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藥潮難以緩解,每當藥品短缺,食藥署都會呼籲民眾改使用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的學名藥,其實也希望民眾可以更信任台灣製藥國家隊,而根據健保數據111年統計來看,學名藥占了國人用藥量的73%,似乎已經沒有如想像中的獨愛原廠藥。
因為疫情影響缺藥不斷,原本配給的原廠藥依舊沒貨,藥師提供學名藥讓民眾參考。
民眾:「都可以啊,方便就好,(如果有原廠拿原廠),應該不會吧,沒有這樣子想的。」
藥師吳政衡:「原來的原廠藥都無法正常的供應,那藥品這東西不能說停就停,所以學名藥的就變得很重要,那不管你民眾,他願不願意接受學名藥,但是原廠藥,它真的都沒辦法正常供應,你必須還是得接受學名藥。」
在缺藥之際,學名藥補足了患者用藥上的缺口,成為重要的角色,也成功替代。
藥師吳政衡:「所以其實這是一個趨勢啦,接收學名藥應該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所以民眾也會陸陸續續,接受這件事情。」
記者謝丹慈:「根據111年健保署的統計當中,國人的用藥總數,學名藥其實占了73%,而另外原廠藥則是占了27%,所以現在也看得出來,民眾在使用學名藥上其實接受度越來越高。」
雖然學名藥的使用比例已經大幅提高,但在支出占比卻大大相反,去年藥品總額2133億元,原廠藥1279.2億元占六成,反觀學名藥854.5億元只占四成。
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因為原廠藥當然對民眾來講,因為他們的給付都是比較高的,是不是我們固有的一個觀念,就覺得貴的東西好像比較好,這是以往很舊的觀念,近十幾年來跟以往其實有很大的不同,加上我們其實已經,進到國際的PIC/S,GMP的一個會員國之一,所以到現在也10年了,這10年來講我們的品質上來講,我敢說我們學名藥的品質其實是跟原廠一樣好,那麼原廠藥其實在專利過了,以後我們就可以就是研發我們的學名藥。
主因是原廠藥品因為投入研發成本,給予較高的給付價相當合理,而為了鼓勵學名藥廠,健保署長石崇良上任後,預計推動原廠藥給付額調降時程縮短,把原廠藥本來過專利期15年後,才會調降給付額,目標縮短到5年內,也能節省健保藥費開銷。
食藥署藥品組簡任技正潘香櫻:「舉辦論壇也是在藉這個機會,跟醫生來宣導這個學名藥的使用,我相信就是醫生也了解到就是說,這個學名藥其實是有效的,然後也會幫助就是譬如說,在某些像我們現在有些缺藥的情況下。」
民眾的選擇,其實也是醫師的選擇,而台灣學名藥廠的弱勢,其實也來自於只聚焦國內市場,以及價格受健保影響,再加上各藥廠重疊性高競爭非常大,最後就是價格割喉戰。
學名藥協會理事長陳誼芬:「其實我們的主管機關,也非常鼓勵我們要走出台灣,因為量大才會有價,量很小當然價錢下不來,大家成本都很高沒有競爭力,也許政府也可以一起來幫我們做這件事情,怎麼樣讓我們的藥品走的出台灣。」
食藥署依照國際規範,用原廠藥相同規格,檢視學名藥進行把關,而台灣製藥廠要把路走長走遠,就必須轉型,否則擠在台灣繼續分食小小的餅,恐怕也會彈盡援絕。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