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中國進行式】24歲大學「村官」 大陸改變中現象

記者 尤美心 / 攝影 張逸民 蘇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9/10/05 14:4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從2007年開始,大陸有系統的經過考試,把一批批學有專長,剛踏出校門的大學生,送進最貧困的農村,掛職擔任「村官」,這個政策一方面是要推動大陸農村改革,另一方面也希望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但才20歲出頭的年輕人要成為大學生村官,得經過重重考驗,我們的鏡頭這次特別到貧困的蘇北農村「劉漥村」,來看看大學生村官張曉菲的故事。

◎最基層的中堅 大學畢業考進鄉下

車子向前,穿鎮過鄉,窗外大片延伸的田野,景色和華東沿海繁榮城市截然不同,終點站有個很長的名字,「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五里鎮,劉漥村」。

TVBS記者尤美心:「剛剛就要我猜哪個是村官,我說『她』好年輕,跟我想的差不多。」

要找的就是她,劉漥村的「大學生村官」張曉菲。劉漥村大學生村官張曉菲:「一開始大家就喊『張主任』,叫得我好不習慣,後來就喊小張小張,還是小張比較習慣一點。」

今年才24歲,張曉菲有張年輕白皙的臉龐,一看就和村民很不同,她現在掛職大陸共產黨最基層的「黨總支副書記」,她是江蘇最早的一批「大學生村官」,07年大學一畢業,馬上下鄉到劉漥村。張曉菲:「首先,我們感謝一下委員,今天到我們劉漥村來…。」

◎8點AM起身工作! 大學村官穿梭忙

這天她正在主持村子裡的新農業技術班,其實時間不過早上8點多,張曉菲已經在村子裡忙進忙出。張曉菲:「我們就把它送到你家就行了嘛,反正顧阿姨他們都知道在那裡,是嗎?我到時候找不到你家,我問他們就行了,是嗎?」劉漥村村民:「姜中。」

◎「娃娃村官」稚氣臉龐 藏顆火熱心

追上來的大叔,謹慎寫下自己的名字,要求再給他一份剛剛上課的資料,劉漥村的村民很習慣有事先找張曉菲,她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娃娃村官」了!張曉菲:「阿姨回啦。」

但回想2年前,年輕的都市女孩張曉菲剛到這裡的那個時候。張曉菲:「因為那個時候我剛來,大家都覺得,喔…可能就是過來,等稍微熟悉了,然後他們知道原來妳是可以為我們服務的、為我們辦點事情的,慢慢才被接受。」

當時很多村民懷疑,這小女生真待得住農村嗎?現在大家的信賴,其實是張曉菲在土夯磚造的平房中,「走」出來的成績。張曉菲:「張阿姨在家嗎?張阿姨他們在家吧。」

可不是嗎,這會她正挨家挨戶,追問著怎麼不去上課學技術。張曉菲:「你們怎麼在這裡玩啊?那邊開會怎麼不去聽!」

甜甜的笑臉,說著蘇北淮安方言,講村民們聽得懂的話。記者:「這個小女孩妳看著怎麼樣?」劉漥村村民:「小女孩是很好的,對人、對什麼啊,對人說話都很溫柔的。」

◎人均所得不到1.5萬台幣 村官服務

劉漥村是個典型的蘇北農村,人均所得只有3千元人民幣,不到台幣1萬5千元,用大陸的話說,這裡是「經濟薄弱村」,意思就是生活條件貧困的地區。

張曉菲:「像我們這邊1/3的村民在外面打工,那其實因為這麼多的村民在外面打工,年輕的都不在,其實年紀大的其實還滿寂寞。」記者:「會不會變成好像把妳當成他們自己下一代的感覺?」張曉菲:「對對對。」

例如這位大媽獨居在簡陋破敗的平房裡,平時只有一隻小狗陪著,看到張曉菲總是特別開心。張曉菲:「奶奶。」劉漥村村民:「哎。」張曉菲:「妳住那邊嗎?妳不是住那頭嗎?」劉漥村村民:「對吧。」

◎月薪不到NT5500 大學村官仍搶手

到2008年底,全大陸總共有近10萬名像張曉菲這樣的大學生「村官」,投入最基層的農村工作,蘇北劉漥村就是最早開始召募大學生村官的地區之一,大陸有系統的把剛畢業的、學有專長的大學生們,選派到貧苦農村,重點在「扶貧」。

這個養豬場未來計畫養上好多「淮豬」,這是張曉菲爭取來的,她申請到江蘇省10萬人民幣的「科技扶貧獎金」,要幫農民發展副業,多賺一點錢。

張曉菲:「請我們當地的村民過來照顧,這樣也可以解決他的一些生活上的(經濟)問題。」

原本在師範學院學法律的張曉菲,開始埋頭研究起養豬方法,大學生村官講好聽是「官」,但其實並沒有明確的工作範圍。張曉菲:「哎,那像這樣他們農忙的時候。」記者:「妳也有時候也得下去幫忙?」張曉菲:「肯定會啊,比如說其它時間或7、8月份的時候。」

以張曉菲來說,月薪1100元人民幣,不到台幣5500元,簽下了3年的「村官」約,什麼都得做,像這天下午她又到鄰近的村莊,推廣「農民健身操」。

農村的大娘大嬸做操表情好認真,這是張曉菲手把手教起來的動作。張曉菲:「是每天都學,還是隔三差五的學啊?」桂塘村村民:「每天都學的,我們每天都學的,每天都要來學的。」

◎擠進「村官」窄門不易 筆試面試全

下鄉治理不輕鬆,但這麼辛苦的村官工作,也是要經過大陸各省筆試面試,競爭之激烈,不亞於擠身知名企業。張曉菲:「你看現在大城市人才紮堆,人特別特別多,而農村,現在國家對新農村建設,扶植力度特別特別大,而且也特別缺乏人才。」

◎揮別嬌生慣養習氣 大學村官彎腰

年輕的大陸大學生村官得很有想法,才能把農村當成舞台。這是鎮上11個村子,7名大學生村官的宿舍,2人一室的房間,陳設簡單,當大學生村官並不容易,得拋下在家嬌生慣養的習氣,到生活環境和城市「天差地遠」的農村。

張曉菲:「好的好的,不要生氣。」記者:「車禍弄到手嗎?」張曉菲:「沒有沒有,就是剛才可能過去一輛車,然後可能小朋友可能在玩,就砸東西啊,可能會砸到,可能會偶爾砸到車…。」

當「和事佬」是家常便飯,有活動時還得每家每戶去宣傳,像這天晚上,劉漥村裡就有「大事」。廣播:「今天晚上,在劉漥大隊部門前,放電影。」

◎進農鄉 大學村官超齡成熟學奉獻

黑暗中,村民一個個走出家門,在連路燈也沒有的農村裡,放露天電影可是件天大的事!一整天下來,我們對大學生村官張曉菲,已不復早晨初見時的感覺,她是「80後」,她的確很年輕,但在2年農村工作的歷練下,其實有超齡的成熟!

#農村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05

0.0410

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