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胰臟癌年輕人唐治平小虎隊胰臟癌原因微博統一獅冠軍優惠文化幣領取金智媛
  • 搜尋:

    黃貞怡 結果共1,742筆

  • 疫情下減少人與人接觸 美國設計美甲機器人代勞美甲師

    機器人可以幫助人類很多事情,尤其在疫情期間,他們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病毒傳染機會,香港有科技業者推出疫情照護機器人,美國則是有美甲機器人,不用找美甲師近距離接觸,就能用台幣不到300元,做好美美的指甲。
    2021/06/11 15:16
  • 封城非長久之計! 日韓拚國產疫苗並加快施打率

    封城、隔離是防堵新冠病毒的方法,但流行病學專家指出,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提升疫苗接種率才能盡快降下確診數。日本與韓國不斷加快施打率,目前打第一劑的人數都分別破了千萬,且都有國內藥廠在進行疫苗試驗,而越南的國產疫苗也進入第三階段試驗,希望能填補國外疫苗到貨量不足的情況。
    2021/06/09 21:37
  • 每小時打120人!日醫創「宇美式」接種法 打針速度快八倍

    日本跟南韓,知道疫苗才是控制疫情的藥方,最近很努力提高疫苗接種率。南韓將在本週末前,達到20%國民至少接種一劑疫苗的目標;至於日本在週一,也在一天內接種超過百萬人,其中在福岡縣的宇美町,有醫生設計出新的接種方式,每個小時可以為120人施打疫苗。
    2021/06/09 13:48
  • FBI自製「釣魚通訊軟體」 成功逮捕全球八百多名毒販

    美國FBI跟全球共18個國家,最近進行跨國逮捕任務。這個名為「特洛伊木馬盾牌行動」的行動,靠美國FBI研發的釣魚通訊軟體,入侵販毒集團的手機通訊,一舉逮捕800多名毒販,還查獲超過八噸的古柯鹼,收穫相當豐碩。
    2021/06/09 13:09
  • 「6/20將有嚴重大事!」 印度神童再預言「疫苗無效」

    印度新增確診,每日都在下降,今天已經壓到五位數,新增8萬6千例,不過死亡人數已經破35萬大關。在印度的醫院,又出現憤怒家屬爆打醫護人員的事件。這波疫情下來,印度多了1700名「新冠孤兒」。而經常預言疫情的「印度神童」則再度發聲,表示對疫苗不信任,警告已大規模施打的英國和以色列要小心。
    2021/06/08 22:26
  • 去年移工曾過半數確診 新加坡靠「鐵腕防疫」翻身

    台灣現在爆發移工群染危機,最近被評為「防疫第一名」的新加坡,去年也有類似危機,超過一半的移工都確診,新加坡當時是如何解決危機?他們採取鐵腕監控,斷絕移工傳染鏈,當時還被形容「移工宿舍像監獄」,引發侵犯人權爭議,不過最後還是成功控制住疫情。
    2021/06/07 19:51
  • 英相強生籲G7助全球打疫苗 英國卻落後多國沒說要捐多少

    英國首相強生發表聲明,他在11日舉行的G7領袖高峰會上會呼籲富有國家領袖們,能幫助全世界在2022年年底前都能接種疫苗。但英國自己只說會捐疫苗,尚未提供細節,不像美國、德法、義大利跟日本都已講出明確數字。
    2021/06/07 12:31
  • 全球首艘純電水翼快艇 船身可飛離水面避免乘客暈船

    電動交通工具邁向新的里程碑,全球第一艘純電力的水翼艇日前在威尼斯亮相,這艘以碳纖維製造的水翼快艇,可以使船身飛離水面,減少與水的摩擦,且能開的更平穩,避免乘客暈船。
    2021/06/06 18:29
  • 川普放話2024重返白宮 拿疫情批佛奇、要大陸付十兆

    美國前總統川普,睽違近三個月公開露面,他在共和黨大會是,親口表態說自己很期待2024年,似乎暗示會重返政壇。他在演說上,還不忘批評昔日的政敵、白宮防疫專家佛奇、並痛批中國大陸,應該要為疫情付出10兆美元的賠償金。
    2021/06/06 17:57
  • 美疫苗施打量破三億 科羅拉多出現首位百萬疫苗樂透得主

    美國新冠疫苗接種數量超過3億劑,目前有63%的成年人至少打過一劑疫苗,確診數字也創下去年三月以來新低。部分州政府為鼓勵民眾打疫苗,祭出百萬樂透,科羅拉多州的一名小姐就因此中了百萬美金,也就是將近2800萬新台幣的疫苗樂透。
    2021/06/06 14:57
  • 「飛機給我停下來」達美班機險遭歹徒硬闖 駕駛艙劫機

    美國一架從洛杉磯要飛往納什維爾的達美航空國內線航班,起飛後1小時左右,就遭男子劫機,這名劫機男子,一度想闖入駕駛艙,還好空服員和見義勇為的乘客,迅速制伏劫機犯,只是男子不斷尖叫,已嚇壞機上旅客,航班也因為這場空中意外,緊急轉降新墨西哥州。
    2021/06/06 11:58
  • 大馬封城首日冷清清 印度一個月12萬人染疫病歿

    馬來西亞從今天(6/1)開始全國封城,重要路口有警察站崗,用路者得出示文件才能通過,非民生必要商家通通得關閉。不過重要產業,像是航空、製造跟電子業還是可採人員分流運作。日系兩大汽車廠豐田跟本田,因人力不足,乾脆暫時關廠。另外印度方面,光是今年5月,就有9百萬人感染,12萬人死亡,創下全球疫情爆發以來,最嚴重的一個月。
    2021/06/01 22:34
  • 12分鐘下8指令! 長賜號船長「亂指揮」讓貨輪擱淺

    今年三月,長榮貨輪「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擱淺,造成全球航運大亂,現在運河管理局公佈調查結果,指控船長在12分鐘內連下八道命令,而且在貨輪偏向後還要求加速,導致整艘船失控,撞到河岸,是造成擱淺的主因。
    2021/06/01 14:23
  • 大馬封城第一天! 購物不能跑遠、外出得備妥證件供檢查

    馬來西亞從週二開始,實施為期兩周的全國封城,從早上開始,吉隆坡交通要道都有警察站崗,檢查民眾是否有攜帶證明可外出的文件,大馬這波封城,民眾連外出購物都有限制範圍,只能在住家10公里內購物;而且除非是採檢或就醫,否則一輛車只能兩個人搭乘。
    2021/06/01 12:24
  • 越南「混種病毒」傳染更快 大馬封城前現掃貨潮

    越南出現英國和印度的混種變異病毒,傳染力強,導致本土疫情升溫,胡志明市已展開15天的社交距離措施,並且要廣篩1300萬居民;而馬來西亞這兩天單日新增確診降到六千多,但14天的封城前夕,股市大跌。大馬衛生單位甚至警告,必要時醫生恐怕得「取捨病人」。
    2021/05/31 22:21
  • 抵制來真的!大坂直美法網賽後拒出席記者會 被罰41萬

    日本網球好手大坂直美,打完法國網球公開賽首場比賽後,果真履行先前說要抵制賽後記者會的承諾。大坂贏球後,只在場邊接受短暫訪問就閃人,除了遭罰台幣41萬,還被四大滿貫賽主辦單位聯名警告,再繼續違規的話,之後的大滿貫賽事就甭比了。
    2021/05/31 13:00
  • 確診比例比印度還高! 馬來西亞6/1起封城14天

    除了印度以外,東南亞國家本土案例也不斷激增。最嚴重的,就是馬來西亞,今天(5/28)病例數高達8290人,又創新高,大馬首相晚間宣布,全國從六月一號起,封城兩個禮拜。當地媒體大罵政府「該贏的沒贏」,確診比例居然比印度還高!
    2021/05/28 22:23
  • 印度商人大賺黑心財! 防護衣、口罩「洗一洗」再拿來賣

    印度今天(5/28)單日新增確診18萬人,創下一個多月來的新低。但印度疫苗仍極度缺乏,原本規定海外疫苗要先進行本土試驗後才可以施打,現在已經緊急放行輝瑞疫苗。不過疫情嚴峻之際,居然有黑心商人,把用過的防護衣、口罩等用品,「洗一洗」後再拿到市場轉賣。
    2021/05/28 22:19
  • 確診公司卻不准假! 印度染疫者戴氧氣罩上工

    印度最近確診都壓在30萬人以下,看似疫情好轉,但美國媒體推估,實際確診數跟死亡數都被低估,而且鄉村染疫情況嚴重,不想打疫苗的比例還很高,至於馬來西亞,則是連三天確診數破7000,泰國單日死亡創新高,曼谷市現在要擴大疫苗施打,6月7日起,到便利商店就可以打疫苗。
    2021/05/27 22:49
  • 美韓元首聲明提及台海 大陸:別在台灣問題玩火

    美韓峰會後的聯合聲明,提到了「維護台海穩定的重要性」,大陸外交部砲轟,美國在搞小圈子,還警告,別想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南韓外交部長先是強調,台海穩定的重要性,今天馬上補一句,南韓對中國內政,一向「保持克制」,顯然不想刺激大陸。
    2021/05/25 22:02
  • 才剛挺過新冠病毒 周末全美爆發12起重大槍擊多孩童身亡

    美國槍枝暴力問題不管換哪位總統上台,始終無法徹底解決,光是周末全美就有八個州爆發12起重大槍案,造成至少12死,不少死者是未成年幼童,美國的新冠疫情才稍有緩解跡象,現在卻得面臨另一波槍枝暴力大流行。
    2021/05/25 20:12
  • 再反擊「病毒輸出國」之說 習近平:汙名化無助防疫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5/21)晚間,透過視訊,在世界健康峰會發表演說,對於西方國家把中國貼上「病毒輸出國」的標籤,習近平反擊說,這是一種汙名化的舉動,無助國際防疫,至於現在也鬧疫苗荒的南韓,總統文在寅即將和拜登會面,為了取得疫苗,文在寅會做出多少妥協,值得關注。
    2021/05/21 22:28
  • 文在寅將會見拜登 韓媒:美將施壓特赦三星李在鎔

    南韓總統文在寅,週六即將和美國總統拜登會面,除了傳出南韓打算用半導體換疫苗,根據南韓媒體報導,拜登可能會向文在寅施壓,希望南韓特赦三星會長李在鎔,讓三星能夠到美國擴大投資。
    2021/05/21 17:55
  • 有錢卻買不到疫苗 CNN:台灣受政治因素干擾

    台灣從防疫模範生,變成疫情重災區,外媒紛紛探討,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德國之聲」報導指出,台灣放寬機組員檢疫天數,是這波疫情最大破口。彭博社指出,疫情可能會衝擊台灣經濟,萬一走到封城的地步,將會影響到台灣的出口貿易。
    2021/05/20 22:16
  • 美俄外長在冰島首碰面 「北極主權」仍存有歧異

    美俄關係緊張,終於稍微緩解,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俄羅斯外長,在冰島首次會面,雙方都釋出善意要改善關係。不過在冰島會議上,俄羅斯強調在北極擁有主權,和美國仍然仍然有隔閡。
    2021/05/20 19:2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