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小巨蛋颱風中樂透地震狄鶯演唱會孫安佐呼麻南投埔里姓氏孫安佐
  • 搜尋:

    FOCUS午間新聞 結果共850筆

  • 關係生變?德拉吉上任阻三陸企投資案 李登文:陸投資目的不單純

    義大利政府在G20羅馬峰會期間,首度向大陸公開表示「關切台海緊張情勢」,過去中、義關係緊密,義大利也率先與大陸簽署「一帶一路」倡議,但隨著新任總理德拉吉上任,抗中態度越來越強硬,甚至直接阻斷三項陸企投資案。旅歐資深媒體人李登文今(10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外界早有預測德拉吉立場和理念與歐美國家較相近,而阻斷的三項投資案中,義大利甚至啟動『黃金權力』,藉此保護『對國家利益有重要戰略意義之資產』。」李登文補充「其實不論是一帶一路或投資案,皆涉及具有『戰略敏感性』及『與陸有競爭關係』的產業,義大利政府也驚覺大陸投資目的並不單純,未來相關審查勢必會更加嚴格。」 另外,冬天來臨,天然氣供給十分重要,日前俄羅斯宣布將提供歐洲天然氣,消息一出,飆漲不斷的天然氣價格立刻下跌。李登文說明「這次的輸氣量其實只有平時的五分之一,但已成功讓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下跌約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運輸並非經由海底管線『北溪二號』至德國,而是透過波蘭,再轉交至德國。」李登文強調「歐洲天然氣庫存創下十年來新低,而歐洲有40%天然氣來自俄羅斯,若俄方未持續、足夠,且穩定供應,那麼歐洲天然氣價格隨時有可能再次飆漲。」
    2021/11/10 15:57
  • 雙十一購物節開跑!陸祭八規範整治亂象 無具體罰則有用?

    號稱全年最優惠促銷的雙十一購物節即將開跑,此購物節起源於大陸天貓集團,交易額年年升高,同時也釀造許多亂象,因此今年大陸市場監管總局提出八個規範,希望能整治購物節亂象。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0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雖然大陸官方嚴格規範促銷行為,但並沒有提出具體罰則,因此陸媒也出面呼籲『一次懲罰勝過千次警告』。」陳韻雯補充「許多電商選擇將活動提前至10月底、11月初開跑,天貓集團也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除了香港首次加入雙十一活動外,台灣也可使用信用卡參加預購活動。」 另外,大陸東北及內蒙古遭受強降雪襲擊,多地積雪達歷年極端值,甚至傳出內蒙古有超過5千多人受災、1人死亡,陳韻雯說明「內蒙古通遼市降雪超過46小時,累積降雪量達81毫米,當地被迫停班停課,此外,北京兩大機場也因為降雪導致上百架次航班取消。而大陸東北除了雪災外,目前仍是疫情熱區,因此當地超市出現搶購潮,民眾紛紛屯糧、囤貨,且根據大陸氣象局預測,未來三天東北應會持續降雪,恐怕使得防疫更加困難。」
    2021/11/10 15:44
  • 把美軍當假想敵?解放軍設假航母演練 翁履中:盼2027年擁有強勢壓制能力

    近期美國海軍研究協會新聞取得衛星影像研判,大陸在新疆沙漠建造美軍航艦等比例模型,疑似把美軍作為假想敵演練,對此,大陸外交部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則表示,大陸軍事訓練目標很明顯,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美國進入印太地區。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過去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建造模擬美軍暗地,此舉解放軍早就開始了,只是近年來,開始對美國大型船艦,尤其是航空母艦,製作類似模型進行軍事演習,這可以清楚知道中國大陸的目標是希望到2027年所建置的武力準備,能在第一島鏈範圍內擁有『強勢壓制能力』,而要做到能夠抵擋外界威脅,甚至嚇阻美國,就必須以阻擋美國軍事投射到印太地區方向準備。」
    2021/11/09 15:53
  • 深化美日同盟!岸田文雄將與拜登會談 施勗皓:COP26峰會對日本意義重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COP26峰會,與美國總統拜登短暫會面,雙方同意在今年底前安排正式會面,討論美日同盟、印太區域等共同擔心的議題,近期岸田文雄因內政問題,12月難以前往海外參訪,因此向美方提議,11月就進行美日元首會談。今(9)日邀請到日本獨立記者施勗皓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COP26峰會是岸田文雄上任後首趟出訪行程,在日本眾議院大選結束後隔天開票結果一出爐便飛往英國參加,對岸田文雄來說,此趟行程有兩大目的,第一、表達日本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貢獻立場,第二、能夠與美國總統拜登見上面,因為在美日同盟基礎上,日本不斷地強化跟美國的友好關係,所以儘管時間倉促,日媒仍認為這趟能跟拜登總統碰面及確定今後的訪美行程,並進行正式會談,可謂意義重大。」
    2021/11/09 15:44
  • 20大人事布局悄展開?習近平手握七名常委生殺權?

    中共第19屆六中全會昨(8日)正式開幕,而早在六中全會前夕,部分省級官員換屆展開,讓外界不禁猜想,20大人事布局是否已悄悄展開?另有消息指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為了集中權力,20大政治局常委未必維持七人,常委人數變動將成為各界關注焦點。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9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其實在胡錦濤時代,政治局常委人數多達9人,因此也被形容是『九龍治水』,但習近平掌權18大後,就將常委數改為7人,這次在須鞏固地位之際,是否會再次更改常委人數,值得關注。」陳韻雯補充「專家也分析,各官員為了提交『業績』、拚明年20大時升官,紛紛響應習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政策,導致上半年大陸爆發多起大規模監管風暴。」 另外,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今年前十個月,大陸對台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662億美元,出口額年增31.7%、進口額則年增26.6%,而明年1月RCEP生效後,兩岸貿易往來是否會出現變化?陳韻雯說明「除了兩岸貿易外,大陸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也達4.8兆美元,年增幅超過三成,不論是對東協、歐盟,或美國,貿易額皆有所成長。而明年RCEP將上路,這將是大陸及日本首度共同簽署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未來雙方將透過該協定,相互關稅減讓,甚至有望免除關稅,經濟關係密不可分。」
    2021/11/09 15:34
  • 台ICT產業帶頭減碳 上下游聯手努力 彭啟明:危機意識高但行動力不足

    COP26正在英國舉行期間,隨著世界各國紛紛喊出減碳政策,台灣也宣布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今(8)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彭啟明,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因為疫情原因,很多代表無法前往參加這次的COP26會議,而他這次以台灣氣候聯盟秘書長的身分參加COP26,『台灣氣候聯盟』是由台達電、台積電、友達等8個ICT產業所組成,目的是要告訴大家ICT產業在全球供應鏈裡,因蘋果、亞馬遜、微軟等大廠陸續宣布要達到『淨零排放』,故下游的ICT產業也會跟著做出改變,這項主動承諾減碳目標,帶領自家供應鏈一起行動的行為獲得各界好評。」
    2021/11/08 16:35
  • 外媒分析台海戰役六套劇本 可能性高?陳一新:攻離島是多此一舉

    根據《路透》分析,台海戰役的六套劇本包括「封鎖馬祖」、「入侵金門」、「接管關務」、「全面封鎖」、「空襲與飛彈攻勢」,及「全面入侵」,也有美國學者推測,大陸可能會透過入侵外島,來測試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淡江大學榮譽教授陳一新今(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若中國大陸武力犯台,那麼不論是東沙群島或是金門、馬祖,攻陷離島其實是『多此一舉』,應會直接攻擊台灣本島。」 另外,上周大陸商務部突然呼籲民眾儲存糧食,引發「是否要開戰」的疑慮,進而出現搶購潮,陳一新認為「大陸民眾目前追求『平穩』,因此開戰機會不大,即使要出手,也會等到20大後,但台灣仍須隨時注意,『備戰但不引戰』,以免屆時一旦擦槍走火,台灣經濟恐怕會連帶受到影響。」
    2021/11/08 16:33
  • 六中全會登場 第三個歷史決議將為習近平續任鋪路?!

    中共六中全會今天(8日)於北京正式開幕,會議上將通過第三個「歷史決議」,外媒也分析,這份決議不僅能鞏固習近平的權威,同時也象徵習近平即將續任,邁向長期執政。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8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六中全會開幕前,不少黨媒、黨報紛紛以大篇幅歌頌習近平功德,而根據港媒報導,這次會議將首度確立中共百年『三段論』,並使習近平成為開啟新世代的重要領袖。」 另外,北京6日迎來初雪,氣溫急速下降。陳韻雯說明「北京城區內積雪厚度已超過1公分,山區更是高達9公分,即便降雪已停止一天,但大多地區積雪仍未退去,北京也呼籲民眾禁止非必要外出,以免加劇塞車情況。而因積雪及大霧恐帶來危險,北京部分道路及高速公路已暫時封閉,專家也呼籲,相關地方政府應確保供暖、供水、供電一切正常,避免影響人民健康安全。」
    2021/11/08 16:00
  • 歐洲議會挺台 引陸方要求勿釋放錯誤訊息 翁履中:歐洲整體面對台支持力道強

    歐洲議會代表團(INGE)近日訪台,會見總統蔡英文與台灣國安相關官員,希望針對兩岸議題進行廣泛交流,並提到「台灣並不孤單,因為歐洲會站在同一陣線。」此舉引來大陸外交部不滿,要求歐方糾正錯誤,以免影響中歐關係。今(5)日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以歐洲目前的整體氣氛和方向而言,對台灣的支持力道強,短期內也不會恢復與大陸間的友好關係,但就各體而言,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家利益,要讓大陸與各國家之間在針對國家利益上有互惠的情況下,要求他們完全站在台灣這邊是有難度的。」
    2021/11/05 15:41
  • 塞港潮嚴重惡化!新加坡港卡53艘船 劉亭廷:疫情拖累全球供應鏈、經濟體

    全球塞港情況持續惡化,近期新加坡港外下錨等待靠港的貨櫃船就達53艘,比平常多了22%,是今年4月開始追蹤相關數據後,數量最多的一次。TVBS記者劉亭廷今(5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新冠疫情不僅拖累全球供應鏈,其中包括人力不足等因素,導致全球塞港惡化,各地方連帶的骨牌相應,恐怕會影響到月底的感恩節和年底的聖誕節,對很多全球貨運、產業鏈來說衝擊嚴重,進而影響全球經濟體。」
    2021/11/05 15:38
  • 阻擋疫情蔓延 123站赴北京車票停售 嚴格防疫 不惜代價要把病毒撲滅

    中國大陸本土疫情升溫,單日新增確診數接連破百,目前已蔓延至十多個省份,其中又以黑龍江為最大重災區,部分社區慘遭封閉,愛輝區更進入應急狀態,對此,北京當局為防止疫情繼續擴散,全中國大陸23個地區、123個車站到北京的車票已暫停發售,為下周(8日)將舉行的六中全會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5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大陸10月份開始,本土疫情再次來到高峰,儘管北京連續兩天加零,當局仍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河北和北京是明年冬季奧運場館所在地,故北京政府拉高防疫層級,實行非常嚴格措施,只要從外省市進入北京都必須提供兩天之內的核酸檢驗陰性證明,對傳出有中高風險地區的進京車票全數暫停銷售,各地機場也大減六成航班,北京首都機場更刪減了五成航班,不惜一切代價執行嚴格防疫措施就是要把病毒撲滅。」
    2021/11/05 15:36
  • 陸拚軍事現代化 2027年逼台上談判桌 翁履中:美指兩岸關係要透過溝通解決

    美國國防部3日公布「中國大陸軍力報告」,指出解放軍持續在為台海衝突做準備,並全面推動軍事現代化,同時威懾第三方國家干預,目標2027年具備在印太地區有與美軍抗衡的實力,迫使台灣領導層依照北京條件進行談判。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在192頁的報告中出現台灣次數達177次,平均每頁都會提及台灣,可看出美國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高度重視,文中也多次強調大陸解放軍的各種發展方向和目標,而2027年、2035年和2049年就是很關鍵的年限,因為不管是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上將,還是印太司令部指揮總長都多次強調,大陸解放軍大概在6年之內於印太地區或第一島鏈的軍事實力能追上美國,甚至超越美國,其中又以2027年貫穿全文,指出2027年就算大陸不發動武力侵犯台灣,但政治實力和經濟威嚇都不會少,逼迫台灣進行政治上的談判,最後雖然這份報告有講到中美軍事實力差距在縮小,但沒講到要如何確切幫助台灣,僅點出威脅存在,並稱兩岸關係可能要透過談判解決,鼓勵兩岸開啟對話管道、溝通交流。」
    2021/11/04 15:16
  • 與病毒共存上路!南韓邁向恢復正常生活 楊虔豪:若醫療量能不足政策將會喊停

    南韓自11月1日起正式啟動「與病毒共存」政策,分階段恢復正常生活,初步鬆綁私人聚會人數上限至10到12人,餐廳、咖啡廳等多數營業場所營業時間也不再受限。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4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南韓在10月底就陸續有放寬措施上路,讓原本嚴格的防疫措施,隨著疫苗接種率升高鬆緩,自11月1日起全面開放不管施打疫苗與否的民眾都可以10到12人群聚,導致韓國人潮聚集的地方開始出現水洩不通的狀況,而這也是店家們期盼很久的場景,希望藉由與病毒共存模式解除各種群聚管制,恢復以往的經濟生活,此外,南韓防疫部門為了讓與病毒共存上路,先前費心擴充病房數和建立居家隔離制度,避免確診者大幅暴增,若病床使用率達75%,南韓政府也會將與病毒共存模式喊停。」
    2021/11/04 15:13
  • 涉及前高官!彭帥緋聞真相撲朔迷離 北京政府嚴查網路相關詞彙

    中國大陸前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遭爆料與大陸網球名將彭帥之間有不正當男女關係,隨後傳出張高麗女婿的公司股價暴跌,而在大陸外交部記者會上,也有國外媒體問起此事,發言人汪文斌僅表示「沒聽說,這並非外交問題。」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4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該貼文刊登後,不到半小時就遭刪除,彭帥的微博也查無此文,而豆瓣網上一部2013年的韓劇『總理與我』,相關劇情介紹也遭刪除,可見大陸對於相關詞彙審查十分嚴格。」陳韻雯補充,「根據彭博社說法,目前仍無法與雙方取得聯繫,因此沒有進一步資訊,但由於該事件涉及前高層官員,且下周將舉行六中全會,北京目前應已針對此事展開調查。」 另外,大陸本土疫情延燒至少19個省市,下周將登場的六中全會及明年冬季奧運,讓北京政府備感壓力,陳韻雯說明「雖然北京昨天並無通報本土案例,但仍嚴防病毒輸入,凡是要從外省入北京,皆須接受核酸檢測,政府也不斷強調『婚事暫緩、喪事從簡』,希望能避免不必要活動,嚴防疫情蔓延。」
    2021/11/04 14:33
  • 六中全會將至 影響習近平續任正當性 翁履中:「歷史決議」奠定關鍵領導人地位

    美國總統在COP26會議上,公開批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出席國際會議是大錯,而外界認為,習近平是在為大陸內政問題坐鎮,此外,中國共產黨第19屆六中全會預計在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會上將審議修改後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這也將會為習近平的續任取得更多的正當性。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習近平正在積極布局19大過渡到明年20大的『完整權力轉移』,讓他在接下來的政權取得『合法性』,而要達到政權合法性就和六中全會上將提出的第三份『歷史決議』息息相關,回顧歷史,1945年第一份歷史決議奠定毛澤東是共產黨的中央領導,1981年第二份歷史決議則奠定鄧小平打敗華國鋒成為新領導人,所以歷史決議同時也是訂定『大陸關鍵領導人』的地位時機點。」
    2021/11/03 16:11
  • 領袖搭私人飛機趕場 環團批「偽君子」!李登文:處境兩難

    G20峰會中,各國領袖同意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內,但卻沒有提出具體行動,因此外界也十分關注COP26是否會有新的突破。旅歐資深媒體人李登文今(3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環境議題備受關注,但氣候峰會尚未有具體結果,就先傳出小插曲,根據英國媒體統計,各國領袖、官員,共搭乘400多架私人飛機到英國參加氣象峰會,造成1萬3千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1600名蘇格蘭民眾一年碳排量總和,因此也被環保團體批評是『偽君子』。」李登文補充「一場會議動用數百輛轎車在市區奔馳,被批評也在所難免,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產生,其實是基於防疫考量,每輛車能承載的人數減少,車輛需求也隨之增加,這就是『舉行大型國際峰會』及『面對環境議題』會面臨的兩難處境。」 另外,西歐國家推行綠色通行證後,生活逐漸回到正軌,但先前卻傳出,生成綠色通行證的QR code密碼遭竊,且流傳與網路上,恐怕因此出現假的通行證,李登文說明「歐盟專案小組已正視此問題,目前有疑慮的通行證也被取消了,但是否會造成後續負面影響,仍有待觀察。」
    2021/11/03 15:21
  • 陸商務部籲民眾「儲存物資」引驚慌 陸官媒澄清「非備戰」

    中國大陸商務部日前突然發文呼籲大陸民眾「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以滿足突發情況的需要」,引發部分民眾驚慌,官媒隨後出面否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發文稱「台海關係緊張,但目前局勢並非『箭在弦上』。」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3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突然的公告讓許多大陸民眾擔憂是否要開戰了,官媒也趕緊出面要求民眾不要過度腦補,並稱是為了防止接下來部分社區恐因疫情再起,須面對封鎖的情況,但近日兩岸議題的確備受討論,大陸網紅武漢凱叔甚至發表『統一後台灣買房攻略』,以經濟角度分析台灣各城市CP值,但也讓不少台灣民眾忍不住批評此為『幻想文』。」 另外,日前北京通報一名「單基因陽性」個案,引發討論。陳韻雯說明「單基因陽性其實就是指『初步確診』,仍須接受第二次篩檢,才可確認是否為染疫患者,而大陸目前仍嚴守『清零政策』,大陸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表示,相較於『確診後再治療』及『疫情反彈後重新封鎖』,零傳播政策成本相對低。至於大陸何時會開放邊境,還是須等其他國家疫情控制住,再來討論。」
    2021/11/03 15:11
  • 布林肯、王毅會晤 談及台海針鋒相對 翁履中:美長期戰略模糊讓威嚇力消逝

    G20羅馬峰會第二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場邊會晤了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雙方進行約一小時談話,談及台海局勢,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美中之間最敏感的議題,一旦處理失誤,將對美中關係造成顛覆性、全面性的破壞,並要求美方奉行真正的一中政策,布林肯則表示,反對北京採取片面性激化兩岸關係、破壞台海現狀的行動,堅持履行台灣關係法的承諾。今(2)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美中緊張關係持續升溫,雙方在外交指令上互不退讓,尤其台灣議題更沒有取得共識,但美中雙方都知道戰爭成本高,短時間內台海若要面臨兵凶戰危還有段時間,而拜登政府長期採取『戰略模糊』政策,在外交行動上,言詞表達非常強硬力挺台灣,但隨後又會加述『一個中國原則』沒有改變,這種往前進一步同時又往後退兩步的做法,雖然有一定的威嚇能力,但因長期使用導致大陸已看破,並得知美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為台灣戰到底,由此可見,美國到現在還沒有完全了解要如何跟大陸打交道,若真的要對大陸採取強硬態度,應該強硬到底,甚至是表達不惜犧牲中美貿易利益來支持台灣,這樣大陸可能還會有點警惕,然而現在的做法是在讓戰略模糊的威嚇力慢慢消逝。」
    2021/11/02 15:27
  • G20對「最低稅負」有共識 台能接軌?丁學文:台積電恐成首當其衝

    G20對全球最低稅負新制有共識,將鎖定全球營收超過7.5億歐元企業,稅率訂為15%,至於台灣相關制度是否能與其接軌,財政部表示,具體細節仍須等OECD公布。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丁學文今(2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最低稅負制』之所以能達成共識,是因為過去跨國企業的避稅行為影響多國,而目前就地緣政治下,台灣企業或跨國科技產業立場左右為難,未來若無法納入此OECD包容性架構,除了出口商品有可能遭二度課稅外,稅收也會有所損失,當中台積電恐怕會成為首當其衝。」 另外,經濟學人智庫最新報告中預測十項明年可能對全球經濟成長及通膨帶來最大風險的情境,其中發生率最高的是「美中關係惡化致使全球經濟脫鉤」。丁學文認為「全球產業區域化競爭將帶來『地緣政治加劇』、『意識形態』,及『區域化結盟』三大危險,恐怕會對國際經濟造成負面影響。」丁學文呼籲「政府、政策、企業皆須做好不同的安排,否則未來將無法因應與疫情前有所不同的經濟狀況。」
    2021/11/02 15:27
  • 六中全會將登場 中共發展歷程受影響?習近平將續任?

    中國共產黨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將於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開,預計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外界分析認為,這場會議也會為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續任取得更多正當性。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2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六中全會之所以如此引發國際關注,是因為過去歷史中,該會議不只一次影響中共發展歷程,因此外媒也分析,六中全會除了為明年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做鋪陳外,也將破例讓習近平『再連任』、增高其歷史定位。」 另外,根據大陸央視報導,大陸中藥價格上漲,部分藥材漲幅2至3倍,陳韻雯說明「造成漲價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大陸在新冠疫情間採取『中西醫並行』,宣傳效果佳、消費者需求提升;第二,部分藥材產地遭遇水災、影響種植,進而導致產量減少;最後,疫情下藥材進口受阻,部分藥材進口速度跟不上國內需求,導致供不應求、價格飆升的狀況。」
    2021/11/02 15:19
  • 無差別攻擊層出不窮 無警覺傷亡慘重 賴擁連:加強「社會安全網」預防犯罪

    看似社會秩序良好的日本,歷年來無差別隨機殺人事件卻層出不窮,這種狀況也發生在世界各國,今(1)日邀請到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系主任賴擁連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針對東京都京王電鐵列車的無差別攻擊事件說明「通常無差別攻擊事件的嫌犯大多有思覺失調症、反社會人格和智能障礙,而根據該事件的嫌犯應該屬於反社會人格,殺人後沒有悔意、罪惡感,且有社會邊緣性、疏離的人格,因容忍力低或是自負、自傲導致遇到挫折後有自卑感,又不尋求外在的資源協助,進而產生憾事。」
    2021/11/01 16:31
  • 日眾院大選 自民黨獲絕對多數261席 施勗皓:新首相岸田文雄首次大考過關

    日本第49屆眾議院大選開票結果出爐,全部465席中,由執政的自民黨取得261席絕對多數,讓黨魁岸田文雄吃下定心丸,不過,這場選舉自民黨卻在以往不可能敗選的地區,慘遭滑鐵盧,日本維新會也躍居成為第3大黨。今(1)日邀請到日本獨立記者施勗皓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對這場選舉指出,「選前外界就認為應該是由聯合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拿下過半數,而開票結果出爐後,僅自民黨便單獨拿下過半數,讓岸田文雄吃下定心丸,得以政權延續,這也是岸田文雄上任後通過的第一個考驗。」
    2021/11/01 16:31
  • 24歲小丑揮刀!京王線電車攻擊事件 17人輕重傷 嫌犯企圖殺人被判死刑

    日本東京都京王電鐵列車昨(31日)晚8點左右,發生一起無差別攻擊事件,24歲的嫌犯服部恭太在行進的電車上隨機砍人、縱火,造成17人輕重傷,其中一名60歲男子被刺傷後失去知覺,而嫌犯也被警方以殺人未遂罪嫌逮捕。TVBS國際新聞中心編譯林芳穎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嫌犯表示,這場無差別攻擊事件是參考今年八月小田急線事件,主要選擇停站數少且人多的列車,由於工作和人際關係不順,他在今年六、七月的時候,就在思考藉由殺人被判死刑,進而選擇京王線且故意在萬聖節犯案,此外,他看到小田急線事件用沙拉油沒能燒起來,所以改用打火機油,更多情況日本警視廳正在詳細調查中。」
    2021/11/01 16:30
  • 全球聚焦氣候議題!台怎落實?周桂田:制定完整方案、架構

    G20峰會落幕,與會領袖同意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並達成減碳承諾,不過這項承諾並沒有訂定期限,不少國家元首對此成果感到失望,而在全球力拚節能減碳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推動並落實政策?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在氣候議題及能源轉型方面落後許多,尤其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未來若各國針對氣候治理制定規範,台灣輸出商品恐怕因此遭受制裁或加稅。」 另外,南韓積極推動氣候政策,除了提出「綠色新政」外,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喊出『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周桂田認為「雖然行政院目前有針對『零碳排』做出努力,環保署也預計徵收碳費,但台灣應參考南韓等國,訂定完整方案及架構,以因應未來公正轉型後,部分民眾所受到的衝擊。」
    2021/11/01 16:22
  • G20落幕!習近平近700天未出訪 外媒分析原因有三

    G20領袖峰會於羅馬落幕,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方式參與會議,會中他批評,國際間不該「搞小團體」,以意識形態劃線只會造成隔閡及障礙。而自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已將近700天未安排出訪,皆以視訊方式與會,引發外界關注。TVBS北京特派陳韻雯今(1日)於《FOCUS全球焦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根據外媒分析,習近平這麼做的原因,主要分成『疫情未緩』、『大陸內部政治鬥爭』,及『與西方民主國家關係緊張』,即便如此,習近平仍積極拓展電話外交,與各國領袖對話、談合作。」 另外,大陸民航總局以防疫為由,大幅調整「今冬明春」航班數,國際客運航班數降幅達21%。陳韻雯說明「雖然這波本土疫情並未像過去一樣嚴重,但因冬奧將近,加上清零政策持續,北京政府仍嚴格制定相關措施,並不斷強調『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希望能防止疫情持續擴散。而在世界各國紛紛重啟國門的同時,大陸卻嚴守邊境,因此不少外媒認為此舉恐怕會對大陸經濟產生影響。」
    2021/11/01 15: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