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狄鶯鋒面颱風路徑家具陳水扁全聯預購中國大陸Omi藝術品
  • 搜尋:

    大政府 結果共201筆

  • 批沙烏地引外交紛爭 加拿大求助德國、瑞典

    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今天證實,加拿大正悄悄尋求德國和瑞典等國盟邦,協助解決他們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外交紛爭,這起紛爭源於加拿大批評沙國逮捕女權運動人士。
    2018/08/10 09:30
  • 為了女權運動家 沙烏地與加拿大鬧翻

    加拿大政府公開向沙烏地阿拉伯喊話,要求釋放一名女權運動家,引發沙國不滿,一怒之下驅逐加國大使,還停飛來往兩國的航班。這也讓沙國女權問題再度受到外界關注,過去沙國就因為女權低落備受批評,現在新任王儲極力改革,包括允許女性開車,逐步解除對女性限制。
    2018/08/07 22:49
  • 推動畜牧沼液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改善河川污染、清淨鄉村空氣品質,同時落實畜牧糞尿循環經濟回收氮肥政策,參酌國外畜牧糞尿資源化作法,改變以往傳統將畜牧糞水視為廢棄物加強管制之作法,採取推動畜牧糞尿肥分利用策略。自105年起推動至本(107)年5月31日止,全國已有299場畜牧場取得畜牧糞尿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同意,加上符合放流水標準水資源回收澆灌利用28場,施灌面積961公頃;減少畜牧糞尿排入河川,有機污染物削減量1萬3,655公噸/年,相當於249座日處理量1萬公噸礫間接觸氧化設施的有機污染物削減量;回收氮肥利用量337公噸/年。在政府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利用措施多管齊下,創造畜牧業翻轉的契機,讓畜牧業從污染製造者轉換成資源提供者,是30年來畜牧業管理的重大政策轉變,提供畜牧業及農民最好的服務,讓河川重獲生機。
    2018/06/19 10:00
  • 加航被迫矮化台灣 加代表:反對中國對企業施壓

    因中國施壓,加拿大航空日前在官網將台灣改列中國一部分。加拿大駐台代表馬禮安今天表示,加拿大政府反對中國對加拿大企業施壓;加航的做法是商業決定,加國政府不會介入。
    2018/06/07 17:57
  • 加拿大重申兩岸政策 反對向私營企業施壓

    加拿大政府昨天首度在國會中,針對加航將台灣改名為中國案表達嚴正立場,除明確重申加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是「不背書、也不挑戰中國對台灣之主張」,也反對向加國私企施壓。
    2018/05/25 11:37
  • 駐加代表處台灣之夜 感謝相挺參與WHA

    駐加拿大代表處22日在渥太華舉辦「2018台灣之夜」,代理代表林明誠代表台灣,感謝加拿大政府及國會議員公開支持台灣參與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
    2018/05/24 14:40
  • 加拿大以國安為由 拒絕中國交建併愛康集團

    加拿大政府今天表示,針對中國交通建設(CCCC)的子公司提出11.8億美元併購愛康集團(Aecon)一案,已經以國家安全因素予以否決。
    2018/05/24 13:05
  • 加拿大眾議員投書媒體 籲支持台灣參與WHA

    加拿大自由黨聯邦眾議員席康德(Gagan Sikand)今天投書加國媒體「國會山莊報」,再度呼籲加拿大政府勇於發表聲明,支持台灣參與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
    2018/05/17 11:11
  • 總預算案攸關政務推動 總統府盼完成審查

    立法院臨時會院會處理107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今天表示,期待朝野一致,以國家、國民利益為優先,讓總預算案審查能夠順利完成,各項重大政務推動如期順利進行。
    2018/01/29 16:26
  • 拚都更有感 葉俊榮:三大政策鏈結

    為讓民眾對政府力推都市更新政策更加有感,政府正籌設專責機構,內政部長葉俊榮今天表示,今年5月前將公告全國國土計畫,並透過推廣都市發展等三大政策,鏈結都市發展與公共關聯。
    2018/01/16 12:24
  • 駐加代表專文 呼籲速簽台加投保協議

    駐加拿大代表龔中誠在「加拿大外交及國際事務季刊」冬季號上刊登專文,呼籲加拿大政府與台灣儘速洽簽投資保障協議,主張這可提振加拿大出口。
    2018/01/04 23:37
  • 他非常討厭王炳忠 但點出關鍵要蔡政府不可不慎

    新黨發言人王炳忠因涉嫌違反《國家安全法》,今(19)日清晨6時許遭檢警破門搜索,引發關注。對此,台師大政治所教授范世平表示,自己真的非常討厭王炳忠,但檢調若拿不出鐵證的話,勢必會遭到非議與批評,也呼籲蔡英文政府不可不慎。
    2017/12/19 17:12
  • T怪客踢新聞/憑空消失的辦公室

    新南向政策雖然受到一些質疑,但也是蔡英文總統去年520執政後最具指標意義的重大政策,展現的是蔡政府在兩岸與國際政治、經貿上的風向,檢驗的是新政府推翻前朝過度傾中路線後有無另尋出路的能耐,而特意在總統府設置新南向政策辦公室,當然是為彰顯這件事情不是打高空,也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虛應故事,而是總統親自指揮、盯進度的優先要務。
    2017/12/15 13:56
  • 賴揆率團隊下鄉 盼縮短中央地方距離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率領行政團隊下鄉第四站抵達宜蘭。他說,行政院團隊與縣市政府的座談除要落實總統蔡英文重大政策,嘉惠各縣市,也希望縮短中央跟地方的距離。
    2017/12/08 19:58
  • 德組閣破局歐元重貶 鐵娘子釀新選舉

    德國聯合政府談判宣告破局,梅克爾面臨從政最大政治難題,恐怕爭取第四度連任也有變數,今年九月份她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雖然贏得選舉卻沒有拿下多數席次,經過數週談判,還是沒有辦法和其他政黨達成聯合執政,德國很有可能接下來又要再重新選舉,消息一出歐元走貶跌幅一度達到0.6%,德國政局未來走向,牽動著歐洲的局勢。
    2017/11/21 19:48
  • 賴清德17日啟動下鄉  首站屏東

    行政院長賴清德17日起每週將到各縣市與地方政府互動,首站為屏東縣。賴清德晚間在臉書發文表示,希望可以促進中央與地方政府互相了解,讓重大政策得以實行。
    2017/11/16 20:36
  • 賴清德3策略解決缺電 工商團體肯定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天提出解決「缺電」3大政策方向,透過多元創能增加供給等3執行策略,希望108年起穩定供電,工商團體對於政府正視缺電問題,給予高度肯定,期待供電穩定。
    2017/11/08 11:17
  • 加拿大總理難再客氣 「失望!」美重稅懲

    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之後,高喊美國優先主張保護主義,現在也要跟盟友加拿大以及英國,敵對相向了嗎?美國波音公司指控,加拿大政府提供補貼,讓龐巴迪C系列客機,得以低價傾銷美國,美國商務部在26日做出的初步裁決,同意了波音的指控,計畫將對龐巴迪祭出220%的高額關稅,裁決一出,加拿大政府嚴正反彈,恐將取消向波音購買戰機作為報復,由於龐巴迪也在北愛爾蘭設廠,,數千個工作機會,可能因此面臨威脅,包括英國首相梅伊和國防大臣,也都紛紛出面喊話,跟加拿大並肩作戰。
    2017/09/28 20:07
  • 台大研究生蘇嘉豪 社運領袖成最年輕議員

    澳門立法會4年一度選舉,今年選情堪稱歷屆最激烈,在直選選舉中,總共有24個組別、高達186名候選人,角逐14個席位,結果已經出爐了,在直選席次中,民主派佔4個席位,親北京政府的建制派、則佔了10個席位,儘管派系陣營的結構上,沒有太大變化,不過卻出一位政治新星,26歲的蘇嘉豪,首次參選即當選,他正攻讀台大政治系研究所,同時也擔任澳門民主派、新澳門學社副理事長,積極投身公民運動,也曾聲援香港雨傘革命,這次搶下9千多張選票,也讓蘇嘉豪成為澳門史上最年輕的議員。
    2017/09/18 19:49
  • 不是男也不是女 加拿大護照推X性別選項

    加拿大政府今天表示,加拿大公民若不認為自己屬於男性或女性其中之一,很快地,護照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上,就可標註自己屬於X。
    2017/08/25 13:47
  • 山火延燒!加國木材出口量減半 價漲3成

    加拿大西部的卑詩省,自4月以來,爆發山林野火,7月7日進入緊急狀態,三度延長警戒期間,到目前已經燒掉,90多萬公頃土地,是有紀錄以來,最嚴重的一年,不僅摧毀當地人家園,也推高鄰國美國的木材價格,美國住宅建商,所需要的木材,約3分之1來自加拿大,現在因為大火,導致出口量減少約一半,抬升價格,漲幅約2到3成,加上美國4月和6月,祭出的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雙反稅率將達30%,加拿大政府對此政策深感失望,也會在正在談判的北美貿易自由協定上,和美國持續對話。
    2017/08/22 19:34
  • 都更誰來辦 調查:信賴政府比例最高

    推動都更是政府重大政策,但攸關權利和法律繁雜,各種問題層出不窮。中信房屋宅指數調查,民眾信賴由政府主辦高達46.6%,民眾發起自辦都更占21.7%,高於由建商辦理的13.3%。
    2017/07/05 12:04
  • 加學者籲加國好好思考如何對待民主台灣

    加拿大學者麥克康尼今天撰文,呼籲加拿大政府好好思考台灣問題;因為,當杜魯道政府高呼「加拿大已重返國際舞台」之際,台灣正是它對全球民主承諾的重要考驗。
    2017/06/29 18:30
  • 學電腦太重要 加拿大從幼稚園生下手

    加拿大政府今天宣布,國內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學子很快將開始學習電腦程式編碼和其他數位技能。
    2017/06/15 12:14
  • 梅伊豪賭輸了 保守黨未過半「僵局國會」

    英國大選已經落幕,儘管保守黨還是最大政黨,但因為無法過半,英國未來「僵局國會」的狀況,首相梅伊面臨的是組少數政府,或是拉攏小黨組成聯合政府。在野黨的工黨,已經喊話要梅伊下台,但梅伊表示目前無意下台,因為英國需要穩定。
    2017/06/09 17: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