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門票併排停車紀實劇中國校園下蠱霸凌泰國路邊停車格韓國
  • 搜尋:

    天文 結果共1,099筆

  • 快看!5架F16戰機衝場 迎接「上帝金戒指」

    日環食就快要登場了,嘉義市政府跟國防部合作,在6/21當天出動5架F16戰機衝場,邀請民眾一起觀賞日環食,但千萬不要以為有戴太陽眼鏡就夠了,最好還是使用觀賞場地提供的鏡片,減光作用是一般太陽眼鏡的10萬倍,要是真的沒有專業配件,身邊許多小道具,利用針孔成像的原理,也可以觀察太陽形狀的變化。
    2020/06/19 13:04
  • 百年難得一見日環食21日登場 時間懶人包一次掌握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預報,6月21日將發生日環食;氣象局日前也整理各縣市日環食出現時間,讓民眾可以一次掌握,不會錯過難得的天文奇景。
    2020/06/18 16:49
  • 追日環食要小心 醫師籲準備太陽濾光鏡片避免直視

    百年難得一見的日環食天文奇景將於21日登場,嘉義市特別配發全市國中小學生每人1片觀看日環食濾鏡,眼科醫師建議,民眾觀看勿直視陽光,需準備太陽濾光鏡片。
    2020/06/18 16:08
  • 宣傳挪用二備金 黃珊珊:馬郝宣傳預算才是天文數字

    多名議員質疑台北市大地處編列1580萬元預算宣傳台北大縱走,其中的800萬元挪用二備金;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說,經費不夠就會動用二備金,是預算科目問題,當時一定認為有需要,才會核准。
    2020/06/17 12:12
  • 星際稀客造訪太陽系 天文迷嗨翻爭相觀測

    人類在去年底發現第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彗星之後,讓不少人想一睹它的風采,日本有不少天文迷,甚至向美國、澳洲的觀測站租望遠鏡,成功拍下第一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彗星照片。
    2020/06/16 17:41
  • 全台最早日環食在金門 台東池上成功鎮歡迎卡位

    天文奇觀日環食將於21日登場,台東池上鄉和成功鎮獲列絕佳觀賞地點;另外全台可最早看到日環食的金門,也票選出十大觀賞景點,由烈嶼鄉貓公石休憩區奪冠。
    2020/06/16 17:17
  • 「綠火球」現蹤澳洲上空 專家:是小行星啦

    巴西和澳洲,最近都出現神祕火光劃過天際的奇特景象。巴西是有隕石墜落,還引發小規模地震,所幸無人傷亡,至於在澳洲,民眾則是拍到一顆,相當於六個足球場大的小行星,發出神秘綠光,神秘的天文景象,也吸引了澳洲人的關心。
    2020/06/16 15:26
  • 錯過再等195年! 日環食奇觀將登台

    2020年的天文盛事!就是將出現百年難得一見,被譽為「上帝金戒指」的日環食奇觀,不少縣市都能看到,其中又以雲林.嘉義為最佳觀測位置,雲林縣趁機推出活動,搭配旅宿業,邀民眾一起觀賞日環食。
    2020/06/10 20:30
  • 錯過此生再也看不到 「上帝金戒指」日環食奇觀將登場

    2020年的天文盛事,就是將出現百年難得一見,被譽為是「上帝金戒指」的日環食奇觀,對天文迷來說絕對是不能錯過親眼見證奇景的好機會,而位於雲林縣更是全台本島第一個見證的縣市。
    2020/06/10 14:45
  • 港「黑色暴雨」連7小時 水淹隧道、巴士受困

    香港受到低壓槽影響,從5日深夜開始降下豪雨,多地積水成災;香港天文台發布三年來首次「黑色暴雨警告」,更測得超過1萬4千次的閃電;也因連夜大雨,造成觀塘隧道嚴重淹水,隔天早上雙向關閉無法通行。
    2020/06/06 19:29
  • 三年來首發「黑色暴雨」 港大雨連下7小時

    香港受到低壓槽影響,5日深夜開始夜雷雨交加,香港天文台在一個晚上,測得超過1萬4千次閃電,同時也發布三連來第一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香港多處淹水,教育局宣布所有學校上午停課。
    2020/06/06 13:15
  • 快訊/香港三年來首發布「黑色暴雨警告」 停課一天

    最新消息,香港受到低壓槽影響,出現狂風以及雷雨,香港天文台凌晨一度發出三年以來首次「黑色暴雨」警示,香港教育局宣布所有學校停課一天,同樣澳門也受大雨影響,中學上午停課,小學全日停課。
    2020/06/06 10:43
  • 美征服宇宙一大步!NASA聯手SpaceX送人上太空

    特斯拉不再只是地上跑的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旗下的航天科技公司SpaceX將與NASA合作,在美東時間5月27日,要載2名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倘若成功,不僅能讓美國擺脫上太空只能靠俄羅斯,還將首創民營太空公司成功載人上太空的紀錄。中研院天文所博士顏吉鴻在錢怡君主持的《T台政經話》表示「太空人上太空原先是靠火箭,之後靠太空梭,但經濟效益與安全的疑虞,2011年NASA將太空梭除役後,在這段時間,SpaceX填補這個空缺,與原先美中俄所發展的太空設備不同,以往火箭發射完就丟掉,馬斯克研發的是可回收,大幅降低成本,這是美國10年來首次在本土發射載人飛船,雖然實驗性質大於商用性質,但是在太空意義上是一次重要嘗試。」
    2020/05/26 18:00
  • 嘉義賞日環食何處去? 建議先卡位阿里山日落景點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預報,6月21日將出現日環食,因環食帶將橫跨台灣本島,在嘉義可見最長的環食現象,阿里山日落景點都很適合觀賞,提早一天上山過夜更可以觀星賞銀河。
    2020/05/26 17:36
  • 日環食9縣市6/21可見 再現身台灣本島等近2世紀

    中央氣象局天文站預報,6月21日將發生日環食,台灣中南部及東部等9個縣市看得到,民眾可把握機會欣賞,因為下次日環食再現身台灣本島要等195年,相當近2世紀時間。
    2020/05/25 12:41
  • 用「光」影響大腦神經 獲3600萬獎勵

    全球獎金最高的學術獎勵【邵逸夫獎】,21日下午公佈2020年度得獎名單,共三個獎項、六位科學家獲獎,其中《天文學獎》由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羅傑‧布蘭福德 (Roger D Blandford)獲得,獨得120萬美元(約台幣3,600萬元)的獎金。《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則頒發給英國牛津大學的格羅.米森伯克 (Gero Miesenböck)、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彼得.黑格曼 (Peter Hegemann)和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的格奧爾格.內格爾 (Georg Nagel),三人共享120萬美元的獎金。《數學科學獎》則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亞歷山大.貝林森(Alexander Beilinson)和前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大衛.卡茲丹 (David Kazhdan)獲得,並各得60萬美元的獎金。
    2020/05/22 18:09
  • 520後蔡後疫情時代 大白話政經話全方位解析

    後疫情過程中,蔡總統也將520進入第二任期,馬上大陸兩會, 接高雄罷韓投票,在全球疫情漸解封,兩岸關係面臨新挑戰,美中大國板塊擠壓更嚴重,全球戰略重新佈局,台灣是否做好準備? TVBS 56台下午兩點到六點的新聞大白話和T台政經話兩個新聞節目,本週將深入全方位解析,以在地觀點,全球視野的製作,掌握美中台和全球的情勢變化。 520的新聞大白話,主持人彭志宇和資深記者戴菀伶,將針對早上蔡總統就職和政府人事佈局,從政治權力運作,現場分析後蔡時代的挑戰和因應,前台北市勞動局局長、現任立委賴香伶將針對勞工政策權益部分提出見解,面對月薪不漲,步出校門就要面臨失業壓力的青年朋友們,連勝文將提出他的經驗分享;大陸中心資深記者廖雅玉,也分析後蔡時代兩岸政治.軍事、經濟等各層面的互動。 下午4點的T台政經話,主持人錢怡君和資深媒體黃暐瀚,將和全球重要政治經濟專家學者視訊連線,全方位深度剖析美中台三方互動的挑戰,更將越獨家視訊訪問,熟悉兩岸的東京大學東洋研究所松田康博博士,請他從日本角度來看,面對美中衝突,台灣未來的挑戰。在台灣也有淡大戰略所黃介正副教授和淡大中國大陸研究所張五岳教授,從外交、軍事和戰略等議題,說明台灣未來的政治經濟風險;分析師楊應超和金庫資本總經理丁學文則會從經濟發展的的方向,分析台灣下一步的策略。而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會從政治經驗,為後蔡時期的台灣,提出看法。前財政部長劉憶如也會針對美中貿易戰、貿協洽簽、產業轉型等方向,提出他的戰略建言。 製作人陳珮君表示,新聞大白話與T台政經話兩個節目,把觸角放在各個領域,從科技產業的發展,財經投資的布局,教育藍圖、宇宙天文等領域只要對觀眾有益的題目,就是深入追蹤的方向,並持續關注時事議題,從爬梳新聞脈絡,找當事人講大白話,請專家分享觀點,帶給觀眾完整不切斷的資訊內容。陳珮君說,這次的520專題規劃,就是在實踐我們想要從每天收看的新聞節目上,能透過各面向專家的觀點,讓觀眾有新的收視體驗。 新聞部副總監楊樺表示,說清新聞、講好故事和連成全球視訊,是新聞大白話和T台政經話兩個新聞節目的努力目標。楊樺說,在新聞台播放新聞之外,能提供觀眾在地觀點和全球視野的新聞說明,更清楚了解台灣未來的發展,結合編採製播企的數位電視新聞團隊,這一週也將陸續提供不一樣的台灣和全球新時代挑戰的新聞內容。
    2020/05/20 13:34
  • 每小時40顆!就在今晚 直播「寶瓶座」流星雨

    天文迷引頸期盼!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指出,寶瓶座η流星雨預計在6日凌晨達到高峰,最多平均每小時約40顆,並且搭配明亮的火星、土星、木星和燦爛的夏季銀河,抬頭看就是「星光劇院」,天文館屆時將開啟網路直播,透過電腦及手機,即使在室內也能一覽星空夜景。
    2020/05/05 11:31
  • 上帝的戒指!「日環食」將現台東 錯過這次再等195年

    今年夏至將出現日環食,其中台東是可見日環食的最終陸地,池上鄉公所特別在大坡池舉辦「金黃稻穗日環食」活動邀民眾前來賞天文奇景,下一次再見將是195年後。
    2020/04/26 11:04
  • 2020最大滿月 4/8登場

    台北市天文館表示,今年最大滿月在8日,比10月31日最小滿月足足大上14%。不過,今年滿月時刻在白天,所以不可見,到晚上時,月球距離已經拉遠,反不如2017年的最大滿月大。
    2020/04/05 17:23
  • 連假溼答答! 天文館、美術館實名登記防疫

    清明節、兒童節連假明天(2日)開跑,兒童新樂園和貓空纜車將延長開放時間,不過因為連假北部、東部降雨時間偏長、天氣濕涼,加上疫情持續燒,室內場館不敢馬虎,天文館、美術館和二二八紀念館等等,都須要戴口罩、量額溫、採實名登記。
    2020/04/01 14:36
  • 「超級月亮」來了!連3個月登場 明凌晨記得抬頭看

    台北市天文館表示,3月起,連續3個月、每個月將出現「超級月亮」,本月出現在10日凌晨1時48分,與一般情況相比,此時的月亮視直徑增加約7%,亮度增加15%,無論是肉眼或望遠鏡觀看,都更具觀賞性。
    2020/03/09 15:50
  • 浪漫星空「煞風景」 人造衛星列車干擾天文

    近年來,隨著太空科技民營化,人造衛星製造與發射成本逐漸下降;如今迎接「5G」時代,「低軌道衛星」更成為太空商的新寵。美國知名太空科技公司「SpaceX」,就計劃要發射12000顆衛星,以提供高速網路服務。不過因為人造衛星亮度太高,一旦密集化,將嚴重影響天文觀測;「國際天文聯合會」因此發出聲明,要求制定準則,以保護潔淨的星空。
    2020/02/26 20:00
  • 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辯論 彭博初登場成箭靶

    前美國紐約市長彭博今天在民主黨總統參選人辯論會初登場,迎接他的是對手的狂轟猛打;他較晚投入初選、砸下天文數字打廣告,都成了對手話柄。
    2020/02/20 16:54
  • 恐龍沒絕種還成桌上佳餚?! 《T觀點》專家這樣說

    大家都以為恐龍已滅絕數百萬年,但恐龍的後代,其實就在你我的身邊。由TVBS主播莊開文主持的TVBS 56頻道知識科學節目《T觀點》,邀請國立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館長孫維新解析天文景象與生物歷史,孫維新不只將科博館的珍貴館藏「太空隕石」帶到現場,還分享國際研究指出,別再說恐龍絕種了,「其實鳥類就是恐龍的後代,以後去炸雞店,要抱持著敬畏的心。」
    2020/01/18 15:00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