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Poodang抖陰離婚抖動旅遊警示北投紅茶赴陸旅遊演藝生涯覺宗宏中醫陳妍希夾子電動大樂隊
  • 搜尋:

    研究中心 結果共609筆

  • AZ混高端!抗體為兩劑AZ的2倍 發燒率不到1%

    林口長庚日前啟動「AZ+高端」混打試驗,如今已有初步結果,試驗主持人、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榮今表示,混打試驗研究招募100位已打過1劑AZ疫苗的受試者,隨機分派接受高端或AZ為第2劑疫苗,施打第2劑後10天,發現「AZ+高端」的中和抗體效價顯著升高,約是「AZ-AZ」組的2.8倍,到第28天「AZ+高端」抗體仍顯著優於「AZ+AZ」組,約為2.1倍,且研究發現,兩劑疫苗間隔時間會顯著影響「AZ+高端組」的中和抗體效價,間隔4至6週者抗體效價顯著高於8至10週者,而混打高端的副作用也很低。
    2021/12/04 16:15
  • 獨/AZ混打高端抗體更多!副作用小 長庚明公布試驗結果

    指揮中心已開放讓接種AZ疫苗的民眾混打mRNA疫苗,但國內仍有多家醫院仍在進行多種組合的混打試驗,其中也包含高端疫苗的混打,林口長庚日前啟動「AZ+高端」混打試驗,如今已有初步結果,試驗主持人、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榮透露,初步分析指出AZ混打高端的中和抗體濃度確實高於打2劑AZ,且副作用也比較小,至於初步報告結果,明(4)日再對外說明。
    2021/12/03 13:43
  • 6.5強震襲日本本州! 「深度僅10公里」無海嘯警報

    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GFZ)表示,日本本州東南部今天遭規模6.5地震襲擊。
    2021/11/29 22:42
  • 終於能回家了!疫情降溫星馬邊境重啟 胡逸山:這是項「互惠互利」的措施

    自從去年三月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因為疫情關閉邊境以來,有至少25萬名的馬來西亞勞工滯留在新加坡,今天11/29,兩國終於開放邊境,啟用「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TL),完整接種旅客入境免隔離,僅需檢測。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和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資深研究學者胡逸山今(2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對於開放邊境,可說是疫情好轉後大程度向前邁進一步,而啟用『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而言更是大程度的開放,但雙方都有非常嚴格的防疫要求,只有『完整接種疫苗』、『篩檢呈現陰性者』才能使用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這點對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非常重要,因為疫情前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每一天人流往來,高峰期達到至少50萬人,完全開放後對雙方的社會經濟發展都很重要,新加坡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員,而馬來西亞需要從新加坡賺取外匯,故這是一項『互惠互利』的措施。」
    2021/11/29 15:55
  • 林芳正受邀訪陸 中日重啟對話?何思慎:日不會拿「台灣」當籌碼

    根據先前日媒的報導,前首相安倍晉三計畫明年拜訪台灣,此舉遭外界解讀是為了牽制被視為親中派的首相岸田文雄與外相林芳正,而日前林芳正也在電視節目上表示「已受邀訪問中國大陸」,但具體行程尚未決定。日本內部的政治角力是否會影響與中國大陸的國際關係?輔大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今(26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在美中雙方展開對話的狀況下,日本希望與大陸重啟交流並不意外。而其實自民黨內不分黨派皆與台灣保持良好關係,即便中日對話談及台灣,台海議題應該也不會成為日本操作中日關係的籌碼。」 另外,全球面臨通貨膨脹,為了抑制油價上漲,美國、日本等國預計釋出儲備石油。何思慎說明「日本在外交上仍十分配合美國,因此當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希望各國能夠釋出儲備石油,以增加供給、控制油價,日本便馬上跟進,不過由於日本自身儲備油量並非很充足,因此能力也有限。」
    2021/11/26 15:05
  • 北京大學成立4研究中心 全以「習近平思想」為名

    中共19屆六中全會甫結束,北京大學昨天一口氣新成立4個以習近平思想為名的研究中心,校方稱這是北大進一步學習貫徹習思想的重要舉措。
    2021/11/24 10:37
  • 元宇宙熱潮大陸降溫 點名監管10企業

    近來全球掀起一股「元宇宙」熱潮。大陸各行各業也紛紛加入相關業務,張家界風景區,成立元宇宙研究中心,賣火腿的食品公司也申請元宇宙商標,還有許多補習班,紛紛開相關線上課程,10天就賣了上百萬人民幣。對此現象,官方11月以來,陸續發給10家公司監管涵,試圖為這股狂熱降溫。
    2021/11/23 17:11
  • 有片/小心!成大研究這瓶「油」高溫精製後生成有害物質 糖果餅乾、奶粉通通中標

    你有注意過,你吃的糖果餅乾,用得是什麼油品做成的嗎?成大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進行為期兩年的大規模食品研究,發現,添加「棕櫚油」的食品,因為經過精煉或是高溫處理,會產生包括「縮水甘油酯」等3項有害物質,尤其在嬰幼兒奶粉或糖果餅乾的含量特別高,對於嬰幼兒與青少年的健康恐造成影響。
    2021/11/22 23:14
  • 「地球之肺」排碳量竟高於吸碳! 氣候變遷與毀林間 不得不注意的悲鳴

    「淨零碳排」可謂全世界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素來有「地球之肺」美稱的亞馬遜雨林卻被發現排碳量如今已高於吸碳量,不但無法遏制氣候變遷,反而會助長氣候變遷越加嚴重。今(22)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台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邱祈榮主任,,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正常林業的經營活動是把舊的樹砍掉後,再種植新的樹,林地還是維持林地用途使用,但目前農業用地、生產、建築開發等,導致很多天然林遭受劇烈破壞,對此我們統稱為『毀林』。」邱祈榮還提到「森林會行光合作用來固定二氧化碳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天然林被人為破壞後,它會把固定的碳釋放到大氣中,目前釋放出的二氧化碳量約是人類每年總碳排量8%到10%,僅次於大陸和美國。」
    2021/11/22 15:59
  • 成大研究:國人飲食有害物質暴露量高於歐美 籲食藥署訂指引

    棕櫚油是許多加工食品的常見添加物,不過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最近接受科技部委託,進行一項大規模的食品中3項有害物質,「2單氯丙二醇酯」、「3單氯丙二醇酯」與「縮水甘油酯」含量及民眾飲食暴露量研究發現,國人暴露量高於歐美國家,而且都已達到致癌風險相當大的程度,其中特別是添加棕櫚油的各式糖果餅乾及嬰兒奶粉的含量驚人。
    2021/11/15 11:08
  • 駁房企系統性風險 陸官方智庫:幾條魚不影響海洋

    中國近期多家房企出現財務危機。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今天說「幾條魚出現問題,不會影響海洋」,否認房市發生系統性問題。他也預料未來3至5年中國房價會呈分化趨勢。
    2021/11/11 15:47
  • 陸最新003型航母曝光!明年下水  美智庫:技術落後

    中國大陸在上海江南造船廠打造的003型航母,進度再曝光。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提供的衛星影像可以看到,在10月23日003型航母的外部組裝大致完成,CSIS分析最快明年2月就能下水,加入「遼寧號」與「山東號」的服役行列。
    2021/11/10 10:12
  • 大陸房企危機不斷 傳佳兆業官方座談會求助國企

    路透社(Reuters)引述知情人士說,中國國務院所屬智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昨天和多家房企、銀行召開座談會,日前未能如期兌付的佳兆業在會中呼籲國企協助民企補充現金流。
    2021/11/09 16:57
  • 全球聚焦氣候議題!台怎落實?周桂田:制定完整方案、架構

    G20峰會落幕,與會領袖同意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並達成減碳承諾,不過這項承諾並沒有訂定期限,不少國家元首對此成果感到失望,而在全球力拚節能減碳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推動並落實政策?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在氣候議題及能源轉型方面落後許多,尤其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未來若各國針對氣候治理制定規範,台灣輸出商品恐怕因此遭受制裁或加稅。」 另外,南韓積極推動氣候政策,除了提出「綠色新政」外,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喊出『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周桂田認為「雖然行政院目前有針對『零碳排』做出努力,環保署也預計徵收碳費,但台灣應參考南韓等國,訂定完整方案及架構,以因應未來公正轉型後,部分民眾所受到的衝擊。」
    2021/11/01 16:22
  • 人均7.2噸!大馬降低碳排面臨考驗 胡逸山:啟動可再生能源減少依靠柴油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即將於下周在蘇格蘭舉行,近期馬來西亞總理依斯邁沙比里也喊出,2030年時馬來西亞的碳排放量將降低至45%目標,但根據聯合國公佈的報告顯示,馬來西亞的碳排放成長率自1990年以來快速飆升,人均碳排放量達7.2噸,位居世界第26位,所以這項決策可謂困難重重。今(25)日邀請到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和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資深研究學者胡逸山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在八零九零年代馬來西亞經濟迅速成長,變成工業化國家,工廠林立促使大量發電需求,且馬來西亞主要以柴油發電,所以碳排放量偏高,加上馬來西亞是熱帶國家,民眾時常需要開冷氣,因而消耗大量電力,帶來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以及熱帶雨林在過去被大量砍伐,改種經濟作物,導致馬來西亞的人均碳排比世界工廠中國大陸4.6噸多。
    2021/10/25 14:58
  • 有片/未來吃紅蟳免靠進口?直擊MIT全人工養殖一條龍

    天氣漸漸涼了,每到秋天就是吃螃蟹的季節,其實台灣常吃的沙公沙母處女蟳,統稱紅蟳,百分之90都是國外進口,現在隨著市場不斷擴大,海水養殖研究中心也已經著手規畫建置蟹類專屬培育場,目前已經有了不少突破性的發現,而等到整個研究培育場技術成熟並能技轉給養殖業,預計將在2023年啟動。
    2021/10/17 00:07
  • 五倍券登場!無償取得配使用限制效果好 數位化將成趨勢

    「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數位化是未來趨勢,且有助於數據資料庫的建置、分析及運用,政府應把握這次振興五倍券的機會,積極輔導小商家數位轉型。 今年5月,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急速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由於管制趨嚴,餐廳禁止內用,電影院、健身房也暫時停業,內需型服務業陷入寒冬,不只營收大跳水,無薪假人數更是節節攀升。 有鑑於內需服務業受到重創,振興券挾著2020年「三倍券」的經驗,以「五倍券」之姿重新登場。不過,發現金好還是發券好,再次引起熱議,台灣金融研訓院、台灣經濟學會、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臺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研究中心特別舉辦「從三倍看五倍券效益」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討論如何借鏡三倍券經驗,提出建言供政府參考,期許未來政策能夠更臻完善。
    2021/10/15 00:35
  • 疫苗覆蓋率達八成!馬來西亞重開邊境 胡逸山:需要觀光客復甦馬來西亞經濟

    馬來西亞疫情趨緩,單日確診從破萬人降至千人,國內疫苗覆蓋率正逐步提高,預計年底將重新開放邊境,而馬來西亞政府也提到,等到接種率達到九成便會允許民眾不需事先申請,就能出國旅遊。今(8日)日邀請到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和新加坡國際事務學會資深研究學者胡逸山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馬來西亞國內社會活動已經完全開放,但因為疫情嚴重且變種病毒肆虐,導致在國內地區搭飛機也要接受嚴格篩檢,而馬來西亞的經濟以觀光、旅遊為主,需要外國旅客入境帶動經濟,這也是目前馬來西亞的首要任務,趕快經濟開放並復甦,才能改善國內失業率增加、商家面臨倒閉潮,甚至民眾被迫減薪的現況。」 胡逸山也補充道,「馬來西亞的疫情已經控制下來,雖比台灣確診數仍高,但相比之前新增病例數已經有改善,因為疫苗覆蓋率增加,目前成人的完整接種率已高達8成,現階段正在提升幼童等其他民眾的完整接種率。」
    2021/10/08 16:38
  • 貿易戰繼續?陸採購額未達標 傳美國不排除加重關稅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下週一(4日),將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的演講中,發表美國拜登政府對中國的貿易策略。根據消息人士指出,戴琪屆時可能會宣布中國未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排除施加懲罰性關稅。
    2021/10/02 10:05
  • 德國大選恐變天 梅克爾求選民支持保守派聯盟

    德國將於這個月26日舉行全國大選,根據德國「佛爾沙研究中心」最新民調顯示,總理梅克爾的保守派聯盟支持度,已跌至史上最低的19%,社民黨則將領先優勢,拉大至6個百分點。
    2021/09/08 14:16
  • 白搭?台新研究登期刊 隔板反增染疫風險

    為了防疫,現在不只餐廳,就連學校用餐也得架設隔板,不過國立中山大學科學研究中心最新在知名期刊科學中發表論文,說明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氣膠傳播,但各國採用防疫措施都是針對飛沫和接觸傳播,造成防疫破口,像是隔板就可能阻礙氣流流通,增加傳播風險。
    2021/08/28 19:03
  • 白搭?台新研究登期刊 隔板反增染疫風險

    為了防疫,現在不只餐廳,就連學校用餐也得架設隔板,不過國立中山大學科學研究中心,最新在知名期刊科學中發表論文,說明新冠病毒主要傳播途徑是氣膠傳播,但各國採用防疫措施,都是針對飛沫和接觸傳播,造成防疫破口,像是隔板就可能阻礙氣流流通,增加傳播風險。
    2021/08/28 13:58
  • 氣膠為病毒主要傳播途徑 中山大學論文登外媒

    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主導的國際合作團隊,27日發表跨國論文,指COVID-19氣膠傳播才是主要途徑,顛覆過去認知的飛沫或接觸傳播,引國際矚目,獲國際媒體報導。
    2021/08/28 09:39
  • 贈台400萬劑疫苗是口誤 翁履中:美盼台戰力提升

    美國聯邦參議員譚美10日接受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訪問透露,美國將贈送台灣400萬劑疫苗;不過,消息人士表示,美國已經捐贈台灣250萬劑疫苗,目前沒有追加。德州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翁履中今(1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姝叡線上訪問表示,「達克沃斯本身非常支持台灣,但她提到的疫苗數量不完全正確,此外,她除了協助美國捐贈台灣疫苗,近期還推動了台美在軍事上要緊密的結合,美國希望藉由軍售、軍力結合提升台灣國防意志和自衛能力,並在美中關係上扮演關鍵角色。」 另外,白宮近期宣布,美國總統拜登將在12月邀請民主國家元首、公民領袖,舉行線上「民主峰會」,雖然受邀名單目前還未出爐,但台灣也有望能夠參與。翁履中認為「美國想藉由全球民主國家的聚集對抗反美勢力,這是美國總統拜登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後一步,在美中關係升溫,且與中東國家關係不好的情況下,拜登政府希望各國盟友能團結,投入資源,盼能重回盟主的角色。」
    2021/08/12 15:30
  • 美議員曝訪台秘辛!憂韓國變「夾心餅乾」 全程偷偷來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6月時曾攜手同僚搭乘美國軍機來台,10日接受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訪問時也透露了當時來台的細節。達克沃絲指出,為了不讓南韓政府夾在美、中之間「難做人」,一切保密到家,只能偷偷來。
    2021/08/12 10:18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