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陳曉鳳梨離婚帳密劉寶傑極地中國年齡老化陳妍希旅遊警示陳郁蓉
  • 搜尋:

    國衛院 結果共212筆

  • 快訊/國衛院領先全球!揪「全身性紅斑狼瘡」致病源頭

    國衛院發表全球首次解開蛋白激酶GLK基因變異,是全身性紅斑狼瘡致病關鍵,可望經由基因檢測、定期追蹤相關基因變異的民眾,及早確診、治療,已經開發檢測套組,正在申請專利,最快兩年後有機會臨床應用。
    2021/11/09 10:48
  • 國衛院攜手藥廠 鎖定mRNA疫苗與新藥開發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北極星藥業今天宣布攜手合作mRNA技術平台開發,未來可能運用於疫苗、罕病與癌症用藥;北極星也將於宜蘭設廠,並建立研發團隊,盼替台灣生技產業創造未來。
    2021/11/05 13:37
  • 爭取AZ代工暫止步 國衛院:持續接洽合作莫德納

    台灣爭取COVID-19疫苗代工,AZ疫苗代工因台灣疫苗產能,未能有進一步合作,但國衛院今天強調,現階段仍持續定期接洽莫德納,討論後端代工,更盼取得新技術合作項目。
    2021/11/03 13:15
  • 「抗病毒口服藥」加「疫苗施打」 陳建仁:明年有機會解封

    台灣本土疫情趨緩,衛福部長陳時中今(18)日也在立法院透漏,美國藥廠默沙東研發抗病毒口服藥,已經進度最後的合約修訂階段,前副總統陳建仁在國衛院記者會也表示,這個藥物和疫苗一起使用對於疫苗一定有幫助。
    2021/10/18 10:09
  • 從PM2.5中金屬成分追汙染源 「這產業」要優先控制│台灣新國病-肺癌之祕

    這幾年PM2.5年平均濃度,有逐年減量,但對民眾來說卻感受不大。其實台灣PM2.5的標準是比WHO建議的安全值還要寬鬆,環保團體不斷呼籲政府要從嚴把關;而對健康的危害,除了關注PM2.5,國衛院陳裕政團隊,分析空氣中的金屬成分,發現毒性特徵,可以連結到汙染源的排放、找到源頭,提供政府可以優先控制哪些汙染的方向。
    2021/10/03 21:22
  • 貼防呆標籤避BNT再出錯!原廠要求「1人稀釋2人監督」

    新北市恩主公醫院爆發有25人被施打沒有稀釋過的BNT疫苗原液引發議論,院方坦承是交接工作不確實才造成這個疏失,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員周彥宏就表示,其實BNT原廠就有要求,1人在稀釋疫苗時,必須在其他兩人的監督下作業。
    2021/09/29 12:06
  • 快訊/「瑞德西韋加環孢素」 國衛院:提高新冠重症療效

    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發現,治療新冠肺炎的瑞德西韋,和健保給付用於預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兩者合併使用,除了能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量,也可降低奪命細胞激素風暴的發生,可望成為確診者潛力治療方法。
    2021/09/06 09:48
  • 爭取莫德納代工話說太早? 抗煞專家吐槽「天方夜譚」

    政府疫苗採購被批評速度太慢,押寶國產疫苗也屢傳爭議,為了弭平民怨,近期指揮中心釋出風向球、表示將爭取代工國際疫苗莫德納,國衛院也表示,已經在盤點生技業者產能,可能採取多家廠商分工,向莫德納爭取授權。不過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不客氣吐槽,認為台灣技術和量能都不足,內行人一聽到就知道在吹牛。
    2021/07/05 22:50
  • 莫德納在台量產「天方夜譚」 抗煞專家:技術產能都不足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平息,傳出中央有意向mRNA疫苗廠爭取莫德納疫苗授權量產,國家衛生研究院坦言規畫「疫苗二廠」時就決定引入mRNA疫苗完成品,對此,前疾管局長、抗SARS專家蘇益仁認為,按照台灣現行技術及量能,就像空中畫大餅一樣,簡直是「天方夜譚」。
    2021/06/30 10:42
  • 台爆Delta病毒! 陳建仁籲:盡快施打疫苗

    目前政府針對疫苗供應,除了採購國外疫苗外,也積極發展國產疫苗,不過原本高端疫苗,要拚7月初審查EUA(緊急授權),不過現在資料缺件,恐怕得延到7月底,才有機會通過。而另一方面,國衛院也同步,正在和疫苗廠接洽,希望能取得莫德納在台量產的授權。
    2021/06/29 13:59
  • 代工莫德納疫苗?國衛院:規劃取經mRNA疫苗技術

    傳國家衛生研究院將代工製造莫德納疫苗,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人員劉家齊今天表示,國衛院早在規劃「疫苗二廠」時,已決定引入mRNA疫苗完成品,以利取經該技術平台。
    2021/06/29 12:07
  • 高端EUA審查前委員大換血 遭疑「護航」食藥署否認

    高端疫苗解盲後,正在進行緊急使用授權審查,不過卻有知情人士透露,食藥署疫苗療效評估專家會議,在五月期間曾大換血,傳出留任的專家大多都是支持以免疫橋接的方式授予EUA,而新遞補的名單中,也有許多國衛院專家,遭質疑是在護航高端,對此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澄清,每次會議都會重新聘請專家,部分專家因為個人行程不便前來,跟是否支持免疫橋接,沒有關聯。
    2021/06/24 13:51
  • 來頭不小!高端「新冠疫苗」獲美國衛院授權

    高端疫苗的前身是基亞生技旗下的疫苗部門,2014年基亞研發肝癌新藥,解盲失敗後連續19根跌停,當時就引發炒股爭議!這次,高端研發新冠疫苗,除了有跟美國國衛院簽約,總統也曾去視察,更曾多次針對國產疫苗發表談話。這次解盲,能否成功,還是重蹈基亞生技的覆轍,外界都很關注。
    2021/06/10 13:48
  • 日韓泰也拚「國產疫苗」 部分進2期、皆未3期 台曾想代工AZ

    台灣想拚國產疫苗,其實世界各國也都有這種想法,像是日本、韓國和泰國,也都正在進行,目前已經有廠商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不過都還沒有進到第三期的例子,至於台灣其實去年曾考慮代工AZ疫苗,是由國衛院和牛津大學接洽,交由台康生技代工,但後來因為怕排擠國產疫苗研發進度,因此破局。
    2021/06/03 13:19
  • 國產疫苗屢遭質疑 高端急發「5點聲明」回應

    全台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各界非常期盼疫苗能趕緊到位並開打,尤其在二期臨床解盲之前,政府先與高端疫苗簽訂預購合約,引發外界質疑。高端疫苗今(31)日針對外界關注國產疫苗進度發表5點聲明,表示一直秉持疫苗產業為國安產業的初衷,也強調將加速執行符合國際規範之三期臨床試驗,以取得國際認證為目標。
    2021/05/31 18:30
  • 國衛院研發「用噴的疫苗」 遏阻黑色素腫瘤癌肺轉移

    黑色素瘤是最惡性的皮膚癌,早期就非常容易轉移至肺部。國衛院研發一款「用噴的疫苗」鼻腔噴霧,助黏膜辨識疫苗抗原,產生免疫反應,小鼠實驗證實可遏阻黑色素腫瘤癌肺轉移。
    2021/05/10 18:04
  • 疫苗二廠何時完成? 陳時中:希望3年內蓋好

    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透露未來國衛院將申請「疫苗二廠」。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今天詢問疫苗二廠的進度,陳時中表示,目前還在規劃中,但已送交國家發展委員會,希望能在3年內蓋好。
    2021/03/05 16:37
  • 吃排油減肥藥不再腹瀉、拉油便 國衛院找到解方

    肥胖是現代文明病,目前雖有能夠抑制脂肪分解吸收的減肥藥,但常伴隨腹瀉、解油便等惱人副作用。國衛院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可吸附油脂的特殊材料,可望緩解減肥藥物的副作用。
    2021/02/22 15:32
  • 新冠肺炎變種疫苗恐沒用? 專家:短期內仍有效

    英國出現武漢肺炎新變種病毒,是否影響疫苗保護力引發關注。國衛院副院長司徒惠康認為,RNA病毒本就容易變異,短期雖不致影響疫苗效果,但疫苗保護力能維持多久還有待觀察。
    2020/12/23 13:43
  • 肌肉量少恐短命 國衛院研究:體溫是關鍵原因

    肌肉量少的「弱雞」當心了,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肌肉量少、衰弱的小鼠由於體溫較低,壽命也明顯比一般小鼠短,呼籲可透過維持肌肉量或加強保暖降低影響,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
    2020/10/30 18:01
  • 台防疫成效分析 國衛院:民眾遵行措施增加近2倍效果

    國家衛生研究院利用真實數據與數學模型分析,證實台灣透過邊境管控、疫調、隔離檢疫等措施,達到良好防疫成果。而民眾遵行防疫措施,更可讓防疫效果效果提升1.9倍。
    2020/10/22 14:10
  • 快訊/國衛院研究 DAO濃度成「中風後失智」指標

    中風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國衛院研究發現,中風後失智症患者血漿中的「D型胺基酸氧化酶(DAO)」濃度,是未罹患失智症患者或健康者的1.5倍,可望發展為判斷中風後罹患失智症與否的生物標記,只要抽血就能檢測,除了有助於預防失智症,未來也可能研發調控DAO的藥物。
    2020/10/20 09:42
  • 中風後可能失智 台研究找到預知標記「抽血就可測」

    研究指出,中風可能伴隨失智,尤其復發性中風後失智症發生率高達4成。國衛院和林口長庚醫院醫師合作,發現中風後罹患失智症的預知生物標記,未來可能抽血就能預測失智風險。
    2020/10/19 17:41
  • 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 國衛院證實「肺損傷風險增」

    細懸浮微粒PM2.5有害健康,不過體積更小的奈米微粒,同樣會被吸入肺部深處,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根據國衛院歷時3年半所做的追蹤調查發現,長期在高濃度奈米材料環境下作業,像是處理馬桶、磁磚塗料或面板塗層的勞工,他們體內的氧化壓力明顯上升,容易引起發炎反應以及退化衰老,專家建議,這類工作場所最好維持良好通風,並配戴N95等級以上口罩,才能降低健康風險。
    2020/10/09 22:59
  • 快訊/國衛院證實 長期暴露「奈米微粒」易肺損傷

    國衛院最新研究,若長期暴露在奈米微粒的環境,像是製作馬桶、磁磚塗層等工人,發現他們體內的氧化壓力上升,容易引起發炎反應和退化,可能增加肺部功能損傷的風險。
    2020/09/22 09:26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