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安佐呼麻颱風孫鵬姓氏孫安佐烏來龍太宮狄鶯張瑜芹泰國地震
  • 搜尋:

    阻斷 結果共705筆

  • 快訊/金山快篩結果出爐!篩檢432人 2人陽性反應

    今天快篩部隊進駐新北市金山區,一整天下來一共篩檢了432人,但其中2人呈現陽性反應,這還要再進一步做PCR檢測,才能確認到底是不是陽性,而市府也決定明天快篩部隊會繼續協助篩檢,希望民眾還是能踴躍來篩檢,才能阻斷傳播鏈。
    2021/06/16 18:11
  •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難阻斷 學者:關鍵在於這件事若壓不住恐爆發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嚴峻,現在全台第三級警戒,每天都有確診人數,除了希望更多疫苗能抵台,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當Rt值小於1才是壓下來,建議從疫調抓特殊傳染源來阻斷,面對可怕的疫情,最辛苦仍然是站在第一線照顧醫護人員,就有不少醫護每天穿隔離衣,持續照護確診者。
    2021/06/12 22:58
  • 怎麼又是妳! 應召女疑因吸毒缺錢下海再被查獲

    防疫期間阻斷「人與人的連結」,鹿港分局發現一名張姓女子透過通訊軟體招攬性交易,前往秀水鄉一家汽車旅館查獲時驚覺「怎麼又是妳」,研判張女疑因吸毒缺錢才會繼續賣淫。
    2021/06/11 14:25
  • 打國產疫苗不能出國? 陳時中:可以但檢疫恐有差別

    外界質疑如果施打未獲國際認證的國產疫苗,恐影響出國。衛福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出國不會因為有沒有打疫苗被阻斷進入,只是檢疫方式恐怕有差別;國產疫苗還是有機會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認可。
    2021/06/11 13:06
  • 不只三級警戒!新北確診3位數 機動篩檢「樹林先開始」

    新北確診人數飆破5000人,今(10)日再增加112例本土個案,累計至今已有5288例確診。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公布疫情熱點重災區,並公布新政策「機動篩檢站」,直言多1人檢查就可以少阻斷傳播鏈。
    2021/06/10 15:45
  • 無症狀患者趴趴走恐成傳染鏈 醫喊話:立即四級警戒

    全台疫情仍沒有退燒,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不只死亡人數不斷攀升讓民眾十分憂心,無症狀患者帶著病毒趴趴走,更是社區剪不斷的隱憂,對此,精神專科醫師蘇偉碩憂心喊話,希望政府能夠立即進入四級警戒,才能阻斷傳播鏈。
    2021/06/08 12:43
  • 中研院士質疑國產疫苗「7月難通過」 陳時中回應了

    疫苗被視為阻斷疫情重要武器,疾管署與國內廠商高端、聯亞簽約,但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說,國產疫苗7月難通過緊急授權。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說,讓科學數據說話。
    2021/06/06 22:55
  • 確診再飆「全國升4級」阻斷傳播鏈?陳時中給答案

    苗栗縣近日發生工廠群聚,確診數瞬間飆升,今(3)日有媒體向指揮中心提問是否考慮全國往上升級以阻斷傳播鏈?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回應「現在升四級,我想談這個言之過早!」
    2021/06/03 15:06
  • 全聯、里辦公室擬設接種站 6至8月每週打100萬劑

    武漢肺炎疫苗接種是阻斷傳播鏈重要武器,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大規模接種計畫,除增加診所據點,也規劃在全聯、里辦公室等設置社區接種站,6至8月所有據點要拚每週接種100萬劑。
    2021/06/02 15:36
  • 澎湖機場全面快篩 入境旅客都主動快篩

    澎湖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2例確診案例,縣府今天起在馬公機場展開快篩,入境旅客都自願性的接受快篩,阻斷疫情擴散。
    2021/06/01 14:50
  • 逛市場採購採身分證單雙號分流 桃竹苗跟進明日實施

    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加強防疫,基隆市長林右昌率先提出傳統市場分流措施,台中、高雄跟進,現在桃竹苗的縣市長首長也決定跟進,採取方式為「按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分流,尾數單號者,星期三、五、日採買,雙號者為星期二、四、六,希望能藉此阻斷傳統市場可能的群聚傳播風險。
    2021/05/31 12:07
  • 「應即刻封城!」星國醫3理由揭:台灣比任何國家都脆弱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急速升溫,本土病例激增,全台進入防疫三級警戒,不過新加坡防疫醫師林韋地以過去一年身處抗疫前線的經驗建議台灣要即刻「最大程度封城」,由於3大原因,讓疫情又猛又快地爆發,只有阻斷病毒傳播鏈,讓醫療系統喘口氣才不會崩潰,他也建議政府有義務向人民說清楚疫情發展狀況。
    2021/05/29 12:57
  • 發生群聚感染 屏縣潮州鎮24日緊急設快篩站

    屏東縣23日新增8個本土病例,其中7例在潮州鎮,為盡早阻斷社區傳染鏈,屏東縣長潘孟安指示,立刻在潮州鎮中山公園設立「社區篩檢站」,今天下午1時開始篩檢。
    2021/05/24 08:22
  • 吊頸健身、切神經瘦腿 陸再傳美容亂象

    中國大陸最近又接連傳出美容、醫療怪招引發爭議,不但有所謂「小腿神經阻斷術」,說切掉不常用到的神經,可以讓小腿變瘦,還有人發明在公園樹上吊脖子的復健方式,申請專利,當地醫師看得直搖頭。
    2021/05/23 12:32
  • 阻斷病毒鏈!全國三級警戒首個週末 正副總統叮嚀「乖乖待在家」

    疫情嚴峻、全國防疫警戒升級,今天(22日)是星期六,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以及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社群上呼籲國人一起「宅在家」,齊心切斷病毒傳播鏈,減少出門、降低感染風險。
    2021/05/22 12:27
  •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 未來兩周重要關鍵!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病例每天公布數字破百例以上,其中雙北的新北市確診人數比台北市多,現在全台各縣市政府積極防疫,確診人數和有沒有辦法阻斷傳播鏈,攸關防疫層級,近日來陸陸續續傳出,醫護感染新冠肺炎,臺大醫院決定將常規營運降載,停止、延後非緊急住院、手術、健檢等服務,預約門診民眾強烈建議,延後就醫。
    2021/05/21 22:51
  • 會考照常、未全面停課 公衛專家批陳時中捅疫情三刀

    全台疫情逐漸擴大,新北市長侯友宜已經鬆口,表示正在朝第四級警戒的狀態整備;但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堅持,表示相關討論早就在進行,如果沒有達到第四級的標準,目前還是以控制疫情為主要目標。公衛專家邱淑媞警告,不管升幾級都沒用,因為根本無法阻斷人群傳播,她呼籲政府要儘快啟動軟性封城,並針對高風險區域篩檢清零,否則斬草不除根,只會春風吹又生。
    2021/05/18 23:13
  • 家庭群聚感染「幾乎防不了」 名醫勸:不對勁就去採檢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連續多日本土個案確診數都突破單日紀錄,讓不少民眾都感到人心惶惶。對此,名醫潘建志表示,新冠病毒最難防堵的群聚類型就是「家庭群聚」,若覺得自己身體狀況不對勁,就要勇敢盡快採檢,確診了就離家住院隔離,以減少更多家人受到感染,阻斷病毒社區傳播鏈。
    2021/05/18 04:30
  • 連2天增百例「源頭難追」 陳時中:圍堵更重要

    連續兩天本土案例破百例,北中南都在這波疫情中新增確診者,也因此追出源頭更加困難,指揮中心表示,源頭當然還是會,依照疫調的線索去努力追,但已不是目前首要關鍵,而是想辦法透過疫調,匡列接觸者,阻斷再往外擴的可能性。
    2021/05/16 19:34
  • 本土暴增警戒升!醫揭「自保」關鍵:被感染機率非常低

    短短兩天新增23例本土個案,國內除進入社區感染階段,疫情更升至第二級警戒,對此前民進黨立委、婦產科醫師林靜儀呼籲,全民未來兩週須避免到處跑、暫緩沒必要的活動,成為阻斷傳播鍊的關鍵。
    2021/05/13 13:04
  • 憂社區傳播鏈擴大! 李秉穎曝「最壞情況」:月增千例

    今天(12日)再爆出3起不明感染源本土案例,如果去掉華航諾富特案,加上宜蘭和蘆洲群聚事件,如果彼此沒有關聯性,不排除就有5條傳播鏈,陳時中也表示,將會擴大匡列,積極篩檢來阻斷群聚感染的風險。連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也提醒,社區感染最壞狀況,一個月內就會出現1千多個病例。
    2021/05/12 18:52
  • 台灣非首次社區感染 專家:去年就發生過10次

    新北、宜蘭發生社區感染事件,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今天說,這次事件確實是一大危機,但台灣去年就發生過10次社區感染事件,只要全民落實防疫,就能阻斷病毒傳播。
    2021/05/12 10:17
  • 印度海灘勝地確診率達51% 佛奇勸封國數週

    印度疫情如野火燎原,西南部的觀光勝地「果阿邦」,確診率甚至上升到驚人的51.4%!等於每檢測兩個、就有一人確診。當地政府緊急宣布,周日起宵禁15天;美國防疫專家佛奇也再度勸印度,應該全國封鎖幾週,才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
    2021/05/08 11:47
  • 機組員居檢改一人一戶? 指揮中心研議中

    華航機師確診案,感染人數持續增加,指揮中心(4/28)宣布,正在研議機組人員居家檢疫,要從「一人一室」,改為「一人一戶」,陳時中喊話,請大家多忍耐,以阻斷疫情為優先考量。
    2021/04/28 23:40
  • 蘇伊士運河塞船阻斷航運 敘利亞實施燃料配給

    大馬士革(Damascus)當局今天表示,埃及蘇伊士運河的航道因貨櫃輪「長賜輪」擱淺而受阻,導致運往敘利亞的燃料被耽擱,當局正在實行燃料「配給」。
    2021/03/29 10:2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