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本土男星余祥銓腺瘤餐飲集團倒閉微博胰臟癌年輕人統一獅店面大學金智媛龍天翔
  • 搜尋:

    大氣總署 結果共46筆

  • 美西野火燒半個台灣面積!川普開槓「氣候變遷」

    曾說氣候變遷是騙局的美國總統川普,現在因美西大規模野火,再與加州官員槓上,辯稱天氣很快就會變涼,還說科學根本不知道這些。因乾熱強風,燒了一個多月的野火,已經燒掉相當台灣一半的面積;同一時間,二級颶風莎莉也撲向美國東南,且大西洋海面上有5個風暴共舞,可說相當罕見。但川普政府持續否認氣候變遷理論,美國媒體更報導,川普將任命反氣候變遷的學者,為美國NOAA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副署長。
    2020/09/15 20:00
  • 快訊/太平洋發生7.7超強震 美發布海嘯威脅警告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觀測,太平洋靠近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海域在今天(14日)晚間8點58分發生芮氏規模7.7的超強地震,且屬於極淺層地震,深度僅10公里,震央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大城「科可波」東北東近海33公里處。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也緊急發布海嘯威脅警告,範圍達震央方圓一千公里,包括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都可能遭受海嘯侵襲。
    2019/05/14 21:48
  • 佔領倫敦!英環團抗爭:要政府拿出減碳決心

    美國海洋大氣總署宣告,今年3月的全球均溫,僅次於2016年,創下史上第二高的紀錄;另外,加州度假區出現熊寶寶跟遊客討食物吃、俄國再出現侵入人類居住區覓食、餓壞的北極熊,顯示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不少民間團體已經忍不住發出怒吼,英國環保團體「反抗滅絕」,15日開始佔領倫敦,他們在大馬路上紮營,把自己用強力膠黏在通勤列車上,癱瘓倫敦市中心交通,高喊要英國政府拿出決心,在2025年之前將碳排量降至零;但擾民行為已經觸法,英國警方三天之內,累積拘捕超過300人!
    2019/04/19 20:10
  • 生態警鐘!今年熱浪發威 北海岸珊瑚大片白化

    今年5月開始,台灣連續好幾月頻頻創下高溫紀錄,美國海洋與大氣總署的珊瑚白化監測,甚至針對台灣北部、南部墾丁和東沙環礁,發布一級珊瑚白化預警,中研院近期的確發現,長期水溫較低的北部、東北角,珊瑚原本不容易有白化風險,但根據最新調查,北台灣海域的珊瑚群聚也發生大片珊瑚白化現象,生態危機再度拉起警報。
    2018/09/21 23:08
  • 氣候變遷野火難滅 2018恐將成史上第4熱

    全球暖化造成溫度升高,地球一年比一年還要熱,森林野火因為氣溫跟強風,變得越來越難撲滅。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資料,2018有可能會成為地球有史以來,第4熱的一年。
    2018/07/30 22:40
  • 地球發燒了…2018年恐成史上第4熱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資料,2018年正在締造一項紀錄,排在2015年、2016年及2017年之後,成為地球有史以來第4熱的一年。
    2018/07/29 14:40
  • 夏季天天高溫 全球連400個月高於平均氣溫

    5月27日台北飆38.2度高溫,已經刷新了122年來5月的最高溫紀錄,而這樣幾乎天天高溫的現象恐怕還會持續下去,而且這現象不只是在台灣,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報告,全球已經連續400個月高於平均氣溫,這種極度高溫的趨勢民眾得謹慎防範。
    2018/07/02 23:13
  • 籌不到經費 福衛七號第2組衛星無緣升空

    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和中華民國科技部本月達成協議,因難以解決經費問題,已取消福爾摩沙衛星七號第2組衛星發射計畫。
    2017/10/20 12:52
  • 直搗颶風眼「追風獵人」 冒險勇闖暴風中心

    每當有颶風即將侵襲美國本土,美國空軍和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組成的颶風獵人團隊,就會出動特製監測機直搗颶風中心,蒐集風暴動向和相關數據,探測飛機飛進暴風圈,危險性相當高,不過他們測得的數據,對颶風動向預測卻有很大的幫助。
    2017/09/08 22:31
  • 五級超強颶風艾瑪 狂掃加勒比海小島

    颶風哈維才重創德州,現在又出現一個五級颶風艾瑪,是大西洋有史以來最強的颶風,目前超級颶風艾瑪已經侵襲加勒比海地區,預估艾瑪風災的經濟損失,恐怕也會創下驚人數字,從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公布的艾瑪路徑圖來看,預計在週末暴風圈就會進入美國佛州。
    2017/09/07 20:44
  • 莫蘭蒂來襲 CNN:1959年來撲台最強颱

    莫蘭蒂颱風來襲,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這是三年來地球上最強風暴,也是1959年以來撲台的最強颱風,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衛星雲圖顯示,颱風眼清晰可見,中心風速強勁,英國知名追風者詹姆斯雷諾也在墾丁直擊狂風暴雨。
    2016/09/14 09:05
  • 多國籠罩海嘯陰影 預警系統有其必要

    大地震會引發海嘯,海嘯是全球性的威脅,除了造成人員傷亡也會污染土地和水源,甚至衝擊海洋生態,因此建立完善的預警系統很重要,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就研發出「深海海嘯評估與報告系統」,而台灣其實在1867年也曾發生過海嘯。
    2016/07/04 21:21
  • 5月均溫創新高! 聖嬰結束全球持續增溫

    雖然聖嬰現象已經結束,但全球平均氣溫持續創新高,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公布最新數據,今年5月平均溫度比往年均溫高出0.87°C,連續第13個月全球均溫創新高,也寫下137年來最熱5月的紀錄。
    2016/06/17 21:38
  • 連11月創高溫 3月平均氣溫破紀錄

    很多人最近一定可以明顯感受到氣溫變高,外出時感到相當的熱,台灣位於鋒面南側台東大武在21日飆高溫,創下今年以來台灣平地最高溫34.9度,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現在距離夏季的極端高溫還有一段距離,真的要想想該怎麼過了,另外美國國家海洋署暨大氣總署表示今年3月是從1880有氣溫紀錄以來最熱的3月,全球氣溫也首次連續11個月創下同期新高紀錄。
    2016/04/22 21:30
  • 全球均溫爆表 今年恐成史上最熱一年!

    很多人一定明顯感受到最近這幾日氣溫明顯升高,熱到受不了!美國大氣總署公布最新資料,指出今年6月全球平均溫度爆表,3月、5月和6月均溫創下136年來新高,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坦言,現在要創下高溫越來越容易,主要是受到溫室效應和聖嬰現象影響,今年很有可能成為最熱的一年,而台灣在(昨天)7月21日新竹出現37度高溫,創下今年入夏以來當地新高紀錄,儘管紫外線增強,因此許多民眾外出都會擦防曬,皮膚科醫師提醒防曬乳不能百分之百擋掉紫外線,盡量避免長期被陽光曝曬,才能降低罹癌機率!
    2015/07/22 21:22
  • 【FOCUS新聞】座頭鯨!全球最大生物 將從「瀕危」剔除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聯邦政府最近再度批准,全球第2大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在北極探勘的鑽油計畫,預計今年夏天就會啟動,而就在上個週末,第1座鑽油平台已經運抵西雅圖港口,可想而知這個舉動,激起了大批環保人士的反彈,他們立刻成立「獨木舟隊」,從海面上大舉包圍石油設施,雙方衝突一觸即發,然而北極的豐沛資源,象徵龐大的經濟利益,美國不可能放手,為了放寬阿拉斯加的海域開發,聯邦海洋暨大氣總署甚至打算將座頭鯨,從瀕危物種的名單剔除,因為牠們的數量相較之前,確實有明顯增加,只不過一旦從瀕危動物的名單中除名,為了鑽油,鯨魚生存恐怕又將受到威脅,棲息地更面臨破壞
    2015/05/20 21:01
  • 男易被雷劈死 原因之一「太鐵齒」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報告顯示,美國從2006年到現在,一共有268人遭到雷擊死亡,其中超過8成,有218人是男性,為什麼男人容易成為雷電的目標?這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花更多時間待在戶外,例如從事釣魚、划船等戶外活動,或施工等。但雷電專家也認為,有可能他們不相信雷擊帶來的威脅,所以無法及時避難,換句話說,男人會被雷劈死,是因為他們太「鐵齒」,不重視常識。
    2014/06/30 21:44
  • 大氣CO2達400ppm 人類史上新高

    屬於沙漠型氣候的伊拉克,當地已經連續12天的降下暴雨,導致有多處民宅毀損,上千人緊急撤離家園,而這特殊的天氣型態,恐怕是受到極端氣候影響,Google earth和NASA合作,透過衛星拍下40年來,地球受到全球暖化衝擊的影像,還做成縮時影片,揭開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證據,而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也公布,大氣二氧化碳突破400ppm,更是500萬年來新高。
    2013/05/11 17:45
  • 芬蘭75年最高溫 今年6月史上最熱

    歐洲遭逢熱浪侵襲,各地接連出現歷史高溫,北歐的芬蘭出現75年來最熱的一天,氣溫罕見飆到34度,當地冷氣機賣到缺貨,俄羅斯、波蘭也比往年高出10度左右,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公布最新數據,上個月是有史以來,地球最熱的6月。
    2010/07/16 16:22
  • 奇觀!史上最深 海底火山大爆發

    帶您來看一個,相當難得一見的天然奇景!美國大氣總署花了長達25年的時間,終於在太平洋深海拍到史上最深的海底火山爆發,火山噴發的瞬間相當壯觀,科學家形容,就好像是一場盛大的海底煙火。
    2009/12/18 22:51
  • 太陽風暴來襲 通訊、衛星將受影響

    美國海洋及大氣總署官員表示,太陽風暴自星期五開始襲擊地球,並對航空通訊產生了干擾,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重大問題。
    2003/10/26 09:05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