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席捲全球2年多,各國陸續解封,指揮中心逐步放寬管制措施,走向與病毒共存的目標。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分析流感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直言如果「流感化」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流感每隔數年就可能發生較大的突變,尤其2016年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率高達21%。

謝宗學在臉書粉專「Dr.E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表示,感染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約

更多新聞:梅雨季要來了!午後變天 滯留鋒襲台「氣溫驟降」時間曝
他強調,傳統四種冠狀病毒十分穩定,幾乎不會致死,只會造成感冒症狀;新冠肺炎病毒目前雖然不斷變異,但沒有像流感病毒一樣累積足夠的變異後,明顯增加重症率和致死率,而是朝輕症化的方向走,「只是遠高於流感的傳播力將快速讓大量民眾染疫,拖垮醫療量能。」
對於Omicron變異株的超高傳播力,謝宗學認為,會隨著染疫人數不斷增加而逐步衰退,每一個康復的民眾將成為可靠的屏障,慢慢讓傳播速率減緩。「若未來沒有發現變異株朝增加重症的方向前進,期待經過幾波、數年大規模的傳染後,或許最終會朝著『感冒化』前進,變成跟傳統冠狀病毒一樣,不再對人類造成威脅。」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美國大都會名作登場◢
◤啟動夏日換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