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唐治平母親國民黨統一獅餐飲集團停業梁實癌症白冰冰女友二手菸胰臟癌原因
  • 搜尋:

    科技執法 結果共257筆

  • 全台最長「窮人高速公路」!台61縣違規頻傳 恢復區間測速

    省道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是貫串南北往來的重要幹道,沿線有台塑六輕等重要工業區的設立,由於不收通行費,很多民眾會把它當成國道替代道路,然而有些路段沒有紅綠燈和測速照相,造成超速事件頻傳,更直接導致死傷事故的主因,因此在雲林麥寮段(南下218K+250m至226K+250m)區間測速設備,通過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查驗後,於今年1月31日恢復執法,恢復執法至今半個月(111年1月31日至2月15日)以來,共計舉發違規超速238件,違規數比起109年初次使用時降低很多。
    2022/02/23 16:01
  • 汐止塞車好煩!警遠端監控、空拍觀測、近端執法 科技治交通

    新北市汐止的交通問題,一直是在地居民長年惡夢!警方祭出新招,分別利用「空拍機」,從高空觀測路口車流;擴充「遠端監控設備」,讓員警在值班台就能掌握現場實況;另外,也在容易違停的路段擺交通錐,採取各種科技執法,嚴防塞車。
    2022/02/11 18:56
  • 別插隊! 新北「跨越雙白線」科技執法將上路

    新北市汐止新台五路和大同路口是通往高速公路的要道,往往通勤時間總有人隨意變換車道,造成交通大打結,為此新北市交大設置偵測「跨越雙白線」科技執法,只要違規變換車道,主機就能馬上辨識,讓警方審核開單,也減去員警在車陣中值勤的風險。
    2022/01/31 17:25
  • 新北區間測速重啟!網號召「低速行駛」 警疏導居民表認同

    新北市警察局宣布自今(24)日開始,重啟新店環河路、台64線中和段、北宜公路26.2至32.2公里「區間測速」,為的就是希望能有效降低事故率和違規行為。但不少駕駛人認為、這並不合理,於今(24)日早上舉辦「自主安全駕駛日」活動,以時速30公里以下行駛、作為抗議。對此新北警也加強在附近維持路況,並未發生交通雍塞情形。
    2022/01/24 18:18
  • 側撞車禍多!北市「這路口」明年起科技執法 危險路段一次看

    台北市交通大隊今天表示,北市有3處路口容易發生交通事故,選定側撞最多的鄭州路、西寧北路口,作為首處科技執法取締違規地點,明年1月3日實施,呼籲駕駛人遵守交通規定。
    2021/12/24 22:02
  • 「殭屍車」超搞剛遮車牌卻忘這事 在地人笑天兵:早被錄

    許多駕駛開車上街都深怕被拍照開罰,近日屏東一輛汽車在臨停時,車主就在車牌上貼上一大片紙板,還將後車箱開啟,似乎試圖避免被拍照而吃罰單,照片曝光後引起當地人關注,不少在地民眾都笑說該路段早已有「科技執法」,車主在遮車牌前應已被錄影,簡直是白忙一場。
    2021/12/16 09:05
  • 一年近3000人死於交通事故 專家曝「這裡」最危險

    台灣因為交通事故造成死亡、一年就有將近3000人,其中兒少的安全更令人擔心,調查也發現,在十字路口因為車流量大,是事故發生的第一名。台科大資工系教授與學生組成團隊,耗時一年研發出AI車流辨識系統,可以精準判別車種、車型軌跡抓出違規車輛做分析,方便擬定政策,來改善交通事故發生。
    2021/12/15 22:59
  • 逃不了!科技執法車牌辨識 抓欠罰鍰車主

    別以為積欠國家稅務、罰鍰,不繳錢也沒事!因為行政執行署聯合警方,12月開始在蘇花改試辦,車牌辨識系統的科技執法,如果有未繳納國家稅務或罰鍰的車牌,就會在系統上發出警示聲,接著員警和執行官會上前攔查,駕駛現場如果沒錢繳納就會被查扣車輛。
    2021/12/15 12:42
  • 有錢就任性!超跑臨停隧道 當舞池熱舞

    止不住想跳舞的慾望,但是不是選錯地方?宜蘭蘇花改觀音隧道昨天(11日)半夜兩輛進口休旅車、法拉利超跑,不只在裡頭並行,違規行駛路肩,甚至直接在避車彎停車,下車熱舞,把隧道當成自己舞池!警方將用科技執法追查是誰「有錢耍任性」,也要釐清這兩輛車、三個人,當晚到底在幹嘛。
    2021/12/12 21:01
  • 警AI執法!北車旁「顧」交通 電眼取締違規

    台北市警察局宣布,在台北車站附近的西寧北路、鄭州路口,增設執法系統,因為這個路段事故率高、平均給個月超過10起交通事故,AI系統可以全天候取締未禮讓行人、逆向行駛等等,一共6項違規,預計明年元旦正式上路。
    2021/12/04 22:12
  • 講不聽!182線自摔彎競飆 自撞摔車佔9成

    台南市道182線龍崎路段,因為彎道非常多,吸引許多騎士競飆、炫技的熱點,今年累積32件車禍中,就有九成是自摔自撞,也讓這路段被稱作是「自摔彎」,怎麼講都講不聽,現在警方將設置紅綠燈和區間測速取締,利用科技執法,遏止違規亂象。
    2021/11/30 13:13
  • 新北中和聯合稽查取締改管噪音車! 開罰80件累計超過57萬元罰鍰

    噪音污染是不少人夜晚的惡夢,尤其是在夢鄉當中卻突然被馬路上的車輛吵醒,絕對會讓人抓狂,而警方為了杜絕違法改裝排氣管的風氣,在許多地點也開始執行了噪音取締科技執法項目,只要偵測到車輛有過大的聲響就會進行取締開罰,近日新北市中和分局更與環保局聯合稽查進行定點攔查作業,取締違法改裝排氣管的車輛,短短的四日內就開罰了80件的非法違規改裝以及16件的無照駕駛,總計至少開出了57萬元的罰鍰。
    2021/11/19 16:38
  • 偏心?科技執法僅北車有「LED示警」 市府:無燈處因在合約前就設

    不少縣市都有透過影像偵測系統「科技執法」來取締違停車輛,台北市也有四個地方執行,但議員戴錫欽發現,只有台北車站的有LED警示器來驅離車主,質疑其他3處因為沒補助所以沒有明顯警告,指控市府取締不公!
    2021/11/04 18:08
  • 車輛噪音取締美國紐約也有 違規一次就要罰三萬台幣!

    不少人的車輛都會進行排氣管的改裝,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車輛擁有更好的聲浪效果,不過如果改裝得太過大聲將會影響週遭的用路人以及居民,因此現在台灣最新的科技執法項目也包含了噪音偵測取締,而這項取締不是只有台灣在進行而已,現在美國的紐約也將要進行噪音取締,而且違反規定的人將會直接收到1,000美金的罰單,折合台幣約2.8萬元,比起台灣的罰則還要多上不少。
    2021/11/04 16:26
  • 違停買包子!「科技執法」5個月取締3千多件

    花蓮自5月起在中山路5個路口,裝設科技執法設備,統計到10月,5個月共開出7153張罰單,其中光是公正街包子店附近就取締了3125張,比數快佔一半,違規件數驚人;其實包括東大門、明禮路鄰近也有4個大型停車場,約500個車位,遊客想逛商圈又不想荷包失血,最好多走幾步路。
    2021/11/02 12:35
  • 國道警察購入測速神器 價值60萬無光全黑路段也跑不掉!

    「出事就插測速」或許是臺灣民眾對於第一線交通執法單位與主管機關最直覺的第一印象,每當重大事故發生,或許就能看到如同膝反射般的「研擬增設固定式測速桿」、「評估設置區間測速科技執法設備」等反應。而且,現在就算是沒有路燈、完全無光源的路段可能都藏有機動測速照相設備。根據《中央社》報導,國道公路警察局轄下第七公路警察大隊就擁有一套要價60萬元的「大魔王」等級測速器,就算是沒有路燈、完全無光源的夜間路段都跑不掉。
    2021/10/25 14:46
  • 政府抓改管不手軟!忠孝東路增科技執法路段 網友一片叫好:「應該裝800支」

    科技執法成為了現今汽機車違規舉發的重要手段,尤其許多違規停車熱點都裝設了科技執法設備,只要是紅線違規臨時停車將會被電腦直接偵測舉發,另外還有區間測速系統也是大家較常聽見的科技執法項目,而近年來隨著設備的日新月異,噪音偵測也變成了一大重點,尤其是不少汽機車都會進行排氣管的改裝,改裝過後很容易在噪音項目超出法定標準,進而影響到其他用路人的權益,有時在夜間還會有車友舉辦聚會,這時眾多改裝車齊聚一堂造成嚴重的噪音污染,因此許多網友都支持這項科技執法項目。
    2021/10/07 14:57
  • 台灣車禍死亡率偏高 蘇貞昌要求4面向提改善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台灣車禍死亡率與其他國家相比偏高,請交通部從路口與路型等交通工程、交通號誌、科技執法、落實交通安全教育等4面向提改善辦法。
    2021/09/10 06:22
  • 別亂停!科技執法抓違規開5萬張罰單 內科、公館將啟用

    別以為沒有警察在,可以偷偷違規!台北市有駕駛違規停車,當下沒有被員警取締,事後卻到罰單,原來是被警方的科技執法偵測舉發,這套AI執法系統,目前已經有八個地點啟用上路,預計在年底前,將會在公館商圈、內湖737夜市等等六大違規熱點裝設,嚴格取締。
    2021/09/06 20:19
  • 新北交通死亡人數增 侯友宜:儘速重啟區間限速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從5月19日至7月26日維持了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在車流量減少的情況下,車速變快也導致事故嚴重性增加。根據新北交通局統計,110年上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達12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0人。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不少嚴重交通事故都與超速有關,除了要警察同仁加強執法外,也會盡快恢復在今年2月底全面暫停的區間平均速率科技執法。
    2021/09/03 13:03
  • 插隊讓匝道塞翻天 國道警科技執法一年減少一半插隊仔

    開車通勤中,肯定會遇上總是塞車回堵的路段,就有網友對此分享看法,認為是因為「插隊文化」讓守規矩的人塞車。貼文一出,引發不少討論,有人認為要對付插隊慣犯一定要檢舉到他們怕。國道警察局曾在2018年用電眼進行科技執法,一年的成效能夠減少一半違規件數。
    2021/08/31 16:42
  • 搶快送餐?外送員騎上建國高架 AI全都錄「截圖開單」

    外送員疑似搶快送餐,違規騎上高架道路!違規熱點就在北市建國高架橋,匝道口都在禁行機車的快車道,加上入口處都有禁止機車進入的標示,很難因為導航帶路誤闖,可能是為了多接一點單,冒險闖上高架道路,但像這樣的違規,通通都會被AI科技執法截圖,交給北市交通大隊開罰。
    2021/08/20 19:34
  • 科技執法大獲全勝! 市民、建國高架違規駕駛少近8成

    受到疫情影響,道路上現在充斥著機車外送員,僅管他們也是為了生計,但時常在路上搶快,甚至有上高架橋等違規行徑。台北市警察局在市民及建國高架道路建置科技執法設備,針對「機車違規行駛」在內及多種違規車輛進行全時段自動偵測取締違規,經過大半年,有效降低近8成的違規數,科技執法相當成功。
    2021/08/19 18:11
  • 機車、大貨車偷上市民、建國高架 北市交警科技抓違規

    台北市交通大隊警方針對轄內兩大高架橋市民、建國高架違規車輛,採取科技執法,主要取締違規情形有「不依公告管制通行」、「行駛路肩」、「跨越雙白線」及「機車違規行駛」,全時段自動偵測。今年7月取締件數比起首月執法時,已大幅下降,但仍有367件,警方認為目的不在於開單,而是能有效減少違規,避免發生事故。
    2021/08/18 13:40
  • 雪隧為何都開不快? 原因可能是「恐懼症」

    台灣道路的速限一直是網路上最火熱的議題之一,先前公路總局才拍板定案要在9月試辦北宜公路特定路段速限提升至50公里,而近日有網友在PTT發問,同樣是台北宜蘭交通要道的雪山隧道,最高速限為90公里,但他時常遇到在不塞車、車流不多的冷門時段,沒辦法定速90開完雪隧,因為面車不知為何一定會慢下來,讓他不禁疑惑,正常定速90公里開完雪隧很難嗎?
    2021/08/17 11: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