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動力火車小虎隊龍天翔金智媛影帝病逝大學統一獅文化幣2024車資唐治平
  • 搜尋:

    鄉鎮 結果共1,212筆

  • 快訊/屏東暴雨 瑪家部落溪水暴漲4人受困

    屏東縣山區鄉鎮的瑪家部落,(5/21)傍晚大雨溪水暴漲,造成4人受困河床,轄區消防分隊已經趕往救援。
    2020/05/21 18:22
  • 曾中2百萬!婦迷刮刮樂走火入魔 退休金、房產全花光

    屏東一名退休的李姓婦人2年前迷上刮刮樂,從此走火入魔,不但花光百萬退休金,連房子都賣掉換錢繼續刮,甚至到彩券行上班,把薪水全都拿來買彩券。女兒拜託當地彩券行不要再賣給媽媽,沒想到李婦直接到隔壁鄉鎮買彩券,如今女兒向法院聲請輔助宣告,法院也裁定女兒為輔助人,之後李婦要從事任何行為都須經女兒同意。
    2020/05/21 13:04
  • 花蓮近千鄉親遊行反養雞場設廠 不排除赴縣府抗議

    台灣卜蜂公司在花蓮3鄉鎮建養雞場,當地反卜蜂自救會今天遊行抗議,近千名民眾要求縣府撤照、停止申請;鳳林鎮鳳義里長蕭文立也說,若未獲得正面回應,將率民眾到縣府抗議。
    2020/05/20 15:42
  • 澎湖八旬老翁釣魚未歸 船筏深夜尋獲遺體

    澎湖85歲陳姓老翁昨天午後獨自下海釣魚失聯,深夜近11時由家屬自行雇用船筏,在白沙鄉鎮海村福安宮前海域尋獲遺體,後續交由警方處理。
    2020/05/19 09:55
  • 全台陷紓困之亂 民眾怒:早知就不投蔡英文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生,行政院推出1萬元急難紓困金,昨天(6日)首日開放申請,各地鄉鎮區公所湧入人潮,但因程序複雜引爆民怨。今(7日)第二天申請,也有許多排隊民眾不滿抱怨。
    2020/05/07 17:57
  • 擴大急難紓困1萬元 蘭嶼預計6月才受理申請

    政府擴大急難紓困第2天,各鄉鎮公所忙翻天,唯獨蘭嶼鄉未開放申請。鄉長夏曼‧迦拉牧說,「現在申辦程序很亂,也沒收到縣政府的統一作法通知,預計6月才開放受理」。
    2020/05/07 16:27
  • 萬元擴大紓困上路 新北桃園從寬認定地方加派人力

    行政院擴大紓困方案,各鄉鎮區公所今天湧入大量詢問電話跟人潮,許多縣市首長認為中央政策太匆忙,應給地方前置作業時間,除加派人手協助民眾登錄,新北、桃園市也將從寬認定。
    2020/05/06 13:40
  • 1萬元紓困開跑 有人白跑一趟也有民眾感謝政府

    新台幣1萬元急難紓困申請今天上路,不少縣市鄉鎮區公所一早擠滿紓困人潮,各單位也加派人手協助服務,但仍有許多民眾因不符資格或未備妥證明資料,而無法提出申請,有人失望,不過,也有民眾感謝政府的德政,真的是救命錢。
    2020/05/06 13:38
  • 三義郵局清晨火災 燒毀七輛郵務機車

    苗栗三義郵局機車棚發生火災,清晨五點多,劈哩啪啦的聲響,嚇壞居民,趕緊打119求救,停車棚有7輛機車燒毀,波及緊鄰的三戶民宅,因為五一連續假期,郵務車已經停放三天,起火原因有待鑑定,假期結束,會先跟鄰近鄉鎮調用郵務車,不影響郵件投遞送達。
    2020/05/03 12:20
  • 避免原鄉領不到口罩 原民會將透過公所發送

    為了避免原鄉民眾可能領不到口罩的問題,原民會今天表示,全台已有21個鄉鎮區公所願意協助,以實名制的方式購買、發送口罩,最快下週就能正式執行。
    2020/04/22 14:52
  • 鄉鎮小店快倒閉!她籲買4樣東西:挽救,才能挽留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全球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不停攀升,各行各業幾乎都受波及,對此,前文化部長龍應台今(20)天表示,「挽救,才能挽留。」
    2020/03/30 16:45
  • 減少清明群聚染疫風險 嘉義縣府幫民眾燒紙錢

    嘉義縣外移人口多,每逢清明節鄉親紛紛返鄉祭祖,縣府今天在各鄉鎮市公墓及納骨塔設置93處紙錢集中站, 統一幫民眾燒紙錢,減少群聚的時間,降低染疫風險。
    2020/03/25 17:11
  • 3/19禁外國人入境! 陳時中:本國籍居家檢疫

    台灣新冠肺炎已有77例確診,近期不少國人從國外旅行返台後確診,導致境外移入病例暴增。對此指揮中心指揮官宣布,從3/19零時起非本國籍人一律禁止入境,台人入境也要居家檢疫14天。另外3/5至3/14期間從歐洲返台的台灣人,也一律需自主通報鄉鎮市區公所,進行居家檢疫期間不得外出。
    2020/03/18 14:31
  • 朴子市公所「包膜」自救 盼中央配發口罩

    各地鄉鎮市公所人員,平時第一線處理民眾業務,卻不在中央配發口罩名單中,擔心頻繁接觸,員工可能中鏢,嘉義縣朴子市公所,想出防疫妙招,把所有櫃台用透明的工業包裝膜包住,民眾洽公時得隔著一層封膜,藉此減少飛沫傳染機會。
    2020/03/12 15:18
  • 修法廢鄉鎮長選舉 鄭運鵬:改革地方黑金

    為了節省選舉成本,也希望改革地方勢力及黑金,民進黨立委鄭運鵬提案,修正地方制度法,要廢除地方鄉鎮長選舉,引發地方不小反彈,國民黨團強調,目前防疫優先,要等防疫過後再討論,民眾黨則是認為,民選地方鄉鎮長反映民意,要再通盤討論。
    2020/03/08 13:08
  • 快訊/標準拍板! 每班1人「或」每校2人確診即停課

    下週二就要開學了,教育部稍早正式拍板「停課標準」!高中以下只要1班有1位確診,該班停課,1校有2位確診,該校停課,1鄉鎮市區如果有1/3學校停課,也會全區停課。大專校院部分,同樣是1師生確診,他所修的課或教的課程都停課,2位師生確診,該校區就停課,而如果真的停課,學校能縮減上課週數,採1學分18小時彈性修課。
    2020/02/20 11:06
  • 雲林10家衛生所 20日起加入實名制口罩販售

    雲林縣政府今天發布新聞稿,明天起縣內10鄉鎮衛生所加入實名制口罩販售,每日販售2小時,縣衛生局表示,各衛生所開賣時間不一定,民眾事先詢問,以免白跑一趟。
    2020/02/19 15:19
  • 鄉鎮消失、勞動力衰減 「高齡台灣」的現在進行式 

    台灣人有多長壽呢?從內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國人平均壽命達到了80.7,其中男性為77.5歲、女性84歲,不但雙雙創下歷年新高,也都高於全球平均水準,但高齡社會,衍伸的除了勞動力消失的問題,還有鄉鎮消失的危機,當長命百歲,不再只是吉祥話,台灣在政策面上,準備好了嗎?
    2020/02/17 16:27
  • 偏鄉藥局僅此一間 嘉義六腳鄉半年買1次

    2月6日開始採取口罩實名制配售,不過在偏鄉地區,可以買到口罩的特約藥局,有些是全鄉鎮僅此一間,以嘉義六腳鄉來說,全鄉有2萬4千多人,換算下來,平均要半年多才能買一次,屏東春日鄉也要40多天才能買到,不過有居民就醫買不到醫療口罩,只能用一般布口罩頂著用,也有居民認為,偏鄉山區人口密集度低,不必過於擔心口罩問題。
    2020/02/05 13:21
  • 龜山超邊緣不敢承認?當地人崩潰:說出來沒人知道在哪!

    台灣368個鄉鎮市區各有特色,當地人對於介紹家鄉的方式也都有自己的習慣,例如桃園市中壢區,當地人會說自己是「中壢人」而不是桃園人,其他地區的人自我介紹時則會說「我是桃園人」,而桃園的龜山區也意外吸引網友好奇。
    2020/02/04 18:57
  • 地方創生!活化老新城鄉 全靠「文創書店」

    花蓮的新城鄉早年是前往蘇花公路的必經之路,當地有歌廳、戲院等等娛樂場所,但台九線改道,漸漸越來越少人到這邊,也慢慢落沒,近幾年有年輕棒球教練,不但來這裡教球還創立文創書店,希望展開地方創生,他的行為也感動了在地人,甚至主動把自己家的空房,打造成懷舊黑膠唱片館,要讓老鄉鎮重新活化起來。
    2020/01/24 12:36
  • 難抵達診所醫院 柬埔寨偏鄉居民生病先上藥房

    在台灣較偏遠的鄉鎮,生病得花40、50分鐘才有醫生可以看,柬埔寨偏鄉也同樣欠缺鄉下醫生、甚至連基本的醫藥常識都不足,TVBS跟著臺北醫學大學飛洋服務團的志工們,一起來到柬埔寨偏鄉,看看他們幫助教育當地人,基礎的醫療常識,簡單的衛生觀念。
    2020/01/20 14:44
  • 南投花卉嘉年華 梅花櫻花薰衣草接連盛開

    南投花卉嘉年華在冬天之際繽紛展開,南投縣各鄉鎮的花卉美景爭奇鬥艷,還有許多精彩活動,從12月到2月,每月都有不一樣的花卉盛開,就來南投花卉嘉年華享受浪漫假期吧!
    2019/12/25 12:00
  • 2020大選有無投票權 內政部:24日起開放查詢

    2020總統及立委選舉明年1月11日舉行,內政部今天表示,民眾可於12月24日至26日憑身分證字號及生日,上網查詢有無投票權,也可到戶籍地鄉鎮市區公所閱覽選舉人名冊,如發現有誤,可向公所申請更正,保障權益。
    2019/12/18 11:50
  • 快訊/「花東快速道路」復活? 交通部明年重啟評估

    花東快速道路昨天在立法院被交委臨時提案,要求交通部重啟可行性評估,區域路段從吉安一路經過光復、玉里到台東,過去因為經費得花800多億,加上環評、用地徵收估計要12年,交通部將於明年再評估,強調花東目前投入不少經費進行鐵路雙軌、電氣化,蘇花改、南迴公路也要通車,從吉安到台東的台9線路段也算筆直,若真有新規劃,鄉鎮發展反彈恐怕不小。
    2019/12/03 09:1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