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辛樂克颱/入秋強颱路徑飄忽 威力不可小覷

記者 張惠民 / 攝影 黃建國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08/09/11 18:1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辛樂克變成強烈颱風,未來路徑也捉摸不定,氣象局密切關注,看看以往的經驗,入秋之後的颱風真的不能掉以輕心,3年前的娜坦颱風,在北部、東北部都出現強陣風,30多萬戶居民因此斷電,再往前推,1994年的道格和席斯颱風,路徑和辛樂克十分類似,在中部降下豪雨,路毀橋斷,10多個人因此喪命。

入秋後,颱風詭譎多變,辛樂克到底怎麼來,氣象局緊盯著瞧,因為這個時節,颱風路徑,總是叫人難以捉摸。氣象專家李富城:「風很大,第二個雨會很多,尤其在東北部和北部地區的雨水,會比通常颱風來的要多,下雨的狀況是,一來雨勢就會很大,它的路徑也會受到周邊的影響,變化的比較快。」

絕對沒有輕忽大意的空間,因為如果按照氣象局的預測路徑,不管中心登不登陸,外圍環流,都會讓台灣地區,感受入秋後強颱的威力。李富城:「14日之前,是北部、東北部都在下雨,15日之後假設颱風走的很快的話,那15日、16日我們都還在下雨,那16日以後,就是整個中南部地區的大雨。」

翻開歷史,和辛樂克相似的路徑,1994年8月,道格颱風。同樣是接近台灣東北端,雖然未登陸。不過暴風半徑造成南部、東南部和中部豪雨不斷,公路坍方、橋樑毀損,總共造成11人死亡、42人受傷。

同年10月,席斯颱風,同樣是入秋後來襲,北部和東北部強風豪雨,總共6人死亡,8人受傷。另外2004年的娜坦颱風,北部、東北部和東部強風豪雨,蘇澳出現16級陣風,超過38萬用戶停電。釀成3人死亡,2人失蹤的悲劇,農林漁牧損失超過3.5億。

過往的例子,讓大家對辛樂克不敢掉以輕心,秋天的颱風不留情面,民眾可得繃緊神經。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颱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9

0.0374

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