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紀實劇 就業林采薇士林夜市闆娘台中KID王信福狄鶯何太健身比賽
  • 搜尋:

    胸腔 結果共616筆

  • 染疫醫痊癒 睡眠中「突被掐住脖子」缺氧驚醒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儘管在痊癒後,仍有許多患者受其後遺症所苦。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科醫師蘇一峰今(23)日於臉書發文透露一名染疫同事痊癒後的症狀,引起網友的熱烈留言,並直言「天啊,到底是什麼樣糟糕的人弄出這種病毒來!」
    2021/07/24 00:32
  • 高雄男接種2劑疫苗仍確診 專家拿國外數據說原因

    高雄市今(23)日新增一名本土確診個案,案號為15624,是一名40多歲的男性醫師,疑似月中時北上參加聚會遭友人傳染,檢驗後Ct值僅有13,傳染風險相當高,值得關注的是該案分別於4月和6月接種過疫苗,但仍染疫,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教授林孟志表示,縱使完全接種還是有可能遭感染,但其症狀及嚴重度相對較低,最好還是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護。
    2021/07/23 17:44
  • 酸民出征嗆小戴「乾脆去坐機長室」 名醫截圖驚見熟帳號

    羽球球后戴資穎19日在個人IG發限時動態表示,「好懷念長榮航空,可以搭商務艙」,間接爆出東京奧運國手搭經濟艙事件,而她在日本下榻的飯店原本只有三顆星評價,也被大批網友到Google一度「洗成4.5顆星評價」,甚至有些網友出征戴資穎的臉書,對其惡言相向,嗆說「乾脆去坐機長室」;對此,台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跳出來發文痛批「請不要騷擾比賽選手,讓選手專心比賽好嗎?」,他也在文中發現一個熟悉的帳號。
    2021/07/21 11:34
  • 公用電梯易染疫! 醫:不只「按鈕超毒」2關鍵必注意

    新冠肺炎在台灣國內疫情尚未止息,近日傳出高雄社區大樓5人染疫一事引起熱議。對此胸腔內科/重症醫學黃軒醫師提醒搭電梯一樣要小心,且並非沒有碰電梯按鈕就不會染疫。
    2021/07/19 12:26
  • 兒童無疫苗可打 成人接種率達「這標準」才能保護孩子

    現在台灣18歲以上成人都搶著要打新冠肺炎疫苗。專家提醒政府,一定要讓全年齡層疫苗覆蓋率達8成左右,否則接下來受害的,恐怕是沒有疫苗可打的12歲以下兒童。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說,未來的希望就看輝瑞BNT疫苗在5歲以上兒童研究成不成功了,而在此前,只有靠政府趕快提高全民疫苗覆蓋率。
    2021/07/16 13:48
  • 全台染疫死亡率高達5.2% 醫師曝主因是「它」

    截至7月13日,根據疾管署統計,全台累計1萬5千多人確診新冠肺炎,其中747人染疫病逝,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昨(1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在健保體制下,台灣COVID-19的高死亡率歸跟重症醫療量能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2021/07/14 11:46
  • 炸鍋!張上淳1句死亡率高肇因DNR 基層醫師怒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5)日的記者會上分析台灣新冠肺炎致死率,統計自5月11日到7月4日有675人死亡,其中有17.5%的死亡個案有簽署DNR,也就是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有一定比例其實救得回來,這翻話引發許多前線醫師不滿,胸腔重症醫師陳秀丹說重話,不要汙衊執行DNR醫囑的醫師。北市聯醫主治醫師姜冠宇也表示,這無疑是打擊第一線人員的士氣與撕裂醫病信任。
    2021/07/07 10:51
  • 712沒解封縣市「不等於防疫差」 名醫6字警告引認同

    近來本土疫情逐漸趨緩,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8例本土,創下進入三級以來新低,至於7月12日是否如期解封,為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今日胸腔重症科醫師蘇一峰直言,「每個縣市的疫情嚴重程度不同,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比較。」
    2021/07/05 20:19
  • 採檢虎林專案逾4千人 前線醫頂高溫「胯下狂滴」惹心疼

    台北市信義區虎林街日前爆出13戶,共30人確診,北市府趕緊成立「虎林專案」,造冊3300名里民進行大規模PCR採檢,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護同仁也頂著38度的高溫篩檢12小時,截至昨(4)日晚間共採檢4143人次,胸腔外科主任鄒冠全也在第一現場秀出「胯下滴水」照,整個人浸泡在汗水中,令人看了相當心疼。
    2021/07/05 15:23
  • 居家快篩1小時「陰轉陽」 男衝急診再採「陰性」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分享一名男大生的個案,他居家快篩試劑,居然在一個多小時後,由陰性轉為陽性,嚇得他趕緊掛急診採檢,所幸他再一次快篩是陰性,醫師表示,一般快篩10分鐘內結果就會出爐,若放超過半小時,可能會因為顏色沉澱或氧化因素,就容易變色,民眾使用前先看好說明書,建議的判讀時間。
    2021/07/03 13:55
  • 追溯枋寮醫院Delta感染源 2診間未全匡列

    Delta病毒株從枋山傳染到枋寮,現在溯源發現,6月16日秘魯阿嬤的確診親友,陪同居人到枋寮醫院看診,她自己不舒服也掛了胸腔外科;而枋寮果農夫婦當天也回診,雙方診間相隔一間,可能是在公共候診區傳染病毒,但兩個診間護理人員,卻只有跟果農夫婦密切接觸過的要隔離,引發討論。
    2021/07/02 18:45
  • 屏東Delta須超前部署!醫曝關鍵:爆發恐大量死亡

    印度Delta變種病毒襲擊屏東縣,目前已造成相關14人確診,且9人基因定序為Delta變種株,由於當地老年人口多,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直言,從當地醫療規模來看,一旦疫情爆發恐導致大量死亡,呼籲應超前部署迅速找出感染者,避免傳播鏈再擴大。
    2021/06/30 08:19
  • 摯愛「腫瘤太大」胸腔積水!方文琳悲曝死訊:不敢再擁有

    56歲資深女星方文琳近期防疫待在家,經常和網友分享她勤健身的近況,然而昨(23)日她突哀痛發文透露陪伴自己長達12年的愛貓「曼尼公主」,因腫瘤太大無法醫治病逝,感嘆這些年不斷在面對生離死別,「真心不敢再擁有!」
    2021/06/24 12:52
  • 北農多人確診爆傳播鍊?醫曝「2處」是重點:解封還太早

    全國三級警戒管制至今已超過1個月,在民眾期盼解封日到來時,卻陸續爆出北農、士林長照機構及北藝等群聚事件,疫情指揮中心將於今(23)日公布三級警戒是否再延長,據媒體報導,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目前仍不是鬆綁的時機,應留意背後是否有隱形傳播鍊,也須觀察農產運銷中心及果菜市場是否有連鎖感染。
    2021/06/23 08:37
  • 快樂缺氧看「指甲變色」不準! 醫:胸悶、唇發紫速就醫

    全台疫情尚未減緩,最近更發生多起個案死亡後確診,其中不少人被推斷和隱形缺氧(快樂缺氧)有關。對此,有醫師提醒,若民眾出現胸悶、喘不過氣、無法深呼吸,或是手指、嘴唇發青、呈紫色4種症狀得盡速就醫,也可透過「6分鐘行走測試」判斷,至於有些人會用「壓指甲方式」看變色速度,胸腔科醫師表示這是錯誤方式。
    2021/06/12 14:04
  • 確診男康復「講話仍喘」 掛呼吸管勸:勿輕忽

    曾在台灣留學的大馬男生,確診解隔離後,以為全康復,但卻發現講話時不時會很喘,還得掛著呼吸管,意識到原來有後遺症,醫師說這是隱形缺氧,尤其如果是無症狀會造成危險,得常常量測血氧,胸腔科醫師分析,如果原先有呼吸道症狀的人,確診康復後可能有併發症,會讓過敏惡化。
    2021/06/10 19:01
  • 又傳醫護確診!重症醫霸氣報平安:沒有不挨子彈的戰士

    新冠疫情肆虐全台,不僅許多民眾確診,連幫忙治療、照護的前線醫護人員也不斷傳出染疫消息,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仁愛、忠孝、松德和昆明等院區皆紛紛中鏢,然而陽明院區急診室昨(8)日又再度傳出有5名醫護確診,經常在陽明院區急診當班的胸腔重症權威醫師蘇一峰,事後也在臉書向外界報平安,並霸氣喊道「沒有不挨子彈的戰士」。
    2021/06/09 16:02
  • 台北兒返鄉!健壯爸突重症插管 醫籲:端午別帶病回家

    端午連續假期將近,不少人打算返鄉過節,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呼籲,沒必要別返鄉,避免長距離移動,降低病毒傳播風險。對此,嘉義長庚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方昱宏分享,一名60多歲身體硬朗的廟公,因為2名兒子南下返鄉,過不久就出現發燒和腹瀉等症狀,甚至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需要插管,讓他不禁直呼「端午節不要帶病回家!」
    2021/06/06 11:41
  • 插管確診病患遭飛沫噴濺 醫曝採檢結果:我欠陳時中一命

    新冠肺炎病毒傳染力強,近日國內已爆發多起群聚感染,導致本土疫情急速升溫,日前最新一批疫苗到貨後,中央趕緊分配至各地,讓身處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優先接種。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易宏透露,日前替確診者插管治療時,不慎遭飛沫噴濺,等到篩檢結果出爐後讓他直呼「我欠陳時中一條命!」
    2021/06/03 08:53
  • 孤獨的抗疫英雄!離家半個月缺席女兒6月生日 醫師:心很酸

    疫情大爆發後,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日以繼夜的工作,避免家人也被染疫,有不少醫護也選擇暫時和家人分開,忍受一個人的孤獨,有醫師面對鏡頭透露,六月剛好是他女兒的生日,無法參與讓他覺得很心酸,還有一位胸腔科醫師,短時間內也來不及參與1歲大女兒的成長,只希望這波疫情能快點結束。
    2021/06/02 19:47
  • 新冠肺炎死亡數達78人超越SARS! 重症趨「年輕化」

    台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攀高,昨天增加了19人死亡,目前已經累計到了78死,甚至超越當年SARS的73例死亡人數,雖然依照比例看沒有超越,但死亡年紀卻比之前大幅下降,包含有36歲甚至40歲的死亡案例,都是突然重症轉輕症,張上淳表示是非典型案例需要資料分析,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也提醒,年輕人轉重症原因要注意有肥胖症狀、呼吸道功能不好、高血壓及心臟病都是風險。
    2021/05/29 14:14
  • 累翻了!快篩站護裡師曬「濕身照」 嘆:已兩周不見兒

    醫療量能吃緊,尤其是雙北的負壓隔離病床數,已經相當緊繃,雙北只剩下28床,而急診科汗胸腔科的醫師就說,目前每天要救治2百到3百名患者,是疫情前的5到10倍,醫療量能吃緊,有快篩站的護理師,也曬出滿身是汗照片,感慨說目前因為站在前線,為了避免跟家人接觸,已經有兩周沒有跟小孩見面。
    2021/05/25 19:54
  • 輕症者也可能猝死 醫揭「隱形缺氧」新冠肺炎可怕殺手

    本土疫情停不下來,本土確診連續破百例,近日甚至出現好幾起在家中猝死的病例;為什麼COVID-19患者容易猝死家中?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這種情況早在去年國外就發生,國外媒體取了一個美幻的名稱叫「快樂缺氧」(Happy Hypoxia),這是重症患者常會出現,呼吸衰竭前的症狀之一。
    2021/05/24 11:49
  • 研究顯示疫苗混打安全有效 黃軒:可訓練免疫力使抗體更強

    西班牙一項研究顯示,已經接種一劑AZ疫苗的人,再打一劑輝瑞疫苗,高度安全有效,且僅有1.7%受試者產生頭痛、肌肉疼痛及一般不舒服等副作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今(19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人體可藉由疫苗混合施打來訓練免疫力,加強抗體,雖然目前此實驗僅有單一報告,但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相關研究證實此研究。」
    2021/05/19 14:38
  • 盼本土2週清零!醫沉痛「曝真相」:別擴中南部很棒了

    北北基、桃園、宜蘭、台中、彰化及高雄8個縣市已淪陷,都出現本土確診個案,全台5天累計已有245例本土。雖然雙北已進入第三級警戒防範,全台多縣市也跟進「準三級」,但北市聯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直言,兩週內控制本土壓零很難。
    2021/05/16 13:4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