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狄鶯情侶彩劵罷免立委事業離婚王淑娟籃球隊外國人張瑜芹
  • 搜尋:

    美學者 結果共199筆

  • 川普「勝選方程式」 民調露端倪?楊喜慧:「3搖擺州」 川普逆襲關鍵

    美國總統大選倒數5天,根據Real Clear Politics最新民調顯示,川普於最大搖擺州:佛羅里達州,以0.4%微幅領先對手拜登,《福斯新聞》曾引美選歷史,做出「得佛州、得天下」評論,2016年,川普能在輸希拉蕊普選票,卻仍勝選入主白宮,關鍵搖擺州的「勝利方程式」,這次仍能奏效?擁有29張選舉人票的佛州,會再成為川普逆襲關鍵?旅美學者楊喜慧於《新聞大白話》帶來美國第一手選情分析指,台灣民眾支持川普,很多是基於「反共(中國大陸)立場」,美國南方挺川普選民,很多來自南美洲的移民亦是如此,以佛州及亞利桑那州為例,約有20%民眾來是拉丁裔,他們其實與台灣人一樣,支持川普並非因欣賞川普,而是因「反共(中國大陸)因素」,這情結須追溯到歐巴馬時期,當時歐巴馬主張與古巴、這個共產黨領導的島國接觸,歐巴馬執政期間,開展與古巴經貿往來,讓大家對歐巴馬反共立場產生質疑,相較之下,共和黨就顯得更堅定。 除佛州外,擁有20張選舉人票的賓夕凡尼亞州,也是歷來美國大選,共和、民主兩大黨,兵家必爭的搖擺州之一;2016年,川普於賓州最後以0.7%險勝希拉蕊,也被指為川普入主白宮關鍵,這一次,川普能否「再取賓州」?川普在賓州有何勝算?楊喜慧分析,拜登與民主黨進步人士,十分重視「綠色新政」,誓言在2050年前、全美「零碳排」達標,拜登也將此列為首要政見;日前在美選最終辯論會上,川普針對:是否支持開採石油、天然氣等議題追問拜登,拜登脫口「反對開採」,此話一出,三大產油州,同時也是大選搖擺州:賓州、俄州及德州,民調立即有所反應,川普、拜登支持度陷入拉鋸、膠著,川普隨時有翻牌可能。楊喜慧認為,川普要搏逆轉勝,得把握「這三州」:賓州、佛州及亞利桑那州。 此次美選,因疫情攪局,提前投票人數已破7千萬大關,27日,「能否重投」登上Google關鍵字熱搜榜,對此,川普推文鼓勵以投票的選民「重新投票」,川普認為,「重投」有助自己選情,美國媒體曾報導,「提前投票」多為民主黨選民,而攤開美國50州選制,共15州容許選民「反悔」重投;倒數5天緊要關頭,「重新投票」會否成為拜登選情的「攔路虎」?楊喜慧表示,在提早投票的數個州,多以民主黨為主,另外,11月3日為星期二、非假日,一般上班族不太可能為了投票權都請假一天,而共和黨選民多數無此難處,故基本上,當天投票對共和黨較為有利。而提早投票7千萬人,即使部分「重新投票」,都將讓選務工作變得非常複雜;另外,「重新投票」先決條件是,「選務中心尚未收到回寄的選票」,這樣11月3日就能重投,但選民怎知道「郵寄票」是否已被選務單位收到?這些都是很複雜問題,包括很多州選民申請「郵寄投票」,卻到現在還沒收到選票,北卡州、賓州已決定延後結果發布日期,預計11月3日美選當天,應該是無法如期地有全美最終計票結果。 拜登兒子「電郵門」醜聞、一天一爆,對選戰最終結果,會否帶來衝擊?楊喜慧認為,在美國當地看不太到相關新聞,因主流媒體並無跟進報導,而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也將相關訊息過濾或禁止,故殺傷力無想像中的嚴重。
    2020/10/29 19:03
  • 共和黨若失「多數黨」位置! 楊喜慧:恐對台不利

    共機不斷擾台導致台海關係緊張,而美國為助台提升台灣國防防禦能力,美國國務院日前在昨(26日)再度宣布對台灣軍售,將售台一百套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軍售總額約為23.7億美元,這是美國一週來第二度宣布對台灣軍售,也是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第九度對台軍售,被外界認為川普政府是為拉攏台灣議題來拉攏選票,而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即將進入尾聲,現任總統川普的連任之路看起來阻礙重重,就連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多數位子恐怕也將失守。對此,旅美學者楊喜慧在《新聞大白話》接受主持人錢怡君視訊連線時表示,如果共和黨在參議院失去多數黨的位置的話,對台灣以及香港問題可能不利,她在節目中提到台港議題一直以來都是共和黨的核心議題,比較少聽到民主黨會支持這類的議題,這恐怕比共和黨失去總統大位還要來的重要。 另外,今年美國總統大選郵寄投票人數非常多,但美國總統川普卻認為不在籍投票及郵寄選票有舞弊空間,屆時總統可能難產嗎?楊喜慧表示,今年美國郵寄投票的人數已經有將近五千萬人已經投完了,佔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一半,而日前有美國民眾因疫情關係希望這次的郵寄投票可以延長,但卻遭到最高法院駁回,最高法院解釋到美國總統大選屬聯邦事務,而這樣子的狀況可能對共和黨的選情是有利的。
    2020/10/27 18:10
  • 美學者討論美台 稱承諾不應是台獨提款機

    美國喬治城大學針對美國的台灣政策舉行線上研討會,近期提出美國對台政策應改為「戰略清晰」的學者哈斯認為,美國對台承諾不是台獨提款機,過去美國影響過台灣外交政策,未來也做得到,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則表示,台灣務實的政治人物不會這麼做,除非瘋了。
    2020/10/13 15:11
  • 美「10月驚奇」未完待續? 楊喜慧:彭斯「辯論」露「總統相」

    美國總統川普10月以來,為全球帶來一連串「驚奇」,除了確診新冠肺炎,更在住院3天後、旋風出院,期間不斷推文、PO影片,7日晚間,川普又在推特公布一支影片,全程近5分鐘長度,川普不但沒被隔離、沒戴口罩,還站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前草坪上侃侃而談;川普表示,自己在醫院治療時用的藥非常有效,「不只治療、更被治癒」,自己擬馬上簽署緊急授權使用這項藥物的行政令,盼每個人都能免費得到這種「總統待遇」,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分析指,川普又給大家製造「驚奇」,因為「雷傑納隆」這項藥物還在試驗階段,自己用有效,不代表適用所有人,另外,藥品上市,是需要經過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經過嚴格程序證明可行才能批准,不能直接由總統行政命令授權,川普根本將染疫事件,想無限擴大自己政治上效益,但效益恐怕不如他的預期。除川普「藥」與民同享抗疫藥物受到關注,另外,今天也是美國總統大選副總統候選人唯一的一場辯論會,以往副手辯論常被視選戰點綴,但今年一是因為,川普、拜登首場辯論一團混亂,剩餘的兩場辯論,又因川普病況仍有疑慮情況下,可能取消;二是兩位主將皆為高齡出征,彭斯、賀錦麗須讓選民信任他們能隨時繼任總統,讓今天這場辯論,成了美國史上最受矚目的一場副手辯論! 根據CNN即時民調,59%受訪者認為賀錦麗勝出,38%認為彭斯表現更好,對此,全程觀看彭斯與賀錦麗交鋒的旅美學者楊喜慧於《新聞大白話》表示,雖然CNN民調顯示,賀錦麗於多數選民心中表現較好,但就她觀察,彭斯表現略勝一籌,主要是因為賀錦麗有幾個致命問題,一、與華爾街關係,尤其是對科技業稅務方面、特別寬鬆,拜登當初選賀錦麗作為副手,有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她的「吸金能力」,尤其是在科技業募款能力,另外,是賀錦麗在擔任檢察官時,對非洲裔法律程序上非常不友善,根據統計,賀錦麗經手的案子裡,非洲裔有6成都以「坐牢」收場,就有人質疑,賀錦麗是有色人種,反而對有色人種採取嚴厲態度,這是她的第二個致命傷;第三個致命傷,是賀錦麗對中國大陸態度,她緊咬川普「對中政策」錯誤,但賀錦麗一直沒有弄清楚川普「對中政策」,其中美國人最在意「國安、關稅」兩部分,她把這些混為一談,今天的辯論也閃躲不談,甚至還說出「中國大陸是美國好朋友,應該審慎交往」這樣的話,讓人懷疑,她為何與現在美國主流民意背道而馳,到底在回答什麼? CNN即時民調顯示,彭斯與賀錦麗獲普遍受訪者認可在必要時「適任總統」,65%認為彭斯更符合擔任總統資格,較賀錦麗的63%略高,這場辯論,彭斯的表現「搶救」到川普選情?楊喜慧進一步表示,彭斯今天將所有該講的政策,用沉穩的態度講清楚之外,相較川普,政策從彭斯口中說出,就是多了一分「權威感」,且彭斯還點出一個重點,他指賀錦麗不應將搶救生命的疫苗,與「反川普」綁在一起,屆時疫苗推出,民眾受影響拒絕施打,反而會讓民眾陷入染疫危險,彭斯鏗鏘有力的說,「不應在公共議題、打政治牌」,這部分讓許多選民有感,對川普絕對有加分效果。
    2020/10/08 18:27
  • 陸專家爆「解放軍2年內侵台」 美學者:2028年必戰

    大陸解放軍16天出動51架共機擾台,短短2天越台海中線37次。美國史丹福大學中國軍事和安全政策博士轉述大陸一名專家看法,指出解放軍可能有能力在1到2年內入侵台灣,「我與其他美國專家則是預估在2028年開戰。」
    2020/10/03 10:50
  • 欠稅風波傷川普選情?旅美學者:會成議題但殺傷力不大

    美國總統大選將近,最新民調顯示,在喬治亞州及北卡羅來納州,美國總統川普及對手拜登的支持度幾乎持平,這是否代表川普的贏面越來越大?對此,旅美學者楊喜慧今(29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線上訪問表示,「這兩州長期以來都屬搖擺州,且喬治亞州多為黑人選民,川普竟然能拿到約50%的支持度,蠻令人驚訝的,但其實當地有許多民眾已經對黑人抗議運動感到疲乏,即使川普過去對黑人較不友善,或是有些種族的言論,但民眾還是希望當地經濟能盡快恢復。而且,不只是喬治亞州,在美國,『經濟』是選民是否投下這一票的主因,遠遠勝過其他因素,川普在經濟政策上還是贏過拜登的。」而近日突然爆出川普的欠稅風波,這是否會對川普的選情造成衝擊?她認為,「不會有影響,2016年時同樣的劇情就已上演過,當時大眾主要是在檢討為什麼『美國富人們』不用繳稅,並非單獨針對川普,再加上川普在上任後,也跟自己的企業切割了,所以對於選戰來說,這會成為此次辯論的議題,但整體殺傷力不大。」另外,大家對拜登仍有所疑慮,似乎他的支持度僅是因為「討厭川普」聲浪高而造成,這次的辯論有沒有可能讓他翻身呢?楊喜慧表示,「拜登口才的確不如前總統歐巴馬或是其他政治新秀,當時民主黨內辯論時他就已處下風,但也因為他的個人色才不是太鮮明,就像影子一樣,反而讓川普的選情陷入苦戰。至於這次的辯論,拜登的確處於弱風,但只要穩扎穩打發表政見就好。」
    2020/09/29 17:38
  • 美大法官之死重要性?楊喜慧:恐撼動美大選結果

    美國總統大選會出現的10月驚奇,一件足以撼動選情的大事發生,自此改變整個選舉風向、甚至結果,最近一位大法官過世,竟讓美國大選10月驚奇提早發生?美國「女權鬥士」、87歲的金斯伯格不幸過世,她的故事曾拍攝成紀錄片,激勵無數美國人。而金斯伯格除了是美國女權、性平重要推手,受到自由派、保守派人士敬重,更在最高法院具有相當影響力,隨著她的離世,美國輿論對大選的討論風向,從疫情、黑人的命也是命,一下轉向大法官提名,為何一位大法官之死如此重要?旅美學者楊喜慧於《新聞大白話》表示,美國大法官與台灣大法官不同,美國是聯邦制,大法官具有很多法律的最後裁量權,像是墮胎、槍枝、同婚等議題,更重要的是接下來要討論美國健保方案議題,所以大法官擁有政策的最後裁定權,川普有很多政策,如果走到最高法院,很有可能會被裁定違憲,最後被退回、重新制定,大法官對政策制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民主、共和兩黨誓死保衛的位置,川普現在有個政策,大法官已經批准,就是旅遊禁令,就是限縮難民簽證、難民庇護,接下來也將影響大陸學生進入美國,甚至有傳出說,未來旅遊禁令要擴及至,整個中國共產黨人士進入美國會受到限制,這個大法官是批准川普的,所有政策都必須透過這樣的程序來完成。 目前美國大法官為9位,金斯伯格辭世後為8位,保守派、自由派,或傾共和黨、傾民主黨比例為何?旅美學者楊喜慧於指,直到這位自由派女權鬥士去世前,美國最高法院有5位保守派法官、4位自由派法官,若川普提名一位保守派大法官進最高法院,則法官席上,共和黨提名的保守派將有6比3絕對多數,可能導致在未來政策的解釋比較有利共和黨,使美國司法根基在意識形態上右移。楊喜慧進一步表示,未來不管是川普連任或拜登當選,大法官的支持都非常重要,金斯伯格辭世前,是一位非常反川普的大法官,曾經在2016年公開表示:川普不適任美國總統,而她過世後,川普就迫不及待宣布,將在本周提名一位女性大法官人選,一為爭取女性選民,且提名大法官過程冗長、具話題性,川普可以轉移防疫失分表現,再來,也可藉此促使保守派選民出來投票,等於說一位大法官之死,激發兩黨選民歸隊,成為美國大選決勝點。
    2020/09/21 18:14
  • 美軍選票不挺川普?楊喜慧:2018後諸多政策逐漸影響

    美國《軍事時報》時報調查,現在美國軍人與軍眷對川普的反對比例已經超過認同比例,且此趨勢呈現加劇狀態。外界相當好奇,川普所屬的共和黨通常較受軍人擁戴,為何如今呈現逆勢倒轉?對此,旅美學者楊喜慧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採訪,表示近期川普被揭露瞧不起軍人的言行或許多少有些影響,但是從大方向觀察,早在2018年就已經出現「黃金交叉」。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川普決定從敘利亞撤軍,讓當時的國防部長憤而辭職,這個事件大大傷害了軍中士氣;之後還有傳聞俄羅斯軍方買通塔利班擊殺美軍的消息,但川普對此也沒多做表示;再加上今年面對暴亂,他又總是喊著要出兵鎮壓黑人,諸多因素累積,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局面。
    2020/09/07 18:18
  • 陳時中稱「美豬內臟」不好吃 林佳新:國人聽到會很傻眼

    總統蔡英文以「行政命令」宣布明年將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進口台灣,政府除了祭出100億「養豬產業基金」協助台灣豬農,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1日)表示會向院長再爭取另外的100億,沒想到他今天早上接受電台訪問時,卻改口稱「沒有要另外拿100億,若豬農真的有需要再一起討論。」而進口美豬內臟的部分,衛福部長陳時中竟表示「會合理進口,但沒人要吃,因為味道不好。」對此,雲林農友林佳新今(2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線上訪問表示,「陳吉仲當年極力反對進口含萊克多巴胺的肉品,如今卻一再打臉自己先前的言論。而陳時中在防疫上的確是權威,但這種食安問題,衛福部應澄清這些藥品殘留是否對國人健康有疑慮,而不是去談論這些肉好不好吃?這會讓國人十分傻眼,陳時中也不應主導農委會決策。」另外,2012年時,馬英九政府打算開放美豬、美牛,引發極大的反對,為什麼這次豬農們,甚至是環保團體的聲音反而都消失了?他認為,「陳吉仲這三、四年已摸透要怎麼操作這套遊戲,『如果有錢,為什麼不乖一點?』農委會祭出100億這招,沒有一個豬農敢出面抗爭,若這100億投資在未來外銷市場,或是國內產業整合,那的確非常好,但如果用在『個人喜好』,有人拿得多,有人拿得少,不聽話的人甚至可能拿不到,這樣會對國內產業產生很大的衝擊。而那些環保團體,也應該就以前的理念,出面斥責陳吉仲已經背棄當初的理想。」 至於美國當地人到底會不會食用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呢?旅美學者楊喜慧表示,「美國現在十分流行『有機食品』,基本上都不含萊克多巴胺,但這類有機食品,通常要到比較昂貴,且客群主要為白人的超市才能買到,一些墨西哥或是亞裔超市,比較少看到『有機認證』的食品,但去餐廳消費時,就無法得知該店使用的食品到底有無含萊克多巴胺。另外,美國生產萊克多巴胺的廠商十分強勢,認為超市裡只要有標記『有機認證』的食品即代表沒有含此成分,所以就算是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食品,也不會特別標示,因為會不利消費者購買。」但是她也提到,「美國也知道此成分對人體健康不利,除了食安問題外,也會牽涉到消費者、動物,及農民的權利,因此現在仍有許多消費者或是人道組織還在針對這個議題進行訴訟。」
    2020/09/02 18:11
  • 拜登民調領先穩操勝券?旅美學者:不能忽視「隱形川粉」

    美國總統大選越演越烈,雖然現任共和黨籍的總統川普在民調上已有所回升,但是仍落後民主黨籍的拜登超過5%以上,那麼拜登有可能一直保持領先到11月後嗎?對此,旅美學者楊喜慧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採訪,表示在民調之下仍有所謂的「隱形川粉」存在,這些人傾向支持共和黨,但平常不會對外公開,若是他們投票踴躍,形勢就有可能逆轉;相對地,美國黑人多數支持民主黨,但是投票意願普遍不高,所以拜登實際得票預料也難達到民調呈現的水平。
    2020/08/31 18:02
  • 中央擬開放一般旅館收防疫客!?醫師:恐造成防疫漏洞

    台北市日前爆出有697位居家檢疫民眾散住在38家一般旅館,其中有16家是由中央推出的「安心旅遊」補助旅館,消息一出讓北市府及民眾擔憂成為防疫破口,對此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已針對一般旅館擬定防疫相關管理措施,未來一般旅館只要事先申請、報核,也可收居家檢疫客,而一般旅館未來如比照防疫旅館開放居家檢疫者入住,是否會增加傳染風險呢?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新聞大白話》接受主持人彭志宇視訊連線表示,防疫旅館都是經過專業人員訓練過,而動線也是經過設計的,但是一般旅館沒有這些東西,這可能會造成防疫上的漏洞,他更表示,入境五天內傳染力是最高的,但是五天是一個假設值,因為還是有確診者在第十二天採檢是陽性的,他提到指揮中心應要超前部署,而不是慢慢部署。 另一方面,全世界多個團隊都在努力研發有效抵抗疾病的疫苗,其中台灣的疫苗已經進入人體實驗,而旅美學者楊喜慧也特地採訪台美生技協會會長高龍榮博士,高博士表示美國目前在疫苗研發的進度上,因疫情非常緊急,美國政府給予緊急使用授權,高博士更表示,目前已經有26支疫苗已經開始人體實驗,人體實驗從第一期進入到最後階段,美國至少有兩支疫苗,中國大陸則有好幾支疫苗,而疫苗有無成效,其實大概一兩個月就可以知道成效結果,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就快看到新冠病毒疫苗的上市。
    2020/08/18 18:49
  • 川普的「反中牌」能奏效嗎?旅美學者這麼說

    距離美國總統大選僅剩約四個月,疫情嚴峻使得經濟重啟受阻,重擊川普的選情,川普再度把矛頭指向中國大陸,但這張「反中牌」救得了川普低迷選情嗎?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與《新聞大白話》即時連線,他表示「疫情爆發,美國經濟表現始終不好,川普要連任只能寄望『反中牌』奏效,目前南部各州與中西部,共和黨支持者較多的州,打『反中牌』是有效果,他們想要找替罪羊的情緒非常高漲,美國是選舉人團制度,川普打得選戰策略就是針對支持者而打」。
    2020/07/07 18:12
  • 川普難連任?!旅美學者揭「翻盤關鍵」

    紐約時報最新民調出爐,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領先美國總統川普14個百分點,這是2020大選前,川普表現最糟的民調。對此,《新聞大白話》即時連線旅居美國學者楊喜慧共同探討,楊喜慧分析「最近種種跡象的確對川普很不利,包含波頓的新書、川普造勢晚會人數稀落,都引起美國民眾嘲笑,但民調是不是可以代表『川普在年底的選舉有危險』,這是沒有相對性的,首先,美國總統選舉是『間接選舉』,各州公民先選出該州的選舉人,再由選舉人代表該州投票,制度的設計,也就造成2000年跟2016年得票數跟選舉人的票數有差異;再者,雖然現在社會瀰漫著『黑人的命也是命』的氛圍,但在美國,黑人的投票率一直以來都不高,他們討厭川普,會不會化為選票、化為投給拜登,這也是不一定的。」
    2020/06/25 18:00
  • 旅美學者解析「種族示威越失控.川普連任路越鞏固」

    美國因種族騷亂蔓延的怒火尚未平熄,《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即時與旅美學者陳方隅連線,人在華盛特頓區的陳方隅表示「大部分示威是和平的,但趁火打劫的人也是有。若暴動持續擴大,可能反倒對川普是有利的,川普的風格一向都是不大理會反對他的人,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曾說『川普不會去團結人民,連假裝都不會去假裝。』,現在川普其實正在做同樣的事,並且不斷透過推特去『激化對立以鞏固支持他的人繼續支持他』。
    2020/06/04 18:04
  • 阻撓台灣國際參與失民心 學者:中國得不償失

    台灣防疫有成,卻在中國阻撓下連4年無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旅美學者王維正說,國際挺台聲浪高漲,北京施壓國際組織排除台灣,將台灣民心推得更遠,得不償失。
    2020/05/23 11:46
  • 川普"消毒水謬論"惹議 旅美學者:恐影響選情!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公開談論治療新冠肺炎的偏方,稱「人體注射消毒劑,或許有助消滅病毒」,結果導致許多美國民眾誤信而送醫,他事後則改口說僅是在「嘲諷」。對此,美國內華達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王宏恩接受《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視訊採訪,表示川普離譜的言論已經讓部分民眾失去信任,也許他知道這樣下去對選情不利,所以後續幾天才會自主收斂。
    2020/04/27 18:28
  • 美學者:病毒恐經呼吸傳播 LA籲全民戴口罩

    美國確診人數超過24萬人,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但現在美國有一份新的研究指出,病毒很有可能透過呼吸、講話傳播,現在洛杉磯市長,已經呼籲全民只要外出,盡量戴上能遮掩口鼻的物品,非醫療等級口罩也可以,川普還語出驚人的說,因為圍巾比較厚,用圍巾也可以。
    2020/04/03 19:44
  • 選後觀察 美學者指國民黨面臨2大立即挑戰

    總統與立委大選結束,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集結學者專家發表選後觀察,研究員史諾蘭指出,國民黨在選後面臨至少兩大挑戰,第一是如何解讀選舉結果,第二是未來政黨方向的鬥爭。
    2020/01/17 17:22
  • 反制中國 美學者籲川普部署飛彈與台灣簽FTA

    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狄森今天撰文表示,台灣大選後北京應會在經濟、軍事懲罰台灣。他籲美與台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並在東亞部署中程彈道飛彈,以反制中國脅迫。
    2020/01/15 15:13
  • 彭斯批北京不忘釋善意 美學者:有助貿易協議簽署

    美國副總統彭斯今天公開演說,抨擊中國之際不忘釋出善意。美國學者分析,川普政府無法逃避與中國打交道,貿易僵局也恐影響川普連任,彭斯演說可能有助雙方簽署貿易協議。
    2019/10/25 09:17
  • 台灣2020大選 美學者:北京恐投更多資源介入

    台灣大選將至,中國介選傳言時有所聞。美國史丹佛大學台灣民主與安全項目主任祁凱立表示,台灣大選一大擔憂就是中國可能用更多資源介入,包括利用社群媒體詆毀候選人。
    2019/10/24 10:19
  • 論文門再爆致命疑點? 學者:蔡應該直冒冷汗

    總統蔡英文的博士論文近來不斷遭外界質疑造假,雖然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日前發表聲明,證實蔡英文的學位與博士論文,但仍有人認為疑點重重,旅美學者林環牆今天(15日)就在臉書發文,表示倫敦大學一生只能申請學位補發1次,「相信蔡英文女士在看完這個官方版的補發程序後,應該會直冒冷汗」。
    2019/10/15 18:28
  • 美學者:蔡總統若連任 不會挑起軍事衝突

    香港反送中衍伸的示威持續引發國際與台灣對港台局勢的關注。美國學者認為,短期內台海發生危機的幾率不高,若總統蔡英文連任,也不會挑起軍事衝突,美國應協助台灣捍衛民主價值。
    2019/09/06 11:13
  • 哈佛演講提20字「韓式口號」 美學者印象深

    高雄市長韓國瑜從九合一選戰期間,就靠著庶民口號,緊緊抓住選民的心,就任後還持續更新,今年初喊出台灣安全、人民有錢,不管到大陸還是美國,都掛在嘴邊,12日在哈佛大學的閉門演講,有提出20字口號,連美國學者聽了都印象深刻。
    2019/04/13 12:16
  • 武統學者李毅找到了! 帶往桃機強制出境

    大陸旅美學者李毅,受邀來台發表演說,遭檢舉他近年來積極鼓吹武力統一台灣,由於李毅是以觀光名義來台,卻從事政治活動,入境許可因此被撤銷,移民署原定(11日)晚間將他驅逐出境,但李毅一度失聯不知去向。
    2019/04/11 23:54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