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發票千萬余天乘客葬送的芙莉蓮八點檔許瑞顯唐治平蘇晏霈愛情李妍瑾王偉忠
  • 搜尋:

    顏睿陞 結果共3,167筆

  • AI浪潮興起不能沒有台灣! 產業鏈台廠舉足輕重

    ChatGPT熱潮下,其實也帶領了一眾台廠成為AI產業鏈大軍,從伺服器代工廠鴻海、光寶,再到負責晶圓代工的台積,以及AI電源供應器、散熱等,都和台灣硬體廠拖不了關係,也因此在國際上的角色更加穩固。
    2023/04/17 23:05
  • 新北美術館率先開園 侯友宜、彭佳慧合唱

    新北美術館籌備至今8年,終於將要完工,市府率先開放第一期戶外園區等地,今天15日舉辦音樂會,邀請歌手彭佳慧助陣,新北市長侯友宜現場還大方一起合唱台語歌「舊情綿綿」。
    2023/04/16 12:03
  • 3度入圍終拿獎 金馬影帝黃秋生包包直擊隨身帶「這東西」

    已擁有三座金馬男配角,成為此獎項紀錄保持人的港星黃秋生,去年底再以《白日青春》獲得金馬17位評審一致通過,拿下人生首座金馬影帝獎座,當時在台上致詞感謝已故母親,而現實生活中,他也隨身攜帶與母親的合照,難得在鏡頭前接受包包直擊,帶您來看看影帝的包包裡,都裝了些什麼。
    2023/04/15 22:27
  • 病主法實施4年推不動? 僅4.3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求善終!

    《病人自主權利法》實施滿四年,累計4.3萬人完成預立醫療決定,但每年的簽署人數都維持在1萬人上下成長緩慢,原因就在於諮商費用高。目前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費需民眾自付,約2250元至3500元間,專家就認為,人權不應該有門檻,諮商費應朝向全民免費推動。
    2023/04/14 23:06
  • 行人地獄身障更難行 脊髓損傷基金會為傷友爭取友善對待

    台灣的馬路被外國媒體說是「行人地獄」,而當行動不便的身障者上街時,遇到的狀況就更多了。今天的「分享愛無限」系列報導要帶您以身障者的視角,來發現他們的不便,以及脊髓損傷基金會如何為傷者發聲、爭取友善對待,協助傷友早日重建生活。
    2023/04/13 21:21
  • 電價漲逾9成住宅用電不受影響? 社區大樓公共用電必漲!

    台電4月起調漲電價,經濟部雖然宣稱九成民生用戶不受影響,但像是在社區大樓、華廈等集合住宅,有不少的公共設施,維護成本較高,用電量也相對大,這波電價調漲,數百萬住戶恐怕也難逃電費與管理費雙漲命運。
    2023/04/12 22:54
  • 高雄工業區致癌風險高 小港醫院首創空汙門診!

    高雄是工業大城,像是在小港臨海工業區就有近500家工廠,排放的廢氣對鄰近的居民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因此,小港醫院在去年就設立全台第一個空污門診,從預防、治療再到衛教宣導的照護模式。
    2023/04/11 23:40
  • 超扯!千人搶一正式教師缺 三萬多流浪教師未來堪憂

    代理代課老師,也就是俗稱的流浪教師,現在是越來越多,根據統計,國中小代理老師,在110學年度高達三萬多人,受到少子化影響,加上年改上路,資深老師延長退休年紀,也讓缺額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一千多人報考,僅僅只要一個正式老師缺額的怪異現象,這也讓目前的流浪教師們,未來越來越辛苦。
    2023/04/07 22:58
  • 產險三大險種保費齊漲「寵物險」 保費飆漲25%!

    今年產險業保費普遍性上漲,包含商業火險、車險、寵物險等保費都調漲,像是寵物險最高調漲25%,有立委質疑,這是為了將防疫虧損轉嫁到其他險種讓民眾買單,但金管會主委指出,保費調漲,是因為損失率提高,跟填補資金缺口沒有直接關係。
    2023/04/04 22:57
  • 移動式冷氣電壓高 插延長線恐過載著火

    持續追蹤這起火警!「移動式冷氣」機動性高,適合小坪數快速冷房,解決無法安裝的空間問題,近年來銷售量也相當驚人,不過業者提醒,有些機型適用電壓較高,禁止插長線,要選擇比較粗的電線,並按時清潔濾網,排熱風管也要保持暢通,避免機體升溫造成危險!
    2023/04/04 20:17
  • 開北宜被嫌「車速太慢」 爆互毆4人遭噴辣椒水

    新北市一名貨車駕駛,開在北宜公路時,認為前面轎車實在開太慢,到了市區路口,剛好碰上紅燈,他氣得下車理論,兩人爆發衝突,在路中央扭打,隨後他竟然拿出辣椒水攻擊,朝車內狂噴,遭成對方同行的3名朋友也被波及,通通掛彩送醫!
    2023/04/04 12:41
  • 黃秋生「白日青春」演廢佬爭金像影帝 5度對決劉青雲

    港片《白日青春》勇奪去年金馬獎3項大獎,主角黃秋生也奪下金馬獎影帝,他即將以該片問鼎金像獎男主角,這回碰上要三度擒帝劉青雲,兩人還是第五次爭奪影帝寶座。
    2023/03/31 18:31
  • 「人機共存」時代來臨! RoomGPT讓室內設計師要失業了?

    室內設計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過往設計師都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為每個客戶設計獨一無二的室內空間。不過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室內設計領域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有一款名為「RoomGPT」的AI設計機器人,使用者只要上傳房間照片並選擇所需的風格,RoomGPT就會進行整體裝潢,不用十秒鐘的時間,自動生成設計圖。
    2023/03/27 23:57
  • 二次詐騙!李李仁遇「網購怪簡訊」 警:金額一萬多未報案

    藝人李李仁近期在IG上分享,坦言前陣子遇上網購詐騙,收到騙取個資的假簡訊,後來還為此換了信用卡,沒想到近期又遇到相同情況,他以自身經歷呼籲網友要多加注意,也怪自己「真的太愛網購」。
    2023/03/26 19:01
  • 太會唱!劉若英隔12年唱回星國 加碼9月「首攻高雄巨蛋」

    歌手劉若英日前將最新巡迴帶到新加坡,這也是她睽違12年再次在這開唱,除了經典歌曲連發,點歌環節也不斷加碼,同步宣布今年9月,要首次在高雄巨蛋開唱。
    2023/03/26 17:25
  • 通膨吃掉你的薪水! 1月實質薪資衰退創6年最大

    現在從吃的到用的,除了漲價還是漲價,萬物喊漲的壓力下,衝擊民眾購買力,實質薪資更是呈現衰退現象。根據主計總處最新統計,1月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雙雙落入負成長,其中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72%,創下6年來最大減幅。
    2023/03/23 23:03
  • 護理人力短缺執業率不到6成! 學士後護理系大舉招生補缺口

    近年來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焦點,目前全台領有護理師證照的有31萬人,但執業登記人數只有18萬人,執業率是不到六成,讓各校學士後護理系大舉招生,補人力缺口。而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也呼籲政府,應該從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以及薪資待遇做起,作為解方。
    2023/03/21 22:29
  • 你過勞嗎?  台灣被封「過勞之島」年均總工時衝全球第4!

    過勞、高工時是台灣長年以來的勞動代名詞,也讓台灣在2021年平均年總工時來到全球第四高,在亞洲國家中,僅次第一名新加坡,讓台灣儼然成為過勞之島。
    2023/03/20 22:42
  • 宜蘭大同鄉山林野趣 泰雅部落旅遊正夯

    為了吸引遊客走進原鄉部落旅遊,宜蘭縣政府從108年起,集結大同鄉五個部落,推出十條永續、減碳的旅行路線,成功讓遊客到部落旅遊,也讓觀光人數逐年成長。
    2023/03/19 21:59
  • 尋找救命水! 南台灣水情吃緊比百年大旱還慘

    南部地區超過600天沒下大雨,水情持續吃緊,全台流域面積最大的高屏溪,流量降到每秒6.6立方公尺,創下歷年來同期新低。中央和地方政府設法尋找救命水,除了在高屏溪沿岸增鑿50口井,每天增加13.2萬噸水源外,也將伏流水納入抗旱水源,以穩定大高雄供水。
    2023/03/15 22:51
  • 雙薪家庭月入14萬買不起房?  理財專家建議這樣做

    在升息和高通膨時代,薪水永遠追不上房價攀升速度,尤其雙北房價更是高不可攀,而隨著雙薪家庭逐漸增加,夫妻若想共同買房也備感壓力,更別說還要養小孩的花費。理財專家就指出,一般的雙薪家庭,月收入十萬以上,有200萬元的自備款,才有條件考慮買房。
    2023/03/14 23:09
  • 「6旬爸媽還沒敢退休」 上有老下有小 這代扶養壓力沉重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扶養比最高的是台北市,也就是2位工作年齡人口須背負1位依賴人口,扶養壓力最大,隨著少子高齡化,各縣市的狀況也只會越來越嚴重,而以前大家庭是主流,後援多,但現在家戶人口平均才2.5人,一旦家裡的長輩或是幼兒出問題,照顧者可能分身乏術,如果遇到長照需求,甚至得辭掉工作來照顧,讓國家的勞動力雪上加霜,這是政府和企業必須要好好面對的問題。
    2023/03/10 23:01
  • 「煮一餐吃一天」高齡家庭負擔重 老不起的台灣未來?

    根據推估,台灣可能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很多家庭的挑戰會越來越大,如果家裡有一位長照需求的家人,以重度來講,想請機構專業照顧,一個月就要花3到6萬,比一個人的薪水還要高,而最近主計總處打算試編高齡家庭消費者物價指數,希望能精準反映老年家庭所負擔的物價壓力。
    2023/03/09 23:05
  • 95%信用卡盜刷都「在這」 防盜刷教戰守則是這6點

    信用卡盜刷越來越猖獗,有民眾人在台灣,卻莫名其妙在海外被刷卡了,其實有銀行統計,信用卡盜刷95%是網購,盜刷集團可能入侵購物網站,取得民眾的資料再來盜刷,而現在民眾的購物習慣,越來越依賴網購,要怎麼防範卡號外流,來看這則報導。
    2023/03/08 23:06
  • 打點滴等於喝大罐生理食鹽水? 隨意亂打恐傷腎或致死

    大部分的人都有過打點滴的經驗,但點滴裡面到底裝了什麼,什麼時候才需要打,卻不一定每個人都清楚。醫師表示,其實大部分的點滴只是營養補充品,能吃就不用打,因為透過打點滴來補充營養,效果不一定會更好,但若遇到無法進食、嚴重脫水,大量出血等情況,才有打點滴的必要性。
    2023/03/07 23:1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