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全球1.7億人確診 新冠肺炎是什麼?

編輯 隋昊志 報導
發佈時間:2021/06/03 12:55
最後更新時間:2021/06/03 12:55
新型冠狀病毒至今在全球造成逾1.7億人死亡。(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新型冠狀病毒至今在全球造成逾1.7億人死亡。(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2019年12月起中國大陸湖北武漢市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群聚,疫情初期個案多與武漢華南海鮮城活動史有關,大陸官方於2020年1月9日公布其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此疫情隨後迅速在中國大陸其他省市與世界各地擴散,並證實可有效人傳人。
 
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WHO)於2020年1月30日公布此為一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2月11日將此新型冠狀病毒所造成的疾病稱為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2019,簡稱COVID-19),國際病毒學分類學會則將此病毒學名定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為監測與防治此新興傳染病,我國於2020年1月15日起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於2020年1月21日確診第一起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另於1月28日確診第1例本土個案,為境外移入造成之家庭群聚感染。

疫情升溫,口罩成為必備防疫物資。(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截至2021年6月2日止,我國累計55147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524385例排除),其中9389例確診,分別為1141例境外移入,819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24例(新增案7666、案8854)移除為空號;確診個案中149例死亡。
 
 
全球新冠肺炎在194個國家/地區確定病例數累計171467655例,其中死亡病例數為3694254,全球致死率為2.15%。

致病原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屬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nae)之beta亞科(betacoronavirus),其病毒特性仍在研究中。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nae, CoV)是造成人類與動物疾病的重要病原體,為一群有外套膜之單股正鏈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可再細分為alpha亞科、beta亞科、gamma亞科與delta亞科。
 
冠狀病毒會引起人類和脊椎動物的疾病,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疾病。已知會感染人類的七種冠狀病毒,包括alpha亞科的HCoV-229E病毒與HCoV-NL63病毒,以及beta亞科的HCoV-HKU1病毒、HCoV-OC43病毒、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和最新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人類感染冠狀病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包括鼻塞、流鼻水、咳嗽、發燒等一般上呼吸道感染症狀,但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與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後比一般人類冠狀病毒症狀嚴重,部分個案可能出現嚴重的肺炎與呼吸衰竭等。

已知宿主
冠狀病毒科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最大宗)、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引起新冠肺炎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是否有動物宿主,仍待研究與證實。

傳播途徑
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完整傳播途徑,尚未完全瞭解。當2019年12月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案例多數曾至有賣野味的華南海鮮市場活動,此市場的環境檢體雖檢出SARS-CoV-2,但感染源與傳播途徑仍無法釐清。除此,從確診個案之流病調查與實驗室檢測得知,藉由近距離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口鼻分泌物、或無呼吸道防護下長時間與確診病人處於2公尺內之密閉空間裡,將增加人傳人之感染風險。另,有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人類新冠肺炎病例,亦可能自糞便檢出SARS-CoV-2核酸陽性,但是否具傳染性,仍待研究證實。。
 

潛伏期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至發病之潛伏期為1至14天(多數為5至6天)。

可傳染期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訊,確診病人發病前2天即可能具傳染力。另,確診病人發病後呼吸道病毒持續排出(viral shedding)期間仍無法正確得知,唯依國內經驗與國際文獻得知,確診病人上呼吸道檢體可持續檢測SARS-CoV-2核酸陽性平均達兩週以上,且下呼吸道檢體檢出病毒的時間可能更久。

臨床表現與嚴重程度
目前已知罹患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之臨床表現包含發燒、乾咳、倦怠,約三分之一會有呼吸急促。其他症狀包括肌肉痛、頭痛、喉嚨痛、腹瀉等,另有部分個案出現嗅覺或味覺喪失(或異常)等。依據目前流病資訊,患者多數能康復,少數患者嚴重時將進展至嚴重肺炎、呼吸道窘迫症候群或多重器官衰竭、休克等,也會死亡。死亡個案多具有潛在病史,如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等。報告指出,約有14%出現嚴重症狀需住院與氧氣治療,5%需加護病房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以成人為主,少數兒童個案多為其他確診成人患者之接觸者或家庭群聚相關,兒童個案大多症狀輕微,但也有零星死亡個案,唯死亡原因與SARS-CoV-2相關性仍調查中。

 
診斷與治療
冠狀病毒不容易以組織培養方式分離出來。分子生物學核酸(real-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為檢測為SARS-CoV-2急性感染期之檢驗首選,且可藉由定序研究其流行病學與病毒演化。血清學檢測(serological test)目前正在發展中,可能適用於確診病人感染後恢復期之檢測。

目前所有的冠狀病毒並無特定推薦的治療方式,多為採用支持性療法。SARS流行期間曾有許多抗病毒藥物被使用來治療病患,但其效果均未被確認。最新治療建議,請參考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

新冠肺炎疫苗成為防疫關鍵。(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預防方式
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民眾應避免直接接觸到疑似新冠肺炎個案帶有病毒之分泌物與預防其飛沫傳染。相關預防措施包含:
1.關注並配合中央疫情中心最新公告防疫政策;
2.維持手部衛生習慣(尤其飯前與如廁後)、手部不清潔時不觸碰眼口鼻;
3.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並維持社交距離(室外1公尺,室內1.5公尺)或佩戴口罩;
4.搭乘交通工具遵守佩戴口罩與相關防疫措施;
5.減少探病與非緊急醫療需求而前往醫院;
6.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請遵守相關規範;
7.身體不適時請停止上班上課,先留在家中觀察、休息,需要時請主動聯繫衛生單位就醫時請說明旅遊史、接觸史、職業以及周遭家人同事等是否有群聚需求;
8.配合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政策,按時完成接種。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疫苗+1

#疫苗#新冠肺炎#疫情#新冠#措施#確診#防疫#管制#症狀#市場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51

0.0719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