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狄鶯火辣老闆娘體力男星休克特赦陳水扁黃軒管理費張學友缺乏運動地震
  • 搜尋:

    農業試驗所 結果共17筆

  • 母親節不只康乃馨!耐熱不退色 新花神「仲夏瓔珞」綻放

    本周末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了,今年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推出了新育成的石竹品種「台農3號-仲夏瓔珞」,在母親節前問世,想給天下母親們一個特別的驚喜,農試所自103年起投入耐熱石竹育種的成果之一,之前已成功培育出「台農1號-夏胭脂」和「台農2號-夏粉霞」,而最新的「台農3號-仲夏瓔珞」則具有耐熱性、切花枝長、高溫期切花不褪色等優良特點,適合全年在平地種植,預計將推動本地花卉產業發展。
    2024/05/10 13:49
  • 追中毒源頭 「唐菖蒲伯克氏菌」已存於台20年

    持續追蹤這次食物中毒案的源頭。在患者身上檢出的「米酵菌酸」,其實是來自唐菖蒲伯克氏菌,而其實這個菌已經存在於台灣長達20多年。但專家說,這次造成中毒的菌種病原型,和存在於台灣的不同。所以到底從哪來,還需要再釐清。目前衛福部公布19樣食材都是陰性,還得等環境採樣培養,是否能驗出唐菖蒲伯克氏菌。
    2024/03/30 14:43
  • 農委會徵才!蔬菜系「碩士畢」月薪29k 網傻:政府帶頭低薪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近來貼出臨時人員甄試簡章,由於職缺單位為「蔬菜系」,名稱可愛,吸引網友注意,卻被發現須農業相關科系「碩士畢業」,但待遇月薪僅有29640元,讓網友紛紛痛批:「低薪就是由國家帶頭的!」
    2022/08/23 15:37
  • 「排毒水果」最厲害前5名!農委會:清除亞硝酸鹽就吃它

    現代人飲食習慣不太好,加上不少人喜歡吃香腸、培根、火腿、肉乾等加工肉製品,這些添加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致癌黑名單,想吃愛吃的人,想讓毒素排出,其實可以多吃「解毒水果」!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針對29種水果取樣,結果發現,排毒最強的水果是「芭樂」,只要1顆芭樂就能分解18條香腸的毒素!
    2022/06/09 15:20
  • 農試所無人機種鳳梨 智能化提升市場競爭力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天在民雄舉辦「鳳梨產業智能化技術觀摩會」,分享無人機監測鳳梨影像、高光譜選果及鳳梨水選等研發成果,可降低成本提高良率,提升鳳梨國際市場競爭力。
    2020/09/29 15:43
  • 比青蘋果美味! 雪麗蜜棗限量禮盒超商上架

    高雄農業試驗所培育出新品種,雪麗蜜棗又大又圓,就像一顆顆青蘋果,果肉細緻多汁,酸甜滋味讓人一吃就愛上,甚至外銷到世界各地,深受喜愛,這次農業局與超商合作,推出1000個限量禮盒,肯定會造成一股搶購風潮。
    2019/12/30 21:32
  • 空照圖抓露天燃燒稻草 農糧署籲農友防空污

    屏東一期稻作陸續收割,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去年仍有2%、約4萬公噸的稻草採燃燒方式,呼籲農友不要燃燒稻草,農業試驗所將以空照圖判讀,到時燃燒稻草田區一覽無遺。
    2019/06/05 17:14
  • 百年刺桐劈裂嚴重 苗栗縣搶救2老樹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今天表示,今年委託農委會林業試驗所團隊全面健檢縣內珍貴老樹,發現2株逾百年刺桐劈裂性嚴重,已請專業廠商施作支撐架進行創傷處理,維護老樹生長。
    2017/08/22 18:18
  • 花海+神秘禮物 金門農試所邀民眾走春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種植的波斯菊現正盛開,一片花海,美不勝收,所長楊慧明邀請民眾前來走春。她同時透露,今年特別推出神秘禮物,數量有限,請遊園的鄉親到時留意現場廣播。
    2017/01/19 19:20
  • 「木耳解鬱」恐違規 農委推銷先問衛署

    木耳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台灣1年生產1萬噸,產值高達5億元,而最近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進行的動物實驗更發現,木耳萃取物對更年期婦女情緒、降低三酸甘油脂有所幫助,原本是希望透過新的研究,提高木耳的經濟價值,卻又擔心違反衛生法規,甚至被業者拿來營利宣傳,因此記者會上,農試所報告地小心翼翼,不斷強調只是「動物實驗」,距離人體實驗還有一段差距。
    2011/06/29 18:38
  • 圓山5館文化環保時尚 花海最吸睛

    台北花博今天上午正式開園,最大的出入口,就規劃在圓山捷運站旁邊的圓山公園區,這裡的5大場館,可以看見台灣的環保技術,電影動畫特效的能力,更可以體驗台灣傳統藝術的美。而圓山展區更是花博造景藝術的重要區域,像是7種色彩搭配的七道彩虹,還有依照地形落差設計的地景花海,半年展期中將會種下超過2百萬株的花。 講求環保的花博,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來看展覽,從圓山捷運站走出來,就會到達圓山公園展區。一大片的綠色植栽牆,就是花博的招牌,在圓山展區的入口,半年展期預估的8百萬人潮,大多會從這裡進出,圓山公園最大的賣點,就是這個依照地形起伏,規劃出來的地景花海。 ◎地景花海 色彩多變 迎接開幕的是以粉顎鼠尾草為主的紫色花海,佔地有9323平方公尺,在花博半年的展期當中,地景花海會不斷換展,種下超過2百萬株的花材,12月下旬,還會配合耶誕節,以聖誕紅作為展覽主題,所以不同時間來到地景花海,都會有不同感受。 ◎名人館 美聲響宴 而花海邊的名人館感受到的,是跟花一樣美麗的歌聲。鄧麗君:「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帶點古樸味道的木造建築,是以鄧麗君為代表人物的名人館,進到館裡,除了會聽見鄧麗君美麗的歌聲,處處也都會看見鄧麗君最愛的玫瑰花。名人館總監:「花博名人館在你走入這個蛹道的第一個畫面,則是數位的玫瑰花,會跟隨著你的行動,那麼花開花謝,這樣循環的花開花謝,打開了名人館,鄧麗君最喜歡的玫瑰花,給你的歡迎禮。」 ◎互動玫瑰 科技藝術 隱藏式感應設備,讓你一入館,就會和鄧麗君互動,最特別的設計是以花開花謝的概念,感受一代歌姬的風華和隕落。名人館總監:「當我們手凌空在空中揮舞,就會有玫瑰花的花瓣,在你的手中出現,這個靈感來自於沙畫,那我們知道就是這個我們喜歡玩的沙畫,這個翻上翻下的時候,你所呈現美好的畫面,最後的美麗印象,它永遠沒有辦法再恢復。」 透過雙手凌空舞動,灑下玫瑰花瓣,還能看見像是沙畫裡的鄧麗君,而要了解鄧麗君,這4片觸碰式的螢幕,可以閱讀不同時期的一代歌姬。 ◎名人牆 細訴名人事 鄧麗君:「Beat It,No One Wants To Be Defeated。」 有鄧麗君美麗的歌聲,優雅的倩影,還有她的生活點滴,以鄧麗君為代表人物的名人館,不只有鄧麗君,這片名人牆上,有花博線上票選出來的各種名人代表,感受不同名人的故事。 ◎景觀水果 農業驕傲 TVBS記者楊鎮全:「在花博的水果園區裡,水果看起來都特別的小顆,因為這邊的水果都只能看不能吃。」 迷你版的鳳梨,每顆長相通通不一樣,這裡的水果,都是農業試驗所以不同的嫁接技術和外型調整種植出來的,有鳳梨、有橘子,還有掛在架上的葡萄,都是最具台灣特色的水果,不過要更了解台灣,你就得到真相館,了解台灣的地質真相。 ◎立體真相館 看台灣 TVBS記者楊鎮全:「真相館是花博唯一的3D立體影院,要看清楚台灣地質環境真相,就必須配戴這副3D立體眼鏡。」 真相館是播放3D立體影片的劇場,一次可以容納300個人,而這裡面的螢幕比較大,所以最好的觀賞點是在上面的4排座位,選好座位,電影開始,絕對不是我們的攝影鏡頭失焦,而是鏡頭沒有戴上3D立體眼鏡。 ◎真相動畫 地質悲歌 真相館的動畫,以莫拉克風災,強大的土石流威力作為故事的題材,要大家面對台灣地質的真相,更要懂得和土地相處,不過這是一齣悲劇動畫,不少看過的人,都會難過的掉淚。 教授陳榮河:「到目前為止,我的感覺就是很像不管在土石的形狀上,還有它的土層上,還有顏色上,是滿接近真實的,記者還以為這是影片把它拷貝過來,實際上,是我們製作單位作出來的。」 ◎金牌團隊 畫出真相 17分鐘的動畫,製作團隊非常重量級請到電影變形金剛和蜘蛛人3的好萊塢特效導演,還有明天過後和鐵達尼號的特效總監,聯手操刀,看完電影,肚子餓了,圓山公園裡除了小吃街可以選擇,還有10多款的花博便當。 ◎花博便當 造型多元 花博便當最大特色,就是造型,紅色的走日式輕食風,簡單一點的,就是5個花瓣形狀的花博風味餐,還有以花精靈為圖騰的兒童款便當,最能展現台灣在地特色的,就是這款超重量的燒陶便當。 花博便當廚師邱志義:「這一款你用完的時候,你把它洗一洗,我們還有一個架子給你,你可以把它放在酒櫃,或者櫃子上面。」 ◎花材入菜 養生健康 不只造型,花博便當還得把「花」入菜,像是炒菜常見的金針花,吃起來甜甜的洛神花蜜,都是便當的一大特色。 花博便當廚師邱志義:「龍眼花蜜或者桂花蜜、桂花釀這些東西,作它的素材搭配。」
    2010/11/06 10:27
  • 小黑蚊剋星! 農試所研發新防蚊液

    農業試驗所研發一種新型防蚊液,專門剋制夏天猖獗的小黑蚊;防蚊液的成分萃取天然植物,直接噴在皮膚上不會造成過敏,噴在衣服上不會破壞質料,不過這種防蚊液還沒上市,民眾想用還得等一陣子。
    2007/07/09 19:18
  • 〈獨家〉新!鈣離子除農藥 農試所:用水也行

    民眾買蔬菜最擔心農藥殘留,有業者推出新產品活性鈣離子粉,宣稱只要將青菜放到鈣離子溶液裡浸泡10分鐘,農藥就變成白色粉沫沉澱,達到清除農藥的效果,但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表明,蔬菜外表的農藥用清水就能洗掉,蔬菜內部吸收的農藥,不管什麼東西都洗不掉。
    2006/09/27 19:23
  • 〈獨家〉黑心老闆朱增貴 好腦筋用錯地方

    給豬吃的廢料,混一混變成給人吃的糯米粉,連清潔劑也都能提煉梅酒,黑心老闆朱增貴簡直是神通廣大。原來這個天才老闆有化工背景,畢業於台北工專機械科,還曾經在農業試驗所服務,跟大學外文系畢業的太太,夫妻兩大撈黑心錢,一賺就是30年。
    2005/06/10 12:00
  • 興票案簽結 李登輝低調:不想管

    興票案昨天正式簽結,當初還曾經親自出庭,提新事証抨擊宋楚瑜的李前總統今天參觀農業試驗所時,罕見地低調不願多談。最後,李前總統要媒體別追問這些「有的沒的」,他更意有所指地說,這時候,重視本土化最重要。
    2005/01/18 13:58
  • 人工培育「綠荔枝」 台灣農業世界第一

    台灣農業再奪世界第一。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經過17年的努力,利用「玉荷包」跟「黑葉」這2個不同品種的荔枝授粉雜交,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個人工育種的新品種荔枝--台農一號,不但果肉豐厚多汁,果皮更是綠中帶紅,而且適應力強。
    2004/06/15 18:27
  • 【台灣拼起來】電腦一查 哪款土壤無所遁形

    台灣的土壤資源十分豐富,全世界12種土壤分類大綱中,台灣就有10種,在台中的農業試驗所裡,有群學者全省跑透透,建立了將近五十萬筆的土壤樣本,只要一查電腦,農民立刻可以知道他們的土壤適合種什麼作物,這是全世界的創舉。台灣拼起來系列報導,帶您一起了解這群台灣農業幕後英雄的故事地下室儲藏館裡,兩層樓高的陳列架上,建立了將近50萬筆的土壤樣本。 陳列架自動化操作,要拿樣本,缺了這台具有載重和升降功能的電動車就不行。這裡是農委會的農業試驗所剛落成的土壤陳列館,為了建立這些樣本,農試所的學者挖遍兩百多個鄉鎮的荒野與田園。 除了挖土建立樣本,具有代表性的土壤層也被挖到一米五的深度,整塊整段挖出,以特殊膠水固定後做成大型剖面標本,例如這塊金門的土壤層標本,顯示花崗岩佔了大部分,可耕種的表土只有30幾公分,了解金門的土質保水和保肥性很差之後,就知道要如何改良。農試所研究員郭鴻裕博士:「比較粗質地,保水性差,強酸性,保肥性也差,所以我們肥料就不能一次給太多。」 這項可說是台灣土壤大普查的工作進行了11年,目的是協助農民了解田裡栽種什麼作物最適合,也讓農政單位的預防污染和水利政策有所依循,全省跑透透,挖遍台灣土,他們是除了農民以外,跟台灣土地最親近的一群人。農試所研究員郭鴻裕博士:「出去國外回來以後,都會覺得台灣的土壤是最好的,農民的耕作水準也是最好的,其實出去以後都會覺得滿安慰的,安慰的就是說,其實我們很幸運,活在台灣這種環境。」 學者們跟1910年日本人的調查一比對發現,台灣土壤酸化日趨嚴重,大普查後了解酸化的分布才能知道哪裡需要改良,這群學者捲起袖子,和台灣的農業一起打拼。
    2003/07/01 06: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