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科技大廠裁員住友化學裁員結婚女星化療巴斯克蛋糕星座大腸癌癌症零食把關責任
  • 搜尋:

    市櫃 結果共322筆

  • 上市櫃公司去年底總市值2.2兆美元 首度超越韓國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許璋瑤表示,去年底上市櫃總市值新台幣62.1兆元(上櫃5.8兆元),折合2.2兆美元,首度超越韓國,台灣資本市場日益壯大。
    2022/01/13 17:20
  • 建商去年1396億獵地 近9成交易不在大台北

    建商買土地金額去年創新高,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彙整2021年上市櫃建商購地記錄,土地總交易金額達新台幣1396億元,交易面積17萬坪,但近9成交易落在大台北之外。
    2022/01/07 16:07
  • IPO籌資去年321億6年新高 今年聚焦半導體、ESG

    資誠(PwC)統計,2021年台灣IPO籌資額達新台幣321億元,創近6年新高,保持在成長軌道,樂觀看待今年IPO市況,估半導體仍將為主力,整體將持續朝多層次市場架構推進,此外,ESG表現也將成籌資關鍵。
    2022/01/03 15:16
  • 天母稀有兩千坪重劃特區 與AIT官邸為鄰

    國際情勢多變台灣相對穩定 天母成開發熱點 中美貿易戰,歐洲封城、中國限電,國際情勢難以捉摸,反觀台灣疫情趨緩、產業發展環境相對穩定,今年上市櫃企業創下近十年最強營收和獲利,帶動房市,而搭上台商回流,申請超過千家企業,北士科與鄰近的天母生活圈,成為開發熱點。
    2021/11/26 10:00
  • 美股收高!法人:台股量增吸引外資回補

    美股收高,台股16日上漲58點,收在17693點。法人指出,近期台股成交量重返3700億元水準,外資法人連續3個交易日買超台股,加上多家上市櫃公司第3季財報亮眼,有利吸引外資繼續回補台股。
    2021/11/17 11:31
  • 全球最大規模稅改來臨! 5大關鍵一次掌握

    堪稱史上全球最大規模的租稅改革來臨,全球136國家將於2023年實施兩大新稅制,包括「全球最低稅負制」及「大型跨國企業利潤重分配措施」,會計師預估,大型企業如台積電等都受影響,這波稅改來勢洶洶,是否影響企業競爭力,整理5大關鍵一次掌握。
    2021/11/13 17:19
  • 陳時中「脫罩酒宴」地點曝 教授劉鴻陞:我約的

    指揮官陳時中,6月聚餐唱歌影片被廣傳,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主任劉鴻陞,跳出來坦言當天是他邀約的,因為在場多位都是上市櫃老闆,大家都想見陳時中,因為兩人有交情,才會主動邀請,並且強調現場絕對沒有女陪侍,否則他願捐1億元,並且辭去教職,陳時中上午出席活動被問到,影片流出是否覺得是政治鬥爭,他認為都是過多的喘測。
    2021/11/13 13:44
  • 餐飲業績爆炸! 除了搶賺開店「饗賓、築間」拚上市櫃

    餐飲業今年5到8月大受疫情衝擊!趨緩後大家都在趕進度,很多被延宕開幕的餐廳擠在年底開張,火鍋品牌築間、吃到飽Buffet的饗賓和燒肉品牌乾杯,11、12月都將各開超過5間店,大家現在業績不只是回到疫情前水準,甚至還創同期新高,現在除了搶賺,很多集團還要規劃上市櫃。
    2021/11/05 18:56
  • 金控電信三雄法說展開 終端市場測試雙11前買氣

    台股29日失守17000點大關、5日線和季線,不過週線連4紅、月線也收紅。本週金控股和電信三雄法說會登場,上市櫃陸續公布第3季財報和10月營收,終端消費市場也將在網購年度盛事雙11(11月11日)前測試買氣。
    2021/10/31 14:35
  • 上市櫃建商搶進台中 今年累計至今購地破450億創新高

    上市櫃建商今年1至10月中已砸下新台幣452億元在台中購地,創下新高。商仲業者分析,台中購屋族群除了重視生活機能,也較青睞知名建商推出的建案,因而讓北部品牌建商更積極搶地、推案。
    2021/10/22 13:14
  • 有片/全台搶土地「這城市」最熱! 商仲:今明年遍地開花

    台灣進入軌道經濟新紀元了嗎?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今年前九月上市櫃法人投資,桃園土地總金額來到174億元,較去年一整年成長11%,主要交易亮點就在青埔高鐵特定區、A7、A20站等捷運沿線區域,而交易額最高的在台中,同樣跟軌道經濟因素有關。商仲直言,今明兩年的土地買賣熱,將是全台遍地開花。
    2021/10/06 22:58
  • 不受疫情影響!九成上市櫃對台投資有信心 尤其「這些產業」最吸金

    在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的當下,產業界如何看待未來景氣呢?結果令人振奮,遠見調查發現,有高達94.9%的上市櫃公司對投資台灣有信心,假使疫情能控制到2021年4月以前的狀況,未來兩年內,更有約42%企業表示會增加投資台灣!另外由台經院所做的,2021年台灣新創投資報告也出爐,台灣新創獲投亮點分別聚焦電子、綠能跟醫療。
    2021/10/05 23:11
  • 假投資真詐騙!賣未上市櫃股票牟暴利 得手500萬

    高雄警方破獲投資詐騙案,28歲徐姓男子為首的詐騙集團,謊稱所銷售的未上市櫃股票即將上市櫃,可獲利翻倍,吸引投資,短短3個月狠撈近新台幣500萬元,全案依詐欺等罪送辦。
    2021/09/06 15:40
  • IP廠總座52歲心肌梗塞猝死 3高危險群當心自救關鍵

    IP廠力旺電子總經理沈士傑驚傳心肌梗塞猝逝,年僅52歲。在去年疫情中,全球經濟一片慘淡,在他的帶領下,力旺電子年增獲利31%,股價為上市櫃第7高價股,驟然去世令各界均感遺憾。安南醫院心臟中心副院長李聰明提醒,有半數病患為「無前制約機轉」的心肌梗塞,這類病患發作前無胸痛症狀,死亡率高。壓力大、糖尿病等3族群最危險。
    2021/07/23 14:17
  • 造市者新制7月登場 期待為優質冷門股點火

    活絡台股量能的造市者制度即將自7月登場,合計140檔上市櫃股票入選優質冷門股,目前有9家證券商擔任造市者與參與者。市場期待造市者制度能為冷門股點火,也開始關注相關族群;但券商也呼籲,應開放造市的避險工具。
    2021/06/27 10:29
  • 股東會限令6月底解禁 群聚風險恐升溫

    政府暫緩上市櫃召開股東會限令將於6月底解禁,據集保統計至4日止,已有90家公告最新股東會時程,解禁首日的7月1日高達26家將開會,2日也有15家,群聚風險恐再度升溫。
    2021/06/13 13:16
  • 10家上市櫃首季撤離大陸 投資累計匯回縮水67億元

    金管會統計,上市櫃公司今年首季赴中國投資家數較去年底減少10家,創下逾11年來同期最大減幅,連帶使投資收益累計匯回金額較去年底減少新台幣67億元;至於撤離中國的10家上市櫃,主要為食品、紡織與觀光業。
    2021/06/09 16:01
  • 桃竹土地交易熱 上市櫃建商今年獵地金額逾57億

    由於雙北市素地難求,上市櫃建商轉進桃園、新竹獵地,房仲業者統計今年前5月,興富發、大華建設、櫻花建設以及富宇建設共計斥資新台幣57.6億元購地。
    2021/05/26 12:25
  • 恐慌殺盤台股跌473點 國安基金密切關注

    台灣本土病例持續破百,引發台股恐慌性殺盤,終場跌473點,收在「1萬5千353點」,上市櫃共有295檔股票跌停,台股失守半年線,財政部(5/17)晚間七點半召開記者會,表示國安基金正密切關注股匯市變動,必要時將召開臨時委員會議,以最審慎的態度,決定是否進場護盤。
    2021/05/17 19:40
  • 快訊/急殺!台股午盤一度挫逾600點 跌停家數逾百間

    雙北市陸續宣布,高中以下停課的消息後,台股午盤出現恐慌性殺盤,指數一度重挫超過600點,最低點落在「1萬5159點」,失守15200點,也跌破上周的前段低點,指數重摔後小幅拉回,在500多跌點上下震盪,上市櫃跌停家數也來到300多間,讓台股氛圍持續低迷。
    2021/05/17 12:48
  • 台積電奪三冠王 去年研發費用逾千億創新高

    經濟部今天公布109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概況,台積電在稅後淨利、研發費用與固定資產投資三大項目拿下冠軍,成為三冠王,其中研發費用來到新台幣1086億元,突破千億大關創新高。
    2021/05/05 16:33
  • 台股震盪185點 上市櫃成交逾5300億元排史上第4

    台股盤中上下震盪超過185點,金融和傳產強勢撐盤,終場小漲5.6點,收在16859.7點,集中市場單日成交量躋身歷年單日前10大,若加上櫃買市場1102.25億元,合計單日成交值達5306.75億元,排名第4。
    2021/04/12 14:26
  • 台股上市櫃成交值爆天量 5634億創歷史新高

    台股集中市場今天翻黑爆大量,成交值新台幣4395.33億元創歷史第4大,櫃買市場成交值1238.82億元,則為歷史第2大,集中與櫃買兩市場合計5634.15億元,創歷史新高。
    2021/04/09 17:54
  • 台股連日創新高 黃天牧:基本面及資金面支撐

    台股加權指數連日創新高,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表示,根據上市櫃公司公布的去年度財報,獲利持續創高,外資累計來看也是淨匯入,顯示台股有基本面及資金面支撐。
    2021/04/08 10:58
  • 金管會嚴管股務 祭出「大同條款」最快3月上路

    金管會表示,「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修正草案已完成預告,預計最快3月實施,屆時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股務委外辦理者,將不得收回自辦;且集保自2022年起,將每3年辦理股務機構評鑑。
    2021/02/23 22:0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