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本土男星余祥銓腺瘤餐飲集團倒閉微博胰臟癌年輕人統一獅店面大學金智媛龍天翔
  • 搜尋:

    大選結果 結果共722筆

  • 拜登當選日 台灣危機時?邱師儀:美對中、對台政策看「這批人」卡準

    美選投票日將屆,美國總統川普反中政策也台美關係也日趨升溫,但近日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分析,若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他的對中政策將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很大影響,一旦拜登對中政策讓北京當局認定「武力犯台,美國不會馳援台灣」,中國大陸便會加大力度方方面面強壓台灣。 胡佛研究所學者強調,民主黨政府過去被中國大陸視為「軟弱美國政府」,拜登的勝選,中國大陸或將放膽重啟「具侵略性的」對台政策,此項結果,也將扭轉過去幾年美國在台美關係上所做出的進步。一場美國大選,卻大大影響太平隔岸的台灣前途!究竟川普、拜登誰入主白宮,有助台美關係?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邱師儀今(21日)於《新聞大白話》表示,川普現已替台灣打好基礎,包括「台美官員互訪」或「對台軍售先進武器」,即便最後是拜登當選,基本上仍會延續這些政策。只是川普、拜登比較不同的是,外交政策上,拜登採取的「多邊主義」、川普則是「單邊主義」;兩岸政策上,拜登是主張「戰略模糊」,不僅對台言論模糊,對中國大陸也是搖擺不定,會否因為疫情與美中貿易戰、南海爭議等角力,令拜登對中政策有所調整,目前仍充滿變數。 邱師儀進一步分析,不論是拜登或川普,他們對台灣其實了解不多,或許對中國大陸有基本立場,但具體的對中政策,也都交由幕僚研擬,我們從台灣立場觀察這兩位候選人未來政策,其實更該研究其周圍的幕僚團隊,包括:主管亞太事務、經貿等官員,更為實際、也更重要。至於,到底蔡政府是否「單押」川普勝?或其實對美選結果「有好幾套劇本」?邱師儀分析,挺川普若對台灣真有益處,像是:台美復交、或迫使中國大陸民主化等,那或許台灣能放手一搏、力挺川普,但關鍵是,這次美選勝負真的很難確定,在這個情況下,更應該理性地以結構性、制度性看待11月3日美選結果;觀察美國大選,「用美國人的視界、看美國世界」,不要用「台灣人的視界、看美國世界」,以免錯看、進而誤判情勢。​​​​​​​
    2020/10/21 17:36
  • 觀點/誰最搖擺?美選章魚哥在佛州 川普守不住打包離開

    從2016年川普跌破民調專家眼鏡贏得大選之後,各家民調不敢再輕忽搖擺州的影響力,從媒體到專家學者,都分別提出不同的推估方式,把搖擺州納入預測選情的參考。不過,美國各州幅員遼闊,所以搖擺州其實不是整個州都在“搖擺”,透過更進一步了解美國各州的地方政治,就會發現各州都有屬於自己的“搖擺”地區,而這些搖擺區域的歷年投票參與情況,往往比各州民調更能準確的推估大選結果。本次大選,人人都知道佛羅里達州是川普絕不能輸的最後防線,可是,這個可能左右美國選舉結果的章魚哥,在佛州哪裡呢?
    2020/10/15 11:44
  • 快訊/臉書11月3日後禁政治廣告 防操縱選舉結果

    臉書7日表示,為了防止政治候選人利用臉書操縱選舉的結果, 計劃在11月3日的大選結束後,正式結果出爐前,禁止所有政治相關廣告。
    2020/10/08 11:13
  • 川普再批郵寄投票 預言混亂使大選結果延宕數月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再度批評郵寄投票。他說,基於這種投票方式的爭議,11月3日總統大選結果可能要好幾個月才會揭曉。今年美國可能有半數選民採用郵寄投票。
    2020/09/26 13:56
  • 大選倒數!共和黨大老切割川普 承諾會和平轉移政權

    美國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Mitch McConnell)和其他共和黨重量級人士今天反對總統川普拒絕承諾和平地轉移政權,再次向美國選民保證議員們將接受11月大選結果。
    2020/09/25 11:38
  • 美教授斷言美選拜登將勝出? 翁履中:變數仍多難預測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在11月正式登場,選戰進入白熱化,美國歷史教授李奇曼從1984就開始預測美國大選,曾經成功預測了九屆的美國大選結果,而他預言這次美國總統大選將由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勝出。對此,德州州大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在《新聞大白話》接受主持人錢怡君視訊連線時表示,從李奇曼教授從十三項指標來看美國選舉的結果,其實是有點抽象的,加上現在選舉也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所以任何人說了一些話,都會被放大去檢視或者是擴大解釋,他更表示,這十三項指標模型其實非常複雜,純粹是個人解釋,也在美國遭受許多質疑,而現在美國選舉變數還很多,究竟是拜登還是川普會當選,現在還非常難說。
    2020/09/24 17:26
  • 指2020大選恐爆爭議 川普:需補齊第9位大法官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指出,2020年大選結果可能最終要由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還說這是為何有9位大法官是重要的。
    2020/09/24 17:12
  • 美大法官之死重要性?楊喜慧:恐撼動美大選結果

    美國總統大選會出現的10月驚奇,一件足以撼動選情的大事發生,自此改變整個選舉風向、甚至結果,最近一位大法官過世,竟讓美國大選10月驚奇提早發生?美國「女權鬥士」、87歲的金斯伯格不幸過世,她的故事曾拍攝成紀錄片,激勵無數美國人。而金斯伯格除了是美國女權、性平重要推手,受到自由派、保守派人士敬重,更在最高法院具有相當影響力,隨著她的離世,美國輿論對大選的討論風向,從疫情、黑人的命也是命,一下轉向大法官提名,為何一位大法官之死如此重要?旅美學者楊喜慧於《新聞大白話》表示,美國大法官與台灣大法官不同,美國是聯邦制,大法官具有很多法律的最後裁量權,像是墮胎、槍枝、同婚等議題,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要討論美國健保方案議題,所以大法官擁有政策的最後裁定權,川普有很多政策,如果走到最高法院,很有可能會被裁定違憲,最後被退回、重新制定,大法官對政策制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共和兩黨誓死保衛的位置,川普現在有個政策,大法官已經批准,就是旅遊禁令,就是限縮難民簽證、難民庇護,接下來也將影響大陸學生進入美國,甚至有傳出說,未來旅遊禁令要擴及至,整個中國共產黨人士進入美國會受到限制,這個大法官是批准川普的,所有政策都必須透過這樣的程序來完成。 目前美國大法官為9位,金斯伯格辭世後為8位,保守派、自由派,或傾共和黨、傾民主黨比例為何?旅美學者楊喜慧於指,直到這位自由派女權鬥士去世前,美國最高法院有5位保守派法官、4位自由派法官,若川普提名一位保守派大法官進最高法院,則法官席上,共和黨提名的保守派將有6比3絕對多數,可能導致在未來政策的解釋比較有利共和黨,使美國司法根基在意識形態上右移。楊喜慧進一步表示,未來不管是川普連任或拜登當選,大法官的支持都非常重要,金斯伯格辭世前,是一位非常反川普的大法官,曾經在2016年公開表示:川普不適任美國總統,而她過世後,川普就迫不及待宣布,將在本周提名一位女性大法官人選,一為爭取女性選民,且提名大法官過程冗長、具話題性,川普可以轉移防疫失分表現,再來,也可藉此促使保守派選民出來投票,等於說一位大法官之死,激發兩黨選民歸隊,成為美國大選決勝點。
    2020/09/21 18:14
  • 又在打如意算盤? 川普執意在選前遞補大法官

    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病逝,意外成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新變數,川普執意要在選前45天內,提名新的大法官,民主黨同聲反對,拜登還放話說,如果川普真的倉促提名,他當選後要撤銷這個人選,川普之所以急著提名,是怕萬一大選結果有爭議,需要最高法院裁決時,自己提名的大法官,對於他勝選比較有利。
    2020/09/21 17:53
  • 留下時代的眼淚!時力退黨十大聲量王1次看 

    時代力量風波不斷,去年因為黨內路線爭議,讓林昶佐、洪慈庸兩位大將出走。結果大選結果不如預期,時力區域立委全滅,不分區立委僅剩3席,讓網友感嘆時代力量已成時代眼淚!
    2020/09/17 19:36
  • 美選數位廣告戰 川普搶攻提早投票州

    美國大選今年遇上疫情,許多實體競選活動都轉移到線上,川普陣營砸大錢,線上廣告的金額將近一億美元,是拜登陣營的兩倍以上。川普最新文宣攻勢,鎖定有提早投票制度的亞利桑納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以及北卡羅來納州等四個州密集投放,隨著大選逼近,社群媒體對於網路言論審查愈趨嚴格,臉書近期移除了數百個極右派「匿名者Q」的相關專頁,預防用戶散布假消息煽動,同時宣布在選前一周,將不再接受新的政治廣告,更考慮在選後,禁止刊登所有政治性廣告,防堵川普敗選後,利用臉書對大選結果提出異議。
    2020/09/13 21:00
  • TVBS民調/蔡英文支持度直直落 侯友宜聲望居冠

    前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執政縣市數增至15個,六都不僅守住新北,更拿下台中、高雄。但今年初總統大選結果,藍營再度受挫,隨之前高雄市長韓國瑜遭到罷免,補選一役也由民進黨陳其邁獲勝。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及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及不時評論時政的前總統馬英九,是目前較受到矚目的藍營政治人物。而執政黨方面,面臨新冠肺炎疫情,中央的蔡總統、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擔負防疫及振興經濟的重責,各項政策都受到關注,而地方上也掌握三都執政權,中央及地方的施政評價,將成為兩年後九合一大選關鍵。此外,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民眾黨此次提名吳益政參與高雄市長補選,但得票率不到5%,也使得柯文哲是否仍具有參選總統的能量,受到討論。
    2020/08/26 16:05
  • 「歐洲最後獨裁」剉咧等 歐盟不承認白俄大選結果

    白俄羅斯因為選舉舞弊,要求總統下台的抗爭、罷工,沒有停歇,歐盟今天宣布,不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結果,要求重新選舉,還要制裁相關舞弊人員,當初代夫出征的反對派候選人「季哈諾夫斯卡婭」,說她已經準備好接任國家領袖。
    2020/08/20 22:02
  • 不承認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果 歐盟將祭出制裁

    歐洲理事會(Euopean Council)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今天表示,歐盟不承認白俄羅斯的總統大選結果,很快將對涉及選舉舞弊及鎮壓示威的人士祭出制裁。
    2020/08/20 09:24
  • 美選黃金交叉將出現?翁履中:賀錦麗恐成拜登遭攻破口

    美國總統大選將近,CNN近日民調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支持率50%,總統川普則有46%,差距僅4%,已在誤差範圍內。而美國各項民調結果多為拜登領先,但有「美選章魚哥」之稱的俄亥俄州,民調結果卻是川普領先。對此,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8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大家所看到的全國性民調是拜登領先,但美國的選舉制度較特別,採『選舉人團』方式,俄亥俄州過去扮演章魚哥角色很成功,百年來與大選結果有誤差大概只發生過兩次,主要是因為該州選民結構較符合美國選民,不只在個人層級符合美國選民結構分布,俄亥俄州也反映選舉人團票藍州與紅州的分布,這樣的民調結果,應該會使拜登陣營稍稍警惕,不應該只打安全牌。」而民眾是否仍對拜登的政見或是過去作為有所質疑?他認為,「拜登從政已超過40年,大家對他的印象僅是溫和、穩健,並沒有特別突出的政績表現,這次支持度如此高,主要是奠定在大家對川普的討厭,這也是拜登的隱憂,若民眾對川普的討厭並沒有高漲,那麼拜登的支持度就會下降。反觀川普,現在的情況有點像是『死豬不怕滾水燙』,他的爭議事件大家早就知道,已經可以抵擋所有的負面消息,而川普還擁有執政優勢,全球歷經疫情風波,從三月來,美國有許多民眾面臨失業或是長期待在家,這時候民眾就會很期待政府可以伸出援手,若這時川普願意從搖擺州下手,砸大錢發放失業救濟,最後這段時間的確有可能翻盤,再加上出任拜登副手的賀錦麗,2017年才正式踏上政治舞台,過去二、三十年屬『一半司法人、一半政治人』,這樣的雙重身分,導致賀錦麗產生許多爭議案件,這恐怕也會成為拜登陣營被攻擊的重點。」
    2020/08/18 18:07
  • 2022六都市長選戰 藍、綠、白盤整布局各推強棒應戰

    隨著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陳其邁順利當選,但這次值得關注的就是第三勢力民眾黨推出的候選人吳益政,原本想藉著藍綠兩黨收賄案,趁機吸收中間選民支持,不過開票結卻不如預期,和2020總統大選政黨得票相比,有呈現走下波的趨勢,2022縣市首長選戰,藍綠白三黨布局,勢必將會再重新盤整。
    2020/08/15 23:10
  • 白俄羅斯總統大選舞弊爭議 歐盟啟動制裁程序

    白俄羅斯近日總統大選結果遭控舞弊,示威者遭暴力鎮壓,歐洲聯盟今晚外長會議認為選舉結果不實,決議啟動制裁程序。
    2020/08/15 09:57
  • 美元貶不止.金價漲不停 下半年「進場」訊號

    美元近期一路狂貶,許多人好奇現在是否已屆谷底,目前進場到底能不能搭上止跌回升的順風車?對此,財經專家在《新聞大白話》節目中一致表示:「還沒跌夠!」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聶建中認為,從利率、產出、通膨等指標觀察,現在都還沒有到底的跡象;資深證券分析師林成蔭認為,目前美元基本上還處於「熊市」的走法,而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是一個重要指標;台北市金銀珠寶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石文信則認為,相對美元走跌,黃金走勢就會被看漲,因為黃金的優點在於保值,固定的價值成長可預期。
    2020/08/07 18:48
  • 黨代會提名改線上直播 川普硬挑白宮當舞台

    疫情打亂美國大選布局,民主黨和共和黨,這次黨代表提名大會,都將改成線上直播。拜登計畫在住家網路直播,川普說他想在白宮發表提名演說,不過此舉被批評是「公器私用」。另外,美國一名歷史學家,曾9度精準預測美國大選結果,這次他鐵口直斷,說拜登會成為白宮新主人。
    2020/08/06 22:17
  • 拒絕公開承諾接受大選結果 川普:要看情況

    美國將在今年11月舉行總統大選,現任總統川普拒絕公開承諾會接受大選結果,令人回想起他在2016年選前幾週也做過類似威脅。他說,現在要作出這類斬釘截鐵的保證仍為時過早。
    2020/07/20 12:35
  • 新加坡大選執政黨獲勝 李顯龍:得票率不如預期

    新加坡國會大選結果出爐,總理李顯龍所屬的「人民行動黨」勝選,繼續執政,不過得票率不如預期;反對黨「工人黨」這次表現亮眼,在93席國會中搶下10席,還拿下一個集選區,不忘感謝選民支持。
    2020/07/11 13:24
  • 美國告知聯合國 明年7月6日退出WHO

    美國拋出震撼彈,宣布將退出世衛組織,預定是在明年7月正式生效。只是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卻說,他上任後第一天就會廢除這項決定。換句話說,如果年底大選結果,美國總統換人當,美國可能就不會退出WHO。
    2020/07/08 11:55
  • 波頓:不論美國大選結果如何 台灣應加強與國會合作

    美國大選將至,選舉結果將牽引未來台美關係。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波頓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很難說誰當選對台灣比較有利,但美國在全面反思對中國的政策,如果選後由民主黨執政,也可能對北京變強硬。
    2020/07/02 09:01
  • 與吉里巴斯復交? 外交部:密切關注總統大選結果

    位於南太平洋的吉里巴斯22日將舉行總統大選,由於去年轉與中國建交的執政黨在國會失去多數席次,外界關注吉國是否可能與台灣復交。外交部今天表示,將密切關注選舉結果及新政府外交政策走向。
    2020/06/16 13:41
  • 美中對抗台灣選邊!兩岸關係惡化 衝突一觸即發?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重創大陸國際形象,同時間在美國有意拉攏下,台灣的反中情緒也逐漸高漲,愈來愈不利兩岸關係發展。政治學者認為,過去4年兩岸關係陷入冰點,接下來會怎麼走,必須看兩大指標:第一是疫情何時落幕,再來是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又是如何。前資深外交官提醒,中國大陸是台灣相當重要的出口市場,讓兩岸持續交流發展、才有利經濟穩定,這是蔡政府不能迴避的課題。
    2020/05/14 23:1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