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人工智慧尾款研發中心 光電系 面試汽車NVIDIA孫安佐被逮阿婆水果潮境公園
  • 搜尋:

    急診室 結果共1,463筆

  • 急診分流遭嗆「出事誰扛」 護理師哽咽盼同理心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今天即便是國際護師節,護理師仍在防疫第一線堅守崗位,扮演重要抗疫角色,從去年原本專責病房護病比1比5,在本土暴增下,護病比甚至飆到一比九,等於照顧病患多了三到四倍,尤其急診室最有感,每天塞爆的篩檢民眾,讓他們承受著龐大身心壓力,民眾心急護理師也能體諒,但急診量能有限,也盼大家多點同理心。
    2022/05/12 13:42
  • 基隆家長怒控兒童快篩通道虛設 市府:是分流還是要排隊

    基隆市政府5月9日公布,有3家醫院開設兒童看診快速通道,一名家長的孩子發燒無力快篩陽性,帶到基隆三總急診室,院方卻說沒有小兒科醫生,沒有兒童快速通道,讓家長相當氣憤,市府表示提供分流加速服務,但不要誤會快速通道就不用排隊,另外台南也有民眾指控,讀幼兒園女兒被匡列,家長陪居隔,只領到一劑快篩,市府卻說已領完三劑。
    2022/05/11 18:56
  • 說好醫檢師獎金?立委爆台大「當禮金發」

    疫情延燒,急診室外排了不少等待PCR的民眾,讓醫檢師超時加班,衛福部體恤第一線人員的辛苦,一件PCR撥補1000元獎勵金,但立委就爆料,有醫院沒發獎勵金,還把獎金當禮金在中秋節發,甚至還有醫院明明都拿到錢了,卻從去年中開始就沒再發了。
    2022/05/11 18:50
  • 救救急診室!醫喊「別再來了」:最安全的地方是這裡

    「你嘛幫幫忙,救救急診室吧!」本土疫情嚴峻,醫療量能嚴重不足、前線醫護人員苦不堪言。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發文疾呼,台灣大街小巷穿梭病毒,若擔心被感染就不要出門,且是去病毒最濃的區域;這時候待在家裡,「才是整個社區最安全的地方」。
    2022/05/10 16:55
  • 醫療量能爆!急診需求增8倍 亞東醫院院長籲開放電話門診

    本土COVID-19疫情未歇,急診量能拉警報,亞東醫院院長邱冠明今天表示,過去一個月內每日急症需求達前3年急診室人次的8倍,呼籲指揮中心開放電話門診,改善看診效率。
    2022/05/09 21:57
  • 男大生車禍肝腎破碎命危!醫跨海「接力救援」擊退死神

    家住新北市的一名男大生,在金門求學時發生車禍,送往金門醫院急診室,呈現嚴重內出血與重度休克,儘管當下立即安排手術,但狀況實在危急,必須送回台灣本島治療,派駐支援的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康醫師,當機立斷聯絡飛機,並與其他醫護人員上機。抵達桃園機場後,隨即送至醫院動手術,與死神纏鬥數天,男大生康復出院。林口長庚決定曝光這起救援事件,感謝醫療團隊的付出,以及彼此的相互合作。
    2022/05/09 21:20
  • 防疫險理賠數位證明取代診斷書?業界反彈 黃天牧親上火線

    為舒緩擠爆醫院急診室請醫生開立診斷書的人潮,金管會擬以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替代醫生診斷書作為防疫險理賠審核文件,不料引爆業界全面反彈,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更親上火線處理。
    2022/05/09 10:52
  • 驚死!快篩陽民眾沒「預約PCR」 突闖診所疫苗排隊區

    現在你要去PCR公費篩檢,都必須要是「快篩陽性者」才可以,不論在醫療院所、急診室,或最新加入的190家診所都一樣,不同之處在於,診所PCR,您一定要先上網查,哪些診所配合,並且打電話去預約!今天我們記者採訪到一半,就碰上「快篩陽性」民眾,沒預約直闖診所,而當時診所外一堆人,都是還沒打滿3劑疫苗,排打疫苗的。
    2022/05/07 15:18
  • 台大醫工會宣告失守求救!急診室逾10同仁染疫 2護師顧百人

    國內疫情嚴峻,醫療量能吃緊,台大醫院工會今(7)日發出聲明,直言疫情急遽攀升,醫院宣告「失守」,即日起正在居家隔離、自主防疫與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人員,只要快篩陰性都必須回到醫院工作;更透露台大急診室同一時間超過10位醫護確診,更出現2名護理師必須照護100名病人的狀況,疾呼政府儘速改善現有情形。 ​​​​​​​
    2022/05/07 13:16
  • 流感化不是好事!醫揭這年「死亡率21%」:急診室塞爆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2年多,各國陸續解封,指揮中心逐步放寬管制措施,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目標。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分析流感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直言如果「流感化」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流感每隔數年就可能發生較大的突變,尤其2016年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高達21%。
    2022/05/07 10:07
  • 確診者衝急診「只為開診斷書」 醫喊話保險業:沒人力了

    本土疫情持續嚴峻,國內醫療量能吃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下週四(12日)起包括居家隔離、自主防疫及居家檢疫等3類對象,若「快篩陽」即視為確診。對此,有保險業者主張,理賠依據仍以診斷證明書為主;面對確診者湧入急診室,其中不少人更是衝著證明書而來,讓急診科醫師田知學喊話:「已經分不出人力去開如此大量診斷書!」
    2022/05/06 20:52
  • 急診排長龍嘸驚! 需就醫「越過採檢」直接問

    近期有幾個因為急診塞爆,民眾無法即時就醫而發生憾事的案例!為了紓解急診量能,雙北幾個大醫院都已經調整分流,除了設置新冠急門診,採檢完可以直接看診拿藥回家,隨著居隔制度調整,原本有症狀者、快篩陽性和匡列、解隔者採檢都要在急診室做PCR,現在已經以社區篩檢站為主,只剩小朋友需要兒科急診,才會在門口排隊。
    2022/05/06 19:44
  • 嬰幼兒確診出現「這些症狀」趕緊送急診 專責病房拉警報

    5月3日,本土確診個案首度單日破「兩萬人」,再創新高,隨著疫情延燒,指揮中心在之前都強調全台專責病床數是足夠的,但走訪新北市第一線醫院急診室,深入了解醫院專責病房的佔床率,都已經8、9成滿,而台北市的專責病房空床率只剩下29%,已經是拉警報。
    2022/05/03 23:09
  • 慟! 輕症狂湧急診「OHCA等嘸醫生」身亡

    疫情升溫,輕症患者塞爆急診室,北市聯醫就有一位民眾OHCA,得不到及時治療而死亡,而亞東醫院也有1歲小朋友因昏睡不醒,被都是快篩陽性的父母帶往醫院就診,但輕症掛號的人很多,導致重症孩童花了1個多小時才得到治療。
    2022/05/03 20:22
  • 別塞急診!「即起快篩陽才PCR」 急診祭5措施

    國內確診數不斷增加,為了紓解醫院急診量能,指揮中心宣布,現在起快篩陽性才能做PCR,也提出急診紓解五大措施,以亞東醫院來說把急診分成8大類病人,依照不同風險來做採檢,而光是周日一天,急診和社區篩檢站就採檢1500人,是平常人數的3倍,還有新竹馬偕醫院,傳出一對情侶怕耽誤看診,隱匿快篩陽闖入急診室。
    2022/05/03 13:25
  • 民眾擠爆急診!1重症亡 護理泣:院內群聚快撐不下去了

    台灣疫情延燒,醫療量能也較緊繃。不少民眾快篩陽性便直接前往醫院急診採檢,嚴重壓縮到中重症患者急救時間。對此台北市聯合醫院工會也呼籲民眾,若無「緊急醫療」的需求就不用跑來急診室,不僅會增加自己染疫風險,也會影響到真正需要的重症患者,日前就有位OHCA患者因此過世。就連在論壇上,也有人爆料「醫護人員就算確診還要上班,因為人力不足,跟衛生署通報後,就不需要隔離,必須回醫院上班。」可見人力非常吃緊。
    2022/05/03 13:19
  • 急診快塞爆!醫師籲落實輕重症分流 守住國內醫療量能

    本土疫情持續爆發,連日以來確診數都破萬,今(2)日確診數更高達17801例,不過這數字似乎還沒到達最高點,指揮中心先前曾預告,在5月中下旬疫情才會到達高峰,對此,目前的醫療量能狀況引發關注,醫院急診室外也陸續出現大排長龍的現象。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急診是處理最危急病人的場域,如果轉來當作是一般民眾快塞陽的處理場域,會造成急診壅塞的情況發生,急診醫學會也一再呼籲民眾,如果快塞陽應該要先到社區採檢站做PCR確認,而不是都要往急診去,故急診的壅塞情況一定要獲得解決,才能夠很有秩序的做輕重分流動作。」
    2022/05/02 16:17
  • 疫情煞不住「民眾跑醫院做PCR」 醫示警2地恐塞爆

    本土疫情進展加劇,在快篩試劑一劑難求的情況下,不少人憂心染疫,跑急診室做PCR採檢,以篩代隔成為必要之需;指揮中心日前公布,65歲以上長者、免疫機能不全的病人可開放第四劑施打,指揮官陳時中仍呼籲盡快接種疫苗,才可以加快速度回覆正常生活。
    2022/05/02 15:09
  • 6月嬰高燒、翻白眼 父控等1H「延誤治療」致死

    疫情急遽升溫,也讓各大醫院的急診室,醫療量能受到考驗。然而有父親控訴,日前家裡6個月大的孩子,高燒39度,甚至出現發抖、翻白眼,結果醫護人員卻要他們繼續排隊,等了1個多小時才開始急救,最後宣告不治,家屬痛批院方延誤治療。
    2022/05/01 21:22
  • 採檢塞爆憂排擠急診者 陳時中:別往醫院衝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每天醫院外的急診室都塞滿要採檢民眾,就連晚上同樣有排隊人潮,醫師直言急診人力忙翻,甚至還要從其他科室調配人力支援,畢竟急診原本就有非新冠的緊急治療民眾,現在又多了採檢需求,指揮官陳時中只能不斷呼籲,快篩陽性或有症狀的民眾,再到醫院採檢。
    2022/05/01 21:19
  • 4天確診破萬 「1地方炸滿人」他籲沒事少去:病毒最多

    國內疫情嚴峻,確診數日漸增多,不少民眾為確認是否染疫,紛紛到醫院急診篩檢,讓篩檢量能相當緊繃。對此陳時中呼籲先居家快篩,「盡量別往急診走」,而知名律師也直言沒事少去,因為病毒最多的地方「就是急診室」。
    2022/05/01 16:23
  • 6月嬰高燒、翻白眼 父控等1H「延誤治療」致死

    疫情急遽升溫,也讓各大醫院的急診室,醫療量能受到考驗。然而有父親控訴,日前家裡6個月大的孩子,高燒39度,甚至出現發抖、翻白眼,結果醫護人員卻要他們繼續排隊,等了1個多小時才開始急救,最後宣告不治,家屬痛批院方延誤治療。
    2022/05/01 14:06
  • 6月大嬰發燒39度翻白眼!醫院逼等1小時 媽心痛看兒斷氣

    新北一名6個月大的男嬰28日發高燒39.2度,而且翻白眼、全身發抖,身體狀態極差。家長緊急將孩子送到桃園某一間醫院,由於疫情規定,只能在急診室戶外診療區等待,還被院方以「照程序走,不是只有你一個在掛號」回應,足足等了1小時,眼睜睜看著孩子猝死,氣得父親控訴醫院延誤治療。
    2022/04/30 22:19
  • 他細數「3大現況」 怒批陳時中:想選市長快辭職

    台灣疫情延燒,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喊出「與病毒共存口號」,許多縣市也都跟進實施。不過每日確診人數紛紛破千,今(28)日甚至破萬人,取消實名制、快篩劑買不到等社會現象,甚至擠爆醫院急診室驗PCR,讓林士峰藥師看不下去,在臉書發文痛批「如果陳時中想選市首長,應該盡早辭職」。
    2022/04/28 14:58
  • 急診單日來診數爆「歷史天量」 醫嘆:只求做好2件事

    台灣近來疫情嚴峻,確診數屢創新高,各大醫院急診也塞滿待篩檢的民眾,醫療粉專《搶救急診室》就在臉書分享,北部某間醫院的急診來診量達到「歷史天量」,由此可見前線醫護人員的辛勞,也呼籲民眾務必做好2件事情。
    2022/04/28 12:4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