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走路麻別輕忽!腳中風「5警訊」恐截肢 醫示警:有致命風險

編輯 顧詩蓓 / 責任編輯 黃若維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02 02:00
腳中風嚴重可能需要截肢。(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腳中風嚴重可能需要截肢。(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昨天還能輕鬆走一小時,最近走不到半小時,腳就開始發麻、疼痛,非得停下來休息?別只當作是「年紀大了」、「循環不好」!萬芳醫院心臟內科廖子崴醫師提醒,這可能不是小問題,而是「腳中風」——周邊動脈阻塞疾病(PAD)正在悄悄找上門。
 

「腳中風」是什麼?為什麼會發生?


隨著年齡增長、慢性病纏身或家族遺傳影響,脂肪與膽固醇容易沉積在血管壁,形成「動脈粥狀硬化」的斑塊。當這些堆積物阻塞腿部血管時,就可能引發俗稱的「腳中風」,導致下肢血流不足、組織缺氧。若未及時處理,恐造成壞死、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廖子崴說明,腳中風常見危險因子包括:
  1.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2. 吸菸。
  3. 腎臟病。
  4. 肥胖、年長。
  5. 心血管疾病或家族病史。

當腳這樣警告你,千萬別無視!


廖子崴指出,「腳中風」初期症狀不明顯,但走路時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走一下就痛、休息後好轉),隨病情加重,還可能出現:

  1. 腳冰冷、麻木刺痛。
  2. 皮膚發白、發青,甚至發黑。
  3. 傷口難癒合、潰爛。
  4. 足部脈搏減弱或消失。
  5. 走路痛到停不下來。

如果出現以上情況,不是補血、吃保健品能解決的,一定要儘早就醫!
 

如何檢查、治療腳中風?


早期只需簡單檢查如踝肱指數(ABI)、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以及血管造影,即可發現問題。針對治療方式,廖子崴進一步說明,治療分為:

  1. 輕度患者:調整生活習慣(戒菸、控制三高)、藥物改善血流。
  2. 重度患者:氣球擴張、血栓溶解,必要時以手術繞道,甚至截肢。

關鍵在於「早發現、早處理」,才能避免不可逆的後果。
 

醫師叮嚀:腳的「小毛病」,別等成「大災難」


 
「腳冰、腳麻、走一走就痛」不是正常老化現象!一旦症狀拖延惡化,從「走路痛」變成「傷口潰爛」,甚至進一步截肢,後悔也來不及。廖子崴呼籲,出現異常一定要盡早就醫,讓腳繼續帶著你去看更遠的風景。

◎ 資料來源/萬芳醫院

原文請見:以為只是走路腳麻?5警訊指向致命「腳中風」 醫:快就醫避免截肢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腳中風#腳痛#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廖子崴#腳中風症狀#腳中風截肢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33

0.0709

0.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