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冬天爽吃火鍋+喝酒?當心痛風找上門 按「4穴位」可緊急緩解

責任編輯 陳子宣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1/30 17:52
最後更新時間:2024/11/30 17:52
痛風來襲按4穴位急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痛風來襲按4穴位急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冬天是吃火鍋的季節,但不少人也因吃太多火鍋導致痛風發作,令人困擾不已。中醫師表示,痛風是由於體內普林代謝異常所致,若體內的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液中,就會引起發炎和疼痛的症狀,平時除了從飲食調理外,還按摩4穴位來輔助治療。

中醫將痛風分為3

 

中醫師周欣儀指出,在中醫的角度來看,痛風屬於「痺證」的範疇,痺證可分為脾虛濕阻、血瘀氣滯和腎虛絡阻三種證型,每種證型都有其對應的症狀表現:
 
  • 脾虛濕阻型:症狀包括肢體關節紅腫、疼痛、重著或腫脹,痛有定處,手足沉重,活動不利,肌膚麻木。
  • 血瘀氣滯型:症狀包括肢體關節疼痛,時輕時重,關節腫大,甚至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結節。
  • 腎虛絡阻型:症狀包括腰膝酸軟,關節疼痛有定處,皮下結節,神疲乏力,頭昏耳鳴,健忘等。


「飲食調理」是關鍵

周欣儀表示,痛風患者的飲食調理非常重要。應避免攝取高普林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產、蛤類、豆類及酒類等,尤其是火鍋湯底,更是民眾容易攝取到高普林的來源。在急性發病期間,宜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蛋類、奶類、米、麥、甘藷、葉菜類、瓜類蔬菜及水果等。

 

此外,她也建議民眾,痛風患者應少吃油炸食物,避免高脂肪飲食,平時還要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約20003000毫升,可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增加尿酸鹽的排泄,同時還要攝取富含維生素B1和維生素C的食物,有助於促進組織內淤積的尿酸鹽類溶解。

按摩4穴位 輔助治療痛風問題

周欣儀提醒,除了飲食調理外,穴位按摩也是輔助治療痛風的有效方法。有4穴位是中醫時常用來治療痛風,民眾平時可按壓內關穴、崑崙穴、復溜穴、公孫穴、太衝穴等穴位,每次按3分鐘,直到有痠脹感為止。

按摩4穴位輔助治療痛風。(圖/澄觀中醫診所)

◎ 資料來源/周欣儀中醫師

原文請見:痛風來襲怎麼辦?中醫有妙招 4穴位按摩來急救 改善1生活習慣是關鍵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痛風#普林代謝異常#發炎#關節疼痛#飲食調理#穴位按摩#周欣儀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13

0.0681

0.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