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陸軍癌症直播業配禁賽米崙斷層林叨囝仔天生勞碌命豐田PTT胸部
  • 搜尋:

    育苗 結果共26筆

  • 千年紅檜神木枯死後 喜見20株二代木種苗

     溪頭樹齡1810年的千年紅檜神木倒伏枯死後,台大實驗林管處便積極展開二代木採種育苗計畫,最近颱風接二連三來襲,溪頭非但未傳災情,且在雨過天晴整理環境時,還赫見倒伏的神木樹身及周邊出現約20株二代木種苗,令人有種雨後春筍的驚喜之感!
    2023/08/09 10:42
  • 南科跟農民搶水用! 稻米產業鏈生存危機

    南部旱象持續,嘉南平原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第一期稻作,稻米產業鏈哀鴻遍野,因為衝擊的不只是實耕者,從最上游的育苗、代耕再到下游的碾米廠業者,都將面臨生存危機。
    2023/03/29 23:23
  • 專偷榴槤樹苗!2度行竊苗圃 竟是朋友幹的

    台南一處育苗園,近來連續二度遭竊,總共被偷走了70棵的榴槤樹苗,當中包含2棵台灣罕見的馬來西亞樹種,苗園主人心急報警,警方先輔導附近民眾把部分監視器轉向對外拍攝,終於在竊賊第二次行竊時,拍到竊賊行竊後開著貨車逃離的影像,而他,竟然是苗圃主人的好朋友。
    2021/01/03 13:58
  • 水情吃緊!嘉南停灌恐成定局 補償包含農民及業者

    嘉南地區一期稻作若在下週三前無大量降雨,停灌恐成定局,農水署署長蔡昇甫今天指出,已經擬定好相關補償措施,包含農民及上下游代耕、育苗業者,預計下週拍板定案。
    2020/11/21 20:18
  • 一期稻作是否休耕? 農委會:最慢11月下旬決定

    水情拉警報,明年一期稻作是否休耕引起外界關注,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天說,休耕牽涉包含農民、育苗及採收業者等產業鏈,因此明年一期稻作是否休耕最慢今年11月下旬決定。
    2020/11/06 16:46
  • 平地尬高山!高麗菜量產恐過剩 菜農:育苗端要控管啦

    今天颱風侵襲得少,恐怕又會有菜量過剩的情況,像是高麗菜,現在平地高麗菜種植約兩到三個月就可以收成,加上可能強碰到高山高麗菜採收,重疊時間有一個月,到時候恐怕造成價格大崩盤,農糧署表示已經發出九千多封訊息,提醒農民過剩問題。但不少農民都表示,政府還是應該從育苗端來著手控管。
    2020/09/22 23:04
  • 高麗菜超種恐紫爆 農糧署發9千筆簡訊警示農民

    高麗菜育苗場連續2旬售出量破540萬株(紅燈),已逼近「紫爆」,但農糧署內評估還好。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今天澄清「不是這樣!」已發9000筆簡訊警示農民別搶種,怕會紫爆。
    2020/09/22 14:14
  • 緊急命令重創溫室業! 加國民眾居家育苗

    加拿大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安大略省頒布緊急命令,重創仰賴進口的溫室產業,甚至魁北克還有養老院工作人員逃跑,讓老年人疏於照顧死亡;而位在歐洲,目前封城的瑞士,民眾採買物資,則是直接到當地農場、牧場,是在沒有老闆的情況下自行投錢的誠實購物。
    2020/04/25 19:17
  • 新北校園可食地景5年有成

    新北市教育局今(108)年評選出新泰國小、沙崙國小、福營國中等三所可食地景特優學校,並邀請新北各校實地參觀食農教育中心學校新泰國小如何活化校園空間美學、打造都市學校特有的蜜源植物區,帶動全國校園養蜂的風氣。 位於新北市都會區的沙崙國小將校園人行道周邊花圃轉化為可耕作、教學及與社區互動的食農教育場域,成功打造「妙妙香草栽培園」,師生可DIY製作香草精油、植物插圖筆記本等食農文創小物,並預計明(109)年的百週年校慶義賣「艾平安阿嬤」的香草包;推行食農教育已10餘年的新泰國小,從第一代的「尊溼種稻」插秧體驗、第二代「拈花惹草、招蜂引蝶」首創校園養蜂熱潮,畸零地變身食農學習角落,都是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典範。 位居社區中心的福營國中,以「幸福『營』地‧綠光閃耀」為主題,成立幸福綠光社團,由學生自己搭設棚架、種植多元食材,包含瓜果、豆類、花卉、葉菜類等,更打造ㄧ間食農教室讓學生自由發想創意料理。深耕食農教育的「小雞」老師,ㄧ開始在農園架設自動澆灌系統時,礙於經費有限苦無廠商願意承作,直到畢業校友得知此事,義不容辭免費幫忙,「小雞」老師說:「他是我以前帶班的學生,雖然以前上課十分調皮,但因為食農,讓我們再次續緣。」在校長和學校志工的支持下,只要有ㄧ小塊畸零地都能育苗,學生可以自己動手栽種各式各樣的瓜果、香草。今年6月畢業的學生張俊豪和胡瑞展都說:「擔任『校園綠手指』3年了,從栽種作物的過程中培養耐心、獲得成就感,升上高中之後也會念念不忘的回來照顧這些寶貝!」福營國中的謝師宴也特別讓學生「ㄧ人ㄧ菜感恩情」,用在地食材自己製作青木瓜排骨湯、韭菜煎餅、洛神花果凍等,真實展現食農素養精神。 教育局工程及環境教育科李幼安科長表示,新北市為全臺第一個推動食農教育的縣市,從104年至今已是校園可食地景營造計畫的第5年,全市已有243校參與運用閒置空間營造可食地景,食農場域面積高達約4萬6,896平方公尺,期待建立「健康永續、惜食愛物、知福感恩」的願景,也進ㄧ步推廣「吃當季、食當地」的低碳健康飲食生活思維,重建人與食物、人與土地、人與環境的多向循環關係。
    2019/12/27 20:00
  • 「種稻不插秧」 旱田春耕戰勝缺水困境

    極端氣候衝擊台灣農業,新竹新豐鄉的稻農面對春雨減少、又得跟竹科搶水用的雙重危機下,決定拿出行動力,顛覆百年農法,勇敢挑戰「乾式種稻」,捨棄傳統「大量蓄水」育苗、插秧的方法,將「稻米的種子」直接落在田區,加上農業專家與「災防科技中心」的協助,順利克服缺水危機,歡喜豐收。
    2019/10/15 21:22
  • 憫農

    ​​​​​​​由獨立影像工作者徐仲彥拍攝之「憫農」獲選第二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影片類短片優等獎!「憫農」描述台中霧峰稻農翁良材深受當地農民愛戴,只因為他悲憫農民的情懷與對農友們的的照顧。除了自己種的米自己賣,從產地到餐桌,更是他堅持的務農理念。影片最後探討翁良材研發育苗實行農業一條龍的心路歷程,堅持自然工法的種植,以及如何勇敢面對台灣加入WTO前後與目前所面臨到環境變遷的困境與都市化後,農地越來越少的情況下,農民轉型的問題以及早年對抗不肖糧商的情況。
    2018/10/30 13:00
  • 培育海洋生態 苗縣投放21座人工魚礁

    苗栗縣政府農業處今天指出,為培育苗栗沿海漁業生態資源,近期開始在通霄鎮白新人工魚礁禁漁區,投放21座鋼鐵礁,防範拖網漁船破壞生態,更希望確保苗栗縣漁民生計。
    2018/05/02 12:40
  • 河北塞罕壩人造林 55年植樹獲UN環境獎

    大陸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壩機械林場總面積112萬畝,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場,森林覆蓋率達80%,塞罕壩最早在清朝同治年間是皇家狩獵場,但清末開園墾荒成了荒原沙地,也造成日後北京天津沙塵暴的惡夢,為了整治,大陸官方在1962年募集18個省市大學專科畢業生和當地工人大約400人一起造林,期間因為當地氣溫太低兩度造林失敗,最後靠著育苗和改良植樹機才成功,但由於人工造林樹種單一也曾遇上蟲害、乾旱毀掉大片樹林,不過歷經55年靠著三代務林人種植維護下,現在塞罕壩提供生態價值超過人民幣120億元,這個月5日獲頒聯合國環境署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2017/12/07 21:07
  • 9成仙草靠進口 研發新種苗提高自給率

    不少民眾都喜歡吃仙草凍或喝仙草蜜,但其實國內將近9成以上的仙草都是靠印尼或越南進口,受限於病蟲害嚴重,因此國內自給率相當低。現在桃園農改場研發出健康種苗,育苗的方式不會透過土壤傳染病蟲害,自然不需要使用農藥,而且一年可以收成五到六次,等於是讓成本降低、產量大增,將可望提高農民加入種植的意願。
    2017/09/18 19:21
  • 市佔全台7成地瓜 產自智慧瓜園管理

    烤地瓜的香氣很多人都很喜歡,現在在超商也都能夠輕鬆買到,但你知道這些地瓜都來自哪裡嗎?其實大部分都來自台南的地瓜產銷班,他們擁有全台第一條的「地瓜分類」自動產線,而且從育苗開始就統一培養,確保栽種品質,靠著制度化管理拿下了全台7成的市佔率,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辦到的。
    2017/07/20 21:35
  • 春季植樹造林  南投林管處邀民眾參與

    南投林區管理處邀民眾植樹護林,所轄苗圃培育苗木供造林及社區綠美化,民眾可向林管處、縣市政府、公所檢具資料申請。
    2017/04/10 11:53
  • 危機?高溫+颱風讓白米「花花綠綠」 今年又缺水

    前兩年全球暖化、全台溫度飆高,去年又颱風頻頻,因此不良米暴增,顏色花花綠綠,乍看還以為是彩色的米,但其實全都生病了,農糧署統計,去年二期稻作全台產量,比往年少了3萬公噸。偏偏今年年初又有缺水危機,雖然農糧署說沒有缺糧問題,不過,農友批評,農糧署公布自主性休耕決策太慢,導致他們育苗過多、農友取消訂單,損失多達6百多萬。
    2017/03/06 18:36
  • 投資千萬級溫室 王俊國育苗場抵住強風

    連續幾個颱風侵襲,造成許多農業設施損壞,屏東萬丹鄉農民王俊國搭建造價千萬元的育苗場溫室,頂住莫蘭蒂及梅姬17級強風,各種菜苗毫髮無傷,災後正常供應農民栽種。
    2016/10/20 10:34
  • 草莓苗價高 竊賊偷走難脫手成枯草

    苗栗大湖產草莓,成為地方一大特色,草莓被視為紅寶石,現在正是培育草莓苗的時間,但是因為天候熱,加上病菌影響培育困難,一株草莓苗要10元以上,2家育苗場分別遭小偷入侵,1千多株草莓苗被偷,警方抓到了2名小偷,他們認為價高有利可圖,但是無法脫手又不會照顧,草莓苗全都枯死了。
    2016/09/11 13:29
  • 【一步一腳印】無農藥種植 年輕農夫實現夢想

    果農李佳憲:「像這種熟度的話,其實差不多可以剪下來,採收出貨了。」 才清晨6點多,李佳憲已經忙得滿頭大汗。李佳憲:「我們出貨,我們都會先就是弄彈的,就是彈一下,看自己的手感怎麼樣。」 從育苗、栽種到採收全部自己來,現在平均一天可以採收500、600斤。李佳憲:「這是4月22日套袋的,對對對,就是我們就做記號試驗看看,像長在這邊套上去之後,大概需要多久可以採收。」
    2012/07/22 22:21
  • 【一步一腳印】堅持這一份使命感! 大病後的種菜人生

    羅文祥種有機蔬菜,從菜苗就開始注意。有機農場場長羅文祥:「都在這邊先育好,育好之後再拿過去種,這邊要2週的時間。」 2個星期當中,確保菜苗完全沒沾染到農藥化肥,是不是不好照顧呢,育苗室看來有些空曠,原來剛有一批菜苗,被挪到另一個溫室,正式下田,遠遠就聽到木槌敲擊,鏗鏗鏘鏘,羅文祥為阿姨們,設計出這樣的小裝置,讓菜苗一排排更整齊,不過乍看是一樣的菜苗,問了才知道不同。羅文祥:「這個油菜,油菜,那個好像千寶,千寶菜啦!」 各式蔬菜,羅文祥的溫室裡,種植有2、30種,希望消費者覺得多一些變化,吃起有機蔬菜更有趣,而因為有機栽種,各種菜各有原本該有的風味與質地,即使是有機肥,羅文祥都堅持不多加。羅文祥:「那個補充液肥,補充太多的話,它的硝酸鹽殘留不好,我們自己也要吃啊,這不是說都種,賣給人家賺錢,所以對健康方面,我們是比較注意的。」 不注意的結果,常常是慘痛代價,羅文祥5年前就因為亂吃,吃出問題。羅文祥:「肚子痛,痛很久,每個月都這樣痛,講起來有點尷尬,但是真的是每個月都痛,每個月都痛,痛大概3、5天,有時候痛比較久,10幾天,但是不是很痛,就是悶在那邊,吃飽也痛、肚子餓也痛。」 那時候羅文祥,台大園藝所碩士畢業,先後為幾個基金會擔任綠美化指導顧問,以為都市生活難免會有些壓力造成的腸胃毛病,直到大半年後,盲腸炎開刀,術後追蹤才發現,自己需要割除的,不只盲腸而已。羅文祥:「大腸鏡檢查,哇,就發現已經來不及,就(大腸癌)二期,(腫瘤)已經5公分左右大了,我問醫生怎麼辦?他說就是開刀化療啊,那就去開刀化療吧,那沒辦法。」 現在講述起來,不超過5分鐘,羅文祥的人生,卻從此徹底改變。羅文祥:「就跟她(太太)商量了很久,是不是我們拋開台北的這些,就到鄉下來,我們自己開一個有機農場,自己種菜,也靠這個過活。」 於是台大碩士光環羅文祥放下了,在台北的房子也賣了,加上癌症保險理賠,總共200多萬,他都帶來鄉下打拚,剛剛開刀化療的身體,也立刻下田耕作。羅文祥:「我就是一個理念,就是我一定要加速新陳代謝,要讓自己出汗,然後要去工作,付出一些體力,出汗把體內的毒素排除,然後吃乾淨的東西,所以我化療一結束,6月中最後一次化療,結束之後,我這個農場,7月15我就開始工作了。」 不過現在羅文祥的工作,不只流汗,更多時候在動腦筋絞腦汁,有機菜場要做出有盈餘、有影響力的規模,不能只會埋頭苦做,要規劃生產、掌握收支,都佔掉羅文祥的耕作時間,這一場,幫青椒搭架子的工作巡一遍,他馬上跳上機車,到其他場巡視,今天還有幾個溫室要整地。有機農場合夥人張銘祥:「我們先割草,然後搬堆肥、灑肥料。」 不過還是一句話,肥料少量施放就好,張銘祥不只是農場員工,他也是羅文祥的合夥人,不過度施肥的理念跟羅文祥一樣,不過他跟羅文祥有一點不同,張銘祥原本對農耕一竅不通。張銘祥:「我本來開照相館。」記者:「怎麼會想到跑來種菜?」張銘祥:「數位化以後,照相館幾乎沒得混啦,那你說我這種年齡,說退休還談不上退休,所以我在想,那時候我就在想,我只是在找一種生活方式,我現在也不必說,要賺什麼錢,小孩子長大啦!」
    2011/03/20 22:30
  • 【一步一腳印】用心看得到! 種稻父子插秧樂 

    種子撒落盒子裡,一排又一排,速度快到好像瀑布一樣不間斷,這些種子長大開花結穗,就是我們吃的稻米,才大年初三,陳章楠已經開始育苗,子放進培養盒,得先放在戶外靜置,讓它繼續發芽,再把培養盒移到田裡進行綠化。種稻第二代陳章楠:「你倒退就好了,倒退,你們兩個到下面等,去旁邊等,再旁邊一點,不要靠近,再旁邊。」
    2010/04/11 22:26
  • 灘地變黃金 陸「海參女王」致富經

    不含膽固醇的海參,近幾年來被視為營養豐富的食品,海參的經濟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在大陸東北有一位眼光精準的「海參女王」,就相中了這個商機,她硬是把遼寧一片不適合海參生長的灘地,改造成海參養殖池,租給當地養殖戶,幫大家賺了錢之外,自己也建立了一條「海參產業鏈」,從育苗養殖到加工,通通一手包辦。
    2009/11/19 22:52
  • 台商「鮑魚王」 育苗配種年賺千萬

    「鮑魚」被許多老饕視為珍饈佳肴,因此市場需求很大,價格也居高不下。就有腦筋動得快的台商,跨越海峽到大陸廣東「養鮑魚」,這位台商鮑魚王名叫「王明源」,他曾在台灣成功養殖「九孔鮑」,而到了大陸,他不只養鮑魚,更雜交配種新的鮑魚苗,成了名符其實的「鮑魚王」。
    2009/06/22 22:43
  • 「呷好到相報」 百艘陸船越界捕魚

    以往大陸漁船越界捕魚,一次最多十幾艘,但昨天突然湧入上百艘漁船,嚴重影響金門漁民生計,原來最近因為金門海域正值育苗期,前幾天有大陸船來捕撈,載滿上萬元的漁獲回家,沒想到消息走漏後,整個村的漁船全部出動,把整個海域塞滿,讓漁民傻眼。
    2008/10/17 12:2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