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吃牛肉,尤其是在火鍋桌上,常常可以看到雪花牛、霜降牛等肉品,但現在要注意了,食藥署明年七月開始,要求有使用注脂肉的業者,必須要標示清楚,違者最高開罰400萬元,肉舖業者表示,注脂肉是把油脂打入較低價的牛肉來販售,口感吃起來比原塊牛肉差很多,但相對價位便宜,也常被低價高售。
雪花牛霜降牛,這是火鍋桌上常見肉品,食藥署明年七月一號開始,最新規定,針對易造成消費者誤解的「雪花牛」或「霜降牛肉」,加強注射肉脂標示管理,標示不實者,最高可處400萬元。
連鎖火鍋業者來俊帆:「客人會問的話,我們也會符合政府規定,就是出處在那個肉的旁邊註釋說,這個是原料肉非注脂肉或者組合肉,這部份我們都會依政府的規定去做。」
連鎖火鍋業者來俊帆:「注脂牛絕對不能夠生食,在這個情況之下生食會造成會有感染,拉肚子的不適感,所以他們吃起來風味各方面,就沒辦法跟一般牛肉相比,它又被這些廠商又更高的價格去販售。」
肉舖業者孫成忠:「油的一個油花呈現,屬於細膩帶網狀。」
拿起原塊肉分析紋路,專營肉舖的孫先生表示,注脂肉品採用油脂注入較低肉品,採外部注入方式保存期較短,外觀上從紋路可以簡單辦認,注脂肉顏色較深、放越久越暗肉質較鬆散,油花分布細長平均,原塊肉油花紋路比較不規則,不會對稱形狀不一肉質比較緊實,業者表示坊間有部分業者,會採用低價肉品注脂方式價格也能翻倍賣,最常見在夜市平價牛排。
肉舖業者孫成忠:「它最早的技術是源自於,日本開發出來這樣的技術,十幾年前就引進到台灣來,這個部分主要是針對比較瘦的牛肉,來做一個加工讓它的口感上面,能夠增加一些嫩度,還有一些油性的香度。」
「注射牛肉」最早於日本商人,在80年代就發明的技術,攝氏40至50度的環境下,用大約40公分長、100多隻針的機器,反覆來回在整塊完整的牛肉中注射白色牛油和調味料,再迅速冷藏,加熱後賣相也不差但醫師表示攝取過多的注脂肉,除了有食安上疑慮也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發生。
注脂肉品雖然便宜,但也同樣不能吃太多,標示也得清楚,民眾撿便宜同時,也得多方比較看仔細,免得省了便宜壞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