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常頭暈竟罹患青光眼!醫曝「1習慣」害的 授4穴位可舒緩不適

編輯 朱育嫻 / 責任編輯 陳子宣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6 22:44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6 22:44
經常莫名頭昏腦脹,小心眼睛出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經常莫名頭昏腦脹,小心眼睛出問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你經常莫名頭昏腦脹、反胃想吐?小心是眼睛出問題!一名40多歲患者,長期使用電腦和手機工作,他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之後躺在床上用手機來處理工作,某天他感覺異常疲勞、頭昏,檢查後竟確診白內障和青光眼。

頭昏小心可能與眼疾有關

 

中醫師余雅雯分享該案例,這名患者工作量非常大,經常使用電腦和手機工作,某天突然開始覺得眼睛看出去有異樣,而且覺得異常疲勞、頭昏昏的,起初他以為自己是血壓升高,但檢查後發現血壓正常;看了眼科後,才驚覺一隻眼睛已經罹患白內障,另一隻眼睛則出現青光眼的症狀。患者在接受西醫治療的同時,也尋求中醫針灸治療,經過一段時間,狀況終於獲得改善。

中醫看青光眼:綠風障、偏頭風

余雅雯說明,雖然在中醫典籍中並沒有「青光眼」這個病名,但有與此病相近的臨床記載。根據青光眼發病時瞳神內顏色的改變,中醫將其描述為「綠風障」、「青風障」等;或以常見的頭痛症狀命名為「雷頭風」、「偏頭風」等。歷代中醫醫家對於這些病症的病因有著不同觀點,但總體歸納與「風、火、痰、濕」等因素較有關係,治療時需要結合實際狀況,審慎用藥。
 

目前,青光眼的治療以西醫為主,但仍有部分患者願意尋求中醫的輔助治療。余雅雯表示,有些患者接受針灸及中藥治療後,獲得不錯的療效,但其療效的評估及追蹤,除了患者自覺症狀有所改善外,仍需要仰賴西醫的檢測,以確認眼壓是否有所改善。中醫配合西醫治療,是加乘的作用。

中醫強化視神經!中西醫各有所長 互補治療眼疾

除了輔助降壓以外,中醫還可作為保護視神經、避免視神經持續萎縮的輔助療法。余雅雯解釋,若西醫已將眼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且視神經及視野數年間也停止惡化,此時配合中醫治療可以加強活化視神經。中醫主要是利用針灸療法刺激相關穴位,再配合中藥調理身體引起眼疾的因素,多管齊下,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視力,也可從中治療患者身體的其他疾病。

一般而言,西醫眼科注重局部變化,以科學的方法進行檢查,在診斷上比中醫更準確;而中醫眼科則是從全身狀態出發,認識、分析和治療眼疾,因此治療範圍較廣,在治療眼疾的同時,也往往會對全身的疾病有所幫助。

舒緩眼睛不適 按摩這些穴位

平時若想舒緩眼睛不適,余雅雯建議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1. 攢竹穴:位於眉頭凹陷處,是視神經進出眼睛的位置。
  2. 太陽穴:位於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是三叉神經和睫狀神經節的匯集之處。
  3. 承泣穴:位於眼平視時,瞳孔往下七分處。
  4. 睛明穴:位於左右眼骨附近的穴位。

平時按摩攢竹穴、太陽穴、承泣穴、睛明穴,能舒緩眼睛不適。(圖/翻攝自余雅雯臉書)

◎ 資料來源/余雅雯中醫師

原文請見:經常頭暈腦脹想吐 小心青光眼!40多歲慘罹青光眼、白內障1習慣害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青光眼#白內障#頭暈想吐#乾嘔#綠風障#中醫治療青光眼#眼睛按摩穴道#余雅雯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14

0.1120

0.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