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6月飆極端高溫!413人「熱傷害」就醫 醫:6族群高危險

編輯 蕭意溎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25 16:52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25 22:05
台北天氣炎熱,民眾撐陽傘遮陽。(圖/胡瑞麒攝)
台北天氣炎熱,民眾撐陽傘遮陽。(圖/胡瑞麒攝)

天氣炎熱,近日屢屢出現38度極端高溫,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高溫資訊。衛福部統計,今(2024)年6月至23日止,國內已有413人因熱傷害就醫。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康宏銘表示,身體散熱、排汗不及,會造成身體熱力失調,導致熱衰竭、熱中暑。康醫師呼籲,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身體虛弱者、精神或心血管治療藥物使用者等六大高危險族群,應特別留意!

更多新聞:無糖也母湯!醫曝「這款奶茶」等於在喝油 換加鮮奶2杯就爆量

 

近日午後雷陣雨頻繁,康宏銘醫師提醒,濕度增大會影響身體的散熱效率,增加體感溫度,「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日曬強烈、紫外線強,這段時間最好不要外出,避免曝露在陽光下」,他說明,「老年人因皮膚汗腺萎縮,比較不容易排汗;嬰幼兒的汗腺尚未發育完全,高溫下汗液排不出來。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心臟疾病患者的器官已出現損傷,高溫易使病情加重,甚至引發心臟衰竭」。

康宏銘醫師強調,感冒藥的抗組織胺成分會影響排汗功能,精神科或心血管治療藥物也會影響身體散熱機能,服用者更要注意防曬和避暑。他解釋,當氣溫上升時,人體會將血液加強運送到皮膚、產生汗液、進行散熱,但是當體溫升高至超過體溫調節所能負荷的程度,這套生理機制就會失衡,產生熱衰竭、熱中暑,「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高血鉀、腎衰竭等,甚至死亡!」

更多新聞:出國當心!外交部「護照照片上傳系統」遭冒用 信件連結別點
 

如果發現身邊親友有頭暈、頭痛、嘔吐、疲倦、嗜睡、心跳加速等症狀,小心是熱傷害的前兆。康宏銘醫師提醒,掌握「先降溫、再送醫」原則,盡速將患者移至陰涼處、除去多餘衣物、用冷水或冷毛巾擦拭,並少量補充水分,再緊急送往醫院救治。
 

高溫熱傷害

#高溫#熱傷害#熱中暑#散熱#排汗#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心血管治療藥物#雷陣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41

0.0808

0.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