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國民水果」芒果竟是外來種!農糧署大解密 身世一圖就懂

實習編輯 黃安眴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0 17:53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0 17:53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芒果有「國民水果」之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芒果有「國民水果」之稱。(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每年的5月至10月,是芒果在台灣盛產的季節,其中愛文芒果的時間最早,而凱特芒果的產季則最晚。雖然台灣的芒果享譽全球,甚至還外銷到全世界,但農糧署日前則公布,芒果其實是外來種,在 16、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來台的。
 
農糧署在臉書粉專上解釋,有「國民水果」之稱的芒果,原產地是在印度及中南半島,大約16至17世紀由荷蘭人引進來到台灣,並栽植於台南六甲及附近的鄉鎮。
 

芒果一開始由荷蘭人引進。(圖/翻攝自農糧署臉書)

早期是以「柴檨仔」,也是現今熟悉的土芒果、本地種數量最多;到了1910年代,懷特、黑香(烏香)等30多種品種,才陸續由南洋地區引入試種;而大家所熟悉的愛文、凱特等品種,則是在1950年代從美國引進。
 
到了近代,經過農友及農業改良場等單位投入,慢慢選育出了果形大、果肉多的玉文和金煌,以及來自台東「芒果界LV」的夏雪,甚至還有聖心、西施、台中1號、農民黨1號等品種,讓台灣的芒果品種更為多元且各具特色。
 

 
#芒果#農糧署#愛文芒果#凱特芒果#外來種#台灣#土芒果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62

0.0809

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