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百里侯「叫不動」? 後馬時代沒共主


發佈時間:2013/07/20 17:08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2012年連任成功的馬總統,在第二任期內,少了選舉的包袱,大刀闊斧推改革,拚自己的歷史定位;只是「後馬時代」的電價調漲、大砍年金等各項政策,無法立竿見影,引發排山倒海的民怨不說,就連具有地方實力的執政縣市首長,也不再「唯馬是從」,中央拋核四公投,台北市長郝龍斌直接表態「投反對票」,新北市長朱立倫拐彎抹角的說「沒有核安,一切免談」;後馬時代,馬總統「共主」的光環漸淡,黨內群雄並起,相互較勁。

2008年風光勝選,當年的馬總統意氣風發,但短短四年後,彰化鹿港鎮長補選,國民黨輸得慘兮兮,一場地方選戰,從此重挫總統聲勢;街頭抗議,和瘦肉精美牛拚了,民間反彈聲浪一度破表。民進黨立委:「陳沖下台!內閣改組!」

國會內舉牌,抗拒證所稅;堅持油電雙漲,總統親上火線。總統馬英九:「如果可以不調整,我絕對不會調整,電價合理化的方案一定要實施,但是實施的方法,倒不是不能夠做一些調整。」

大刀闊斧,砍勞保年金。總統馬英九:「保費多繳一點點、月退少拿一點點、退休時間晚一點點、投保年資長一點點、基金獲利多一點點、政府撥補穩定一點點。」

總統帶頭拚改革,拚得傷痕累累,馬總統「共主」光環,逐漸褪色。國民黨立委陳學聖:「(總統)第二任他的重點,基本上擺在內政的政策上,那內政的對象是人民,所以每一件事情會讓人民感覺到痛,而且都是見血見骨的,總統想要做的事情太多,又希望一次可以到位,所以變成萬箭齊發,當然得罪光所有的人。」

同黨立委,話說得「含蓄」,馬總統最後任期,拚歷史定位,但「後馬時代」,不只有「民怨」要扛,更要面對地方烽火不斷。國策顧問黃正勝:「馬總統喜歡在鏡子裡面找人,那麼這些人,我真的是替他捏把冷汗,他的決策圈子,我真的覺得太小了。」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總統)用人圈子小,同質性太高,排他性也強,確實很多支持黨的力量,離德離心而去。」

國策顧問、黨內大老先後提建言,馬總統尷尬默默忍,但經濟拚得半死,不但沒掌聲,卻落得一句酸話。連勝文(2012.11.3):「要是經濟搞不好的話,就算誰出來選、當選,也只是丐幫幫主。」

藍營下屆台北市長人選,呼聲最高的連勝文放話,字字刺到痛處,核四政策也備受考驗,核四,馬總統找嘸盟友,雙北市長,更一搭一唱,走自己的路。台北市長郝龍斌:「如果明天要公投(核四)的話,像現在的狀況,我會選擇不支持核四續建。」

新北市長朱立倫:「現階段最重要的是,確定核安的議題,其實去談今天明天(核四),都沒有意義,因為現階段全民最關心的是,核四廠到底安不安全。」

理由冠冕堂皇,各自有堅持,後馬時代,總統不再喊水會結凍,國民黨中生代緊緊拉著總統的手,檯面下盤算,暗潮洶湧。

#改革#馬總統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24

0.0517

0.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