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每晚「1行為」血糖狂飆!壓力太大注意了 醫揭:睡眠是關鍵

實習編輯 李如茜 / 責任編輯 編輯組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18 11:17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18 11:17
熬夜容易導致血糖偏高。(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熬夜容易導致血糖偏高。(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近年來,糖尿病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健康議題之一。許多人為了控制血糖,會特別注意飲食,但生活作息也扮演著關鍵角色,血糖與睡眠品質其實是息息相關的。

更多新聞:做愛可防失智!醫師認證:「1週1次」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在個人粉專發文指出,熬夜容易導致血糖偏高,主要原因在於壓力激素上升,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對血糖控制產生負面影響。洪建德強調,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的人,相比睡12小時的人,血糖值較高,因此不應再誤傳少睡一點血糖會變好的說法。

洪建德提到,除了面臨壓力時,車禍或跌倒也都會造成壓力激素飆升。他曾遇過一位患有肌少症的長者,跌倒後血糖上升到400,就是因為壓力激素全面上升所致。

洪建德提醒,壓力激素是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因此會導致血糖偏高。想要穩定血糖,應遵循自然界的韻律,三餐正常飲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維持四季分明的生活作息。正如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順應自然才是上策。
 

更多新聞:中了嗎?6大「痔瘡高危險族群」 苦主嘆:萬病皆由腸道起

家醫科醫師何一成也表示,每天應盡量睡滿8小時,以減少身體出現發炎反應,並控制血糖量。他建議,如果晚上沒睡夠,白天記得補眠。此外,每天最好維持30分鐘的運動,因為自律神經會在運動時「緊張」,其餘時間則會放鬆,不僅能增進睡眠品質,還能改善血糖。不過,運動應在睡前2小時內完成。

透過專家的建議可以了解到,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包括充足的睡眠和適度的運動,對於穩定血糖至關重要。只有全面調整生活型態,才能真正控制糖尿病,提升整體健康。
 

 
# 血糖# 血糖控制#糖尿病#睡眠品質#發炎反應#生活作息#睡眠#壓力#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家醫科醫師何一成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21

0.0804

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