科專家表示,兒童周遭的成人都應該打疫苗,透過群體免疫來保護孩子,想要恢復到校上課,首先要社區疫情能有效控制,第二則是疫苗接種率達群體免疫,否則還是得持續線上教學。
    2021/06/28 09:19
  • Delta病毒平均1傳6人!醫曝「保命3招」:恐再變種

    印度變種Delta病毒入侵台灣,目前屏東感染事件已有6人證實是感染Delta印度變異株。對此,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直言,主要流行英國變異株Alpha平均1人可傳4人,但Delta病毒可1傳6人,「最具傳染力的變種病毒」,同時他也提供簡單保命3招防疫。
    2021/06/27 10:20
  • Delta傳染高英國變異株60%!醫揭4類人快打疫苗

    屏東一對從秘魯返台的祖孫確診,經基因定序後確認是感染印度變異株Delta病毒。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言,Delta病毒的傳染力比最早在英國發現的Alpha變異病毒高60%,同時他也點名4種族群能打疫苗就儘快。
    2021/06/26 13:17
  • 印度爆發白黴菌感染症 中榮超前部署引進檢測試劑

    印度的武漢肺炎疫情仍未緩解,又爆發白黴菌感染症,台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今天表示,台中榮總引進可以檢測白黴菌感染症的核酸檢測試劑,可快速檢驗,早期對症治療。
    2021/06/25 14:02
  • 兩劑AZ難擋變種病毒 醫盼能混打 林氏璧:應發起臨床試驗獲本土資料

    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表最新聲明表示,施打AZ疫苗後再追加莫德納疫苗,保護力更佳,呼籲指揮中心應盡快研議疫苗混打,提升醫護防護。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2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未來疫苗混打可能會是趨勢,但現階段不建議混打是因為目前並沒有AZ與莫德納混打的試驗,歐洲國家所做的測試也不見得適用於我國民眾,台灣應發起臨床試驗,獲得本土的安全有效性資料。」 另外,美國CDC發表報告指出,男性青少年及年輕成人在接種第二劑mRNA疫苗後,較易引發心肌炎、心包膜炎。林氏璧提醒「目前施打疫苗引發心肌炎的比例相當低,且近9成患者為輕症,不到一周就會康復,因此不必太過緊張,但接種此類疫苗的青年,還是須多加注意自己是否有胸痛、喘等症狀。」
    2021/06/24 15:00
  • 就怕再大爆發 嚴防印度Delta變種病毒 台灣終於入境普篩

    台灣終於要入境普篩,就是要嚴防Delta變種病毒的入侵,因為這個最早出現在印度的變異病毒株,傳染力比英國的Alpha變種病毒還要高60%,而現在甚至還出現Delta plus,感染科專家就說,這很讓人擔心,因為會讓疫苗的效果比較差。
    2021/06/23 22:56
  • 哺乳媽質疑打疫苗寶寶亡 台大醫:學理評估應無關

    有哺乳媽媽接種疫苗後,寶寶隔天猝死,家屬質疑與疫苗有關。台大感染科醫師表示,學理上疫苗不會透過母乳進入寶寶體內,嬰兒猝死症候群可能性較大。
    2021/06/22 12:52
  • 老人猝死與打疫苗有關? 醫師指關鍵指標這樣看

    近日發生老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猝死事件,感染科權威李秉穎表示,接種疫苗後的死亡人數是否高於背景值,是各界密切觀察的重要指標,目前都在正常範圍,呼籲民眾切勿恐慌。
    2021/06/17 13:44
  • 疫苗使長者猝死?李秉穎曝「危險訊號這樣看」比對完秒懂

    國內各縣市15日針對長者展開AZ疫苗施打作業,不過卻陸續傳出多起長者接種疫苗後猝死的案例,引起民眾擔憂。對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提出數據說明,「沒有發現危險訊號」,更建議長者還是要去接種疫苗。
    2021/06/17 12:47
  • 老人死亡疫苗害的?醫點出關鍵:年齡、時間點對不上

    近日高齡者打疫苗後死亡事件,感染科醫師黃高彬點出關鍵2重點,強調疫苗造成的血栓副作用多發生在接種後5到16天,心肌炎則多在年輕人身上,與這次事件的年齡、時間點都對不上。
    2021/06/17 12:20
  • 「無症狀感染者」接種疫苗會出事? 前台大醫解答了

    本土個案仍陸續增加,為了避免感染,許多民眾希望能夠盡快接種疫苗,但有網友好奇,如果為無症狀感染者,本身不知情,「施打疫苗會發生什麼事?」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給答案了。
    2021/06/16 21:31
  • 病毒恐沾頭髮回家!醫曝「保命8招」警告:沒出門也得洗

    新冠病毒相當頑強,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先前才提到,根據國外研究,病毒在門把可以存活3天時間,而且4小時後會在此環境傳播。事實上,病毒也可能會沾染上頭髮、皮膚跟著回家,因此,皮膚科醫師張佳穎也提出8個「保命妙招」,減低自己染疫風險。
    2021/06/14 12:17
  • 高端數字漂亮? 黃立民直言「別關門自嗨」差1條件過審

    高端疫苗昨(10)日宣布二期試驗解盲成功,不良反應比率相當低,公布的數字也很漂亮,整體血清陽轉率高達99.8%,不過,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專家黃立民認為這算是符合預期,沒有多厲害,「請不要關起門來自嗨!」並解釋報告中相關專有名詞的意義。
    2021/06/11 10:06
  • 病毒沾門把活3天!4小時傳播整間 醫曝「保命3秒招」

    台灣確診人數破萬,光是新北累計至今(10)日就有5288例。對此,新北市府邀請振興醫院感染科醫師顏慕庸提供3個「保命妙招」降低染疫風險,並直言根據國外研究,病毒在門把可以存活3天時間,而且4小時後會在此環境傳播。
    2021/06/10 19:08
  • 美日捐199萬劑疫苗!前台大醫4建議:應檢討施打政策

    美國參訪團今(6)日搭乘美軍C-17運輸機訪台,並宣布捐贈台灣75萬劑新冠疫苗,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利用4項建議,呼籲政府應重新檢討疫苗施打政策,須變得更加靈活才對。
    2021/06/06 12:58
  • 本土疫情不降反升溫!前台大醫揭隱憂:做好持久戰準備

    國內稍降疫情昨(2)日再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疫情沒有往下降」,對此,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下降趨勢稍被破壞了,代表「還有後續傳染鏈發生。」
    2021/06/03 08:23
  • 【今晚熱搜】李秉穎/台北通/周玉蔻/民享市場/呂秀蓮

    今(1日)晚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李秉穎」。國內疫情爆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透過鴻海與永齡基金會合作出資採購BNT疫苗捐給國人,今日中午已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遞件成功,等待審查。不過,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日上午卻指聽說那一批疫苗已經快要到期。以下為討論最高的5則新聞。
    2021/06/01 21:05
  • 陳時中喊「國外疫苗2期獲緊急授權」 前台大醫:根本呼攏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政府計劃不走完3期臨床試驗便給予緊急使用授權(EUA),提供國人施打,引起外界質疑,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市面上幾個國外大廠疫苗在沒有做完3期臨床試驗情況下即獲緊急使用授權(EUA),對此,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言,根本是呼攏民眾。
    2021/06/01 19:57
  • 爆「郭台銘的疫苗快過期」遭幕僚怒反擊 李秉穎急改口

    國內疫情爆發,鴻海創辦人郭台銘透過鴻海與永齡基金會合作出資採購BNT疫苗捐給國人,今(1日)中午已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遞件成功,等待審查。不過,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今日上午卻指聽說那一批疫苗已經快要到期。對此,讓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提4點回應。
    2021/06/01 17:38
  • 「Rt值1.02」疫情趨緩? 前台大醫:高興5秒就好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今(31)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74例本土,校正回歸73例,確診數出現下滑趨勢,對此,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坦言心情喜憂參半,呼籲民眾高興5秒鐘就好。
    2021/05/31 20:38
  • 接下來幾天確診數再不降 前台大醫:真的遇到大麻煩了

    台灣本土疫情未降溫,已連續多日確診病例數破百,指揮官陳時中昨(28)日在記者會中坦言,從校正回歸後柱狀圖來看,疫情趨向平坦,沒有下降的趨勢,並不是一個太好的情況。而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表示「如果接下來幾天,確診人數沒有辦法下降的話,我們真的遇到大麻煩了」。
    2021/05/29 13:54
  • 第一劑打AZ第二劑改莫德納? 前台大醫:是可行的

    首批15萬劑莫德納疫苗於今(28)日抵達台灣,人體在施打莫德納疫苗後,對於病毒可產生高達94%的保護力,讓國人為之振奮,不過有民眾疑惑「若第一劑施打AZ,那第二劑可以施打莫德納嗎?」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便透露「是可行的」。
    2021/05/28 16:28
  • 何時趨緩?若控制「R0值」降至1 醫師:3周後確診數有望下降

    台灣確診人數暴增,有醫師擔心仍有「黑數」沒有被檢測出來,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壁更指出現在台灣的重症人數,以比例來看還比日本高,不過也有醫師認為,只要這幾周控制住疫情,大概三周之後,確診人數就會開始下降。
    2021/05/27 13:38
  • 醫療量能還能撐多久?專家憂心:呼吸器剩10%可調用

    連日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確診數持續攀升,導致現在醫療量能出現緊繃,尤其在雙北地區,醫護人員更是疲於奔命,不少人憂心這樣下去,台灣醫療還能撐多久?尤其外界最擔憂的是呼吸器數量,萬芳醫院感染科主任李文生也坦言,憂心恐有用完的時候。
    2021/05/27 10:2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