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龍天翔捷利破產青鳥行動癌細胞擴散統一獅顧婕直腸癌黃宣中華第一考王本土劇男星顧婕
  • 搜尋:

    社區改造 結果共10筆

  • 社區規劃師助活化 祖田里打造生態園區

    新北土城的祖田里曾經被規劃成殯葬區,在地居民為了拯救家園,從105年開始進行社區改造,打造生態園區,如今已經成為重要的賞螢地點,甚至還有生態導覽活動,活化被閒置已久的環境,也成為社區規劃師計畫成果的典範。
    2024/05/03 17:40
  • 社區改造實境《歡迎光臨》闖金鐘決賽 製作人陳安齊哭了:有信心拿獎

    《歡迎光臨等你來家1》是一檔深入澎湖員貝嶼、替老舊社區進行再造的實境秀,具有寓教於樂的概念,因此入圍第58屆金鐘獎「益智及實境節目獎」,即將與《綜藝玩很大》、 《來吧!營業中》等熱門節目比拚。節目幕後推手電通娛樂製作人陳安齊受訪表示很有信心,入圍當下還開心到哭了,有信心、也很希望能上台拿獎。
    2023/10/20 11:59
  • 大陸砸4兆人民幣 推舊社區改造.促內需​​​​​​​

    為了穩定投資,促進內需市場,大陸將啟動一項重大民生工程,砸人民幣4兆要進行老舊社區改造計畫,初步估算,大陸全國符合改造條件的老舊社區有17萬個總共4200萬戶,涉及上億居民;而這項改造計畫,除了政府資助外,居民和企業也會加入,市場機構測算將拉動上兆人民幣投資需求。
    2019/07/02 19:56
  • 延績社區一家精神 房仲啟動「全民社造」

    房仲業者從2004年推動社區改造,10年有成,今年邁向第二個10年!邀請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文化部長洪孟啟等人,一起為10年有成的紀念牆揭幕,見證10年來的豐碩成果!房仲企業董事長周俊吉更宣布,將投入兩億台幣做為圓夢基金,從今年起啟動第二個10年「全民社造行動計畫」,延續社區一家的贊助計畫精神,希望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讓關注焦點從日常生活,擴大到公共事務,大家一起努力,讓台灣更美好
    2015/03/06 10:45
  • 連公園都種櫻花 專家憂原生種遭除

    台北市士林地檢署種了60棵櫻花樹,最近正值櫻花花開季節,現場美不勝收,台北市政府也推動社區改造計畫,目前一共有22座公園都看得到櫻花綻放,未來還會陸陸續續在公園裡種櫻花樹,全台灣這幾年從南到北瘋櫻花,有專家就擔心,有些地方是刨除原生種,或是在原生種上用接枝的方式,改種外來種,專家擔心因此帶來原生種的生存危機,不過台北市政府和新北市政府都澄清只有移植樹木,絕對沒有刨除原生種。
    2013/03/01 18:54
  • 清淨家園計畫 三重徹底改頭換面

    台北縣早期發展的地區就是三重市,長久下來,少不了髒亂的印象,不過透過環保署清淨家園社區改造計畫,三重順德里改頭換面,不但綠化做得相當成功,就連街道也都有志工默默清掃,還拿下去年度的清潔特優獎。
    2010/02/21 20:47
  • 世界文明遺產 葉門首都古風情

    位於阿拉伯半島南方的葉門共和國,首都沙那的舊城區,有西元600多年建成的老清真寺,和許多百年歷史的老公寓。只是葉門政府沒有錢幫住戶們重建家園,讓許多民眾到現在還得住在這些破舊的古蹟公寓裡,社區改造和古蹟保存出現衝突。 到處林立的公寓,熱鬧吵雜的市場,這裡是葉門首都沙那的舊城區,早在1984年,這裡就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7/08/13 22:39
  • 【大陸新聞早點名】社區改造 上海法租界呈現新風貌

    您曾經在老照片上看過,上海的梧桐樹和老洋房嗎?法國租界遺留的歐式建築,是上海重要的歷史文物。近年來,有一名法國商人出資買下其中幾幢洋房,號召發起「復興西里」社區聯盟,將這些老洋房整修再利用。
    2005/09/28 08:08
  • 【一步一腳印】南投小半天 在地產值社區升值

    這是南投小半天特有的迎賓禮,竹筒炮,取自當地的經濟作物孟宗竹,裡頭放的是電石再加一點點水,威力到底有多驚人!來看看這位老兄的表情。 除了竹筒炮,竹筒特餐也標榜全台獨有,大竹筒是現採的,才能保有竹子裡的礦物質,經過大火悶烤,上百種礦物質就會融入食材中,達到養生的目的,至於使用過的竹筒就當材燒,讓竹筒飯更香甜。民宿老闆林竹豐:「這就是我們的主菜筍仔爌,這是三杯土雞的材料去做的,這是芋頭自己種的好香,這叫佛手瓜現在盛產很甜,這叫獅子頭,絞肉加醃漬筍做成有特別風味。」 竹筒風味餐,竹筒炮,這是南投小半天社區改造的第一步,接著社區媽媽也走出家庭,當起導覽員。小半天導覽員謝秋頻:「清朝時代和我們開發歷史有關係,竹山的海拔大概兩三百公尺,這裡是原始森林,然後每天壟罩著濃霧、雲霧飄渺,然後氣溫很低,很冷喔!哇!在濃霧壟罩下竟然有人住,那不是人啦!是神仙嗎?」 所以叫小半天,這一天到小半天的是嘉義梅山鄉公所,專程來觀摩小半天如何贏得全國美麗社區第一名,小半天由竹林、竹豐、和雅三個村組成,竹子和茶葉是兩大經濟命脈,全台孟宗竹4200公頃,小半天就佔了一半2100公頃,被稱為是竹子的故鄉,當地居民說竹林十分壯闊,就如電影臥虎藏龍所呈現的感覺,但採訪當天,遇上豪雨特報大雨下不停,看不到電影中竹林隨風搖曳的那份優雅,不過細雨紛飛也有另一種美。 但這美景曾ㄧ度消失,以前只要有一片這樣的竹林就可以賺好幾棟樓仔厝,如今產值跌到谷底。小半天產業促進會執行秘書林再生:「50、60年代竹子的產值相當高,在當初一支麻竹,像這個這麼大的麻竹一支80元,當初年代的80元。」記者:「換算成現在幣值多少?」小半天產業促進會執行秘書林再生:「800元,但是漸漸在民國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漸漸沒落到現在的幣值一支剩20元。」 有高產值是因為使用於鷹架上,不過隨著被鋼筋取代,竹藝加工西進大陸,產業就慢慢沒落,加上921大地震,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小半天並沒有因此被打倒。小半天產業促進會執行秘書林再生:「區居民ㄧ定要想辦法走出這個陰霾,所以我們就另外想出ㄧ個方式,走向觀光休閒這條路,來營造永續繼續的經營,利用我們的景觀和產業和這裡的文化。」 小半天的住民深刻體會到生命是該轉彎了,社區意識很快的凝聚,完成最艱鉅的任務。小半天產業促進會執行秘書林再生:「因為進入村庄一開始就看到一片墳墓,我們就開始發動居民趕快遷走,我們在ㄧ年之內,把所有的墳墓都遷進去納骨塔。」 以前的墳墓現在成了休憩景觀公園,目前小半天也已經有17家民宿,居民自己的努力,外界看到了,政府也來助ㄧ臂之力。小半天產業促進會執行秘書林再生:「走到今天當然得到美麗台灣觀光,社區第一名之後,我們會感覺畢竟我們今天付出的心力,受到肯定也得到那種榮譽感,心�相當高興。」 小半天蛻變成功,這群社區媽媽功不可沒,走出家庭學竹編才4年的時間,就有意想不到的成果,每件作品都精緻細膩,看不出來是利用採茶空閒時間完成的。小半天竹藝編織班班長劉雅惠:「用我們感情下來編,我們要展現出來的,不僅我們的情感我們的構思,還有我們地方特色。」 要達到如此的境界,這群媽媽們真的下了很多工夫,從刮青、剖竹、剖片等每個步驟,學得很仔細ㄧ點也不含糊。記者:「越剖越薄,你自己會不會怕削到手?」小半天竹藝編織班成員陳美雀:「不會啦!習慣了。」記者:「曾經削到手嗎?」小半天竹藝編織班成員陳美雀:「剛學的時候每個人都曾流血過,沒流血沒像剖竹片。」 小半天竹藝編織班成員曾素緞:「就是有不服輸的精神,人家能我們為什麼不能。」 憑著這股毅力,成立了竹藝工作坊,學習有成,現在媽媽們也變身為老師,舉辦竹編體驗營,設計簡單的風車、燈籠、蜻蜓,讓來到小半天的遊客也可以玩竹編。 還有另ㄧ項特色吸引遊客絡繹不絕,全國獨一無二的傳統竹炭窯,這裡曾經是土石流災區,竹林茶園瞬間消失,但現在已經有了新生命,孟宗竹又重回它的高經濟產值,成了日本人口中的黑鑽石。竹炭窯解說員林婉靜:「(日本)餅乾、麵、麵包、衣服化妝品,寢具或是鞋子都是用竹炭做的,?什麼他們大力用這種黑黑,像是很髒的東西,因為它很天然。」
    2005/07/02 23:16
  • 【一步一腳印】走進卯澳漁村 瞥見世外桃源

    離福隆車站不遠,就在濱海公路邊,一座漁村完整保留傳統風貌,名字來自凱達格蘭話,叫卯澳。走進貢寮鄉的卯澳漁村,發現老人多,這不奇怪,但老人們幾乎都在工作。 有老人在堆石頭砌矮牆,作社區改造,連負責社區大大小小事務的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溪水,也已經77了,他說沒辦法,這裡沒有年輕人啊!發展協會理事長張溪水:「看一些年輕人是不是會回來,我的希望是這樣,大家都說會啦!再幾年啦!我說你用嘴巴講啦!幾年兒子大一點啦!」
    2004/06/12 22:5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