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小S林采薇狄鶯健身比賽攝護腺癌副總林美貞北藝大生命的麥田大愛電視
  • 搜尋:

    大考 結果共1,225筆

  • 台灣漸入高齡社會 就醫便利成購屋考量重點

    買房不只要看交通、生活機能便不便利,因應老年化社會來臨,就醫的便利性也成為購屋者的一大考量,房產專家就分析,隨著進入高齡化社會,許多子女無法就近照顧,就會選擇購買醫院附近的房子給父母居住,讓長輩可以便利就醫。
    2020/07/15 23:11
  • 指考生錯用答案卡 特殊生不扣分一般生扣1分

    大考中心考試委員會今天審議指考違規,有3件錯用答案卡的案例,雖然考生未檢查也有責任,但由於監試人員錯置答案卡在先,因此通融特殊生不扣分,一般生則酌扣1分。
    2020/07/15 12:43
  • 連比24小時! 利曼耐力車賽挑戰人車極限

    由麥特戴蒙和克里斯汀貝爾主演的電影《賽道狂人》,劇情提到「利曼24小時耐力賽」,是賽車界最知名、歷史最悠久的賽事之一,車手們必須在24小時內不停繞著同一段賽道衝刺,對選手和車都是一項巨大考驗。
    2020/07/08 13:58
  • 中國大陸高考疫情下登場 1071萬考生上場應試

    受疫情影響,延期一個月舉行的大陸高考,今天(7/7)登場,1071萬考生奔赴考場,這是大陸自疫情後,最大規模的一次集體活動,也等同是官方防疫大考!考生要戴口罩應試,入考場量體溫外,還要出示證明健康的承諾書;另外考生家長今年嚴禁入校園陪考,以高錄取率著稱的毛坦廠中學,今年送考儀式轉為低調,沒有萬人送考場面。至於同樣是關乎學生人生學習計畫的出國留學,也備受疫情打擊,大陸留學機構,學生諮詢量大幅下降2成,整個留學市場在疫情之下急凍。
    2020/07/07 19:50
  • 快訊/指考第3天!歷史科缺考率5.94% 較去年增

    今天是大學指考最後一天,第一節歷史科,大考中心表示缺考率是5.94%,較去年的5.71%微幅上升,另外,台北有一名考生發燒,啟用防疫考場,而昨天累積使用5間防疫考場,不過,有4名考生已經考完,今天新增一名,目前有2間防疫考場使用中。
    2020/07/05 11:43
  • Gogoro也賣「單車」!要價近12萬「比機車貴」 消費者買單?

    受到疫情影響,歐美颳起單車旋風,台灣的電動機車廠牌,也選在這時推出一款電動單車,用電力輔助踩踏,讓騎乘更輕鬆。不過一台電動單車要價將近12萬元,習慣以機車代步的台灣人,能否接受這樣的高價電動單車,將會是一大考驗。
    2020/07/01 23:44
  • 北京5天病例數破百 六大批發市場關閉

    北京又新增27例本土確診,從6月11開始到15日,5天時間累計病例數迅速破百,達到106例,甚至河北和四川都出現了北京關聯病例。目前,北京全市,有1個高風險區,中風險區則增加到22個,社區重回到封閉式管理,擴大對市民核酸,設置193個採樣點。大陸專家說從15日起到17日,這三天是北京疫情能不能遏制住的關鍵。北京也緊急關閉包括新發地批發市場在內,六大批發市場;北京市教委則宣布,復課的高三、國三生,大考前14天採取居家複習,不到校。
    2020/06/16 19:53
  • 快訊/指考首發「入場識別證」 考生戴口罩、禁陪考

    大學指考將在7月3日到5日舉行,大考中心昨公布防疫措施,考生全面戴口罩及量體溫,不戴口罩屢勸不聽者,該科成績零分;試場開冷氣且關門,每間教室2扇窗各開15公分;今年為防疫首度製作考生個人專用入場識別證,連同出示個人有效證件才能進入考場,且不開放家長陪考。
    2020/06/16 10:36
  • 指考調降試場考生人數 須戴口罩不開放家長陪考

    大考中心今天表示,今年指考考生須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量體溫,且不開放家長陪考,每間試場人數由42人調降為36人,中午用餐時將提供隔板。
    2020/06/15 16:04
  • 兒將大考 慈父陪讀陽台放風慘遭電擊「坐地身亡」

    陝西1名人父,日前在租屋處的陽台休息時,沒想到遭遇電擊,整個人因此不治身亡。事後相關單位進行調查,家屬指控陽台外面,就有3條電線通過,而且最近的離不到50公分,詳細事故原因仍有待進一步釐清。
    2020/06/12 20:25
  • 大甲媽遶境仍吃「大鍋飯」 專人戴口罩分裝

    大甲媽遶境,要怎麼防疫?用餐就是一大考驗,今天早餐,有信徒提供饅頭包子,不同於以往讓遶境民眾自己去拿袋子裝,今天是直接分裝好,不過中午用餐,原本以為大鍋飯會改成便當,但休息站還是煮了大鍋飯菜,不過不讓信徒自己舀,而是由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幫忙盛進碗裡!
    2020/06/12 14:11
  • 韓國瑜付出食言代價 遭市民「連本帶利討回」

    2018年全台灣被韓流席捲,讓韓國瑜成功當選高雄市長,終結民進黨在高雄20多年的政權,但罷免投票結果出爐,學者分析韓國瑜,成也韓流敗也韓流,接下來補選以及2022年大選成為國民黨最大考驗。
    2020/06/06 22:54
  • 蔡總統新任期兩岸新局勢? 學者:只會更糟

    520蔡總統新任期開始,也是蔡政府面對兩岸和經濟兩大考驗的開始,這次的就職演說兩岸政策部分,學者表示和2016年的就職演說大同小異,兩岸關係未來四年恐怕會更冷和。
    2020/05/20 23:00
  • 荷蘭「智慧封城」靠自律 關注台防疫經驗

    歐洲疫情趨緩,荷蘭在這一波防疫,推出「智慧封城」,靠的就是民眾自律和公德心,而現在進入「後疫情時代」,對歐盟申根區來說,是一大考驗,因為過去沒有邊界管制,民眾可以自由移動,但現在不一樣了,各國防疫不同調,可能迫使歐盟做出改變。
    2020/05/15 20:09
  • 日本39縣可望解禁 允抗原檢驗擴大檢疫量

    日本政府最新決定,明天(14日)會與防疫專家召開解禁會議,如專家點頭,將提早對39個縣解除緊急狀態,其中包括5個特別警戒區。此外,厚生勞動今天(13日)批准,使用抗原檢驗試劑組對抗疫情;抗原檢測優點在於快速,30分鐘就能驗得結果,缺點是準度不高,因此,如出現陰性反應者,需再接受正規的PCR核酸檢測。另外,日本政府也公布了最新景氣指數,不論是當前或未來展望,兩項指數都大幅下滑;多家企業也下修利潤,日本經濟面臨巨大考驗。
    2020/05/13 19:50
  • 盼明年冬天施打! 新冠疫苗Q3啟動人體試驗

    國光生技宣布,研發出新冠候選疫苗,預計下半年就有機會進行第一期人體試驗,不過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強調疫苗的安全和有效程度,是目前最大考驗,研發過程有哪些困難,今晚TVBS看板人物將帶您一一揭密。
    2020/05/10 17:49
  • 醫怒揭「台灣連假4亂象」 網嘆:防疫鬆懈了

    五一勞動節連放3天,成為台灣防疫一大考驗,麻醉科醫師邱豑慶表示,連假期間各路段湧入車潮,他光是上班就塞了2個小時的車,而且一路上還看到許多民眾把「口罩戴在脖子」,讓他氣得直呼「口罩不戴好的話,我真的建議你們乾脆不要浪費口罩。除非你是用腮腺呼吸啦」;就連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也感同身受,一一列出台灣勞動節連假出現的亂象,讓人不禁搖頭。
    2020/05/02 15:23
  • 五一要回報定位 員工憂損隱私 鴻海否認

    雖然台灣疫情趨緩,但接下來五一連假,又是防疫大考驗,最近也有立委接獲爆料,說有鴻海員工被公司要求,必須要登錄防疫健康管理系統,而且早上跟下午各得紀錄一次,同時也要開啟手機定位,讓公司掌控的到行蹤,引發員工反彈,對此鴻海否認,說根本沒有定位這件事情!
    2020/04/30 19:17
  • 大考中心試辦新型學測 混合題非選題占分逾4成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近日針對適用新課綱的高一生試辦新型學測考試,社會與自然科的混合題(含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占分比率皆超過4成,並採用新式答題卷。
    2020/04/28 12:43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登場 座位間格1.8米

    在香港,今天起舉行相當於台灣大學聯考的「中學文憑考」,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關係,考試時間從原本三月下旬,延後了一個月舉行,這場大考將有超過五萬名考生陸續進考場應試,各考場也做足了防疫措施!
    2020/04/24 18:30
  • 防疫!會考、統測取消英聽 考生:考試難度增

    因應疫情,現在大考學生都必須戴口罩,但就怕天氣一熱戴口罩容易悶,教育部參考指揮中心建議,五月的統測跟國中會考英文科都將取消英聽,改採全閱讀測驗進行。消息一出影響不少考生,我們實際訪問學生,大部分認為聽力是容易掌握的基本題,改成全閱讀,若一不小心很容易會大意,失去分數。
    2020/04/22 13:34
  • 大考防疫拍板! 指考、會考、統測規劃補考

    為了兼顧防疫和學生權益,教育部(3/25)拍板,包括國中會考.技專統測和大學指考,規劃補考,會準備鑑別度一樣的A.B試卷來進行,因為居家檢疫無法應考的考生,也將採外加名額錄取,另外學生貸款從即日起放寬,利率調降到0.9%,全台約94萬名學生可望受惠。
    2020/03/25 23:57
  • 快訊/教育部拍板! 會考、指考、統測規畫2次考試

    今年統測、國中會考和大學指考,都受到疫情影響,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三大考試都將規劃A、B兩卷,提供給因為居家檢疫,而無法到場的考生補考,並且採取外加名額分發錄取。
    2020/03/25 19:26
  • 學校挑戰! 5月2次大考恐受疫情衝擊

    第59例北部高中生確診新冠肺炎,全班停課,北市議員王鴻薇就提醒,五月份還有兩次大考,教育相關單位應該提早做好規劃,如果要梅花座的話,就要開始調度教室空間。
    2020/03/16 23:46
  • 新冠快篩「量能增15倍」 估4個月量產盼加快

    中研院一大突破,19天內成功開發新冠病毒快篩,而且只要15分,目前將和衛福部、學者討論,接著進行病人驗證再和廠商談量產,目前預計可能要3到4個月,但中研院長廖俊智說希望越快越好,不過篩檢一般診所雖然能使用,但動線和配備會是一大考驗。
    2020/03/09 13:0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