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牛開放/〈快訊〉美牛修法衝擊台美 馬親上火線滅火


發佈時間:2010/01/05 17:34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備受矚目的美牛修法今天在立法院三讀,禁止牛肉高風險部位進口。美國在台協會立刻回應,表示遺憾,認為台灣破壞誠信;為了挽救台美關係,馬總統親上火線滅火,對內,說明當初簽署美牛議定書的過程,沒有犧牲國人利益,對外,再度向美方喊話,不要把報復行為,擴及牛肉貿易以外的議題!

總統馬英九:「今天立法院通過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條文,明文禁止美國牛絞肉、內臟等進口,但也確認未滿30月齡的帶骨牛肉,合法進口,雖然修法與去年10月我方與美方簽訂的牛肉議定書,有若干差距,也跟我們行政部門所建議的方案,立場有些差距,不過我們是民主國家,我們實施的是權力分立制度,因此國會有他們的看法。

雖然美國牛肉擴大進口具有科學依據,並符合國際規範,但當大部分民眾對牛絞肉與內臟仍有疑慮的時候,立法院採取行動,就是反應這種疑慮,對這項修法結果表示尊重,未來對這項修法可能產生的後果,行政部門、立法部門以及朝野政黨已經有共識,將共同面對與承擔。」

馬總統也對美牛修法,從4個部分發表看法,分別是我方與美國簽議定書的原因,其次要說明如何簽議定書,第三這個修法行動會產生什麼影響,最後是如何因應這個影響。

◎為什麼要與美國簽議定書?

馬英九:「自前年就任以來,我無時無刻不在努力為台灣營造一個安定的內部環境以及和平的外在環境。人民選我當總統,就是要我把台灣帶出當時的困境,因此謀求國家的繁榮與進步,是我念茲在茲的任務。

過去1年7個月來,我們透過兩岸和解降低海峽緊張,讓國人與國際社會都可以鬆一口氣,我們也透過『活路外交』,增加了台灣更多國際參與的空間,這些成績,相信大部分國人都表示肯定。

現在雖然全球經濟還未完全復原,但我相信我們已經打好良好的基礎,今年台灣經濟會明顯好轉。發展兩岸關係與拓展國際關係同等重要,兩者不可偏廢,在國際關係中,我們與美關係又是特別重要,美國不只是我們的安全盟友,更是重要的貿易夥伴。

過去幾年,美國牛肉進口台灣問題,一直是台美關係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我們不能不重視,我們雖然重視,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夠忽略進口過程中國人的健康,去年我們簽約之前,雖然去骨牛肉已經在台灣吃了2年,但政府遲遲沒有擴大進口。

可是美國方面表示,這些他們希望擴大進口的牛肉,一方面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標準,同時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規範都做這樣的要求,美國人以及全世界50、60個國家的人,每天都在吃同樣的牛肉,如果台灣要拒絕美國這方面的請求,也要有客觀的數據與論述,不能只因為說我們擔心有問題,就禁止所有美國牛肉產品進口。

台灣經濟主要靠對外貿易,同時我們本身也是『世界貿易組織』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成員,我們也有國際的義務與承諾,如果我們違反國際規範抵制任何一項商品進口,將可能遭到貿易報復,讓國家利益受到傷害。

因此97年6月,根據上述戰略思維,以及我國已經進口美國去骨牛肉2年的事實,政府決定回應美方的訴求,開始談判牛肉議題。」

◎我們如何與美方簽訂議定書?

馬英九:「政府相關部會首長與我多次強調,我們最重視的就是國人的食品安全,所以『安全、安全、安全』,一直是我們相關談判非常重要的項目。

雖然台灣民眾已經吃了2年美國牛肉,我們在作這個決定前1年,衛生署花了整整1年的時間,透過專家反覆研究,赴美實地考察,又由我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對美國牛肉與其產品風險,做出非常嚴謹的評估,確認安全無虞後,我們才開始與美國進行談判。

所以不是先準備談判再去調查這些,而是先調查結束後,確定安全無虞,我們才開始談判,而談判的時候,我們就拿已經經過2次談判才產生的『韓國模式』,作為我們談判參考的架構,當時由經濟部、衛生署、農委會、外交部等單位合組談判團隊,與美國對口單位一共談判3個多月才談出這個結果。

過程中我們沒有一吋的讓步,捍衛國人的健康與爭取國家整體利益的立場是非常堅定,態度也非常嚴謹,這一點可以接受各界檢驗。」

◎「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會產生什麼效應?

馬英九:「這個議定書公布後,因為當初溝通不足,引起民眾很大的疑慮。立法院朝野政黨在11月3日通過決議,要求修法禁止這些開放項目當中的絞肉與內臟進口,衛生署一方面表示這2項肉品安全沒有問題,可是因為民眾有疑慮,衛生署就同意採取大家所熟悉的『三管五卡』措施,透過行政檢驗做好把關工作,使這2項牛肉產品不會出現在台灣市場。

事實上,2個月來,衛生署『三管五卡』的措施,美國牛內臟與絞肉並未出現在台灣市場,所以消費者的利益已經獲得保障,從這個例子顯示,其實不必動用修法,也可以讓消費者的利益得到保護。

不過,立法院認為,還是要用修法的方式才能使消費者安心,關於這一點,行政部門表示尊重。這一方面,我們相關單位在早先,沒有非常有效地與立法部門及社會大眾溝通,所以當國人的疑慮產生的時候,要再消除就不太容易,事後檢討,這也是政府最需要改進的地方。

今天,既然代表民意的立法院,在朝野政黨共同決定下,已完成修法,確定美國牛絞肉與內臟不得進口,同時也確認未滿30月齡的帶骨牛肉可以合法進口,也通過附帶決議,支持與行政部門共同面對來自國外的衝擊。政府要面對的,就是台美關係及國際信譽可能受到的不利影響,我們當然要審慎因應處理。

美國牛肉進口,本質上是農產品貿易問題,國際間的經貿爭端,即使在友邦之間也在所難免,因此在我國相當多的民眾對於部分美國牛肉產品,包括絞肉與內臟,產生相當大的疑慮時,我國國會在一定的期限內限制這些產品進口,並非完全沒有理由。

但是,我要在這裡重申,中華民國一向是負責的國際社會成員,也是值得信賴的貿易夥伴,對於類似的任何爭端,我們非常願意與爭端的當事國,透過誠懇的溝通來化解爭議,將雙方的歧見減到最小,找出一個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方案。

我要強調,美國不論是過去、現在、未來,不但是我們安全上的盟友,也是重要的貿易伙伴,我們一定用最大的力量來化解爭議,修補關係,同時我們也希望,這次是農產品貿易發生的糾紛,這個糾紛的影響只限於貿易方面,不要擴及到其他領域,尤其不要影響過去19個月來,台美雙方在安全與政治事務上,所建立得來不易的高層互信。

在這裡,我要強調,除了議定書我們認為它還是有效的,尤其是針對未滿30個月齡帶骨牛肉的部分還是可以進口,而且我們也希望行政部門能夠儘快地讓它們進口。」

◎最後,我們要如何進行因應的工作?

馬英九:「台灣的政治環境非常複雜,一方面有台美關係、另一方面則有兩岸關係,以及國內政治這3個環節,它們彼此牽連,也會相互影響。如今美國牛肉修法的情勢發展,當務之急:第一,行政部門應儘快與美國協調處理這項貿易糾紛,對於依據議定書,可以進口的儘快讓它進口,讓議定書能夠運作。

第二,我們必須要檢討的,就是行政部門與立法部門將來就重大的政策、法案或條約協定如何建立通盤性的標準作業程序,將溝通的機制做好,台美牛肉議定書絕對不會是我們未來面對的最後一個條約或協定,大家也都瞭解,今年我們會與大陸協商有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所以除了專業之外,還要知道溝通與透明化,這樣才能爭取人民與國會的支持。

第三, 先前我已經說過多次,我們與美方無論如何協商,如何修補關係,都不會以國人的健康作為代價,我要再一次的強調,政府一定會努力去做,努力去修補,我們希望全力以赴,化解目前出現的歧見,解決雙方的貿易糾紛。

我也希望全體國人能夠支持我們面對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

#牛肉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045

0.0401

0.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