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 搜尋:

    長庚醫院 結果共1,150筆

  • 遭戳眼女店員手術後逐漸恢復 高雄長庚全額補助醫藥費

    遭罹患思覺失調症男子暴力攻擊眼睛的屏東高樹鄉潘姓超商女店員,經高雄長庚醫院兩次手術治療後,恢復情形良好,預計1、2週後出院,包括健保以外醫療費用將由院方全額補助。
    2021/10/05 17:15
  • 女店員受害7天!戳眼男家屬現身了 代弟道歉頻喊:拍謝

    屏東縣高樹鄉近日發生一起恐怖的攻擊事件!50歲楊姓男子因為不滿被超商潘姓女店員提醒戴口罩,竟動手戳眼及毆打,導致女店員雙眼重傷,鼻梁破碎。高雄長庚醫院1日進行手術,雖然手術僅花4個小時就完成,但潘姓仍有失明風險;而案發7天後,楊男家屬終於現身,向潘女及其家屬道歉,對著鏡頭多次說「拍謝」。
    2021/10/03 10:18
  • 遭戳眼女店員重建手術狀況曝光 親友發起募款盼度難關

    屏東縣高樹鄉超商女店員遭思覺失調症男子攻擊,高雄長庚醫院整合團隊今天為她進行縫合結膜、眼窩骨折重建等手術,所幸手術順利,後續將持續追蹤功能恢復情形。
    2021/10/02 19:47
  • 戳眼女店員動雙眼、鼻梁手術 親友憂醫藥生活費發起募款

    屏東縣高樹鄉超商女店員遭思覺失調症男子攻擊,高雄長庚醫院今天為她進行鼻梁重建手術,但潘女動雙眼及鼻梁等手術,短時間無法回職場,親友發起募款,盼幫他們家度過難關。
    2021/10/02 16:57
  • 快訊/新北瑞芳大粗坑觀光步道 5人遭蜂螫送醫搶救

    新北市瑞芳區大粗坑觀光步道,今(2)日上午11點多剛發生虎頭蜂螫傷人事件!有2男3女,年約60到70歲的長者,今天上午前往大粗坑觀光步道,結果遇到蜂螫,警消獲報後派出救護車前往搶救,5名患者分別送往基隆長庚醫院、以及部立基隆醫院。警消也在現場發現共有2處蜂巢,一個是在樹上、一個蜂窩在橋下,目前已通知動保處、瑞芳區公所並圍起封鎖線禁止人員進入。
    2021/10/02 12:50
  • 台灣整外之父躍國際 台美醫界設立羅慧夫人道獎

    台灣整形外科之父羅慧夫在台奉獻40年,不僅桃李滿天下,更促進台灣醫療發展、致力國際醫療。長庚醫院將和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設立「羅慧夫人道獎」,紀念羅慧夫對醫界的貢獻。
    2021/09/24 16:23
  • 快訊/男嬰背部挫傷血腫急救中 醫院判斷疑受虐

    高雄疑似有男嬰受虐案件!1名不到1歲大的男嬰,昨晚緊急送長庚醫院,男嬰身上背部挫傷、血腫,目前仍在加護病房急救;醫院判斷疑似有兒虐狀況,通報社會局與警方調查中。
    2021/09/22 15:04
  • 超累睡不著!醫曝「3缺氧程度表」警告:癌細胞恐長更快

    明明睡得很飽,卻仍打哈欠,其實可能是缺氧了!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副部主任方端仁在TVBS節目《健康2.0》分享缺氧3等級,並提出國外研究,表明嚴重缺氧容易刺激癌細胞生成。
    2021/09/22 10:07
  • 在家烤肉不中毒!「俠醫」粉專曝7要點 電烤盤勿加這味

    因應新冠疫情考量,今年中秋節許多縣市不開放戶外烤肉,不少人就準備了電烤盤要在家烤肉過佳節,對此,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在已故「俠醫」林杰樑的粉專提醒,民眾在室內烤肉時需注意的7點事項。
    2021/09/18 15:53
  • 快訊/桃86歲翁打AZ第2劑 晚間在家逝死因待釐清

    桃園晚間驚傳一名86歲李姓老翁,接種完2劑AZ疫苗後過世案例,據了解他有慢性病史,上午在長庚醫院打完第二劑,期間並無不適,直到晚上6點被家人發現躺在床上一動也不動,救護人員到場後已無呼吸心跳,家屬拒絕送醫,是否與接種疫苗相關,還要釐清。
    2021/09/15 21:51
  • 埃及爸遭疑群聚源頭 醫揭2可能性:社區感染機率大

    新北幼兒園群聚感染個案中多例為Delta變異株,而被外界懷疑是感染源頭的埃及爸(案16160)及其哥哥、表哥因Ct值太高還無法定序,對此,長庚醫院邱政洵分析,埃及爸可能感染途徑有兩項,以病毒量來推估可能是檢疫期滿後在社區感染。
    2021/09/12 13:42
  • 喝減肥茶「肺部纖維化」 68歲婦移植成功重生

    高雄一名林小姐多年前因為喝減肥茶,檢查出肺臟疑似堵塞,變成肺部纖維化。高雄長庚醫院評估後,做肺臟移植手術,術後半年已經脫離呼吸器,還能當場跳恰恰。醫師也分享,新冠肺炎患者有肺纖維化的問題,國外也有醫療團隊投入「肺臟移植」研究,有10例以上的成功案例。
    2021/09/10 13:18
  • 5%人「爽約」高端疫苗 醫提醒:出現一症狀應儘速就醫

    高端疫苗「頭香場」今(23)早正式開打,台北長庚醫院所負責的施打站台北田徑場,在早上10點半之前有近200位民眾接種完成,台北長庚醫院副院長黃集仁受訪表示,施打之後出現局部肌肉酸痛為正常情形,不過他提醒,若是出現顏面失調的狀況就應該儘速就醫。
    2021/08/23 12:56
  • 萌翻!醫院特製「寶寶面罩」避飛沫醫:僅適合短暫配戴

    疫情期間,長庚醫院設計了貼心的寶寶面罩,給出生不滿3個月的嬰兒配戴,避免飛沫接觸,不僅兼顧防疫,也讓小嬰兒整個萌度再加分。另外也有孕婦好奇,如果施打了第一劑AZ疫苗才懷孕,第二劑疫苗可以混打莫德納疫苗嗎?對此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洪泰和建議,不要混打。
    2021/07/26 18:19
  • 有片/台灣疫苗量不足!第二劑可能混打高端? 國際上是「AZ+這個」

    台灣購買的疫苗到貨量相當不穩定,為了加快疫苗覆蓋率,「混打」就是不得不考慮的策略,現在也越來越多國家已經開始混打,目前傳出台大和長庚醫院都在進行「AZ+莫德納」的臨床試驗,而第一劑打莫德納的人又該怎麼辦呢,專家學者認為要快點做混打研究了。
    2021/07/25 23:11
  • 高雄男接種2劑疫苗仍確診 專家拿國外數據說原因

    高雄市今(23)日新增一名本土確診個案,案號為15624,是一名40多歲的男性醫師,疑似月中時北上參加聚會遭友人傳染,檢驗後Ct值僅有13,傳染風險相當高,值得關注的是該案分別於4月和6月接種過疫苗,但仍染疫,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教授林孟志表示,縱使完全接種還是有可能遭感染,但其症狀及嚴重度相對較低,最好還是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護。
    2021/07/23 17:44
  • Delta太強!打完疫苗仍染疫 醫:小心突破性感染

    國內新冠疫苗數量開始增加,為盡速達到社區群體免疫,政府也擴大接種對象。同時,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也在臉書提醒,打完疫苗仍要小心「突破性感染」,因國外就有案例,打完2劑疫苗仍感染Delta變種病毒去世,這也讓他不禁直言:Delta果然是厲害角色!
    2021/07/22 15:12
  • 意外搶先混打「國產聯亞+AZ」 楊志良驚爆原因

    新冠病毒持續變種,疫苗混打能否提升保護力,成為國際各界關注議題。國內能否混打,指揮中心目前仍在研議。而台大醫院、林口長庚醫院著手規畫混打臨床試驗,不過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爆出,已搶先混打疫苗,「國產疫苗混打AZ」。
    2021/07/17 08:16
  • 疫苗混打效力? 張上淳今公布小組實驗「最新研究」進度

    國內不同廠牌疫苗是否可混打持續受到國人關注,目前國內台大和長庚醫院,都將投入混打疫苗的研究計畫,號召護理人員,加入混打試驗。針對目前實驗進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今(16)日表示,目前進行混打的試驗有數個團隊在進行,由於抽血、細胞免疫反應狀況的結果需耗時3個月左右,如果結果較快出爐,會盡快提供給疫苗諮詢小組(ACIP)參考。
    2021/07/16 14:51
  • 混打試驗!台大3個月出爐 長庚增「AZ+國產」

    國內混打疫苗呼聲高!國際上終於有第一篇,關於AZ混打莫德納的小型研究,發現不論是棘蛋白、或中和抗體,混打組的效果都比2劑AZ高出10倍以上,而現在國內台大和長庚醫院,都將投入混打疫苗的研究計畫,其中台大更發內部信,號召護理人員,加入混打試驗。
    2021/07/16 12:43
  • 【今晚熱搜】陳水扁/黃義婷/小髒鞋/消費券/內湖好市多

    今(15日)晚台灣新聞熱門搜尋話題為「陳水扁」。前總統陳水扁上次健康檢查發現有腦波缺氧情況,前往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檢查,血氧儀SPO2最低降到90%,令主治醫師非常憂心。以下為討論最高的5則新聞。
    2021/07/15 20:36
  • 陳水扁「血氧掉到90%」 虛弱躺病床照曝光

    前總統陳水扁上次健康檢查發現有腦波缺氧情況,今(14)日前往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檢查,血氧儀SPO2最低降到90%,主治醫師憂心陳水扁白天也有缺氧情況,需要多加注意。
    2021/07/14 17:52
  • 打疫苗前先吃退燒藥? 醫師揭迷思授2招抵抗副作用

    隨著新冠肺炎疫苗陸續抵台,指揮中心也開始安排優先族群施打,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可望長者也可以打到疫苗。但疫苗施打的副作用以及血栓疑雲都讓人擔憂,指揮中心曾公告,一般副作用發生率,年長者低於年輕人,一些已施打疫苗的前線醫護人員,也紛紛反應肌肉痠痛、發燒、全身倦怠只能臥床。嘉義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黃琮輿說,有症狀再吃藥就可以,不建議先吃藥。
    2021/06/30 16:05
  • 膽固醇過高不可忽視 醫師列9大「高風險」心血管疾病

    膽固醇過高危害大!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褚柏顯系主任指出,高膽固醇可能造成脂肪肝、嚴重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鼓勵民眾應適當地維持運動,應定期量血壓。若是有家族性的高膽固醇需特別小心,留意中風、心肌梗塞、腳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病變。
    2021/06/27 12:04
  • 確診媽媽剖腹產子 男嬰未染疫、喝母乳獲抗體

    桃園市一名確診產婦,疑似出現重度子癇前症,加上36週合併胎位不正,林口長庚醫院於6月17日幫她剖腹產,順利產出一名健康的男寶寶,核酸檢測為陰性,沒有受到新冠肺炎垂直感染,母子均安。而產婦因核酸檢測(PCR)仍呈陽性,生產後與小孩隔離,目前正努力擠奶,要將珍貴的抗體帶給寶寶,並期待解隔離那天,與心中的小寶貝再度相聚。
    2021/06/26 11: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