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鳳梨歐菈離婚離婚金智媛鳳梨宣布離婚癌症舊愛余祥銓唐治平母統一獅
  • 搜尋:

    感染科 結果共569筆

  • 高端通過EUA!結果好就行?林氏璧:盼「科學對話」過程更透明

    高端疫苗通過緊急使用授權,指揮中心也宣布有可能在8月開始供20歲以上成年人施打。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2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高端疫苗是全球第一個使用免疫橋接卻沒有通過第三期試驗就緊急授權的疫苗,雖然數據顯示高端中和抗體效價比值較AZ高3.4倍,但因缺乏臨床試驗,實際上有多少保護力仍是未知數。」林氏璧直言「雖然結果重要,但仍希望科學對話過程能夠更加透明,以便消除學界及民眾的疑慮。」 另外,國內現在處「微解封」,但多數縣市仍不敢放行餐廳內用等措施,林氏璧認為「若堅持要等全國清零或疫苗覆蓋率達六成才解封,恐怕過於理想化,台灣應藉機思考要如何面對下半場疫情,討論出能夠兼顧『科學』以及『民心』的防疫方式。」
    2021/07/20 15:04
  • 3個月內混打AZ、BNT、莫德納疫苗 醫:風險未知

    國內暫時不開放COVID-19疫苗混打,但據蘋果日報報導,國內竟出現一名3個月內混打AZ、BNT、莫德納疫苗的民眾,國內感染科醫師今天提醒,該打法欠缺文獻佐證,風險未知。
    2021/07/18 13:07
  • 高雄女打AZ疫苗後留觀 突「全身抽搐」急送醫

    打完疫苗後猝逝新北再增2例通報,莫德納和AZ疫苗各有1件!其中一例還是接種完約一個月後過世,但是否與疫苗有關仍待確定。而在高雄下午有名女子,在打完AZ後在觀察區休息,身體卻突然抽搐,幸好送醫後生命徵象穩定,但打完疫苗會抽搐,就連感染科醫師也覺得很罕見,認為與疫苗應該沒有關係。
    2021/07/17 22:14
  • 莫德納小魔王副作用!醫狠揭真實狀況:像被火車撞過

    截至昨(16)日下午5時,全國814萬4390人登記疫苗意願,其中有51%民眾只想打莫德納,僅3%的人單一勾選AZ。不過,莫德納第2劑也被外界戲稱是「小魔王」,對此,台大前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言,那是因為這些人「都沒看見莫德納第二劑的恐怖」,第2劑副作用就像是被火車撞過。
    2021/07/17 15:40
  • AZ混打莫德納「抗體高10倍」 醫揭副作用:願意嗎?

    台灣疫苗覆蓋率逐漸提高,由於各廠牌疫苗數量不一,加上抵台時間難以估計,外界掀起混打AZ、莫德納疫苗聲浪,只不過,一直沒有相關研究資料證實行得通。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分享好消息,表示瑞典AZ混打莫德納研究結果出爐,「產生的中和抗體比AZ/AZ高10倍。」
    2021/07/15 22:48
  • 疫苗到貨890萬劑! 「已釋出」僅六成偏低、施打數更不到一半

    全國三級解封已經適度鬆綁,但民眾更關心何時才能打到疫苗,雖然已經展開時程,但速度是否偏慢,看看目前台灣疫苗到貨數量將近九百萬劑,但釋出的疫苗數量才六成,施打的數目更是一半都不到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提出警訊,他分析,這一波施打疫苗塞車的情況,是因為長輩及子女害怕施打AZ疫苗導致死亡,若指揮中心無法拿出有力數據釋疑,還會再拖累接種速度,大家都只想打莫德納,這樣想在7月底達到25%的疫苗覆蓋率,不是靠改變計算方式,就能過關。
    2021/07/15 22:44
  • 疫苗混打成危險趨勢? 台大醫:「這族群」可先考慮

    近日疫苗混打議題討論熱烈,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納坦(Soumya Swaminathan)1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混打新冠疫苗是一個危險的趨勢,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認為因應疫苗短缺還有對手上疫苗做最靈活的運用,針對前線有機會接觸到Delta的人員開放,讓他們出自自願有混打的選擇。
    2021/07/14 15:00
  • 公托老師打疫苗後不會染疫? 台大醫揭真相

    自公布三級微解封以來,幼兒園及托育中心未被列入鬆綁場所,引起民怨,台北市近日開放公托老師打疫苗,預計7月19日微解封,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打疫苗並非能完全避免染疫風險,一旦老師確診新冠肺炎,還是有可能傳染給小朋友,只是重症機率不高。
    2021/07/14 13:51
  • 有片/為疫苗量不足解套?陳時中:莫德納第二劑原間隔28天施打 延長到「這時間」

    台灣目前手上有330萬劑莫德納疫苗,施打率不錯,只是打了第一劑,第二劑在哪裡仍是未知數,指揮中心宣布,將莫德納間隔28天後打第二劑的規定,調整成10到12個禮拜,也就是最長可能是3個月,有感染科醫生認為,這保護力的空檔,可能有很高風險被感染。
    2021/07/13 23:09
  • Delta病毒蔓延 多國盼打第三劑 林氏璧:應增一、二劑疫苗覆蓋率

    世界衛生組織12日召開線上會議時表示,Delta變種病毒將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至於疫苗混打,WHO首席科學家則建議暫時不要,因為目前缺乏相關證據和資料。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今(1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目前有部分國家針對疫苗混打進行試驗,但都缺乏長期追蹤,的確仍有安全性疑慮。」 而隨著Delta病毒的蔓延,讓BNT及許多國家計畫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林氏璧認為「Delta病毒蔓延主因並非『疫苗失效』,多數染疫者未曾施打過疫苗,因此首要任務應是增加第一、二劑疫苗覆蓋率。」
    2021/07/13 14:33
  • 不明感染變少?確診剩個位數 北市廣義家戶感染成新難題

    7月13日開始全台微解封,不過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坦言,由於社區有無症狀感染者潛伏,想回到「加零」的狀態難度相當高。有立委認為,由於歐美都是靠普篩、廣篩抓出確診案例,因此政府最好補助篩檢費用,才能提升民眾篩檢意願。另外也有感染科醫師分析,未來一旦有熱區爆發,一定要擴大匡列、熱區全面篩檢、施打疫苗,才能逐步清零,把無症狀感染源的風險降到最低。
    2021/07/12 22:44
  • 日韓疫情升溫 解封再延長 林氏璧:打疫苗避防疫疲勞

    東京奧運進入倒數,日本代表團6號舉行了誓師儀式,首相菅義偉透過視訊送上祝福。超級電腦「富岳」也趁開幕前計算染疫風險,結果顯示,若主場館開放1萬人入場,但只要人人做好防疫措施,感染率幾乎為零。不過,卻發生塞爾維亞一名選手,在入境前的機場檢疫確認感染,其餘代表團成員列為密切接觸者,分別送往設施隔離。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日本政府現在最掙扎的就是『要不要開放觀眾』,但近日東京確診數一直在上升,恐偏向第四度宣布進入『緊急事態宣言』。」 另外,韓國週三錄得去年12月底以來最多單日新冠確診數,引發外界憂心夏天會有第四波疫情。衛生單位已決議延長大首爾區域的社交距離措施一週,同時示警除非現有情況受到控制,不然可能採取更嚴格限制。
    2021/07/08 15:25
  • 1染疫平均接觸30人!醫警告「解封大破口」:新疫情爆發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和行政院擬延長三級警戒至7月26日,行政院今(8)日證實鬆綁政策,電影院、美術館、博物館、餐飲業(餐廳、夜市、美食街)適度鬆綁。不過,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日前曾直言,在籠統的疫調狀態下,微解封等於是等著下一波疫情爆發。
    2021/07/08 14:04
  • Delta病毒只是小嘍囉!台大醫揭疫情「演進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日前印度Delta變種病毒更在國際掀起新一波疫情,台灣也祭出嚴格邊境管制,全力圍堵Delta變異株再次侵台。對此,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召集人、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表示,Delta並非大魔王,只是小嘍囉,且未來會變成像一般感冒一樣,只要落實防疫工作,就能控制住疫情。
    2021/07/07 18:32
  • 祕魯Lambda變種疫苗無效?! 林氏璧:觀察是否取代Delta

    變種病毒成為全球新冠疫情當前最大的挑戰,除了已經傳開的Delta變種,現在還有一種最早在祕魯發現的「Lambda」變種,在半年間,祕魯從每兩百例中只佔1例,變成超過80%的新增案例都和它有關,傳染力驚人。而祕魯也是世界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每百萬人中,死亡人數是5700人,恐怕都是Lambda變種惹的禍,連WHO都將它列為需要關注的病毒。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7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這麼多變種病毒,傳染力、重症死亡比例、對疫苗抗體等都是觀察它重不重要的指標;秘魯Lambda變種會不會取代Delta成為全球疫情新威脅,還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另外,南韓政府打算和以色列交換即將到期的疫苗,但南韓新冠疫情卻在此時拉警報,韓聯社今天早上以突發新聞推播報導,當地過去1天新增1200多起確診病例,是去年12月底以來新高紀錄,尤其是20到30歲的青壯年,Delta變種病毒也開始擴散,南韓總理金富謙表示,如果未來兩到三天疫情得不到控制,將提升社交防疫措施到最高等級。
    2021/07/07 15:21
  • 與病毒共存!英19日解封 林氏璧:高接種率換數據

    英國首相強生定當地時間5日下午宣布自19日起,取消強制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防疫限制,改由民眾自行決定,呼籲民眾「學習與病毒共存」。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我們持續看到完整施打疫苗後的有效性,重症和死亡病例明顯下降,英國決定大膽解封,也可因此獲得疫苗對抗Delta變種病毒的數據。但『民眾自行決定公共場所是否戴口罩』,真的是非常大膽的決定,或許能成為全球扭轉疫情的開始。」 另外,全球都在防堵Delta變種病毒,德國政府專家小組建議,至少要有八成五人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才能預防今年秋冬的Delta變種病毒疫情。
    2021/07/06 14:06
  • 接種疫苗擋嘸Delta傳染?! 林氏璧:可壓低重症病故數

    Delta變異株讓英國的疫情復燃,近期染疫病故者近半有完整接種兩劑疫苗。醫界與科學家認為,疫苗本就沒法百分百有效,重要的是防止疫情壓垮醫療量能。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英國的疫苗覆蓋率高,85%成人已至少接種一劑,63%成人完整接種兩劑,觀察分母分子,病故者多為『未接種者』,可證明『打疫苗仍然是有效的』。」 另外,隨著日本解除緊急狀態,東京疫情每況愈下,連續12天單日確診超越上週同天,夜晚鬧區人潮快速增加,造成疫情年輕化;專家預估,若無法採取有效方法,四個星期後,奧運開幕期間,東京每日染疫將破千例。面對東京疫情失控,日相菅義偉首度鬆口,強調為了國民安全,不排除以閉門方式舉辦賽事。
    2021/07/05 14:39
  • 全台7/12有望解封?前台大醫揭關鍵:佳玲很難回來

    國內本土確診數連續多日維持雙位數,讓許多民眾開始期待全國三級警戒能在7月12日解封,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直言進入本土大型感染後,「佳玲可能已經嫁人很難回來了」,在疫苗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前,很難迎來真正的解封。
    2021/07/05 10:50
  • 憂環南群聚「社區黑數大」 台大醫籲:速提升疫苗覆蓋率

    北市府日前因應北農多人確診事件,針對農產、畜產、漁產、花卉及環南等5大批發市場人員進行PCR檢測,沒想到環南市場竟出現41例確診個案,對此,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感染科專家黃立民表示,市場再爆確診個案印證,「國內感染黑數大,社區帶病毒的人比想像要多」,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盡速提高疫苗覆蓋率。
    2021/07/03 10:17
  • 環南爆群聚柯P「關門打狗」 醫批:策略眼花卻沒邏輯

    北農群聚事件持續延燒,萬華環南市場昨(2)日更一口氣爆出41例確診個案,該區進出人數多又不固定,連造冊都很困難,台北市長柯文哲因此喊出「關門打狗戰術,對此,振興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顏慕庸認為,北市府一天一種策略「看得眼花卻看不出處理邏輯」,中央則是「嘴巴說卻沒有介入作為,要說名嘴也會說」。
    2021/07/03 09:22
  • 台PCR陽性率降!7/12解封? 林氏璧:應降級非完全開放

    近日台灣病例數大幅下降,檢驗陽性率降至1%以下,許多聲音開始討論分階段分區域或分產業解封的可能性。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台灣PCR陽性率從5%壓到了0.1%,我們下半場的第一次段考其實考得不錯,接下來的重點是疫苗施打的覆蓋率,我們要努力衝高覆蓋率,為第二次段考做準備。」 另外,最新英國PHE的數據報告,原本不論AZ或mRNA輝瑞疫苗只施打一劑時,對英國變種病毒都有50%左右的「染病」保護力,但是只施打一劑疫苗對印度變種病毒的「染病」保護力卻從五成下降到三成;政府不應消極等待他國混打莫德納疫苗結果,應產生本土的研究數據,讓後續政策有依據,成功超前部署。
    2021/07/01 14:52
  • 對抗變種病毒有解? 感染科權威提2策略

    變種病毒肆虐影響疫苗效果,疫情春風吹又生,令各國傷透腦筋。感染科權威醫師李秉穎今天表示,對抗變種病毒只能靠次世代疫苗或接種第3劑產生交叉保護力來因應。
    2021/07/01 13:59
  • 台灣為何不開放混打疫苗? 感染科醫師談原因

    疫情嚴峻,醫界呼籲比照外國開放混打不同類新冠肺炎疫苗,指揮中心至今未點頭。感染科醫師呂俊毅今天說,台灣疫苗副作用比西方國家低、疫苗量也不夠充裕,坦言動機不夠強烈。
    2021/07/01 13:02
  • 打疫苗前先吃退燒藥? 醫師揭迷思授2招抵抗副作用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抵台,指揮中心也開始安排優先族群施打,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可望長者也可以打到疫苗。但疫苗施打的副作用以及血栓疑雲都讓人擔憂,指揮中心曾公告,一般副作用發生率,年長者低於年輕人,一些已施打疫苗的前線醫護人員,也紛紛反應肌肉痠痛、發燒、全身倦怠只能臥床。嘉義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黃琮輿說,有症狀再吃藥就可以,不建議先吃藥。
    2021/06/30 16:05
  • 聯亞二期中和抗體效價偏低? 林氏璧:與高端比較性待釐清

    聯亞生技27日公布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但病毒專家坦言,與其他疫苗相比,聯亞疫苗中和抗體效價偏低。食藥署將待廠商送件,再依時程審查緊急使用授權(EUA)。前台大感染科醫生林氏璧今(2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可不可只依抗體決定疫苗有沒有效,目前依舊是各界爭論的。但首先要釐清的是,如果聯亞與高端都是由中研院實驗室製作,兩者康復者血清的比較性還有待釐清。」 另外,路透社取得WHO的內部報告,部分疫苗技術可能在明年被淘汰,路透社點名,很有可能是使用「腺病毒載體技術」的AZ跟嬌生疫苗。不過,對於報導,WHO拒絕發表評論,而GAVI則表示COVAX計畫考慮各種想定。
    2021/06/28 14:4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