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就讀國小的12歲女童因連續2日下巴紅腫熱痛,就醫發現她不僅蛀牙嚴重,且有膿液從牙齦縫中滲出,造成蜂窩性組織炎合併膿瘍,吃抗生素治療後再回診,腫痛有改善,但醫師發現她都只用嘴巴呼吸,一看驚見其鼻腔裡被兩坨粉色肉團塞住,原來是長期使用鼻噴劑惹禍。
對此,兒科醫師柳雱邁在臉書上透露,目前治療鼻炎的噴劑分有4大類,「血管收縮劑鼻噴劑」、「類固醇」、「抗組織胺」以及新型的「類固醇合併抗組織胺」。「血管收縮劑鼻噴劑」是最常見的鼻噴劑之一,藥效明顯且快,適用於偶爾急救,但建議不要連續使用超過7天,否則容易造成「反彈性鼻充血」。
「類固醇鼻噴劑」需要的劑量極低、副作用小,長期使用不會引起鼻黏膜萎縮或嗅覺失常,但因為藥效出現得慢,許多病患等不到藥效出現就認為沒用而停藥,柳雱邁表示要持續使用數天至一週才會出現效果,且應依醫師指示規律使用,而不是「有症狀才噴」。
「抗組織胺鼻噴劑」作用快且時間長,一天僅需要口服1至2次,全身性副作用少、安全性較高,但效果相對類固醇鼻噴劑較差,不過味道稍苦是缺點。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