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食品工廠法拍寶林中毒案生命的麥田狄鶯老化台中預購大愛劇南屯地震
  • 搜尋:

    服藥 結果共918筆

  • 指揮中心研議醫院皆備專責病房 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

    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為維持醫療量能,指揮中心今天開會研議所有醫院開設專責病房,另外孕婦口服藥物使用標準放寬同步討論,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最新疫情及防疫事宜。
    2022/05/10 10:56
  • 確診等嘸藥 男咳血絲問3醫院長者送醫轉中症

    5/5才剛宣布開放抗病毒藥物送藥到宅,但民眾批評成效很差,有確診者不舒服咳血絲,詢問了三家醫院,才拿到口服藥,另外也有染疫長者等不到藥,送醫後已經轉為中症,目前28萬人確診,但口服藥只開出不到2千人份,透過藥局發配的更只有37份。
    2022/05/09 14:02
  • 醫籲放寬孕婦口服抗病毒用藥 指揮中心:10日開會討論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昨天一名新北市孕婦染疫後母嬰雙亡,醫學會希望設計孕婦輕中重症分流指引、放寬染疫孕婦用藥標準,指揮中心預計10日與專家開會討論。
    2022/05/08 18:23
  • 網傳口服藥僅中重症能用 羅一鈞澄清:適用輕症、無症狀

    隨著國內確診人數不斷攀升,需要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的個案,也不斷增加,先前不少專家質疑指揮中心把口服藥「管太緊」導致不少人無法在黃金時間緊急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近來網路也流傳,口服抗病毒藥物僅有中重症個案能使用,對此羅一鈞在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澄清,口服抗病毒最主要用在無症狀跟輕症不是中重症個案使用,而是無症狀跟輕症。
    2022/05/08 14:31
  • 小胖林育羣確診!「喘不過氣」爆7症狀 狂吸氧氣瓶自救

    因參加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踢館賽一戰成名的歌手林育羣,昨(6)日晚間公開自己確診的消息,快篩驗出兩條線,立即前往醫院做PCR,出現喉嚨痛、頭暈、發燒等症狀,一度喘到必須吸氧氣瓶自救,所幸經過休養與服藥,狀況已好轉許多,目前持續觀察當中。
    2022/05/07 09:12
  • 世衛:新冠全球1500萬人死 美研究:Omicron一樣嚴重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兩年多,至今各國通報世界衛生組織死亡人數450萬,但世衛最新報告指出,這當中黑數相當多,實際死亡人數恐是通報的近三倍,達1490萬;其中印度更有近一半死亡至今沒有通報,世衛估計的死亡人數,是印度官方的十倍,不過遭印度政府否認。而最近美國疫情也再次悄悄升溫,單日平均新增確診又將近6萬例,而最新一份研究指出,Omicron其實不像先前各界假定的多輕症,在列入疫苗的影響後發現,Omicron其實跟其他變種病毒一樣嚴重,強調疫情下疫苗和加強針接種的重要性。
    2022/05/06 19:51
  • 估全台恐360萬人確診 陳時中曝「口服藥進貨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開放確診者在居家照護期間,可以申請口服藥,昨(5)日配發2萬人份的口服藥物到全台57家和心藥局,不過指揮官陳時中日前估計,全台確診人數恐達360萬人,外界擔心藥物量可能不足。對此,陳時中今(6)日表示,已經進貨37萬多份,以確診數360萬來說,「一定會夠」。
    2022/05/06 14:52
  • 巴西、默沙東合作抗疫 將生產新冠口服藥「莫納皮拉韋」

    巴西克魯茲基金會(Fiocruz)今天宣布與美國默沙東製藥公司(MSD)簽署合作協議,將生產針對COVID-19的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2022/05/06 09:44
  • 來了!「輝瑞口服藥」送藥局「65歲、慢性病」先給

    中重症今天(5/5)新增73例,包括5例死亡個案,最年輕20多歲男子,長期臥病使用呼吸器,肺炎併發呼吸衰竭,在這疫情飆升期,死亡和重症勢必增加,5/11後中重症可能來到250人,中央目前也配送輝瑞口服藥到核心藥局,先治療14種適應症的居家照護確診者。
    2022/05/05 19:10
  • 快篩陽性怎麼辦?6大重點一次看 口服藥這樣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8420例本土個案,國內疫情嚴峻,染疫數字持續飆升,若民眾確診後該如何因應呢?《TVBS新聞網》整理了以下資訊為您解答。
    2022/05/05 15:09
  • 確診者居家照護申請口服藥!指揮中心曝領法、資格 一圖懂

    指揮中心開放確診者居家照護可申請口服藥,今(5)日配發2萬人份的口服藥物到全台57家藥局,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輝瑞和莫納皮拉韋的口服藥申請上,如確診者符合65歲以上、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吸菸/戒菸者、慢性肺病等疾病,不需等待衛生局通知,即可透過健康益友App、健保快易通App和醫院遠距醫療進行看診,醫師評估後就能開立,再由藥師作取藥、送藥。
    2022/05/05 14:42
  • 居家照護口服藥、電子圍籬退場 陳時中下午說明

    國內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口服藥送藥到宅完整流程將於今天公布,另外,居家隔離電子圍籬退場事宜也可望定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下午說明最新疫情及防疫相關事宜。
    2022/05/05 11:18
  • 口服藥開放居家照護使用將上路 陳時中下午2時說明

    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社區藥局將有抗病毒藥物,預計最快本週口服藥開放居家照護使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2時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概況及防疫相關事宜。
    2022/05/04 10:53
  • 確診衝破2萬+5死!周末達7萬? 陳時中:差不多

    今天(3日)國內確診案例突破2萬人,不過境外移入個案僅剩37人,指揮中心再度放寬境外居家隔離天數變成7+7,而指揮中心也說,未來居隔者有機會透過醫師診斷判斷成確診,但快篩陽代替PCR,基於法律問題暫不開放,輝瑞口服藥也將陸續配送到醫院和社區藥局,加快開立速度。
    2022/05/03 18:01
  • 口服藥遭批管太緊?指揮中心下放社區藥局 居家照護可用 

    本土個案飆升,今(3)日超過2.3萬人確診,再創新高,先前不少專家批評指揮中心對口服抗病毒藥物「管太緊」導致適合用藥的確診者根本來不及使用到藥物,對此,指揮中心表示,今天已經開始配送各縣市的應變醫院,週三起會配到各縣市社區藥庫和核心藥局,門診、急診醫生都有權限開立。
    2022/05/03 15:48
  • 口服藥「管太緊」?僅用約800份 邱淑媞:共存變共亡

    國內疫情今(2)日確診1萬7801人,中重症累績人數也持續增加,目前中症累積240人、中症35人,其中還有18人死亡。不過國內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量,目前卻僅用了800多人份,遭批評是管太緊,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批評「共存會不會變共亡?」直言很多長照機構已經在集體感染,反問政府用藥沒?
    2022/05/02 16:52
  • 差點「藥」命!小黃司機服藥後突感暈眩 逆向連撞12車

    夠「藥」命! 台北市萬華區環河南路二段,今日上午8時許驚傳連環事故!62歲張姓計程車司機,早上在家服用感冒藥物後準備上班,未料,路途中他突然感到一陣昏眩,導致車輛失控衝進對向車道,沿路擦撞3輛汽車、9輛機車,所幸未造人員傷亡,張男也幸運毫髮無傷。
    2022/04/29 14:37
  • 終於能盛大過節 巴西及荷蘭與病毒共存

    全球許多國家,逐漸走向與病毒共存,像是巴西睽違兩年,重新舉行盛大嘉年華,荷蘭知名的國王節活動,同樣隔了兩年才回歸。亞洲部分,新加坡擴大解封,去購物中心終於不用出示接種證明,還有菲律賓和尼泊爾等,陸續迎來外國遊客。就連曾經單日數十萬確診的美國,都宣布脫離大流行階段,只是仍強調不代表疫情結束,因為兒童確診還是有上升趨勢,但認為下階段防疫,會更聚焦疫苗和治療上,擴大研發採購口服藥物。
    2022/04/28 22:25
  • 解封後疫情持續趨緩 南韓擬5月「室外摘口罩」

    南韓宣布解封「和新冠共存」之後,確診規模持續趨緩,目前已將新冠肺炎,視為和結核、水痘同等級的「二級傳染病」;文在寅政府鬆綁防疫,現在更積極推進「社區新冠照護」,確診者能就近接受診療和領口服藥,而最快5月份確診甚至不再需要隔離。最新消息更傳出,南韓中央已經拍板,最快5月初解除室外口罩令;不過南韓新舊政權將在5月10日交接,準總統尹錫悅交接團隊,公開「新冠百日防治指南」,明顯和文在寅政府不同調,南韓的解封之路,可能還有變數。
    2022/04/28 19:54
  • 怕確診被隔離故意不篩? 別錯過5天黃金治療期

    國內疫情升溫,卻民眾擔心確診後,就得面對隔離等諸多不便,而不願意配合採檢,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與台灣感染管制學會聯合呼籲,以輕忽態度面對「看不見的敵人」是最可怕的,是最令人擔憂的現象;65歲長者、有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懷孕、免疫功能疾病者,都是重症高危險族群,現在已有口服藥物,要把握治療黃金時間,也就是有症狀的5天內,及早篩檢、適時評估用藥是關鍵,別對自己的健康太有把握,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2022/04/28 11:36
  • 北韓深夜閱兵慶建軍90周年 金正恩:決心發展核武

    北韓慶祝建軍90周年,周一(25日)晚間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一起亮相,閱兵式上出現了火星17型洲際彈道飛彈等尖端武器;不過更引發關注的,是核武研發大將李炳哲的回歸,去年李炳哲才因防疫失利遭到拔官,金正恩卻既往不究,讓李炳哲重返權力核心,就是為了表明「發展核武」的決心。金正恩在閱兵式演說上放話,北韓接下來會以最大力度強化核武,而一旦國家利益受損,核武器的用途,將不只限於遏止戰爭;一席話就被解讀是衝著韓美而來,挑釁力道明顯加重。
    2022/04/26 20:00
  • 「吸菸」重症風險高50% CECC放寬可用口服藥

    本土疫情持續蔓延,對於藥物整備與使用,指揮中心把「吸菸」納入重症高風險因子,原因是國際文獻中發現,吸菸或曾吸菸已戒菸者,確診後演變成重症的風險,比不吸菸的人高出1.5倍,相當於增加50%重症機率,也將列為可考慮做口服藥放寬使用對象。
    2022/04/24 21:55
  • 口服藥指引條件修正 羅一鈞:有吸菸重症風險高1.5倍

    國內本土病例今(24)日飆破五千人,來到5092人確診,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口服藥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大,陳時中今(24)日表示第一批口服藥今日會全部到位,而指揮中心近日也鬆綁用藥條件,包括有吸菸史納入、高血壓病史移出用藥指引等。
    2022/04/24 14:45
  • 吸菸者染疫「重症風險高」 醫師評估後可用口服抗病毒藥

    因應COVID-19治療用口服抗病毒藥儲備充足,指揮中心近日鬆綁用藥條件,染疫個案若有吸菸史、慢性肝病、失能、精神疾病等都可由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旅館進駐醫師評估用藥。
    2022/04/23 20:03
  • 輕症藥師送藥! 24hr內送抵「拍照記錄+聯繫」

    輕症在家居隔政策已經上路,現在還搭配藥局,由藥師幫忙送藥,今天(23日)我們請藥師實際來示範送藥流程,送抵後還得和外送員一樣拍照,聯繫民眾,而輝瑞抗病毒口服藥,下一批將會送抵70萬劑,健保署提醒,有10大類藥物,和1千多種藥品,不能交互混用。
    2022/04/23 13: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