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男星罹癌兒福聯盟張元植惡化空屋率金曲獎婚變住不起的世代斜槓張書豪
  • 搜尋:

    溫室 結果共616筆

  • 最美拍照秘境!墾丁大草原變Windows桌布 嘉義首創「旋轉彩蝶柱」

    大家都很熟悉的Windows桌布,藍天綠地大草原,拍攝地點在紐西蘭,而在國境之南墾丁,就能原汁原味還原,彷彿走進「電腦桌布」當中!另外嘉義大學昆蟲館,有一整面玻璃窗打造的溫室花園,和新加坡濱海灣花園有的比,也有導覽體驗,視覺、觸覺雙享受。
    2022/01/10 18:05
  • 國民黨:非核家園跳票 台灣缺電、蔡政府欠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4)日在臉書表示,「台灣缺電,民進黨政府欠電。」大家都知道蔡政府對於再生能源的「五三二」規劃(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過於樂觀,對核能使用立場又矛盾,導致台灣能源與發電結構扭曲傾斜,除了讓「點亮台灣」變成「缺電台灣」與「空汙台灣」,更導致台灣無法達到穩定供電、減碳與減排溫室氣體與國際潮流背道而馳。
    2022/01/04 15:44
  • 有片/首度曝光!鴻海電動巴士上路實測 淨零碳排將入台灣法律

    最近眼尖的民眾應該有發現,一台銀色的大型電動巴士,穿梭在台北街頭。它就是鴻海研發的電動巴士ModelT,它將是2050淨零碳排的一大助力。為了達到減碳目標,除了電動車研發,不少企業也有共識,包括自主設置太陽能、雨水回收等等。但這些還是不夠,環保署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將把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收取碳費也是修法關鍵。
    2021/12/30 23:12
  • 黑布遮窗、電風扇狂吹 自建溫室創大麻園

    基隆竟然有人上網自學種大麻,住家成了「大麻園」!就在20日下午5點多,員警獲報七堵區福一街一處社區大樓裡,疑似有人栽種大麻,立刻前往查緝,結果門一開,全都是大麻及種植器具,總計共186株,遭逮的陳姓男子還供稱,是透過管道拿到種子後,自行上網搜尋栽種技巧,全都是自己要用的,不過員警認為沒這麼單純!
    2021/12/21 17:34
  • 黑布遮窗建溫室種大麻186株 男子被逮辯稱自用

    基隆市陳姓男子將住家臥室改裝成培養場栽種大麻,窗戶用黑布遮掩避免被鄰居檢舉,警方昨天查緝起出大麻成株13株和幼苗173株,陳男辯稱大麻供自己施用,警方詢後全案送辦。
    2021/12/21 16:53
  • 新世代黃金!電動車趨勢.各國掀搶「鋰」大戰

    電動車取代傳統油車,已經成為綠能轉化的進程之一,在車用電池的需求快速上升之下,各國都在加足馬力,確保自己在開發生產電動車的路上,原料供應穩定充足,也就引爆了搶「鋰」大戰!今年鋰金屬價格大漲240%來到5年新高,美國身為鋰礦商領頭羊,但國內產量卻落後其他國家,內華達州北邊的荒漠中,蘊藏310萬噸的鋰礦,成為礦商眼中的寶藏,但有環保團體認為,製造一輛電動車平均產生9噸溫室氣體,加上採礦也會有碳排,因此在這裡紮營抗議11個月,導致開採計畫持續延宕。
    2021/12/17 20:03
  • 人造閃電防牛糞釋甲烷 獲歐盟1700萬元資助

    上百國在今年氣候峰會上承諾在2030年前降低30%甲烷排放,而現在一間挪威的科技公司將協助達成這個目標;透過製造像閃電一樣的技術,阻止牲畜排泄物中,高達99%甲烷,以及95%氨的生成;目前仍在試驗階段,不過已經獲得1700萬歐元資助,預計在明年夏季問世。全球溫室氣體排名第二的甲烷,倘若大幅度減排,在2040年前有望阻止0.3度的升溫。至於在阿根廷,一間時尚公司則靠著回收粗麻布塑膠袋製成包包來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當地化石燃料開採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袋子,而大多不會被回收而是進入焚化爐。地球暖化下,全球氣候異常,加州乾旱的情況持續惡化,如今預計明年將除了飲用和消防等基本需求外,將無額外水可用。
    2021/12/02 19:57
  • 油價飆高、民生物價抬 日本疫後寒冬難挨

    日本疫情持續穩定受控,但疫後重生之路卻崎嶇難行。首先失業問題不見好轉,日本政府調查,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平均達66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18萬人,又以中高年族群難以獲得工作機會。餐旅、服務業雖前景看好,但受到國際油價上漲,日本各行業以及民生均受波及。溫泉旅館、溫室經營者、水產都因燃油價格而成本大增。但今年夏季拜好天氣所賜,北海道新米創16年來最好收成,民間糧倉爆滿,白米乏人問津,形成兩極消費現象。
    2021/11/18 20:00
  • ABC新聞造訪冰島 直擊碳捕集封印成礦石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減反增,「碳捕集和碳封存」成為緩解氣候變遷的重要技術,瑞士和冰島的兩間新創公司攜手合作,捕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封印在地底,把二氧化碳轉變成礦石,算一算每年封存4千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把790輛汽車的年碳排量封入地底,TVBS新聞夥伴-美國廣播公司ABC的記者,帶您到冰島去直擊。
    2021/11/17 15:11
  • 仿照大自然封閉循環系統 零廢棄物都市生活實驗

    減碳生活的目標之一就是減少廢棄物,澳洲墨爾本有環保人士展開實驗,在一棟三層樓建築裡打造大型溫室,超過兩百種動植物在這裡共同生活,仿造大自然的封閉式循環系統,從能源、用水到飲食幾乎不會產生廢棄物,甚至還開了一家餐廳,開放民眾親身體驗在都市裡自給自足的可能性。
    2021/11/15 15:15
  • 緩解地球暖化!蘇格蘭羊冬天只吃海藻 大量減少甲烷排放

    畜牧業的牲畜所產生的甲烷被視為是全球暖化的隱形元凶,然而現在或許能找到解決方法。在英國蘇格蘭東北部的奧克尼群島(Orkney Islands)上有一座小島,小島上生活著數千隻綿羊,每到冬天時綿羊群會到海邊吃海藻,這種獨特的飲食減少了甲烷排放,如果全球綿羊都吃海藻,將能為地球暖化作出貢獻。
    2021/11/13 14:16
  • 氣候評比屢次引用錯誤資料 環保署:考慮不再參加

    環保署長張子敬今天表示,對於各項國際評比都虛心接受,但由於德國看守協會屢次以錯誤資料估算台灣減碳績效,經多次反應也未修正,因此考慮不再參加評比。
    2021/11/11 10:49
  • 美中突發「聯合宣言」抗暖化!陸特使:合作是唯一選擇

    本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會期進入第二週,身為全球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美國和中國大陸昨(10)日無預警公開一項聯合行動宣言,承諾將在未來10年合作採取行動,加強應對氣候變遷並減緩暖化,為本屆大會帶來不小驚喜。
    2021/11/11 10:03
  • 農糧生產佔全球31%排放 海藻補碳抗暖化

    斯里蘭卡政府下達化肥禁令,不過卻引起當地農民的反抗,認為將造成糧食危機,如今為了因應民意,只好又重新開放;農業化肥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來源之一,不過永續耕作是能夠達成的嗎?一位在南非的農民,將放牧與耕種結合,使得當地的土壤不僅肥沃也不需要使用額外肥料或添加劑;隨著氣候峰會實質進展陷入僵局,各國積極尋找解方,蘇格蘭透過種植海藻的方式來捕捉碳,估計與種樹相比碳捕捉多出五倍,現在預計要在2050年前量產,為對抗氣候變遷提供助力。
    2021/11/10 19:51
  • 評估各國減排新承諾 聯合國:幾乎無濟於事

    聯合國今天表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一連串減排承諾恐怕對減緩全球暖化無濟於事,呼籲各國在這10年內大幅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1/11/10 16:54
  • 深化美日同盟!岸田文雄將與拜登會談 施勗皓:COP26峰會對日本意義重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COP26峰會,與美國總統拜登短暫會面,雙方同意在今年底前安排正式會面,討論美日同盟、印太區域等共同擔心的議題,近期岸田文雄因內政問題,12月難以前往海外參訪,因此向美方提議,11月就進行美日元首會談。今(9)日邀請到日本獨立記者施勗皓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COP26峰會是岸田文雄上任後首趟出訪行程,在日本眾議院大選結束後隔天開票結果一出爐便飛往英國參加,對岸田文雄來說,此趟行程有兩大目的,第一、表達日本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貢獻立場,第二、能夠與美國總統拜登見上面,因為在美日同盟基礎上,日本不斷地強化跟美國的友好關係,所以儘管時間倉促,日媒仍認為這趟能跟拜登總統碰面及確定今後的訪美行程,並進行正式會談,可謂意義重大。」
    2021/11/09 15:44
  • 歐巴馬批陸、俄沒抗暖化迫切感 氣候人士開酸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今天籲富國解開與開發中國家長年氣候融資僵局,批評俄、中在遏止溫室氣體排放「缺迫感感」;但氣候人士酸他任內轟炸別國、生活豪奢,也沒好哪去。
    2021/11/09 12:26
  • 李奧納多巧遇英國查爾斯王子 見偶像一臉幸福樣

    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現正舉辦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各國在氣候議題上討論減排溫室氣體,就連美國知名演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也出席會議。在參與其他行程中,他巧遇英國皇室的查爾斯王子,2人短暫交談10分鐘,李奧納多彷彿小粉絲般露出幸福表情,這一幕都被媒體給捕捉下來。
    2021/11/05 18:07
  • 消極應對全球暖化!日本獲頒「化石獎」 皮卡丘場外抗議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在日前開跑,來自全球領袖參與盛會,討論如何實現具挑戰性的減排溫室氣體目標,防止全球進一步升溫,並紛紛提出未來的執行計畫。趁著議題熱度,由全球環保組織組成的「氣候行動網路」小組向3個國家頒發「化石獎」,包括日本、挪威與澳洲都拿到,因為這些國家在面對氣候暖化議題上採取消極態度。
    2021/11/05 11:57
  • 2030減30%甲烷排放、終止濫伐 百國承諾

    正在英國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COP26),做出兩項重大決定,105個國家承諾將在2030年減少30%的甲烷排放;不過排放大國中國、俄羅斯、印度和澳洲並沒有簽署。另一項政策是要在2030年前,終結森林濫砍,超過100多個國家參與,各國政府和企業也將提供190億美元協助,其中20億來自亞馬遜的執行長貝佐斯。排碳大國中國和俄羅斯,缺席G20和氣候峰會,美國總統拜登批評他們不負大國責任,大陸外交部則反唇相譏,美中衝突議題也在氣候會議中發酵。
    2021/11/03 20:00
  • 歐洲推動「永續航空燃料」 日本牛步憂遭淘汰

    氣候災難、地球危機日益加劇,各國元首在這屆氣候變遷大會上也都積極面對,期許成為亞洲環保領頭羊的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親自飛往英國參與會議,除了重申日本脫碳決心,也宣布再加碼百億美元,支援開發中國家應對暖化。不過,日本國內綠能工作進度緩慢,對比歐洲加速推動「永續航空燃料」,日本顯得毫無動靜;日本兩大航空業憂心,若再不開始打造全面環境,日本經濟恐怕會因航空受限而崩壞。
    2021/11/03 20:00
  • 談環島高鐵 王國材:台灣重要公共運輸骨幹

    交通部長王國材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環島高鐵是台灣重要公共運輸骨幹,而公共運輸是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很重要部分。
    2021/11/03 11:23
  • 吃對麥當勞食品做環保 「無敵大麥克」碳排放最高!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在近日召開,關於環保的議題成為各國焦點,多國領袖也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一項網路計算工具就揭露,在全球大人小孩都愛的麥當勞,其眾多品項中「無敵大麥克」竟是最不環保的食物,製造一個無敵大麥克所需碳排放量相當於一輛汽車跑24公里距離,顯示少吃肉也能為地球貢獻一份心力。
    2021/11/03 11:07
  • 上百國簽署承諾 2030年前降低甲烷排放量30%

    100多個國家響應美國與歐洲聯盟(EU)發起的倡議,將在2030年前把強大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量減少到比2020年水準低30%,以解決導致氣候變遷的主要問題之一。
    2021/11/03 10:06
  • 提高到50%!巴西目標2030碳排放減半

    巴西環境部長雷特今天宣布,巴西將把2030年減少溫室氣體目標從43%提高到50%,這一新承諾將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生效。
    2021/11/02 08:53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