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孫鵬江P狄鶯超音波離婚颱風民眾黨江坤俊醫師減肥路邊停車格內視鏡
  • 搜尋:

    楊虔豪 結果共146筆

  • 梨泰踩踏案後遺症 耶誕節店家沒生意、心理留創傷

    南韓這兩天將迎來疫情解封後的第1個耶誕週末,但先前發生壓死人事故的梨泰院,氣氛冷清,商家和罹難者家屬合作,要建立追悼空間,並重建梨泰院榮景。而明洞則是人潮明顯回流,洋溢過節氣氛。來看TVBS駐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來自首爾現場的報導。
    2022/12/24 17:06
  • 梨泰院慘案七七追悼晚會 尹錫悅「赴商品博覽會」缺席

    10月底發生的梨泰院踩踏事件,最近罹難者家屬舉行記者會,提出對政府的不滿和控訴。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首先更新梨泰院踩踏事件最新調查進度,2周前負責釐清梨泰院踩踏意外案情的特別搜查本部,曾經針對涉嫌謊報抵達慘案現場時間的龍山警察署署長向法院申請拘票,被以逃亡嫌疑極低為由駁回。前天特別搜查本部再度申請拘票,對象除了上回的署長外,還增加了龍山區廳長和112報案專線負責人,目前法院最終審理結果尚未出爐。」
    2022/12/22 16:34
  • 南韓下達大雪預報 首爾氣溫連4天「零下」

    受到負北極震盪影響,台灣周末即將迎來霸王級寒流,而不只台灣,南韓這周也面臨最強寒潮來襲,首爾今(15)日上午的氣溫僅有零下兩度。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彭惠筠線上訪問表示,「入冬以來,南韓首當其衝面臨最強一波寒流,所以在南韓的民眾感受到的威力很強大,而今早和中午南韓都陸續有開始下雪,導致路面積雪高、能見度低,不少民眾也出來剷雪。」
    2022/12/15 15:52
  • 世足賽南韓止步16強 炸雞啤酒買氣增

    2022卡達世界盃足球賽正如火如荼舉行,目前晉級的8強完整名單都已經出爐,但很遺憾的是,這次前八強,亞洲國家全數淘汰,南韓更在16強淘汰賽對上巴西,慘遭巴西4比1血洗,讓南韓國家隊離開世界舞台。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南韓民眾對於運動、體育賽事都很有熱忱,世足賽在南韓對上葡萄牙時,只要進球都可以聽到民眾在歡呼,當天南韓三大無線電視台的球賽收視率加起來更高達32.5%,此外在11月28日南韓對上迦納時,賽事的收視率也達到39.1%,近期更能夠聽到不少民眾相約去光化門廣場或其他可以看球賽的酒吧,邊吃炸雞、喝啤酒,邊看賽事轉播,儘管本週南韓對上巴西不幸落敗,但是接下來像是阿根廷、法國和巴西這些足球大國,很多球員在南韓都備受關注,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所以餐飲服務業的買氣應該還能夠再持續一兩周的時間。」
    2022/12/08 16:03
  • 工會、政府談判破裂 南韓貨卡司機罷工衝擊擴大

    今年6月南韓才發生貨卡車司機大罷工,過幾個月上千名貨卡司機又發起第二次大罷工。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深刻影響經濟運作的貨運罷工是南韓本周最大新聞,司機發動罷工的目的是要求政府將現行有限度範圍實施的《安全運送制》改為永久實行,並擴大到所有運送項目」
    2022/12/01 16:54
  • 北韓試射洲際飛彈 為反制韓美強化擴張遏止措施

    北韓11月18日發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7」後,朝鮮半島局勢全面升高,美韓回敬了聯合軍演,美國空軍的B-1B轟炸機再度部署南韓上空,G7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要重大回應,加上南韓駐北約辦公室也於周二開始啟用。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劉亭廷線上訪問表示「南韓保守派的尹錫悅總統就任後,北韓挑釁動作出現飛彈試射更頻繁、飛彈型態趨向多元的兩項明顯特徵。北韓上回試射洲際彈道飛彈是在今年5月,現在睽違半年再度採取行動,南韓軍方立刻動員具有尖端隱匿技術的F-35A戰機,以模擬北韓試射飛彈為目標實施精密打擊,目的就是要警告北韓『南韓有能力狙擊與阻擋攻擊』。」
    2022/11/24 15:44
  • 睽違3年!韓中元首會晤今日登場 聚焦2議題

    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南韓總統尹錫悅13日於柬埔寨金邊進行場邊會談,議題聚焦北韓威脅與印太區域穩定,會後三方也發布聯合聲明,重申維護臺灣海峽和平穩定,並將持續加強合作,應對共同威脅與挑戰。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美日韓三國領袖強調,面對北韓水漲船高的威脅將會強化嚇阻擴張,尤其是面對北韓很可能要展開的第7次核子試驗,另外目前已經確定南韓總統尹錫悅,將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傍晚5點展開雙邊會晤,這將是韓中元首睽違三年的峰會,也是南韓總統尹錫悅首次與習近平會晤,至於峰會上會討論的具體問題,目前還沒有公開,但預期會有2個可能觸及的主軸,第一個、北韓核武問題,第二個、半導體、貿易議題。」
    2022/11/15 15:56
  • 南韓加入Chip 4勢在必行!高度依賴大陸成阻礙

    隨著美中競爭態勢越來越激烈,美國積極拉攏台灣、南韓和日本組成「晶片四方聯盟(Chip 4) 」,但由於錯綜複雜的地緣政治,及潛在的大陸威脅風險,造成各國至今仍難以付諸行動。南韓先前就擔心加入「晶片四方聯盟(Chip 4) 」會遭到大陸報復,始終不願對是否加入的問題給予正面回應,不過近期卻傳出好消息,除了有民間團體認為南韓應該加入晶片四方聯盟(Chip 4),連南韓外交部也鬆口,會再找時機宣布加入。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南韓外交部長朴振先前對外國記者召開簡報會時,被問到南韓會不會加入晶片四方聯盟Chip 4,當時語帶保留,僅回應說目前還沒有決定,將會透過跨部會的共同商討之後,得出最符合國家利益的結果,同時暗示如果南韓真的加入由美國主導的Chip 4,會努力的向大陸說明並取得中方理解,此外,南韓從大陸輸入半導體的原料,也對大陸輸出半導體的成品,所以有一定的依賴關係。」
    2022/11/10 15:20
  • 集體陷入「梨泰院」低潮 南韓提供生還者創傷治療

    南韓梨泰院踩踏悲劇,成為全南韓人民的創傷。這兩天,事故畫面和新聞,不斷在各個平台播送,讓南韓民眾集體陷入低潮。南韓心理專家提醒,希望大家不要太過沉溺單一事件,南韓當局也對罹難者家屬,還有當天的目擊生還者,開始提供心理創傷治療。
    2022/11/03 22:30
  • 電話中都是慘叫聲!南韓警方忽視79通報案釀成慘劇

    梨泰院萬聖節踩踏事故,越來越多的訊息流出,說明這場慘劇本來是可以避免的,原先傳出當地派出所在事發前4小時就接獲11通報案電話,現在又有在野黨指出,其實總共是有79通報案電話,但都未獲得積極處理,追究起來,警方顯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吳安琪線上訪問表示「慘案剛發生時,南韓警方的態度就讓不少民眾認為是迴避責任,當時警方提出三項主張,第一是事發下午首爾市內有3處分別在舉行保守派、進步派與勞工團體的示威,3個現場的警力配置導致當天沒有多餘人力能調派到梨泰院一帶。第二是警方要主動控制大型集會秩序,需要主辦單位提交申請獲得批准後,警察再在集會區域與周遭地帶部署相應人力維持秩序,但這次梨泰院萬聖節活動是民眾自發前往,沒有主辦方導致警方無法主動出面。第三是新冠疫情發生前的2017至2019三年期間,梨泰院萬聖節活動人潮約在13至18萬人間,遠高於今年10萬人,但都沒有發生事故。」
    2022/11/03 16:13
  • 見爬牆逃生喊「推下去!」 梨泰院酒吧冷血不救人

    南韓踩踏事件的生還者指控,悲劇發生當晚,他試圖爬上旁邊酒吧的遮雨棚,想要逃命,沒想到夜店警衛以他沒買票為由,阻止逃難,還威脅要將推他下來,這家夜店遭批冷血,見死不救。另外發生事故的窄巷周邊,有一處大違建,懷疑因為巷道縮減,阻礙逃生。
    2022/11/01 20:11
  • TVBS重回梨泰院!致命窄巷奪154命原因曝光

    梨泰院踩踏,造成重大死傷,TVBS特約記者楊虔豪,今天重回事故現場,發現發生推擠的窄巷,寬度不到五公尺,而且距離梨泰院地鐵一號出口,只有30公尺,當時地鐵出口,也是滿滿人潮,造成窄巷的人群,無法疏散。這條窄巷,面積不到250平方公尺,當時擠進將近一千人,才會造成致命災難。
    2022/10/31 19:51
  • 牽動東亞局勢!韓美皆表態反對在南韓部署戰術核武

    南北韓近日局勢緊張,南韓一度傳出,面對北韓威脅,將重新考慮部署戰術核的說法,但遭到南韓外交部長朴振和統一部長權寧世一致否認。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2個月來北韓挑釁頻繁,接下來還隨時可能展開第7次核試驗,讓南韓不少保少派支持者提出應該部署戰術核武的建議。然而韓美高層官員,包括南韓外交部長朴振、統一部長權寧世,以及美國駐韓大使Philip Goldberg都一口同聲回應這不可行。南韓政府說明,比起部署戰略核武,目前韓美同盟將朝遏止擴張(extended deterrence)方向規劃,美國會透過增強韓半島與周遭地帶戰略資產部署,確保南韓處在美國核保護傘範圍內,以遏止北韓進一步攻擊。」
    2022/10/27 16:28
  • KAKAO癱瘓釀南韓史詩級災難 尹錫悅下令採取必要措施

    南韓通訊軟體KAKAO 15日因為機房發生火災,導致各項服務系統癱瘓,經過緊急修復超過18小時才陸續恢復「部分服務」,但從事故發生至第三天,系統還未能完全恢復正常,讓超過4700萬的南韓用戶都受到嚴重波及,對此,南韓總統尹錫悅下令採取必要應對措施。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0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韻雯線上訪問表示,「KAKAO事件牽涉到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像KAKAO或NEVER等大型網路公司是否該予以積極規範,第二個層面、KAKAO的壟斷、寡占問題,因為會員數眾多且服務多元,還不斷在擴充功能中,所以一旦系統出事就會造成全南韓大亂。」
    2022/10/20 15:57
  • 應對北韓頻繁射彈 南韓鷹派再提部署戰術核武

    朝鮮半島局勢越來越緊繃,北韓昨天(12日)又發射了兩枚長程飛彈,從9月底至今已8次試射飛彈。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在這幾次飛彈試射前,我在南韓10年來經歷過的北韓挑釁動作,最頻繁是在2017年進步派的文在寅總統上台前半年,北韓領袖金正恩尚未與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正式見面、相談甚歡前,朝美關係正處緊張狀態,雙邊互相抨擊、嗆聲。北韓甚至發聲明指出,美國本土全域都是北韓核武涵蓋射程範圍,川普則回嗆,美國總統辦公桌上有核武按鈕,隨時可以按下去、且威力更為強大。資料顯示,文在寅上任後的2017年5月至12月間,北韓總共展開10次飛彈試射,但這次尹錫悅總統上任後,從9月25日至10月9日,北韓已經試射了7次短程飛彈,10月12日更試射長程飛彈,引發更大關注和警戒。」
    2022/10/13 17:21
  • 東北亞局勢緊張 北韓12天6度射飛彈 南韓持兩派不同觀點

    北韓在過去12天裡6度發射彈道飛彈,最近一次是今(6)日清晨又往日本海方向發射兩枚短程彈道飛彈,儘管發射前有透過北韓官媒朝中社發表聲明,指美國把雷根號打擊群開往朝鮮半島,對周邊地區局勢穩定構成嚴重威脅,但隨著北韓近期的動作頻頻,美國、南韓、日本也做出相對應的反制行動。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北韓動作頻頻讓東北亞局勢再度陷入緊張,但其實南韓民眾對北韓頻射飛彈已習以為常,且隨著對北韓主張強硬的尹錫悅總統執政後,北韓頻繁的文攻武赫都是在可預期的範圍之內,面對挑釁行為,南韓目前維持守備的態勢,除了發表譴責聲明外,也表示會加強韓美之間的合作來應對危機發生,尹錫悅總統甚至在2日公開指出,如果北韓企圖使用核武將會碰到來自南韓壓倒性的應對措施,而南韓也在3日公開展示多種武器,同時才剛結束在東海演練美國航空母艦又再度重返海域待命,韓美雙方也在5日清晨發射的兩枚玄武二代飛彈,警告意味相當濃厚。」
    2022/10/06 15:56
  • 波折多!日韓元首睽2年9月再會談 同意改善關係

    南韓總統尹錫悅昨(21日)在紐約與美國總統拜登,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分別舉行了會談。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南韓尹錫悅總統這次國是訪問,行前總統府辦公室曾公開透露,韓日及韓美元首將各自展開約30分鐘會談。總統室前天(20日)還放話,韓日雙方已有明快協議。但日本的官房長官和首相岸田文雄相繼向媒體表示,有關韓日領導人會晤,目前都尚未決定好任何事情。」
    2022/09/22 16:16
  • 尹錫悅將出訪英美加 出席女王國葬和聯合國大會

    韓國總統尹錫悅周日將偕同妻子金建希,進行國是訪問,主要行程是出席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國葬和聯合國大會。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女王曾在1999年,當時是進步派的金大中總統執政時訪問南韓,造訪了當時還被稱為漢城的首爾,以及慶尚北道安東河回村。當時正好是女王的73歲生日,南韓政府斥資950億韓元幫女王安排傳統的盛大生日慶典,擺滿魚乾、點心與水果的畫面蔚為話題,也讓南韓民眾留下印象。這次英國女王逝世,南韓的尹錫悅總統會與第一夫人金建希前往英國參加葬禮,除女王葬禮外,這趟7天5夜的國事訪問也會安排到美國的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說,以及造訪加拿大。原本傳出尹錫悅在女王葬禮上有機會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見面,但最後日本是計畫派出天皇夫婦參與。尹錫悅上任後一直希望與岸田首相接觸,進一步修補日韓關係,但都沒得到岸田首相積極回應。」
    2022/09/15 15:42
  • 美《通膨削減法》不利韓電動車業 代表團赴美溝通尚未有實質進展

    美國通過的《通膨削減法》對南韓經濟相當不利,現代汽車高層緊急赴美溝通,現在也有傳聞指出,其中原因可能跟尹錫悅總統拒見裴洛西有關。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拜登簽署補助在美國生產製造電動車的《通膨削減法》,實行後將很可能嚴重衝擊南韓現代集團在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甚至進一步影響南韓經濟。因此上周南韓政府緊急派遣外交部、產業通商資源部與計劃財政部的官員組成代表團,前往美國進行談判。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長李昌洋接受國會質詢時表示,不排除經過評估後,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而目前收到的最新進展:南韓代表團已向美國公開表明,《通膨削減法》可能造成現代汽車的輸出問題,也將建議解決方案提傳達白宮。白宮則回應,目前已經充分理解問題嚴重性,且韓美雙方都有共識早日解決問題。」
    2022/09/08 16:49
  • 無獨有偶! 南韓第一夫人陷博士論文抄襲爭議

    台灣的政治人物,論文抄襲連環爆;無獨有偶,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也有類似爭議,原本校方否認並拒絕調查,但教授團體組成檢證團調查發現,金建希的博士論文,4成以上都是完全複製貼上他人資料,也沒有註明出處。TVBS駐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來自首爾的採訪報導。
    2022/09/06 18:00
  • 南韓再鬆綁邊境管制 3日起入境不用繳交PCR陰性證明

    繼日本再鬆綁邊境管制,宣布9月7日起接受沒有導遊的觀光團,每天入境人數上限將提高到5萬人後,韓國也宣布,自本週六(3日)開始,海外旅客入境前不再需要提供PCR陰性證明,只需要在入境後進行一次篩檢即可。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南韓近期單日確診數約落在8到10萬人,截至目前重症率和死亡率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加上南韓防疫部門起初是預估8月中下旬單日確診人數會到到20到30萬人,但這幾週的單日確診數都壓在20萬人以下,所以經過專家會議討論,從3日起所有入境南韓的國內外民眾,不管有沒有接種疫苗都不必再提交PCR陰性檢測證明,但入境之後還是必須要在24小時之內實施一次的PCR檢測,以確認健康狀況。」
    2022/09/01 15:00
  • 韓擬跟進「入境免PCR」 日將放寬無症患者可外出

    日本9月7日起,只要打完三劑疫苗,入境日本就不用再提供PCR證明,現在南韓有意跟進,因為確診人數呈現下滑趨勢,這星期將討論定案,旅客入境免提PCR證明。另外日本將進一步放寬,讓無症狀的確診者,可以戴口罩外出採買必需品。
    2022/08/29 17:39
  • 美中緊張 南韓遊走兩國之間面臨考驗

    中韓24日慶祝建交30周年紀念日,南韓外交部長朴振和大陸外交部長王毅分別在首爾及北京同步舉行紀念活動,但南韓正面臨尷尬處境,由美國號召台灣、日本和南韓一起組成的晶片四方聯盟Chip 4,預計將在9月舉行籌備會議,而這組織明確目標就是針對大陸而來,南韓要如何在美中之間自處是極大的考驗。TVBS韓國特約記者楊虔豪今(2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有兩個因素讓南韓對於是否加入Chip 4態度非常謹慎,第一、當前美中對抗局面,南韓若加入就形同向美國近一步的靠攏,第二、Chip 4包含台灣,但大陸不承認台灣,所以南韓若加入就可能會與台灣有正式的官方交流,形同承認台灣,進而激怒大陸。」
    2022/08/25 17:28
  • 豪雨淹出南韓居住難題 新住房政策藏圖利隱憂

    南韓8月初經歷一場極端豪雨,造成首都淹水,也使半地下住宅居民難題浮上檯面。TVBS南韓特約記者楊虔豪今(19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南韓首都圈8/8豪雨成災,半地下住宅淹死人,使居住正義問題浮上檯面。半地下住宅租金比地上樓層便宜許多,因此很多經濟條件不佳的民眾都居住於此。南韓還有一種低廉住宅是考試院,其空間狹小,大約只有1坪,房內只有床和桌子,衣物則以吊掛方式收納。會稱為考試院是因為外地考生會在考前幾個月進入住宿,以就近讀書、準備考試。考試院特點之一在不用支付押金,一般南韓住宅都需要支付高額押金與租金給房東,以傳統套房為例,押金約在12至15萬元,再加上平均至少1.5萬起跳的月租金,這對沒有固定收入的民眾來說難以負擔。因此近年除學子外,考試院也開始吸引經濟弱勢的中老年人入住,據家中經營考試院的韓國朋友表示,考試院中有高達7成以上住戶是沒有固定收入的中年人。然而,考試院儘管便宜,人口密集與安全設備老舊,使得一旦有意外,就容易引發大型災難。」
    2022/08/19 16:51
  • 避免「寄生上流」溺死悲劇 首爾擬禁半地下室屋

    南韓首都圈,降下80年來最大豪雨,住在類似「寄生上流」半地下室的居民,被活活淹死。首爾當局準備掃蕩這種「半地下室」,將全面禁止入住。只是南韓房價居高不下,很多人不只買不起,甚至租不到好房子,一場大雨,讓貧富差距又攤在陽光下。
    2022/08/11 22:1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