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個人申請的資料只有自傳長得很像嗎?在TVBS的採訪過程中發現,學生們是連「讀書計畫」也都長得很像 ; 有些人的「科展」,則是只因為升學才去做,完全喪失了興趣和連續性。
如果沒有過程,就沒有所謂的曲折和探索,那就不需要個人申請,直接去考指考,用單一次的考試成績來決定念什麼科系就可以。因此既然要申請,就代表經過思考和選擇,而所謂的讀書計畫就是自主規劃和學習,具有探索的意味,黃育綸認為呈現這個「個人探索」的過程很重要,這絕對比只寫我英文要聽空中英語教室好很多。
「有一個小孩,他跟我說他要畫一部漫畫,因為他會電繪,從中對化學的學習有了不一樣的認知」,黃育綸說這個孩子沒有參加科展,但是他在個人申請的資料上清楚寫著他對化學的學習,是透過這樣的學習動機和熱情而來的。只要你寫清楚自己尋找真愛的過程,不管有沒有科展,就會讓學系看到你,因為現在已經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校系,不採全部加總的方式,而是調整成擇優的方式,來找到適合自己校系,也更多元的學生。
另外,現在很多大學端去高中端演講時,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有沒有標準尺規?黃育綸說她都明白的跟高中端說,有尺規但是不會說,因為一旦把尺規說清楚,所有人就只會去copy,甚至是照本宣科,只為了這個科系的尺規,這有違新課綱的精神。只有交大這樣認為嗎 ?台大和清大的招生辦公室都異口同聲說:「各學系都有自己的尺規,但是不會對外說得太清楚,不然跟本是災難」!
不過,當大學端不把尺規說清楚,只願意說原則性的大方向時,不少家長和高中老師卻是無法接受,覺得這樣不公平,會有徇私舞弊的空間。大學端則說,我們要找的是真的喜歡這個科系,也適合這個科系的學生,不是迎合標準,只為想進來,卻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科系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沒有學習熱情,會跟過往用成績來決定念什麼科系的學生一樣,學習穩定度不夠,最後只想「轉系」,或是不快樂的過完大學四年 ! 「如果大部分的學生都這樣,教起來真得很沒勁」,黃育綸說大學端真的想改變這樣的教學現場。
108課綱學習歷程上榜秘技懶人包一次看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年末運勢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