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余苑綺老公曾心梅李妍瑾端午唐治平母輕生分手唐治平近況唐治平 低收入戶認屍
  • 搜尋:

    減碳 結果共1,228筆

  • 世界地球日「環保、健康」全兼顧 慢跑喘呼呼靠這解方

    今(4/22)是世界地球日,國民健康署響應環保促進健康,倡導綠色交通方式,透過走路或搭乘公共運輸代替開車,節能減碳保護地球,並邀請超馬選手分享「不喘跑步法」,教導民眾安全且輕鬆運動,促進健康。
    2022/04/22 15:15
  • 鴻海宣示2050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2030綠電逾5成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鴻海公布ESG永續發展環境(Environmental)領域7大長程目標規劃,包括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2030年綠電使用占比超過50%。
    2022/04/22 11:07
  • 追求2050淨零排放 長榮:歐盟碳稅成本不容忽視

    長榮海運副總經理王培均今天表示,追求2050淨零,但歐盟課碳稅使成本大增不容忽視;李長榮化工營運長兼永續長李啟志直言,開發循環產品不易,十年磨一劍也未必做到。
    2022/04/15 14:21
  • 重新擁抱更潔淨的地球 讓金融成為淨零排放推手

    今年地球日主題為「投資地球的未來」,期盼以金融帶動其他產業,早日落實ESG永續金融的目標,在積極減碳、降低實體風險的作為下,讓人們重新擁抱一個更潔淨的地球。
    2022/04/14 10:09
  • 華航宣布這機型使用永續燃油 獲國際碳揭露領導企業 

    環保意識抬頭,中華航空表示,響應國際減碳趨勢,宣示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放」目標, 2022 年獲得國際碳揭露專案(CDP)供應鏈議合評鑑(Supplier Engagement Rating, SER)評比為領導等級(Leadership),為全球航空產業佼佼者之一,顯見落實環境永續發展的作為持續受國際肯定。
    2022/04/07 16:29
  • 碳排大戶拚轉型!台泥「創能、輸能、儲能」3部曲

    水泥業製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成為碳排大戶,有業者積極實施減碳,架設全台首座純綠電充電樁,幫半導體.港鐵大廠處理廢棄物,當作水泥替代燃原料,未來還要處理全花蓮垃圾,投資佈局碳中和。
    2022/04/01 21:09
  • 提早1年半達標 台中iBike突破1000站

    台中市政府啟動iBIKE倍增計畫,在3年內設置1千個站點,如今提前達標,市政府宣布將繼續增設,讓民眾轉乘更便利,也能節能減碳。
    2022/03/29 20:19
  • 不是停電!響應地球減碳熄燈1小時 小7、麥當勞都加入

    「Earth Hour 關燈一小時」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發起,全球最大自發性公益減碳活動,在每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於當地時間晚上8時30分一起關上不必要的電燈1小時,明(26)日就是活動當天,目前超商7-ELEVEN、速食龍頭麥當勞、量販店家樂福、百貨Global Mall環球都將響應,將在明晚間8時30分起,關閉不必要的招牌燈和裝飾燈。
    2022/03/25 13:00
  • 減碳小確幸!財部加開雲端發票65萬組5百元獎

    財政部賦稅署11日表示,為促使雲端發票加速融入民眾消費習慣,今年統一發票自1、2月期起,每期雲端發票專屬獎500元獎的開獎組數從100萬組增至165萬組。
    2022/03/12 20:27
  • 連鎖超商長期投入企業永續 獲國際肯定

    聚焦減塑、減碳、惜食與永續採購四大專案,連鎖超商長期投入企業永續,更以實際行動推廣素蔬食減碳飲食,提倡綠色消費,獲得各界肯定。
    2022/03/11 10:55
  • 觀點/2022年亞洲金融論壇 主題聚焦環保轉型

    早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全球總體經濟有「儲蓄過剩」的現象;但在未來幾年,人類需要投資同等規模的大量金額,以發展減碳科技。
    2022/03/08 17:53
  • 淨零碳排海嘯來襲 調查:9成企業做不到完整「碳盤查」

    淨零碳排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現在許多國際品牌都要求上游供應鏈揭露碳排放量,否則將無法爭取訂單。有鑑於此,台灣廠商必須先做到「碳盤查」,也就是詳實計算並掌握排碳來源,才能逐步落實減碳工作。經濟部工業局最新表示,接下來將以「母雞帶小雞」的模式,也就是大企業帶頭、輔導中小企業,最終目標是170萬家企業都完成碳盤查,經過第三方單位認證後,就能獲得國際承認的碳足跡。
    2022/03/02 23:01
  • 新北拚環保奪5特優殊榮 侯友宜:減碳有你

    新北市府推動環保,在最乾淨城市,和政方政府清潔維護兩項考核,連續10年獲得特優,今年更成為全國唯一獲得5個特優的縣市,全力打造零碳城市。
    2022/02/23 21:09
  • 去年專利百大排行榜出爐 台積電1950件連6年奪冠

    經濟部今天公布110年專利百大排名,台積電以1950件蟬聯本國法人6連霸,不僅件數創新高,增幅78%也是歷年最大;而疫情帶動遠距商機,加上電動車應用與減碳熱潮,南亞科、中鋼、台達電今年也進入專利申請前十大。
    2022/02/15 18:00
  • 有片/二手衣別丟!「這些平台」幫你回收 還能換現金、折價券

    過年期間你有沒有除舊布新呢?最近很多人清出了不少二手衣,該怎麼處理比較好?不少人直接丟到舊衣回收箱,但其實可以不用急著丟!市面上有很多專收二手衣的管道,例如除了幫你把二手衣收走,重新創造最大價值。又或者現在有很多平台,能幫你把衣物變成各種「好康」,像是直接變成現金,或換成折價券、購物金,甚至有的還能「以衣換衣」,減碳又省錢。
    2022/02/08 23:28
  • 種樹換碳權 台灣林木碳價比較 柳婉郁:吸碳能力越強 總收入越高

    全球氣候變遷白熱化,節能減碳成了各國和各大企業之間的難題,而現在「種樹換碳權」國際間就評估,一噸碳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至3000元。今(7)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幫我們深入了解,柳婉郁表示,「2021年4月22號世界地球日,各國舉辦地球高峰會議後,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多國都宣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隨後7月歐盟氣候法修正,歐洲碳邊境關稅實施,以及10月底COP26舉辦,都很強調碳中和跟碳議價,導致市場上對於碳權需求大幅增加,許多企業開始用種樹換碳權的方式來抵消企業本身的碳排放,也間接造成國際上的碳市場價格節節升高。」
    2022/02/07 17:10
  • 剩食、醜蔬果大變身! 蔣萬安惜食做「永續鹹派」

    糧食浪費正在全球上演,國民黨立委蔣萬安特別在農曆年前,造訪全台第一家續食推廣餐廳「書屋花甲」,學習利用剩食、醜蔬果製作永續鹹派、麵包布丁,實踐「續食」理念,蔣萬安指出,面對氣候變遷衝擊,全民除了節能減碳,減少食物浪費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邀請大家一同響應,讓惜食、續食成為台北的全民運動。
    2022/02/03 14:27
  • 憂暖化!富豪獵地造林 巴西循環傘減少海塑

    買地造林或是讓大面積土地得以生息,能夠減緩氣候危機嗎?近期一群關注氣候,被稱為「綠色領主」的富豪們,透過購入蘇格蘭大片莊園來造林和復育生態的方式來對抗氣候變遷;不過此舉也引起當地居民不滿,並對行動的有效程度抱持高度懷疑。至於來到美洲這一頭,有巴西的新創以循環經濟概念,在城市設置雨傘租借服務來減少資源浪費;另外,雨傘還是用回收塑膠製成,破掉的傘面也會回收再做成包袋捐贈,已經在紐約市設置35台機台,更打算再增設100台。
    2022/01/26 20:00
  • 暖化惡果!雅典罕見大雪紛飛 加州冬火燎原

    暖化加劇下,極端氣候越趨頻繁,希臘雅典降下罕見大雪,導致交通癱瘓,學校也被迫關閉,部分地區還傳出停電消息,大雪紛飛的夜晚,無暖氣可用;官方表示這場雪預計影響到周三,也警告民眾非必要減少外出。而鄰國土耳其也受到暴雪影響,據估計全國有4600人因大雪受困,超過6700人被帶到避難所,但伊斯坦堡市長卻樂觀看待,認為降雪能緩解乾旱。至於美國西岸的加州,則在一月爆發罕見大火,消防部門警告恐怕已經沒有所謂野火季了。
    2022/01/25 19:52
  • 用電每年成長2.5%  王美花:雙管齊下力保供電無虞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說,台商投資熱、半導體產能滿載帶動用電成長,確保穩定供電是今年重中之重;因應減碳浪潮,今年將邁出去碳化第一步,台電將與西門子、三菱重工簽MOU,實施氫氣混燒及氨氣混燒。
    2022/01/25 19:28
  • 311後核能需求減 產業鏈凋零 日本核安劣化

    日本政府為了跟上國際綠能腳步,制定新能源計畫,其中核能因311受社會質疑,供電比例暫不調整,目標現有機組永續性使用。而福島核災後,核電需要下降,許多業者撤出產業鏈,部份零組件失去生產商;留存的企業也遠離核電產品製造,技術面臨失傳;相關科系更招生不足,學術界擔憂,核子工程人才培養陷入困境,恐怕難以解決未來核電問題,也讓日本核電安全性走向劣質化。
    2022/01/18 19:54
  • 全球最乾淨垃圾場在丹麥 兼具滑雪攀岩功能

    丹麥節能減碳深入日常生活,首都哥本哈根出現一座,號稱全世界最乾淨的垃圾處理場。它可以燃燒垃圾,轉化成電力,提供周圍15萬戶人家使用,過程中只會排放水蒸氣和少量二氧化碳,更特別的是它的外觀打造成滑雪坡道及攀岩區,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結合環保發電和休閒觀光的垃圾處理場。
    2022/01/10 15:59
  • 2050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面臨極大挑戰 能源轉型必付出社會成本

    全球淨零碳排已成趨勢,台灣將首次把「2050淨零碳排」入法,未來也會向排碳大戶收取碳費,但淨零碳排的架構,未來的能源轉型、路徑與可行性,目前都還沒能找出社會最大共識,畫出路徑圖,對於台灣能源轉型,各界也持不同看法。今(10)日邀請到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沈瑾暘線上訪問表示,「台灣在2016年開始加速『再生能源』發展,但實際面臨非常多的挑戰,當然世界各國在發揚再生能源的前幾年,也都會遇到『社會學習成本』,不管是生態考量或社會考量等都有案例。」周桂田補充「首先面臨到的『生態檢核』,環保署應該已經納入工作啟程中,而風能和光能也在加速進行,但台灣應該要再加速開發其他再生能源,例如:地熱、生質能源、水力等。」
    2022/01/10 15:55
  • 2025綠電占比恐無法達標 朱立倫:政府規劃太樂觀

    立法院預算中心預估,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無法達標。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表示,蔡政府再生能源的規劃過於樂觀,推行扭曲、過度依賴燃氣的能源結構,台灣恐面臨缺電、電價上漲及與減碳違背的三殺局面。
    2022/01/04 17:42
  • 大陸煤化工業拚轉型 環保能源製氫減碳排

    中國大陸力拚減碳,大量使用煤炭的化工企業也得跟著轉型。位於寧夏的能源化工基地,原本每年消耗240萬噸氫氣,進行煤炭加工,光是要製造這些氫氣就會產生高達5600萬噸的二氧化碳,現在當地業者開始改採環保能源,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發電來製造氫氣,大幅降低排碳量。
    2022/01/04 16:4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