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兒科醫師 結果共481筆

  • 小孩飯吃一半...突然斷電睡著 醫師勸「別急著叫醒」

    近日有位網友在臉書「爆廢公社」社團貼出女兒吃麵吃到一半,就突然倒在桌面睡著的照片,並在文中揶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媽在碗裡下毒勒」,可愛的模樣萌翻不少網友。類似突然「斷電」情形,相信家長們一定很有共鳴,兒科醫師就解釋,小孩突然睡著是一種短暫休息,有助於生長,不需要過度擔憂。
    2018/10/21 11:46
  • 過度檢視孩子小問題 小兒醫勸新手媽:丟掉放大鏡

    新手爸媽照顧寶寶難免緊張,但過度檢視小問題反而帶給自己更大的壓力;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日前有一名新手媽媽過度擔心寶寶的生理特徵,是否為重大疾病的徵兆,緊張私訊問他該怎麼處理,讓陳醫師勸新手媽放輕鬆、不要想太多「別把孩子的每件事都拿到放大鏡下面來一一檢視處理」。
    2018/10/01 23:50
  • 聞屁股確認小孩大便 她嫌噁:可以叫先生或婆婆聞嗎?

    想確認嬰兒是否大便,大部分父母都會靠近屁股「一聞便知」不過對於這樣的舉動,卻有一名新手媽媽認為很噁心「我可以叫先生或婆婆聞嗎?」對此小兒科醫師陳木榮忍不住笑說「你跟先生婆婆的感情真好…總之不要說是我教的就好。」
    2018/08/13 17:17
  • 3媽媽指控被性騷 醫師拒出面做筆錄

    新北市一名年輕媽媽指控在今年6月和7月2度前往林口區衛生所,要找醫生幫兒子打預防針時,遭一名年約70歲的吳姓醫師觸摸膝蓋還掰開大腿。事後她發文分享經歷,竟然有2名媽媽回應也經歷相同遭遇。今(23)日警方原本要約談吳姓醫師到案說明,但對方卻拒絕出面,警方將另發通知書要求對方到案說明。
    2018/07/23 15:07
  • 寶寶哭不停…醫生用這「安撫手勢」 5秒安靜下來!

    寶寶哭不停,是不少新手爸媽的夢魘!美國加州小兒科醫生羅伯特.漢米爾頓(Robert Hamilton)行醫30年,因每次打預防針,診間都會傳出震耳欲聾的嬰兒哭聲,所以漢米爾頓醫師獨創這套「安撫手勢,讓寶寶在5秒內停止哭泣。
    2018/07/10 12:10
  • 腸胃炎迷思大破解!醫:別喝運動飲料、吃粥更嚴重

    夏天到了,食物就一不注意保鮮就腐敗,成為急性腸胃炎高峰期,兒童也是主要患病族群,不少爸媽在孩子生病後,急著拿運動飲料給他們補充電解質,小兒科醫師徐嘉賢破除迷思,表示這做法其實不正確, 連稀釋過的運動飲料都碰不得!
    2018/07/04 14:40
  • 連病名都嘸!女童罹罕病 能昏睡也能數天不睡覺

    一名5歲女童有時會完全昏睡,甚至也能數天不睡覺,女童媽媽帶她求醫,兒科醫師卻判斷她身體正常,媽媽不放心努力追查後,才發現女兒罹患的疾病罕見到沒有病名,女兒是全英國唯一的患者,全球只有幾宗確診個案。
    2018/06/21 10:40
  • 「醫師荒」 2022年國衛院:內科缺3527人

    過去10年來,形容台灣醫療困境名詞就是「五大皆空」,不外乎工時長、手術風險高、醫療糾紛多甚至是健保給付低,導致沒有年輕醫師有願意投入,不過衛福部研擬對策,在2013年起開始補助五大科住院醫師,一年12萬元津貼,2017年五大科招收率,外科與婦產科、急診醫學科100%,兒科也有96% ,值得注意的是最不理想就是「內科」只有8成招收率,國家衛生研究院推估,2022年面臨醫師荒,光是「內科醫師」不足將達3527人,預期心理之下,內科已經開始拉警報!
    2018/06/02 23:05
  • 少子化嚴重 婦產科、兒科缺醫師!

    台灣每年新生兒人數 從2012至2017年,大約在20萬人上下,接生率低和醫糾造成年輕醫師不願意走婦產科,因此出現警訊,許多產科醫師自己都感受到了,尤其是接生率愈來愈低!婦產科醫師說目前台灣生育率大約是1點1,另外一個小小的醫糾兒科醫師也可能就會被告,因此年輕醫師若沒有很大熱忱與堅持其實很難撐得下去。
    2018/06/02 22:00
  • 一手吊點滴一手抱兒看診 醫讚嘆:這就是母親!

    世上最深的愛,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連結,尤其是辛苦懷胎十月將骨肉生下的媽媽,與孩子之間更有一道微妙的關係。小兒科醫師徐嘉賢在臉書發文,表示他日前看診時,遇到一位走路一跛一跛的媽媽,抱著孩子來就診,發現她還正打著點滴,卻堅持親自帶寶寶看病,放心不下的神情,讓徐嘉賢感嘆「這就是母親」!
    2018/05/10 23:33
  • 快訊/搶打麻疹疫苗 兒科醫:單週施打量比往年多

    近日麻疹疫情延燒,有不少民眾因為出國,就有自費接種疫苗的需求,不過目前自費疫苗僅剩3萬劑,庫存量不夠,就連兒科醫師都說,以往診所自費打麻疹疫苗,一年只有3到5人,最近一週已經是幾年的量,而目前疾管署也要求藥廠從國外調貨,預計下月疫苗數量可充足供應。
    2018/04/23 08:33
  • 赴日必買「大正&新露露」!醫師警告恐成癮 過量有毒性

    許多國人在染上小感冒時,都習慣自己購買成藥服用,其中「新LuLu」和「大正黃金A微粒」更是台人赴日必買的2款藥品。不過,小兒科醫師陳敬倫就曾在臉書警告,這2款藥皆含衛服部未核可成分「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該成分屬鴉片類止咳藥,長期使用可能成癮,且不建議給未滿6歲兒童使用。
    2018/03/10 18:30
  • 氣喘兒怎麼吃? 綠色蔬果是好選擇

    氣喘是常見兒童疾病,小兒科醫師洪詩萍說,氣喘兒應維持適當體重,過胖會加重症狀,且可多吃富含維生素D、胡蘿蔔素、鎂離子、抗氧化及鉀離子食材,如綠色蔬菜、鮭魚及香蕉。
    2018/02/28 17:44
  • 台灣兒童醫療困境 「3少1多」待努力

    兒童醫療在台灣被小兒科醫師指出有3少1多的現象,包括了醫療人力少、給付少和病人少,但醫療糾紛卻相當多,這讓提升兒童醫療品質遭遇困境。不過在台灣有4間大型醫院附設的兒童醫院,會利用設計裝置,達到兒童友善就醫環境,只是如何補足醫院資源,提升或擴大友善環境,還有待努力。
    2018/01/15 23:15
  • 中國流感肆虐 曝兒科醫師嚴重不足

    中國大陸正面臨流感肆虐,兒科門診爆滿,日前天津一家三甲等級的大醫院,卻因為3名兒科醫師都病倒而被迫停診,曝露大陸因為長期醫學教育、環境不重視而導致兒科醫師嚴重不足的危機。
    2018/01/11 15:29
  • 泡奶水溫很重要 攝氏70℃才能殺菌

    法國奶粉疑受沙門氏桿菌污染,小兒科醫師林應然今天說,奶粉應以攝氏70℃水沖泡,放涼到30餘度時給小孩食用;醫師黃璟隆則建議,泡牛奶前要先洗手。
    2017/12/11 14:24
  • 打破迷思 兒科醫師:流感疫苗很安全

    有些人擔心疫情安全性,不願接種流感疫苗;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兒科醫師李秉穎今天說,每年流感疫苗施打率最高是醫護人員,若不安全,醫護怎麼可能打?盼民眾打破迷思。
    2017/10/28 16:47
  • 3到6歲童打流感疫苗少  醫盼家長注意

    公費流感疫苗已開打,過去疾管署統計,3歲以上還未入小學幼童施打率約僅3成。馬偕兒科醫師邱南昌表示,此年齡層兒童疫苗施打易被忽略,家長應多留心。
    2017/10/07 10:00
  • 孩童頭痛比例升 醫師:心理層面主因多

    兒科醫師指出,醫界統計發現,15歲以前有頭痛經驗者已超過70%,目前可以找到主因為睡眠不足與生活壓力,應找到原因後治療,才能有效控制。
    2017/08/16 11:53
  • 兒童過重易引發性早熟 影響身高發育

    很多家長擔心,家裡的小朋友身高輸在起跑點,想盡辦法幫小朋友補身體。但小兒科醫師說,長不長得高,其實跟肥胖的關係很密切,像是過度接觸環境賀爾蒙,或是體重過重都會造成性早熟,影響到骨齡發育,導致小朋友長不高。
    2017/08/07 13:58
  • 怎忍心…2歲童下體滿滿新舊燙疤 醫師心痛掉淚

    「人渣何其多!」高雄市立聯合醫院泌尿專科醫師蔡秀男,28日在臉書悲痛揭露,收到一個從小兒科轉來的2歲男童,一到檢查床就滿臉驚恐、哭泣,到了要檢查生殖器時更是不斷反抗踢腳大哭,一看之下才得知,男童的下體與肛門周圍有多處挫傷瘀青,甚至佈滿了菸頭和線香的燙傷疤痕;見到這般情況,讓蔡秀男不禁掉下眼淚,直問「到底還有多少孩子在遭受這樣的對待?」
    2017/07/30 10:58
  • 流感病例續增 醫師:疫情有常態化趨勢

    疾管署統計,上一週的流感就急診人數衝破12萬人次,小兒科醫師提醒,夏季時節流感還這麼多病例,顯示國內的流感疫情可能有常態化,也就是一年四季都可能流行的趨勢,雖然現在暑假大部分學生不放假,但是家長還是需要把小小孩放在安親班,業者必須提高警覺。
    2017/07/05 23:08
  • 新生兒免天天洗澡 兒科醫的保養術

    新生兒要不要天天洗澡,兒科醫師楊為傑說,他小孩出生2週內,只洗過1次澡,可避免傷害新生兒脆弱皮膚。建議嬰兒每次排便後用清水洗屁股,加上擦澡就足夠。
    2017/06/03 12:24
  • 一例一休人力緊! 高雄長庚取消週六門診

    一例一休政策上路,繼台大醫院上個月初宣布週六減診之後,高雄長庚醫院也宣布跟進,決定6月起取消內、外科週六門診;另外婦產科、小兒科的週六門診,8月份後也將全面停止!長庚有名婦產科醫師,27日看完最後一次週六診後,忍不住在臉書PO文,心疼職場上的婦女或不孕的夫妻,認為他們想要在平常日請假看病,實在很為難!
    2017/05/29 18:13
  • 《健康2.0》阿松自爆身高辛酸史 把希望寄託小小松

    藝人阿松以「OS桑」出道後,近日受邀TVBS《健康2.0》,才吐露自己內心一輩子的遺憾!只見阿松一臉哀怨的跟主持人鄭凱云說,這節目,根本是談我的辛酸史,原來身高號稱160公分的他,親弟弟卻有183公分,23.5公分的距離,讓阿松成長過程好「心」苦,台北榮總小兒科醫師黃正宏表示,即便父母身高不夠,確實有可能兄弟高差大,畢竟「身高七分靠遺傳,三分可靠後天努力。」正當孩子轉骨黃金360時期,千萬不能錯過。
    2017/03/31 14:3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