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林沛蓁基隆山崩蘿拉挪用公款柯淑勤愛馬仕白雲唐治平發錢不法行為邱瓈寬汪峰愛情史
  • 搜尋:

    副教授 結果共956筆

  • 79歲高齡確診 拜登健康狀況受關注 翁履中:健康或年齡將成選民考量關鍵

    美國總統拜登21日在演講時,提到自己曾經罹癌,把白宮嚇壞趕快出面解釋,而今(22)早就傳出拜登確診的消息,讓外界擔心拜登的健康問題是否出狀況。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總統如果不能視事,基本上是由副總統接任,但現在的副總統賀錦麗在能力上或資歷上恐怕與拜登不能相提並論,這也是拜登的健康狀況受關注的原因,而現在賀錦麗的聲望、民調是繼美國二戰之後,就任不到兩年民意支持度最低的副總統,這與拜登團隊和民主黨在整體美國經濟表現不佳有關,加上過去兩年賀錦麗代表拜登總統在白宮團隊的運作中,出現蠻多行政上的狀況,無論在外交或內政上的表現都讓美國民眾沒有太大信心。」
    2022/07/22 15:32
  • 國會告別演說留伏筆?強生:後會有期

    英國看守首相強生在國會出席最後一場首相答問,發言不改辛辣本色,結尾甚至以西班牙語表示「後會有期」,引發外界聯想他是否可能強勢回歸。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英國看守首相強生發表的告別演說,可以看出他還是自信滿滿,從『後會有期』的發言中,外界有了很多揣測。強生表現出的政治魅力不減過去風格,這也讓很多人認為強生強勢回歸不無可能。俄烏戰爭反映全球政局不再像過去是美國說了算的單極體系,整個世界已經走向多極體系,多極體系中每個國家各自追求自己利益,也就是各國右派、保守派勢力相對強勢。以英國為例,保守派目前仍單獨佔據國會過半席次,因此當強生展現政治魅力時,很多人會說他得為目前保守派遇到的亂流付出執政責任。」
    2022/07/21 16:13
  • 美眾院議長傳8月訪台 陸爆氣警告 翁履中:恐讓中美角力更加白熱化

    金融時報傳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8月將訪問台灣,若消息屬實,這將是睽違25年再有眾議院議長訪台,不過,截至目前,裴洛西辦公室沒有證實,裴洛西發言人也表示,基於安全不證實也不否認,但這項消息已經讓北京當局急跳腳,警告美國不得安排裴洛西訪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0)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說明,「4月時裴洛西就有意願訪台,只不過受到疫情影響所以延遲,這次裴洛西訪台又引發關注,因為此舉對『中美關係』有極大衝擊,從大陸的角度來看,北京當局會覺得美國政治人物的做法『極度挑釁』,且政治強烈衝擊的意味濃厚,畢竟裴洛西訪台代表『對台支持力道增強』,同時在北京當局眼裡也是傳達台灣朝向支持台獨的方向前進,這與過去的『一個中國政策』有所不同,故北京當局才會說如果真的做出訪台行動,北京一定會做出相對應的回應,不過到目前為止裴洛西訪台還未成定局,如果真的成行,後續拜登總統跟習近平的通話恐怕會受連帶影響,中美關係也可能會產生變數。」
    2022/07/20 14:57
  • 俄烏下一步?戰爭釀通膨危機 翁履中:俄策略「以拖待變」

    俄烏戰爭開打近5個月,不僅人民傷亡慘重,更導致國際經濟嚴重通膨,但戰爭似乎還未見到盡頭。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接受《TVBS新聞網》採訪,分析俄烏戰爭的未來情勢,坦言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下來的目標,若打算戰到最後將不切實際,恐怕得要在外交手段多琢磨,而俄羅斯可能「以拖待變」,看誰能撐的久。
    2022/07/19 15:19
  • 改善關係?習近平邀請歐洲領導人訪中 翁履中:習近平外交上的重要表現

    大陸先前曾一度想聯合歐洲來對抗美國,不過現今大陸與歐盟的關係已降至數十年來新低點,大陸與歐盟為緩解緊張關係,預計今(19)日展開歐中高階貿易對話,由歐盟貿易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共同主持線上會議,討論供應鏈、投資等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9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全球在疫情之後,對於大陸的態度都趨向負面,加上中美競爭及烏俄戰爭的影響,讓歐洲國家或全世界對大陸的信心和觀感在下降中,所以過去歐洲跟大陸談了很多貿易協定,現在恐怕很難再好好溝通,不過,因應全球化時代,導致歐洲國家跟大陸之間有高度經貿連結,從數據來看,2021年的中歐貿易逆差,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上升,這代表歐盟跟大陸之間雖然態度負向,但現實與理想還是有一段落差,當經濟上互相各取所需時,大陸跟歐洲還是得面對雙方歧見好好溝通。」翁履中提到「大陸現在正面臨國內經濟困境,包括經濟成長、銀行呆帳事件頻傳等,讓大陸需要非常積極的對外貿易,而過去對外貿易最大的市場美國,因為中美競爭緊張,相對的歐洲國家對大陸而言比較容易溝通,這也是促成今(19)日歐中高階貿易對話的原因。」
    2022/07/19 14:36
  • 皮膚出現「三大症狀」全身抓流血 搔癢難耐醫警告別做這件事

    臺灣異位性皮膚炎病友超過200萬人,孩童和青少年為多數,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併隨嚴重皮膚瘙癢及發紅情形,長期抓患處,會導致睡眠不足,精神不佳,上課無法專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臺北榮總皮膚部科主任/副教授陳志強臨床發現,典型異位性皮膚病友過去長期服用口服或外用類固醇,導致很多皮膚副作用產生,甚至於系統性副作用,甚至連眼睛也因為青光眼瞎掉,這是異位性皮膚炎悲劇。
    2022/07/15 23:20
  • 五星運動黨拒相挺 義總理請辭「總統拒絕」

    義大利聯合政府裡的五星運動黨決定抵制國會社福法案信任投票,引發政治危機,總理德拉吉計劃辭職,但遭總統拒絕。德拉吉曾任歐洲央行總裁,如果德拉吉下台,對正經歷嚴重通膨危機的義大利來說,恐怕很難找出更好的繼任人選。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韋家齊線上訪問表示「如果德拉吉下台,義大利恐怕沒有辦法找到合適的總理人選。德拉吉本來職務是歐洲央行總裁,2021年義大利遭遇嚴重疫情衝擊、多重經濟危機之際,臨危受命擔任總理職務。過去幾任總理都無法妥善解決義大利債務危機,導致德拉吉上台前,義大利在全球金融信任度排名非常落後。德拉吉上台後,單靠他個人過去在金融市場名聲,就為義大利爭取到超過2千億美金紓困貸款,還使歐盟延長了還款時間,這都是因為德拉吉過去在歐洲央行總裁任內表現出來的能力,讓歐盟相信他確實能幫助義大利還債。」
    2022/07/15 16:55
  • 美艦現西沙海域 遭共軍警告驅離 翁履中:台海局勢已進入「灰色地帶」

    美國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班福特號」(USS Benfold DDG-65)13日現身「西沙海域」,執行「自由航行任務」(FONOP)任務,遭到大陸解放軍警告驅離,並嚴正批評,認為美國是「南海安全風險製造者」,對此,美軍回應,所有國家都享有海洋權利和航行自由。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陳文越線上訪問表示,「現在整個台海局勢已經進入『灰色地帶』,近期美國華府智庫開了很多研討會,商討灰色地帶的戰術跟戰略,從兩個層次來看,『外交』和『軍事』,根據前言報導可見,軍事上真的進入到了灰色地帶,中美雙方的軍艦距離非常的接近。」
    2022/07/14 15:09
  • 安倍創造「印太」一詞 留下巨大影響 翁履中:日本國家利益為第一考量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生前不管在經濟、國際地位,還是軍事都留下巨大影響,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創造「印太」一詞,不僅拓展世界對亞洲的視野,更提早看到大陸想稱霸的野心。今(13)日邀請到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何冠毅線上訪問表示,「安倍晉三在規劃整個國防外交政策上,是以『日本國家利益』為優先的政治人物,從他擔任首相後就不斷思考,日本在亞太地區未來到底要扮演什麼角色,至於提出『印太戰略』,是擔心日本在亞太地區的角色,可能會因為大陸崛起而開始式微,甚至受到韓國的威脅,所以想要連接印度跟東南亞國家來做一個強化性的戰略,讓日本地位可以藉由盟友關係而提升。」
    2022/07/13 16:47
  • 皮膚脫皮、脫屑 出現「這狀況」醫警告:皮膚淋巴癌機率增

    如果你長期因為濕疹問題擦藥,不見好轉,可要特別注意了,從過去至今有不少師診病友,有人擦藥擦了兩三年左右卻不見好轉,而且身上從頭到腳出現紅色斑塊,甚至有掉屑情況,醫師警覺不對勁立刻將皮膚組織切片檢查,證實罹患皮膚癌,臺北榮總皮膚部副教授陳志強指出濕疹,很容易被誤診。民眾擦藥後沒好轉仍好不了,應主動告知醫師,盡早確認是否為表皮T細胞淋巴癌!
    2022/07/12 18:25
  • 安倍晉三今葬禮 賴清德親赴弔唁 台日關係再升溫?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遭槍擊身亡,今(12)日舉行葬禮儀式,而我國副總統賴清德昨(11)日也飛往東京,與駐日代表謝長廷一同前往安倍家弔唁,這也是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以來,赴日的最高層級官員。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林旼叡線上訪問表示,「以層次來說,副總統賴清德這趟日本行是蠻高的突破,但在外交事務上,日本恐怕還是希望在日中關係上,盡可能的不要全面對抗,所以才會說賴清德副總統這趟日本行是私人行程。」
    2022/07/12 16:28
  • 前日相安倍晉三遭遇槍擊 未脫離險境 翁履中:恐連帶影響整個東亞局勢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今(8)早在奈良市進行助選時,遭到一名男子從身後開槍射擊,隨後安倍晉三倒地陷入昏迷,目前仍在積極搶救中,未脫離險境。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8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安倍晉三遇襲事件對全世界的國家而言都是重大消息,尤其對『日本政治體系』衝擊很大,會發生遇襲事件的主要原因,莫過於這周末即將要舉行的日本參議院改選,日本參議院不僅影響整個日本未來的發展,還反映出『日本政治派系之間的角力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安倍晉三會親上火線到各地去助選,就是希望日本自民黨內的安倍派,能夠繼續掌握重要權利、重要實力,不過安倍晉三遇襲事件對日本參議院改選『影響有限』,因為自民黨目前在民調上遙遙領先,對於參議院改選取得過半席次是沒有問題的,有衝擊的恐怕是日本自民黨內派系之間的角力。」
    2022/07/08 16:17
  • G20今日登場 美中俄成焦點 翁履中:可從兩面向分析

    G20外長會議從今(7)日至8日於印尼峇里島舉行,各界最關注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大陸外長王毅要進行的場邊會談,此外,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將出席這場G20外長會議,這也是俄烏戰爭開打後,部分國家外長首次與拉夫羅夫同台,因此,外長之間的互動勢必引起關注。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謝宜倫線上訪問表示,「G20外長會議從兩個重點分析,第一、『全球經濟危機』,俄烏戰爭所造成的能源、糧食危機,是全球共同遇到的最大衝擊,所以要如何跟俄羅斯進行對話,試圖降低能源、糧食危機對全球造成的衝擊,也許西方國家在接下來對俄羅斯的制裁,或團結抗俄的部分會做出一些調整;第二、『全球外交策略』,G20外長會議是元首會議的會前會,所以現在召開的外長會議氣氛會連帶影響11月的元首會議,如果在G20外長會議中,西方民主國家仍然強勢要求主辦國印尼,不能邀請俄羅斯總統普欽參與,或表達非常不友善的態度,這樣普欽11月參與G20元首會議的機會恐怕會破局。」
    2022/07/07 15:07
  • 美中會晤!布林肯、王毅G20場邊見 聚焦關稅問題

    G20外長峰會將在7日至8日於印尼峇里島舉行,屆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大陸外長王毅,預計在場邊進行會晤,這也是兩人繼2021年10月後再次面對面,而外界認為,美中正處於競爭、對抗又合作的關係,這場雙邊對話恐怕是為了「拜習會」鋪路。今(16)日邀請到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布林肯與王毅見面最重要的焦點,應該是美國要向大陸調降部分關稅,從外交操作上來講,美國已經釋放出很多降稅的消息,所以拜登與習近平通話之後,美國可能會宣布調降部分關稅。」
    2022/07/06 15:43
  • 釣魚台局勢升溫?中俄軍艦駛入毗連區 翁履中:三點要密切注意

    日本自衛隊公布最新偵測照片,指出中國大陸與俄羅斯軍艦4日紛紛進入釣魚台列嶼外圍的毗連區,讓日本嚴重懷疑,俄軍是和大陸解放軍事前套好招,分進合擊,此舉不僅威脅日本安全,還製造大陸軍艦進入毗連區機會,對此,日本外交部已經向大陸和俄羅斯提出抗議,大陸外交部則回應,日方無權說三道四。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錢麗如線上訪問表示,「大陸現在對於釣魚台主權或整個亞太地區軍事部署,尤其軍艦航行問題,可以從三個面向分析,第一,『環太平洋軍演』正如火如荼進行,西方民主國家針對亞太局勢,或針對大陸、俄羅斯發出較強的外交和軍事訊號,故大陸做出反制動作,第二、大陸和日本長期以來都對釣魚台聲稱有主權,尤其爭議在國際間非常明顯,現在日本跟美國有非常緊密的軍事安全合作,大陸對於整個日本局勢開始採取比較強硬的態度,希望逼日本在日美關係上做出『表態』。」
    2022/07/05 15:59
  • 50年不變?香港主權移交25年 習近平:一國兩制是好制度

    今天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6月30)日抵達香港,展開為期2天的,香港特區25周年及新任特首就職相關活動,而這兩天習近平的演說,都不斷重申香港「一國兩制」的成功,不過他也特別強調,必需落實「愛國者治港」,但這跟鄧小平1997年說,「香港50年不變」,時間剛好過一半,引發外界不同解讀。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表示「香港在2014年跟2019年發生兩次比較大的抗爭事件後,改變很多,從北京當局對香港態度出現轉變,並且更加強勢的作為來看,造成很大影響,現在回顧鄧小平強調的50年不變,看起來並沒有50年不變,甚至香港民主或自由言論的空間受到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要強調50年確實不變,恐怕很難有說服力,不過北京當局當然會持續堅持一國兩制的路線不變,會繼續強調目前的香港仍然是一國兩制的情況存在著。」
    2022/07/01 16:07
  • 獲利30億!涉侵占專利 明星教授夫妻百萬交保

    台大藥理所一名林姓副教授,涉嫌和任職北醫的妻子,將工作上研發的幹細胞成果,移轉給生技公司並申請專利,夫妻檔再入股,獲利將近30億,檢方兵分多路搜索,約談9人,複訊後,教授夫妻檔和生技公司監察人,各100萬元交保。
    2022/06/30 12:24
  • G7加碼禁運俄黃金 各國經濟備考驗 翁履中:金價波動比例有限

    美國總統拜登宣布,G7國家將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讓俄羅斯沒有資金能投入烏克蘭戰爭,英國首相強生也指出,這項禁令將直搗普欽戰爭機器的核心,因為黃金是俄羅斯,僅次能源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7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目前為止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祭出的經濟制裁,對普欽而言絲毫沒有影響,反映出經濟制裁或許要達成目標並不容易,現在西方國家再針對俄羅斯第二大出口品項進行制裁,可能象徵性意義會大於實際意義,因為俄羅斯出口的黃金與能源、石油有很大差距,以數字來看,整年度的俄羅斯對外黃金出口,總額約在150億到190億,而俄羅斯石油單月出口總和就超過了200億美金,所以俄羅斯最大的收入來源並不是黃金。」
    2022/06/27 16:15
  • 中俄結盟趨向緊密 歐美制裁效果有限

    金磚五國會議中,習近平和普欽視訊同框,會中普欽說要對抗西方國家「自私」的行為,習近平也說金磚國家不是封閉俱樂部。中俄關係越來愈緊密,是否會對台灣產生影響?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24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譚伊倫線上訪問表示「金磚五國會議上,中俄似乎抱團取暖,越來越緊密,北京還提出,未來金磚五國會議可以進一步成為自由貿易區。我們能看到金磚五國越來越整合團結,這有兩個重點,一是俄烏戰爭後,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效果相當有限。也許剛開始大家以為西方團結起來,制裁就會有效果,但目前看來,金磚國家在俄烏戰爭後,跟俄羅斯經貿往來越來越緊密,絲毫沒有受影響,這代表西方民主國家將會遇到更多挑戰。」
    2022/06/24 16:20
  • 共機29架擾台今年三高 福建號成武統利器?

    大陸6/21派29架次軍機擾台,單日架次是今年第三高。美國國務院也敦促北京,停止在軍事、外交及經濟上脅迫台灣。此外上周大陸大動作慶祝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這也讓各方拉起警報。大陸積極添購新利器,且頻繁擾台,台海情勢是不是更緊繃了?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今(22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李作珩線上訪問表示「其實我覺得大家已經習慣台海局勢的緊張了,我常講台海軍事真正的緊張是雙方軍機、軍艦接近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最容易擦槍走火。我們也看到大陸一直在台灣西南角或東南角防空識別區出沒,許多人認為這不是在劍指台灣,是在劍指美日同盟。不管怎樣,共機頻繁擾台確實影響中華民國過去行之有年的區域防空作法。」
    2022/06/22 15:49
  • 升息兩面刃!美聯準會升息三碼 翁履中:恐造成「停滯性通膨」

    嚴重通膨已成為美國聯準會(Fed)最緊迫的經濟問題,今(16)日聯準會一口氣「升息3碼」,是1994年以來最大增幅,還指出7月可能再升息3碼,主席鮑爾強調,會透過抑制需求來控制通膨,展現對抗到底的決心,不過升息兩面刃,在消息一出後,美股馬上攀升,對民眾而言卻是借貸成本增加了。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6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金融市場的股市反彈符合『預期心理』,但聯準會的大動作升息,主要就是為了打壓通貨膨脹,讓通貨膨脹的比例下降,不過打擊通貨膨脹的同時,有可能帶來潛在性的『經濟停滯』危機,根據過去經驗,通貨膨脹高於4%,事業率低於5%的時候,在未來兩年內基本上百分之百會發生經濟成長的遲滯,這也是美國經濟學家一直在擔心的兩面刃。」
    2022/06/16 15:46
  • 陸稱台海非國際水域 美軍打臉 翁履中:兩岸應重啟對話機制

    中國大陸軍方官員,近期與美國軍官會談時,一再強調台灣海峽並不屬於國際水域,引發拜登政府的疑慮,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甚至宣稱,擁有台海主權與管轄權,但美國方面認為,台灣海峽屬於國際水域,所以近期頻繁通過台海,中美雙方的態度顯然是對立的。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15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游皓婷線上訪問表示,「中美緊張氣氛仍持續升溫,從香格里拉對話中可見雙方緊張局勢,並沒有完全消弭,反而雙方言詞更加緊繃,尤其大陸方面所做出的言論,在雙方對談時不斷地強調且態度強勢。」翁履中補充「針對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的論述,2017年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針對當時大陸解放軍遼寧號通過台灣海峽的時候,說的是台灣海峽的水域屬於中國大陸和台灣共享的國際水域,強調解放軍在台灣海峽的航行是屬於正常的航行,不用特別的緊張,不過五年之後的2022年,大陸方面的主張且外交部也不斷強調,就提升了中美雙方差槍走火的可能性。」
    2022/06/15 15:49
  • 暌違2年!香格里拉對話今登場 美中防長會晤成焦點

    受疫情影響,已經兩年沒有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今(10)日正式登場,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美中防長對話』,預計將聚焦在台灣、香港和其他區域安全問題上,不過對於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先前對外宣布,要與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進行雙邊會談後,大陸方面是否會答應進行會談,目前尚未完全敲定。今(10)日邀請到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楊茜雯線上訪問表示,「這是繼2019年疫情之後,首次舉行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是各國國防部長或情報首長齊聚一堂,討論『區域安全議題』的重要場合,而早些美國已經表明,要跟大陸的國防部長見面,但大陸方面回應,須『有條件』的見面,所以在雙方見面之前,可能還有事情必須要協調、或是還沒有得到北京當局的同意。」
    2022/06/10 16:10
  • 維他命B1、驅蟲劑攏係假! 有效防蚊成分認「這4種」

    夏天一熱蚊蟲就多,網路流傳口服維生素B1、大蒜或酵母錠可以驅蚊,台大昆蟲系副教授薛馬坦自己連續服用一週B1再親身測試,結果證實「口服驅蟲劑無效」,破除這項迷思,研究成果也刊登在今年2月的昆蟲學研究公報。醫師表示,真正有效的四種防蚊成分包括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IR3535和PMD,選對成分才能有效防蚊。
    2022/06/08 15:24
  • 台歐經貿對話 聚焦半導體供應 翁履中:擺脫政治專注台本身強項

    先前才宣布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將針對雙邊經貿議題展開談判,昨(2)日台灣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與歐盟高級貿易官員舉行會談,討論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與合作議題,對此,台灣經濟部表示,「台灣與歐盟關係持續深化,各層級談判持續進行,也會有各項不同的議題。」德州州立大學副教授翁履中今(3日)於《FOCUS世界新聞》中,接受主持人張允曦線上訪問說明,「高科技的『半導體產業』是台灣強項,但到目前為止對外的政策、貿易都還沒有看到,比較強勢的作為和合作,雖然國際外交空間上,台灣受到中國大陸的打壓,或是中國大陸相對應的限制,但追根究底,台灣恐怕在全球經貿戰略上要先思考,優勢在哪、國家級的經濟戰略整合方案如何擬定,再去跟其他國家競爭。」翁履中補充「美國多個智庫都曾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尤其跟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提出不少建議,特別強調台灣要盡可能的降低,對中國大陸的威脅或對中國大陸限縮的部分擔憂,專注於台灣要怎麼拿出更大的優勢。」
    2022/06/03 14:41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