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來襲,在這種天氣泡湯格外享受。家醫科醫師鄭名琁提醒,高溫會加速身體的能量消耗,因此仍有需要注意的禁忌,稍有不慎可能發生危險。
泡湯很消耗能量 切勿空腹
 
鄭名琁指出,泡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對心靈上也有舒壓的效果,不過看似靜態的泡湯,身體需要消耗能量來適應高溫,因此如果在空腹時泡湯,血糖偏低,身體儲備的能量不足,體力上會出現乏力不適,較高的水溫會加速血液循環,導致供應到大腦的血液減少,會引起頭暈、噁心,甚至虛脫的症狀,還會因為身體大量排汗,會有脫水的風險,因此泡湯前絕對不能空腹。
既然空腹不適合泡湯,吃飽再泡就可以嗎?答案未必,鄭名琁說,吃太飽或身體極度疲憊的情況下泡湯,都會加重身體的負擔。鄭名琁建議,在不是空腹,也不是吃太飽的情況下去泡湯,泡湯前可以適量補充一點容易消化的小點心,例如水果、堅果、優格、蘇打餅乾或全麥吐司,並且一定要喝水,才能避免脫水。
酒後也不能泡 以免血管擴張會心悸、頭暈
 
另一個泡湯容易忽略的行為是飲酒。鄭名琁說,酒精會使血管擴張,與溫泉的熱效應疊加,容易引起心悸、頭暈等症狀,因此泡湯前切勿飲酒,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空腹時血壓較不穩定,加上高溫讓血管擴張,更容易加重不適。
高血壓、年長者 泡5分鐘就好
鄭名琁提醒,每次泡湯的水溫建議控制在38~40℃,每次泡15~20分鐘,中間可稍微起來休息,以免體力過度消耗;高血壓和年長者則最好每次不要泡超過5分鐘,並選擇只泡腳,或是泡在淺水池,泡完起來動作不要太快,以免頭暈衍生站不穩、摔倒的危險。
◎ 諮詢專家/鄭名琁醫師
原文請見:天冷泡湯好愜意 醫勸別做「這些事」以免發生危險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