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不靠政府不靠兒」 自籌退休金成顯學

記者 董寧之 / 攝影 李延智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6/07 20:2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退休後,想要輕鬆過日子,但勞保勞退現在問題不斷,民眾感覺政府靠不住,想靠小孩,生育率低又怕他們負擔太大,因此「提早替自己準備退休金」就成為理財市場上的顯學,但怎麼分配才正確,專家建議,除了積極型投資之外,為求分散風險,最好也加入保守型組合,像是搭配保單或儲蓄定存,但有趣的是,專家也發現,這種懂的穩健型操作的人,似乎比之前多了4成,甚至有年輕人大學剛畢業,就開始作退休理財的準備。

廣告片段:「我長大之後要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一個孩子要養好多家人,聽來溫馨但負擔的起嗎,壽險公司調查全台8成4民眾,認為現在養兒不防老,除了景氣問題,還有高齡化社會。

這位王小姐從事服務業10年,每個月固定存1萬,30歲就開始退休規劃,小資族王小姐:「我從大學一畢業我就有買儲蓄型的保單,我就把它當作一個很保守的一個儲蓄方式,我並沒有把勞保,算在我後續的保障範圍內。」

不相信勞保,自存退休金,王小姐除了儲蓄,還買美元保單,有時買股票,十年就存了破百萬,但專家分析得更分散才行。理財規劃專家林綠怡:「如果每一個月,他現在可以存1萬2000元。」

投資先看報酬率,專家分析,如果30歲決定60歲退休,沒房貸壓力下,月薪35K,每個月撥1萬2做投資,單做保守型1~1.5%,報酬30年存500多萬,如果積極型,5%可存1000多萬,但風險相對高,但保守和積極如果3比7,反而能存800多萬。

林綠怡:「早期假設是各1/3,就是保守理財1/3,穩健理財1/3,積極型1/3,可能現在中間穩健的已經佔到7成到8成。」

業者樂見有概念的人越來越多,內政部統計30到65歲,超過1萬2000人有退休需求,如果每年一人存4萬,就有5000億的商機,民眾自保,也成了業者退休金雞母。

#退休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2

0.0402

0.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