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吃「這一類」食物...罹癌年紀下降.. 確診人數升高...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陳儒桓 報導

2023/04/28 23:25

大腸癌是台灣最多人罹患的癌症,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生年齡層有下降趨勢,有不少是四五十歲,甚至也有二三十歲年輕人,醫師不諱言愛吃紅肉燒烤類,高油等食物,都要特別小心,關鍵在於民眾生活習慣改變,造成腸癌發生率不斷升高。營養師廖誼青表示可多攝取富含鈣質的乳製品,因為鈣可以與腸道中的膽酸、游離脂肪酸結合,減少這些物質對大腸上皮細胞的刺激,可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醫藥記者蔣志偉:「近年來大腸癌一直是台灣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每年有超過兩萬人確診為大腸癌,超過六千人死亡,事實上早期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達九成,晚期的大腸癌5年存活率不到兩成,這也表示只要可以早期診斷和治療,就能達到不錯的預後,大腸癌防治是定期篩檢、有症狀一定要立刻就醫。」

成大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康瑞文:「早期大腸癌通常沒有什麼症狀,所以只要年紀到了,就記得要去做篩檢,不要等到有症狀了才去找醫生。目前台灣的大腸癌篩檢策略是,針對50歲到75歲沒有症狀的族群,提供每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建議安排大腸鏡的檢查。」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胃腸內科主治醫師吳孟杰:「目前看起來其實大腸癌發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但是在目前最近在臨床上發現說其實年輕型的大腸癌的人數跟比例有越來越增加的趨勢,那像今年在科學期刊3月的時候其實就有提到說自從1990年以來其實小於50歲的大腸癌病人,正於每年2到4%的比率在逐步的上升。」
 

2030年後,20到49歲年輕人易罹大腸癌?

彰化秀傳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林安仁:「現在我們臨床上有時會看到,20來歲左右就得到大腸癌了,很多時候回溯來看,其實蠻多人第一個是體重,然後再來就是飲食方面,回溯來看,很多人飲食上面都是以一些比較不健康的食物來說,在我們大腸癌的因子裡面,其實紅肉是一個很關鍵的飲食攝取量的問題,那其實紅肉也不是單純說吃肉不好,而是說這個肉的烹調方式也有明顯的差別。」

紅肉及加工肉品,已經分別被列為第二級及第一級的致癌物質,建議減少食用。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科學所博士生暨營養師廖誼青:「飲食可能透過幾個相互作用的機制誘發大腸癌的發生。包括免疫反應和發炎反應的直接影響,以及營養過剩和肥胖等間接影響。這幾年研究也指出,腸道微生物是影響飲食和癌症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調整飲食、維持健康的腸道菌相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


醫藥記者蔣志偉:「根據台灣的篩檢資料顯示,篩檢陽性者做大腸鏡,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2人就有1人診斷為大腸癌。若篩檢結果呈現陰性者,也記得要定期接受篩檢,才能達到長期防治大腸癌的效果。有大腸癌家族史者,建議篩檢的年齡要提早,不過切記當發生排便習慣改變血便大便變細、解便解不乾淨等症狀時,建議直接找醫師諮詢。」

高醫岡山醫院籌設營運處胃腸內科主治醫師吳孟杰:「家族如果第一等親有大腸癌的家族史的話其實也會比其他人會多2.3倍,所以如果有家族一等親內,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病人的話,會提前建議40歲其實就要進行大腸癌的篩檢。」

彰化秀傳醫院大腸直腸科主治醫師林安仁:「如果年輕人他早上吃個培根蛋堡,中午再吃個牛排,晚上可能又再去吃個燒肉,加起來一整天,不止是紅肉攝取量很多,他蔬果很少,而且這些紅肉又是經過高溫烹煮過的,那對於我們的大腸癌來講就是一個滿滿的促發因子。」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科學所博士生暨營養師廖誼青:「我們可以多攝取未精緻的全穀雜糧類、多樣的蔬菜、水果和豆類等食物。這些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葉黃素、抗氧化維生素等成分。

醫藥記者蔣志偉:「營養師廖誼青認為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縮短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減少致癌物質的吸收。」


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科學所博士生暨營養師廖誼青:「而葉黃素、植酸和抗氧化維生素,像是β-胡蘿蔔素、維生素C和E等成分也具有抑制癌細胞的增殖、降低發炎反應的作用。此外,我們還可以多攝取富含鈣質的乳製品,因為鈣可以與腸道中的膽酸、游離脂肪酸結合,減少這些物質對大腸上皮細胞的刺激,進而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專家提醒食物烹調建議以蒸、煮方式為主,高溫油炸和燒烤會產生致癌物質.規律運動可以增進身心的健康,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更新時間:2023/04/28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