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泳裝照欠債不孕婚姻唐治平白色巨塔 短髮 低收入戶 無差別攻擊特獎
  • 搜尋:

    劉彥萱 結果共408筆

  • 「富人存錢法」先存錢再花錢!停止失控購物、浪費食物

    許多上班族努力工作,就是為了更高的薪資及提早財務自由,但想要累積財富,專家提醒,停止失控購物、浪費食物,及停止當月光族,建立起良好的節約理財習慣外,也得掌握先存錢再花錢的原則,才能錢滾錢,創造更大財富。
    2024/05/31 22:45
  • 正視「預立遺囑」的重要性! 妥善規劃家人、資產都受保障

    傳統家庭,尢其老一輩的人,對立遺囑有所顧忌,認為好像是在交待後事。但其實預立遺囑,對每個人都有必要性,在有行為能力前,妥善安排自己資產,也能避免家庭糾紛。而為了避免被繼承人,完全排除特定繼承人繼承遺產,法律有設立「特留分」規定,但律師強調,在有些情況下,特留分也是有可能不受法律保障,甚至喪失繼承權。
    2024/05/30 22:42
  • 新制勞退賺飽飽!首季「大賺3331億」 每人平均分紅2.6萬元

    新制勞退基金在今年第1季,交出漂亮成績單,大賺3331.1億元,收益率為8.22%。以目前新制勞退1272萬有效帳戶來看,平均每人分紅逾2.6萬元。專家指出,新制勞退基金績效好,相對自提勞工,分紅更多,甚至加倍。
    2024/05/30 22:41
  • 新青安40歲以下購屋比例增 總價1000~1500萬最獲青睞

    政府新青安貸款政策去年上路以來,幫助首購族群減輕買房負擔,全國申貸件數也持續走揚創新高,30到39歲是主力,但18到29歲購屋比例也明顯提升。在政府新青安政策支持下,今年4月六都房市交易,又以總價1000-1500萬元交易量最多。
    2024/05/29 22:59
  • 兩性同工不同酬 台灣性別薪資差距高於OECD多國

    隨著經濟發展,女性投入職場的比例不斷增加,但即使在現代高收入國家,男女同工不同酬現象,依然存在。像是在我們台灣,勞動部調查,今年兩性同酬日是2月23日,代表男女薪資差距為54日,換算下來,女性需要比男性多工作近2個月時間,才能達到相同薪資待遇。因此如何讓女性員工投入工作之餘,也能兼顧家庭責任,是越來越多企業目標。
    2024/05/26 20:59
  • 一定要把握升遷機會嗎?晉升後可能會面臨四大問題

    現在年輕世代價值觀念轉變,升遷不再是職涯發展中,追求的唯一目標,在工作中是否能實現自我價值更重要,人力專家就分析,越來越多年輕人,不眷戀晉升職位,靠升遷來加薪,若想賺更多錢,多以斜槓的方式,在下班兼差、做副業,幫自己加薪。
    2024/05/24 22:39
  • 七成三上班族想搶進科技業! 選工作「開心」重要還是「前途」要緊?

    不少人在選擇工作時,都會面臨兩難,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高達七成三的上班族想踏入科技業,認為薪資好,產業前景看好,不過相對的,得承受長工時和較大的壓力。因此在選擇工作時,究竟要選擇快樂工作,還是前途重要?人資專家表示,每個人追求工作價值都不同,最終還是要取決於個人對於工作的價值觀取向。
    2024/05/23 22:44
  • 青年零存族創六年新高!專家建議理財 可用「一三六法則」

    在大通膨時代,與其會賺錢,不如學會如何理財存錢!就有網友表示,自己月薪九萬,工作兩年後,竟然沒有存到半點積蓄,同樣是上班族,有的就算領高薪,卻依舊存不到錢。求職網就做了一份調查,發現39歲以下的勞工,有超過兩成是沒有存款的零存族,這個比例也較前兩年高。
    2024/05/22 22:41
  • 想留住「Z世代」人才! 工作與生活要平衡

    全球勞動人口組成正在轉變,1997年後出生的Z世代,逐漸成為重要的勞動力來源,但大舉進入職場的Z世代員工,真的與其他世代有很多差異嗎?其實仰賴社群網路的Z世代,追求的工作價值,的確和過往不同,對他們而言,工作與生活平衡是職場中最重要的事。而且不少Z世代,都在兼職副業或經營自媒體,同時擔任至少兩個角色。
    2024/05/21 22:48
  • 交友軟體不再是年輕人專利 熟齡社交APP崛起!

    現在網路交友和使用約會軟體,不再是年輕世代的專利!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銀髮族越來越多,歐美國家交友網站60歲以上的熟齡用戶,成長快速。而我們台灣也有專門為熟齡族群打造交友社群平台,讓長輩們擁有自在分享內容的空間,同時規劃揪團出遊,讓他們結交新朋友,建立熟年新生活。
    2024/05/20 22:59
  • 買中古屋CP值較高? 雙北以南五都中古大樓漲幅超過3成

    近年全台各地預售屋開價屢屢創新高,也帶動中古屋交易價格跟漲,觀察近5年,七都中古大樓房價,發現除了雙北,其餘五都都漲超過三成,其中新竹縣市就漲了65.7%,房仲業者指出,雙北中古屋房價中位數漲幅,雖然相較其他縣市平緩,但總價依舊相對高。
    2024/05/16 22:45
  • 身體衰老速度比你想得快! 醫籲「這些行為」加速老化

    人的年齡不單單只是實際歲數,現在越來越在意「身體年齡」,美國就有研究發現,年輕一代衰老速度比預期快,1965年後出生的人,比1950到1954年出生的人,加速老化的可能性高出17%。醫師指出,現代人壓力大,慢性疾病提早發生,以及不健康飲食習慣,這些都會導致老化速度加快。
    2024/05/09 22:48
  • 信用卡盜刷創新高年近33億! 網路詐騙占99%

    網路消費越來越普及,但有不少民眾在釣魚網站或一頁式廣告網頁遭盜刷信用卡。對此,金管會也祭5大措施,包括把信用卡網路交易即時通知門檻,從五千元調降至三千元,並將OTP驗證簡訊內容,改以中文顯示交易幣別,來降低民眾信用卡遭盜刷。
    2024/05/07 22:40
  • 夏天要注意食物中毒!醫:別等食物放冷 60度就要放冰箱

    近期食安風波不斷,食物如何保存,延長保鮮,相當重要。醫師就表示,很多民眾以為食物要放到常溫,才能再放到冰箱,但其實這樣反而更容易滋生細菌,食物應該在50至60度以上的時候,就要放進冰箱,才能避免細菌增生,產生毒素。
    2024/05/04 22:54
  • 台灣百年溫度上升1.5°C 氣象署:颱風數量減少、強度增強

    極端氣候越來越頻繁,不僅帶來高溫,洪水、乾旱,在世界各國更釀成嚴重災害。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監測資料顯示,過去百年,台灣溫度上升約1.5度,總降雨日少了40.9天,而且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未來冬季變短、夏季變長,這些異常景象,恐怕會成為全人類的新日常。
    2024/05/02 22:44
  • 陸上植樹+海底種珊瑚 澎湖杭灣打造「魚附林」

    澎湖近20年來漁獲量衰退四分之三,為了復育海洋漁業資源,澎湖縣政府攜手慈心基金會,目標3年內改善杭灣東北角2.5公頃林地,讓陸生昆蟲、落葉,成為杭灣水域魚類食物來源,發揮魚附林的功能。同時,在海底種下八千株珊瑚,有望逐步找回原有的漁產量,促進海洋和陸地生態共生。
    2024/04/28 21:10
  • 日本掀「空閒打工潮」 超短工時1小時即可領薪

    物價飛漲和缺工夾擊下,日本最近就掀起空閒打工熱潮,不限打工族、學生族,還招攬有正職工作的上班族加入,標榜不用面試也不用履歷,最短只要工作一個小時,在當天就能領到薪水。像是餐飲、服務和運輸業,人力短缺嚴重,不少企業就透過這種方式來補足人力。
    2024/04/27 22:39
  • 全球17山區暖化加劇!中研院首創「氣候速度」推估模式

    全球氣候持續暖化,更衝擊生物生存。由於山區缺乏長期運作的氣象觀測站,氣候變化也難以估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就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資料庫,首創山區氣候速度推估模式,發現全球17個山區暖化嚴重,更威脅高海拔生物多樣性。
    2024/04/26 22:57
  • 全台「隱性貧窮」人口超過百萬 民團促修《社救法》搶救近貧族

    電價、物價不斷漲,生活成本持續增加,讓人壓力好大,尤其對隱性貧窮族群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學者表示,我國隱性貧窮族群約占全台人口6%,人數超過百萬,收入低於政府定義的貧窮線,因此無法取得補助,建議政府應修改社救法,才能真實反映貧窮人口生活現況。
    2024/04/25 23:16
  • 罹癌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世界多國「癌症年輕化」!

    過去幾十年,世界各地50歲以下成年人癌症發病率不斷在上升,有年輕化趨勢,但為何近年來,年輕癌症患者數量,會明顯增加?醫師就表示,抽菸喝酒、喝含糖飲料,肥胖以及熬夜,都會增加罹癌風險。年輕男性最常見的是大腸癌,女性則是以乳癌最多。
    2024/04/24 22:50
  • 花蓮餘震搖不停 皆「極淺層」地震最淺僅1.1公里!

    花蓮0403發生規模7.2地震後,餘震就持續不斷,而近日多起餘震都屬於極淺層地震,最淺僅1.1公里,氣象署表示,除了與地質構造有關,可能是速報結果誤差。學者表示,一般來說震源深度,誤差正負3到5公里內,都是正常範圍,而在同一個地震規模下,地震震源深度越淺,對地表破壞力越大,民眾感受也越明顯。
    2024/04/24 22:38
  • 連2起規模6以上餘震!統帥、富凱傾斜縣府拚2週拆除

    0403大地震後,餘震持續不斷,花蓮23日凌晨又再發生2起規模6以上地震,花蓮中山路的富凱大飯店直接往馬路傾斜約12度,就怕大樓隨時垮下來,波及周邊商家和民宅,縣府計畫今天起2周內拆除完畢。
    2024/04/23 22:31
  • 別再只會去廟口夜市! 基隆新地標「基隆塔」天空步道人氣旺

    很多人到基隆遊玩,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廟口夜市,但其實最熱門的景點是基隆海科館,去年吸引272萬人次造訪。基隆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去年底多了基隆塔和信二防空洞兩個新地標,希望透過與新興景點的串聯,提升觀光能量,帶動更多人到基隆觀光。
    2024/04/22 22:45
  • 全國長者失智盛行率近8%!女性多於男性 阿茲海默占大宗

    失智人口持續攀升,即早預防很重要!衛福部近期調查,從2020年到2023年期間,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人數飆破35萬人,其中女性盛行率比男性高,已成為台灣高齡化社會,面臨的重要挑戰。
    2024/04/18 22:48
  • 碳權自己種!不只造林農業部推「土壤管理方法學」

    氣候變遷加劇,減碳意識抬頭,但種樹造林,獲取碳匯只是減碳的選項之一。因此農業部就推出土壤管理新方法,把二氧化碳固定在土壤中,建立方法學,讓農民改變施肥和耕作方式,增進碳匯,也減少碳排。
    2024/04/17 22:5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